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

韩孺子睁开眼睛,看着熟悉的崔小君,朦胧中,那是一张微微起伏的侧影,只有鼻尖稍显清晰,韩孺子伸出手臂,想要轻轻触碰一下,临到最后,他却笑了笑,悄悄下床,准备进行这一天的工作。

他有许多事情要做。

朝廷积累了大量奏章,必须一一批复,像是一座山,等着皇帝一个人铲平,由于还没有正式恢复帝位,手里也没有宝玺,韩孺子还不能正式批复奏章,但是可以提前审阅。

凌云阁几乎成了仓库,堆满了一箱箱、一摞摞的纸张,每一张都在相应的部司衙门里存留副本,有据可查,皇帝想偷懒藏起几张的话,很快就会被发现。

宰相府、勤政殿的职责之一就是帮助皇帝处理奏章,韩孺子希望能在朝廷恢复运转之前了解一下各地情况,因此一直没有恢复勤政殿议政,至于宰相府,更是瘫痪已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韩孺子并非漫无目的地乱看,命令中书省将有关各地灾情的奏章集中在一起,他要优先查阅。

情况不是太好,韩孺子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外面天亮了,张有才熄灭蜡烛,等到皇帝放下一份奏章之后,轻声道:“陛下,该用早膳了。”

韩孺子点点头,表示就在凌云阁里用餐,抬眼望向窗外,花园里已有几分春意,他不由得想起自己被迫读书时的场景,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随后向张有才说:“杜氏爷孙离开京城了,你听说了吗?”

“嗯,杜穿云请蔡大哥送给我一封信,说……说什么时候在宫里待得无聊,就去找他玩儿,只要在江湖中提起‘杜穿云’三个字,没人不知道,肯定能找到他。”

韩孺子大笑,一听这就是杜穿云的狂妄口吻,“可惜他们不肯留下,我正想重用他们呢。”

食物早已准备好,韩孺子去隔壁房间用膳,等他吃得差不多,张有才接着刚才的话说:“杜氏爷孙,尤其是杜穿云,还真重用不得。”

韩孺子的思绪已经转到别的事情上,听到这句话微微一怔,“为什么?”

“他们爷俩儿都不守规矩,一次两次行,次次这样,陛下可就为难了,放过他们,其他人也不守规矩了,不放过他们——所以他们还是行走江湖更好。”

韩孺子怅然若失,这世上真有他想用而不能用的人,杨奉说得或许没错,皇帝必须了解哪些事情是自己不能做的,但不是就此放弃,而是绕过“不能”,用“能”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一名太监匆匆跑上来,跪在地上,双手呈上一份文书,打断了皇帝的思绪,“兵部加急。”

文书已被拆开,兵部显然已经看过,觉得十万火急,于是加盖印章,直接送到皇宫里,而不是按照正常程序逐级上交。

韩孺子看了一眼,脸色骤变,“去勤政殿。”

皇帝虽然不来,勤政殿的议政大臣们却不能旷工,每天上午都要过来打声招呼,彼此说几句客气话,然后再回本衙办公。

殷无害一直病重,韩星和崔宏在外,勤政殿因此变得冷清,只剩下右巡御史申明志、吏部尚书冯举和礼部尚书元九鼎三人,元九鼎尤其尴尬,他是太后选入勤政殿的,如今太后失势,他的位置变得非常危险,不能不来勤政殿,又不敢表现得理所应当,每次都像被罚站一样守在门口,随便什么人一口气就能将他吹出去。

韩孺子在路上下达了几道命令,召集兵部尚书蒋巨英、南军大司马崔宏、北军将领柴悦和刘昆升,一同来勤政殿。

南、北军大营都在城外,将领们来得慢一些,兵部尚书离得近,比皇帝到得还早。

消息已经传开,大将军韩星兵败,函谷关已被上官盛夺去。

韩孺子想不明白这种事怎么会发生,韩星拥兵数万,又有城池之坚、地势之利,面对只有残兵数千人的上官盛,断无大败之理。

他一走进勤政殿,在场的四位大臣和中书省的数名吏员立刻跪下,韩孺子挥手示意他们起身,大步前行,没有坐在一边的宝座上,而是站在桌前,向蒋巨英道:“给我一个解释。”

四位大臣面面相觑,皇帝所处的位置平时是属于宰相的,他站在那里可有点不同寻常,但是没人敢吱声,兵部尚书蒋巨英尤其不敢,他曾经受冠军侯指使,公开与当时的倦侯对抗,收获一场惨败。

冠军侯最后起事的时候,蒋巨英没有跟随,可身上毕竟有过污点,十分害怕,一听到皇帝的质问,立刻跪下,“臣……”

“起来说话。”韩孺子道。

蒋巨英起身,什么都没做,已是满头大汗,偷瞥了一眼右巡御史申明志,心中稍安,“前线混乱,第一封信是商县送来的,有可能是失误,再等一等,才有更准确的消息……”

“嗯,可以等,但不能干等,不管什么原因,假设大将军兵败、函谷关失守,朝廷该如何应对?”

几名大臣你瞧我我瞧你,都希望对方先开口。

杨奉走进来,站在皇帝身后,他不是议政大臣,用不着通报。

蒋巨英是兵部尚书,只能先开口,“依臣愚见,上官盛即便获胜,也是侥幸,无需朝廷大动干戈,稍假时日,大将军定能反败为胜。”

申明志、冯举都支持兵部尚书的看法,礼部尚书元九鼎嗯嗯了几声,甚至不敢确定自己有资格站在这里,直到皇帝的目光看来,他才说:“大将军……必能……反败为胜。”

韩孺子听得不太认真,他知道这些大臣的才智不在战事上,肯定拿不出好主意,他只是利用四人说话的工夫,回想自己看过的奏章。

北军军正柴悦和北军都尉刘昆升赶到,路上已经听闻函谷关兵败的消息,参拜之后,柴悦立刻道:“函谷关必有异常,要么是消息有假,要么是大将军本人出了问题。”

在大臣们听来,“出了问题”另有含义,吏部尚书冯举吃惊地说:“不至于吧,大将军乃宗室重臣,对朝廷向来忠心耿耿……”

柴悦解释道:“我是说大将军有可能意外亡故,给了上官盛可趁之机。”

韩星年纪不小,的确有突然病故的可能,只是时机太巧了一些。

柴悦继续道:“事不宜迟,朝廷应立刻派大将东行,还有机会招聚败兵,夺回函谷关。”

韩孺子早有选择,就是柴悦本人,正要开口,身后的杨奉轻轻踢了一下皇帝的脚后跟。

韩孺子马上明白了杨奉的用意,柴悦只是皇帝心目中的“大将”,对于天下人来说,柴悦的职务、名声与威望都不够高,由他东行,很难聚集起韩星的旧部。

他收回嘴边的任命,说道:“如果上官盛真的夺取函谷关并且固守,问题反而不大,再夺回来就是,朕只担心一件事:关东灾情严重,放粮赈灾太晚,执行又不得力,入春以来,流民必然增多,上官盛若与各地盗贼同流合污,才是大麻烦。”

韩孺子曾经想方设法让各地开仓放粮,可是这几天看到的奏章,表明他的努力只成功了一部分。

没有圣旨终究是个死结,各地官员对开仓态度不一,灾情越严重的地方,官员反而越不愿意开仓,害怕粮食不够,最终引发更大的混乱。

韩孺子早就想补发圣旨,可是没有宝玺的“圣旨”能让京城官吏承认,送到京外,效力就会减弱,信与不信又变成地方官员自行选择了。

申明志建议将户部尚书、左察御史萧声也都叫来。

两人很快赶到,尤其是萧声,好像就等在大门外面,一叫就到,而且态度也比其他人积极得多。

事实表明,大臣都不笨,当他们努力思考的时候,还是能想出好主意的,“当务之急是昭告天下:大楚拨乱反正,陛下重返至尊,朝廷稳定,军民同心。上官盛大逆不道、劫持宗室子弟,人人得而诛之,他无路可逃,必然兵散人亡。”

户部尚书到得稍晚一些,没提出什么意见,倒是佐证了皇帝的猜测,关东的形势不容乐观,流民数量的确在减少,但是极不稳定,这些人无地可种,一旦过了春耕季节,发现今年还是难有收成,很可能再度转为流民。

崔太傅来得最晚,路上几次改主意,最终还是来了,心里打定主意,如果皇帝又要派自己去平乱,无论如何也要拒绝,除非女儿崔小君生下一位太子,崔宏是不会感到安全的。

崔宏连理由都想好了,皇帝却没有派他出兵。

将近午时,崔太傅刚到不久,函谷关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直接送到勤政殿,兵部尚书拆封,当着皇帝的面读出来。

柴悦猜对了,大将军韩星的确发生了意外,却不是病故,他的身体一直不错,无病无灾。

韩星遭到了暗杀,时机恰到好处,正是两军即将开战的时候,楚军无主,因而大乱,给了上官盛以少胜多的机会,如今他已占据函谷关,下一步动向不明。

韩孺子忍不住转身看了一眼杨奉。

杨奉昨天刚得到消息,孟氏兄妹和十几名侍卫一路东奔,在函谷关附近消失不见。全本小说网

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二百一十七章 读书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换之道(一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齐王后人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将军需要胜利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嘱托第二百三十八章 点燃怒火第三百八十七章 隐而不退第四百章 为友报仇第一百四十章 指点迷津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将军需要胜利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一百七十三章 关内关外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门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势(求月票求订阅)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荐储君第四百零一章 献礼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驾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通知第四百二十三章 将军风度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诱兵第三百零九章 声名远扬第二百五十章 东海王的夜晚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儿第一百四十六章 齐王后人第八十四章 以下观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腾?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胜一败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第二百零四章 联姻(求月票求订阅)第八十三章 话别第四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书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荐储君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规(求月票求订阅)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诺第二百二十章 将军请战第四百四十四章 “书能杀人”第十章 风波第十九章 进退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六十章 宫门第四百七十三章 纸上谈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饥渴交加第五章 斋戒第四百六十五章 无休无止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导(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圣旨第九十章 赌局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第三百三十七章 谈判与攻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势(求月票求订阅)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四百六十五章 无休无止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二百零五章 书与残酒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二章 兄弟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粮第四百三十二章 劳碌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将不老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龙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选择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跷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难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为上计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四百章 为友报仇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发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挟(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