第十九章 进退

习武场所是一间长方形的屋子,四周摆满了兵器架,刀枪剑戟俱全,可是都被牢牢地固定在架子里,外面裹着棉布,锐气尽失,像是一片需要扶植的藤蔓。

五名太监站成两排,手里捧着大大小小的盒子,据说都是皇帝必用之物,韩孺子一次也没用到过,甚至不知道里面装的究竟是什么。

陪练者还是只有东海王,其他的勋贵侍从守在外面。

孟娥站得稍远一些,极少说话,一切事宜都由哥哥孟徹负责。

当着众多太监的面,孟徹不敢无礼,规规矩矩地跪拜,起身之后说:“天下武功浩如烟海,不知陛下要学哪一种?”

“呃……孟教师决定吧。”韩孺子事先得到过提醒,称呼讲经的老先生为“师”,传武者则是“教师”,多一个字,以区分文武,地位也有差异,文师更加尊贵。

东海王曾经吃过孟氏兄妹的苦头,对两人印象极其不好,这时讥讽道:“说的好像你什么都会似的。”

孟徹淡淡地回道:“若论精通,在下所会的不过三种,如果只是传授一些基础,在下不才,样样都会一点。”

“就选孟师精通的吧。”韩孺子不在乎学什么。

东海王嘿嘿笑了几声,上前道:“先说说你精通什么。”

孟徹微点下头,“拳、剑、内功。”

“倒是见过你拿剑,就是没见你用过。”东海王左右看了看,“口说无凭,你练几招让我们见识一下。”

“太后既然让两位孟师传授咱们武功,身手肯定是不错的。”韩孺子道。

皇帝的劝说令东海王更加坚持己见,“太后是至尊之体,陛下久居内宅,对江湖上的事情了解得少,容易上当受骗。我在王府里有武师,虽然学得一般,眼光还是有的。”

孟徹道:“武学一道颇讲究悟性,不在乎贵贱、先后、长幼,能得到东海王的指教,在下不胜荣幸。”

“指教不敢说,我不过是能分得清好坏,来吧,先练一套拳法看看。”

孟徹后退到宽敞地方,紧紧腰带,扎了一个马步,缓缓吸入一口气,突然迈步向前,出拳、后退,再次前进、出拳、后退,然后挺身、垂臂、吐气,看向东海王。

“这算什么玩意儿?”东海王惊讶地说。

“倒是……挺快的。”韩孺子也没看出门道。

“如果东海王想看花拳绣腿,抱歉,就这个我不会。”孟徹的语气反而更骄傲了。

东海王冷笑道:“再看看你的剑法。”

“刀剑无眼,我就意思一下吧。”

东海王哼了一声,他可记得当初在太庙里孟徹手中握剑的情形。

孟徹又后退几步,突然纵身蹿出,一下跨越七八步的距离,右臂一伸一缩,像是刺剑的动作,旋即后退,两步就回到原位,又是挺身、垂臂、吐气,说:“请指教。”

东海王脸有些红,恼怒地说:“你在逗我玩吧?”

孟徹摇摇头,“陛下面前,谁敢无故戏耍?在下的拳剑就是这样,重实战不重套路。”

“不用说,你的内功更是没有套路了?”

“当然。”

东海王鄙夷地撇撇嘴,扭头看向太监头目:“我想试试孟教师的本事,没问题吧?”

杨奉今天没来,左吉带队,微笑道:“不可动真刀真枪,别的事情,东海王随意。”

东海王倒有自知之明,“那就好。孟教师,我年纪小,力气也小,打不过你很正常,我去叫几个人进来,试试你的‘实战’本事。”

东海王也不管孟徹同意与否,更不征求皇帝的意见,径直走出房间,不一会,将外面的侍从都叫进来,负责监督的礼官一脸惊惶,向左吉看了好几眼,见他不反对,才没有阻拦。

东海王叫出年纪最大的一名侍从,“这位是辟远侯、铁骑将军张印的嫡孙……你叫什么来着?”

侍从是名十七八岁的青年,脸上还残留着稚气,身体却颇为健壮,个子也最高,光是站在那里,就有一股跃跃欲试的劲头儿,“微臣名叫张养浩。”

韩孺子很早就注意到这名侍从,这时记住他的名字,同时也想看看孟徹是不是有真本事。

东海王靠近张养浩,指着孟徹说:“这人的拳头比较硬,你去给他一点教训,让他知道皇帝的武功教师不好当。”

“既然是陛下的教师,恐怕我不是对手。”张养浩还算谨慎,没有立刻上场。

“没事,就是玩玩,陛下也想看。”东海王瞧向皇帝,韩孺子点下头。

张养浩重重地嗯了一声,挽起袖子,迈步走到孟徹对面,身后的伙伴们小声为他助威,一张张脸都显得极为兴奋,在皇宫里当侍从是个无聊的差事,大家都希望能有热闹看。

“孟教师请赐教。”张养浩没有按礼节抱拳拱手,他是将要继承辟远侯爵位的张家嗣子,没理由对一名武师太客气。

“张公子手下留情。”孟徹道。

张养浩出身于武将世家,从小习武,在小圈子里颇有名声,当下摆了一个架势,等了一会,见对方没有进攻的意思,轻喝一声,大步上前,抡拳就打。

“百步拳,军中第一拳,名不虚传。”孟徹边说边躲,与张养浩保持五步以上的距离。

百步拳虽是拳法,却极为重视下盘功夫,张养浩步法整齐严谨,双拳虎虎生风,不愧是名将之子,旁观的侍从们有几位忍不住叫好,被礼官盯视之后,又急忙闭嘴。

一个打,一个躲,堪堪绕了半圈,东海王不耐烦了,大声道:“孟教师,这就是你的本事吗?光跑不打,陛下可学不来。”

孟徹也觉得够了,开口提醒道:“张公子接招。”

“来吧!”张养浩打得兴起,巴不得对方还招。

孟徹既没止住脚步,也没有摆出任何架势,前一刻还在左躲右闪,下一刻已经冲到张养浩怀里,击出一拳,迅速后退到七步以外,挺身而立,冷面带霜,眼内含冰。

张养浩僵在那里,双腿弯曲,双臂一上一下,像是一棵被狂风吹伏的小树,突然吐出一口气,叫了一声哎呦,捂着肚子,半天直不起腰。

“在下鲁莽,出手不知轻重,请张公子见谅。”孟徹的神情恢复正常。

张养浩右手仍然捂着肚子,伸出左手摇晃几下,哑声道:“没事,孟教师好拳法,我、我甘拜下风。”

侍从们的惊讶一下子转为敬佩,七嘴八舌地发问,“这是什么拳法?”“你用了几成力道?”“你是哪个门派的?”“你认识桂月华吗?他是我家的武师,在江湖上很有名。”

礼官连咳数声,侍从们闭嘴,张养浩终于挺起腰,抱拳道:“不愧是御用武师,佩服佩服。”

“张公子客气,在下的拳法乃是一人一身之拳法,比不上张公子的百步拳,乃是两军阵前斩将夺旗、建功立业的拳法。”

在军中,百步拳只是用来强身建体,真到了战场上,谁也不会赤手空拳地战斗,可孟徹这番话还是说得张养浩笑逐颜开。

东海王本想让孟徹出丑,见识了拳法的威力之后,立刻改了主意,越众而出,说:“嗯,你还真有点本事,你一个人能打几个?”

“要看对手是谁。”孟徹道。

东海王看向侍从,觉得他们都不行,“宫里的侍卫。”

“大内高手如云,随便挑出一个来,我恐怕也不是对手。”

“那就说战场上,对面是敌国士兵,你能打几个?”

孟徹想了一会,“如果对方训练有素,顶多五个。”

“才五个!”东海王大失所望,“我还以你能以一敌百呢。”

“世上没有所向无敌的拳法,与兵法一样,也分通、挂、支、隘、险、远等地势,地势不同,可用的拳法也不同,我的拳法独来独往,如果敌人太多,我宁愿逃跑,择机再斗,绝不以险试拳。”

东海王还想追问下去,韩孺子咳了一声,他毕竟是皇帝,东海王只能闭嘴。

韩孺子对两件事感到奇怪:孟徹看上去木讷,其实很会说话,还有,孟徹的拳法让他想起了杨奉布置的问题。

“孟教师与张公子比拳的时候,一击即退,为何没有趁胜追击?”

东海王抢先道:“他是怕打伤了张养浩,不好交待。”

已经退回侍从队列中的张养浩脸上一红。

韩孺子觉得原因不只如此,孟徹独自演练拳法时,也是一进一退,从不站在原地连续出拳。

孟徹看着皇帝,微微躬身,“在下的拳法不是为了拼命,而是自保。攻守不可两全,攻则全力,趁敌不备,直捣要害,无论成与不成,立刻退后防守,免中敌人诱兵之计。”

“张养浩哪会什么诱兵之计?”东海王觉得孟徹想得太多了。

这天下午,孟徹没有传授真正的拳法,而是讲了一些要诀,与江湖中常见的拳法颇为不同,众人听不出区别,见他身手不错,于是一个劲儿点头。

韩孺子心里慢慢形成了一个想法,晚上一见到杨奉他就激动地说:“我想明白了!”

“陛下请说。”杨奉很镇定。

“太祖敢进敢退,有机会进攻时,奋不顾身,形势不利需要后退时,从不拖泥带水,也不在乎一时的名声,传说中太祖每次遇到危机时都有神人相助,其实那不是神人,而是太祖——擅长逃跑。”

韩孺子停顿了一会,接下来他对老祖宗要说点不恭敬的话了,“太祖与豪杰结交的时候也是如此,敢进敢退,有人背叛太祖,其实遭到太祖背叛的人更多,太祖比别人更决绝,更冷酷无情,更会利用朋友,更懂得保护自己。”

韩孺子说完了,忐忑地等着杨奉评判。

杨奉阴沉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好,我再给陛下布置下一道题:天下人人皆有自私之心,比太祖还要冷酷无情的豪杰大有人在,为什么他们没能夺得天下呢?”

韩孺子语塞,又被难住了。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欲熏心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后一句话第一百八十三章 独骑回营第八十四章 以下观上第十七章 凌云阁上凌云志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军侯密令第三百一十七章 挥金如土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旧交替第二百九十七章 轻重缓急第二百二十章 将军请战第一百章 荒园混战第三十九章 愿效犬马之劳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选择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谈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选择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战养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胁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贼第四百七十九章 群盗无主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将军遇刺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一百七十八章 东海王的承诺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夺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于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嘱托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营地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四百九十六章 亲上加亲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皇帝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二章 兄弟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通知第三百四十一章 难熬的一夜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报仇第一百零八章 真龙天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汹涌第六十八章 书房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八十二章 杨奉的过去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观风使第一百七十四章 独自决定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战养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宽容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海王的麻烦第三百二十五章 鲁莽人与暴脾气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单于让步第二百零五章 书与残酒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第一百零二章 勋贵的玩法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三百七十章 点醒第七十三章 衙门口(第三更)推迟发稿通知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胜一败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第三百八十五章 药膳第二百七十章 宽赦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单于的女儿(求月票求订阅)第一百一十五章 迁营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亲征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四百三十二章 劳碌命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墙上下(求月票求订阅)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驾第四百章 为友报仇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腾?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第十九章 进退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二百二十四章 丢印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挟(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六十三章 回宫第四百七十九章 群盗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