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可用?

韩星之死与函谷关失守,令刚刚稳定下来的局势一下子又变得紧张起来,韩孺子能够明显感觉到,宫廷与朝廷都不像前几天那么雷厉风行了,他发出的命令倒是无人违背或是反驳,但是得到的反馈明显变少、变慢,好像水下的诱饵被聪明的小鱼一点点吃掉,岸上的垂钓者一无所觉。

韩孺子与大臣们商议了一整天,参与者逐渐增多,最后达到了三十多人,大家的意见倒是一致,都认为必须尽快消灭上官盛的势力,而且这一战并不难打,可是派谁去却成为纠缠不休的难题。

大臣们在一些细枝末节上争执不休,一位大臣推荐的人选,必然遭到至少两位大臣的反对,理由总是非常充分,或是威望不高,或是能力不足,或者身体不适……

韩孺子一开始还参与争论,后来干脆冷眼旁观,他明白,并非大臣们能力不足,也不是胆小怕事,恰恰相反,这些人经验丰富,一嗅到帝位变动的气息,立刻想方设法置身事外,互相帮助,既不能显得太消极,也绝不能显得太卖力,以免留下口实。

韩孺子心里很气愤,他对大臣的印象向来不好,如今变得更加恶劣。

明天是太庙告祖之日,无论怎样,韩孺子必须先正式恢复帝位,天黑之前议政结束,做出的唯一决定就是各军加强防备,等函谷关传来更详细的消息之后,再做决定。

皇帝可以乘轿回宫,韩孺子将乘舆打发走,与杨奉一块步行,身前身后都是部曲士兵保护——这些人还没有明确的身份,既非侍卫,也非宿卫,但是最受皇帝信任。

“真想将他们全都换掉。”韩孺子愤意难平,“你也看到了,唯一肯出主意的人只有萧声!”

不等杨奉回答,韩孺子补充道:“我明白,萧声也不是真心出力,他是害怕遭到报复——我是不是太早宽赦大臣了?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压力。”

杨奉一反常态,只是嗯嗯,一句回应也没有,跟勤政殿群臣倒是非常相似,韩孺子止步,“杨公不认为大臣们有些过分吗?”

天色刚黑,前后灯笼离得都有点远,站在余光里的杨奉显得有些苍老,等他开口的时候,声音里却没有半点疲态,“如果是陛下,会怎么做?”

“我……如果我是大臣的话?”

杨奉又嗯了一声。

“我会……”韩孺子想了一会,不由得叹息一声,他在心里愤怒了半天,却没想过一个问题:大臣的做法其实很正常,自从武帝晚年以来,宫中多事,接连几位皇帝骤兴骤灭,今天的掌权者,只因一时选择错误,明天就可能沦为阶下囚,如果他是大臣,也会在局势不稳的时候明哲保身。

申明志、萧声等人就是反面例子,他们因一时贪念参与了帝位之争,结果频频出错,没有捞到利益,反而陷入困境。

“一个人不能自私到以为别人不自私。”韩孺子轻笑一声,发现自己重当皇帝之后,比从前“自私”了许多。

可是不能过度自私的话,当皇帝又有什么意义呢?

韩孺子没向杨奉提出这个问题,变得心平气和,不再埋怨大臣,也没向杨奉讨教,他明白,这一次他又得自作决定。

连晚膳都没用,韩孺子直接去见母亲,同时也拜见太后。

这不是他当傀儡的时候了,即使太后不想见皇帝,她身边的人也不敢谢绝皇帝的到来,更不敢出面阻拦,而是恭恭敬敬地迎入。

太后坐在椅榻上,王美人仍像侍女一样站在旁边。

韩孺子入宫的第一天就想将母亲接走,王美人却严辞拒绝,在她看来,服侍上官太后不仅是一种义务,还是荣耀。

在韩孺子心中,重新称帝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母亲也立为太后,两宫并立有过先例,即使皇帝不吱声,大臣也会主动提出来,礼部尚书元九鼎已经暗示过此事。

函谷关失守打乱了计划,所有事情都得延后。

韩孺子不用再像从前那样下跪,躬身行礼,客气地请安之后,他说:“太后想必听说了吧,大将军韩星遇刺,上官盛占据了函谷关。”

太后看上去气色不错,只是少了几分严厉,好像很高兴交出权力,“怪我管教无方,以至上官家出了这样的乱臣贼子,令陛下忧心,如果陛下是来问罪,我也没什么可说。”

太后虽然失势,但她毕竟是个象征,韩孺子当然不会“问罪”,说道:“太后言重了,上官盛自己作乱,与太后何干?朕来拜见太后,乃是请教平乱治国之道。”

王美人向儿子轻轻点头,表示赞许。

太后沉默片刻,“陛下真心请教?”

“绝无半点虚假。”

太后又沉默了一会,“给我说说函谷关的详情。”

韩孺子将事情大致说了一遍,太后提出的问题,也都一一回答。

“刺杀大将军绝不是上官盛能想出的主意,他的部下也没有能做这种事的刺客,上官盛要么得到了他人相助,要么是遭到了利用。”

太后说起侄子就是像是议论不相关的外人,没有半点“母子之情”——她已经替亲生儿子报仇,用不着再树立一个“儿子”。

韩孺子猜想也是如此,但他更关心另一个问题:“上官盛占据了函谷关,接下来是留是走?”

“肯定会继续东行。”太后毫不犹豫地说。

“如果他身边的人不同意呢?比如说那些帮他刺杀大将军的人。”

“你还是没了解上官盛,他不是走狗,而是一头猛兽,你可以利用他捕杀猎物,但是不能让他停下来,就算刺客说得天花乱坠,上官盛还是会一路跑回东海国,他以为那里是他的家。”太后顿了顿,“是我给他出的主意,他已经认准了这条路。”

韩孺子不想追究这是谁的主意,拱手行礼,又问道:“满朝文武,谁人可用?”

太后微微一笑,“陛下也撞上那堵软墙了?”

“撞上了,还差点陷进去。”

“我曾经试过许多办法,可那堵墙撞不破、拆不掉,也绕不过去,你想过将他们全都撤换一遍吗?”

“想过。”

“千万不要这么做,因为我已经试过了,发现大错特错,而且那是一个陷阱。”

“怎么说?”韩孺子更感兴趣了,杨奉反对他这么做,给出的理由却很含糊,他需要更直接一些的理由,太后恰好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皇帝是孤家寡人,总得依赖别人做事,皇帝可以选择亲信,可天下官吏千千万万,你的亲信能有多少?”

韩孺子没有回答,他的亲信甚至不够组建起议政团队。

“所以你还是得用大臣做事,换掉一批,上来的是另一批,很快也会变成一堵软墙,而且还不如上一批会做事,奏章送来得不及时、圣旨迟迟没有送到各地、租赋不足、户籍出错……一堆问题都冒出来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最后皇帝只能将从前的老臣一个个又请回来。皇帝还会发现,那些老臣原来从未销声匿迹,或者被派到皇帝注意不到的地方任职,或者就在家中闲居,准确地算到了自己何时能够官复原职。”

“问题究竟出在哪?”韩孺子问。

太后笑了笑,没有回答,她若找出问题在哪,如今站在她面前的皇帝就不是韩孺子了。

“难道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人可用吗?”

“有,但是可能不合陛下的心意。”

“为何?”

“恕我直言,陛下此时根基未稳,忠诚可靠者少,能用者多是势利之徒,陛下心里若是迈不过‘忠诚’这道坎,能用谁呢?”

韩孺子谢过太后,告辞离去。

王美人将皇帝送到寝宫大门口,低声道:“别急,帝位越稳,忠于陛下的人越多,肯做事的大臣自然也会多起来。”

“我不急,母亲。”韩孺子的确不像一开始那么急于做事了,由傀儡、废帝到重新称帝,他已经迈出一大步,至于掌握真正的权力,那是另一大步,必须稳妥迈出。

“无论如何也要将南军派出去,崔宏提出任何条件都可以接受。”

“是,母亲。”

王美人目光中露出怜爱之情,伸手轻轻抚摸一下儿子的脸颊,“陛下不是最幸运的皇帝,却是最聪明的,大楚江山是陛下的,以后也会传给陛下的儿孙。”

韩孺子笑了笑,只有母亲会如此无条件地看好他,给予最多的称赞。

他当然不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皇帝,但他相信自己绝非最倒霉、最无能的那一个。

用膳之后,韩孺子回到寝宫,很快看出皇后的神情有些不自然,似乎有话要说,但又不敢说。

“崔家派人给你送信了吧?”韩孺子笑着猜道,并不在意皇后要为家人说话。

崔小君脸上一红,“是,父亲说……他年纪太大,受不得征战之苦。”

“可若是让他交出南军大司马之职,他肯定又不觉得年纪大了。”

崔小君脸色更红,“陛下……陛下真要铲除崔家吗?”

韩孺子走到皇后面前,轻声道:“就算为了你,我也不会这么做,我会给你父亲一次机会,让他主动请战,你不用为难,也不用插手,崔太傅会这么做的。”

次日天一亮,韩孺子在勤政殿召集群臣,宣布自己要御驾亲征。全本小说网

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零三章 长久之计?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一百八十七章 遥远的西方第三百七十章 点醒第八十四章 以下观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东海王的猜测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欲熏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单于的女儿(求月票求订阅)第三十八章 撞门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五百三十章 乱猜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约第三百零五章 选妃之争第三百四十七章 飞石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敌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战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敌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书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亲征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圣旨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二百九十七章 轻重缓急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四百五十章 亲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择木第二百二十二章 谭家的女儿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四百七十三章 纸上谈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劳碌命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没者第七十八章 遗孤第一百七十八章 东海王的承诺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状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踪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位公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解的杨奉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难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门外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二百二十七章 势变第一百一十五章 迁营第一百零一章 草丛中的双脚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三章 聪明的孩子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动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二十四章 不变的年号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师傅第二百六十五章 计划提前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战第一百六十二章 后悔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诱兵之计第三百五十八章 胆大包天的车骑将军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可用?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四百八十五章 辩才第五百一十章 西进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于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海王的麻烦第五百三十章 乱猜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一百零四章 张家的利益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一百零二章 勋贵的玩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营地第八章 十步之内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九十七章 独立小王国第四十三章 无恙第一百零一章 草丛中的双脚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四百二十二章 仆人与将军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宫大势第六十二章 夜色笼罩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章 雪林第二百八十五章 无人了解的圣军师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一百零七章 老渔夫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紧第三百三十八章 东海王的猜测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解的杨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