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当务之急

重新回到皇宫,不再是任何人的傀儡,韩孺子最大的感受不是手握大权的酣畅得意,而是危机四伏时的如履薄冰。

他必须尽快建立起十步之内的安全。

部曲士兵被调进皇宫担任侍卫,由蔡兴海和晁化共管,原有的侍卫则一律留在外围待命,接受中常侍杨奉的指挥——部分侍卫包括孟娥的兄长孟徹,失踪不见,在他们现身之前,侍卫得不到皇帝的信任。

部分北军与南军负责守卫皇宫与京城各门,宿卫军则在城西建营,赦免并召集流散各处的将士回营,表面上这是临时安排,韩孺子对何时招回这支军队,其实没有任何安排。

这些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朝野上下都认为皇帝有权力这么做,各部司全力配合,即使“圣旨”上没有宝玺,也得到了承认。

逃亡的宫人全都回来了,由于不少内官死于宿卫军之手,韩孺子得以顺利地提拔他所信任的人:太监刘介获释,继续担任中掌玺,韩孺子甚至想封他为中司监,但是觉得不宜操之过急,因此先官复原职,一大批身份低贱的“苦命人”得到重用,填补内官空缺。

这项安排也没有遇到任何阻力,皇帝再度入宫,任用亲信本是常有之理,只能说刘介和那些“苦命人”当初眼光独到,选对了主人。

至于更大范围的调整,韩孺子并不着急。

重返皇宫的第五天,韩孺子得到宰相殷无害的死讯,对他来说,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是他可立刻选择一位新宰相,坏处是他还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而这件事必须尽快解决,后天上午,太后与百官将去太庙告祖,正式迎回皇帝,到时候,百官需要一位领头人。

告祖之前,同玄殿和勤政殿都不适合作为议政之所,韩孺子暂时也不想跟大臣们商量事情,他选择当初读书时所用的凌云阁,在那里与柴悦、房大业等人商议军情,或者单独召见一名名支持者,不用多说话,褒扬几句就行,双方心照不宣:皇帝自会奖赏忠臣,只是时机未到。

他不用在阁内席地而坐了,这里摆上了全套桌椅,更像是一间书房。

这天下午,韩孺子要见的人只有一个。

杨奉也很忙,人还没到,韩孺子的目光从地图上抬起,对站在门口的张有才说:“你真不想当官吗?”

张有才被关在南军营中,崔太傅投降,他立刻被放出来,重回皇帝身边,却几次拒绝担任内官,这时仍然摇头,“我不想当官,能服侍陛下,我就很开心了。”

韩孺子笑了笑,张有才很忠诚,但是年纪小、没有学识,的确不适合掌管一方。

“别只是服侍,也帮我参谋一下……”

张有才欲言又止,韩孺子笑道:“又没说‘朕’?”

张有才点头。

“别急,没有宝玺不也颁布圣旨了?不说‘朕’我也一样是皇帝。”韩孺子无意时时刻刻保持皇帝的威严,他宁愿慢慢来,“现任中司监向我请罪,要为宫里发生的种种事情负责,我不认为这是他的责任,但他的确不适合掌管宫内事务,我想换一个人,你在宫里待的时间比我更长,可有推荐?”

向皇帝推荐人选,这是一项极大的权力,张有才却没注意到,皇帝让他想,他就认真地想了一会,“杨奉啊。”

韩孺子摇头,“杨奉并非宫中旧人,对管理皇宫也不感兴趣。”

“嗯,也对,杨奉连倦侯府那么点儿人都管不好……刘介呢,他是宫中老人,中掌玺离中司监只差一级。”

韩孺子笑着摇头,张有才推荐的人都是皇帝的亲信,在意的显然不是谁能管理好皇宫,而是谁值得皇帝信任,“刘介当中掌玺就很好……”

楼下的太监上来通报说杨奉到了,主仆二人之间的“商议”到此结束,韩孺子与杨奉商量的才是正事。

张有才识趣地退下。

杨奉进来磕头,得到允许之后,坐在斜对面的一张椅子上,他辅佐的第二个学生成为真正的皇帝,他的脸上却没有喜色,更没有谄媚,仍像严厉的教师一样,带着一丝审视。

杨奉先开口,他有许多事情要向皇帝报告。

“宝玺还在孟娥手中,那晚出城之后,她很可能受到追杀,我得到的消息是,她一路向东,在函谷关附近消失。”

“她为什么不来找我?”

杨奉摇头,是他将宝玺委托给佟青娥送出皇宫的,没想到中间会发生意外。

“追杀孟娥的人是谁?她哥哥?”

“看来是这样,孟徹带走了十四名皇宫侍卫,行进路线与孟娥相同,而且都在函谷关失踪。”

韩孺子眉头微皱,“孟徹究竟在为谁做事?”

“还不清楚,但肯定不是太后或者上官盛。”

韩孺子越发不解,“那他拿到宝玺也没有用。”

杨奉解释不了,沉默片刻,见皇帝没有再问,他继续道:“大将军韩星今日与上官盛交战,最迟明日午时就能传来消息。”

“嗯。”韩孺子对这件事倒不是特别在意,上官盛麾下只有数千名宿卫军,没有粮草、没有目标,更没有支援,韩星镇守函谷关,兵将数万,没有理由打不赢这一仗。

“京城的江湖人大都逃亡,许多本地豪杰也以探亲访友的名义离京,不再是威胁。”

“不是威胁?谭家随时能将他们招回来,云梦泽仍是他们的老巢,花缤也还是他们的首领。”

“不是目前最大的威胁。”杨奉改变说法,“这几次的事件都表明,江湖人不堪大用,让他们分散,然后由各地方官府剿灭就好,至于谭、花两家,也不值得陛下亲自出手。”

“总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吧?”

“交给刑部和京兆尹府处理。”

“那些刑吏和谭家……”韩孺子刚想说他们是“一丘之貉”,突然醒悟过来,“众刑吏人心惶惶,担心遭到我的报复,正好让他们去调查谭家,给他们一次表露忠心的机会,若是查出事来,可以消除谭、花两家的后患,若是查不出来,日后也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肯定能查出来,江湖情义没有那么牢固。”杨奉平淡地说,对结局不做它想。

韩孺子恢复帝位之后,第一道命令就是宽赦所有人,只有上官盛不肯投降,乃是自寻死路,至于谭家和花缤,之前的事情可以得到饶恕,以后却不能,有一群急于立功的刑吏天天盯着,两家早晚会落网。

谈起江湖人,韩孺子想到了几位旧相识,“杜氏爷孙和不要命呢?我一直想召他们进宫,却找不到人。”

“他们也走了。杜摸天委托我给陛下说一声,危急时刻他和杜穿云没出上力,很抱歉。”

“可我不在乎……他们之前为我做的事情已经够多了。”

杨奉微微一笑,他能感受到“新”皇帝的那股急切心情,与初登基的思帝几乎一模一样,“他们是江湖人,就让他们留在江湖吧。”

“不要命呢?还要继续当厨子?”

“嗯,但是不在京城。”

“我真是不明白,我无权无势的时候,他们拼命保我,如今大事已成,他们却离我远去,这是所谓的江湖规矩?”

“再等几年,如果他们还是不肯来见陛下,陛下颁布旨意表扬他们几句,恩情就算两清了。”

“又是名声?”

“江湖中还有人在乎名声,陛下应该感到高兴,否则的话,世上将只剩下逐利之徒。”

江湖毕竟不是韩孺子在意的领域,他点下头,将这件事放下,问道:“望气者呢?有消息吗?”

在帝位之争中,江湖人没有创造奇迹,过于依赖他们的东海王一败涂地,连带着,望气者的力量也显得渺小了许多,除了杨奉,没人特别在意那群江湖术士。

京城之乱的那一晚,杨奉选择帮助韩孺子夺回帝位,这让他失去了一次将望气者一网打尽的机会。

“林坤山在上官盛手里,其他人——还会露头的,迟早而已。”

杨奉认准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韩孺子顺其自然,开始商议最重要的事情,“关于宰相人选,殷无害怎么说?”

杨奉昨天探视了病重的宰相,按照惯例,询问殷无害对继任者的意见,如今宰相已亡,这个问题变得迫在眉睫,“殷宰相一开始说相信陛下的选择,经我一再询问,他推荐了一个人。”

“谁?”

“瞿子晰。”

韩孺子一愣,“瞿子晰只是国子监博士,而且人在关东……殷无害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的确看好瞿子晰吧?”

“嗯,但我没想过要让他现在就当宰相,总得慢慢观察一段时间,逐级给他升官。”

“我猜殷无害是想提醒陛下:选择宰相并不容易,即使陛下最看重的人,也不能一步登天。”

“所以他推荐瞿子晰,其实是告诉我不能任用此人?真是一只老狐狸。”韩孺子想了一会,问道:“我真不能将瞿子晰立刻任命为宰相吗?”

“能,但那会是一件大错。”

“真正的皇帝也不能这么做?”

“真正的皇帝尤其不能。”杨奉站起身,拱手行礼,然后道:“人的一生大致有两次成熟,第一次成熟知道能做什么,想的是快意恩仇、为所欲为,第二次成熟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要的是举重若轻、无迹可寻。陛下想当真正的皇帝,务必先弄清自己不能做什么。”

韩孺子生出一股恼怒,但他没有发作,而是说:“好吧,就让我看看自己不能做什么。”

(今日一更)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第三百三十八章 东海王的猜测第三百三十八章 东海王的猜测第六十五章 风水轮流转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二十一章 兵败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二百九十章 遥望齐鲁第四百四十四章 “书能杀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无人了解的圣军师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一百一十章 望气的奥妙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将军需要胜利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乱第五百三十九章 临阵之赌第一百四十九章 顽石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二百六十章 大势如水第四百六十六章 财主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一百零八章 真龙天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二百六十章 大势如水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东海王第五十三章 慈顺宫囚徒第三百六十六章 宫中从无争斗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零二章 勋贵的玩法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四百二十三章 将军风度第二百三十四章 独断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订阅求月票)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约第九十三章 以一敌多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二百七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门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观风使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圣旨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三百七十五章 开诚布公第一百零七章 老渔夫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顽石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二百二十二章 谭家的女儿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门恶战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脉第五百四十三章 献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军侯的机会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四十一章 圣旨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场硬仗第十三章 宫中的士兵(二更)第五百章 崔家认罪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边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九十二章 怎么办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场硬仗第十章 风波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声动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飞石第二章 兄弟第一百零二章 勋贵的玩法第三百八十六章 两个皇帝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宁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眠之夜第二百二十章 将军请战第三百五十八章 胆大包天的车骑将军第四百七十六章 传染的不安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请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换之道(一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三十九章 愿效犬马之劳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报仇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位公子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圣旨第一百四十章 指点迷津第四百八十二章 无心之失第四十一章 圣旨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军之怒(求月票求订阅)第八十一章 拜访者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匈奴人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