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

皇帝一行按照最初的路线继续巡狩,从北方转向东海国、齐国,齐国已被分割为临淄国和一郡数县,乱事初平,却已看不出多少兵灾的痕迹,皇帝宣布大赦,重赏平乱将士,调回原地,只留少数人组建水军。

乱军大败,但是参与叛乱的许多海盗以及首恶逃至海上,仍是一个隐患。

大楚原有水军,规模太小,而且分散,韩孺子将各军集中在一起,派任大将,接下来就是一边征兵,一边建造舟船,兵部估计,三年方有小成,想要一举扫平海盗之患,至少也要五年。

韩孺子能等,他已不像最初时那么急迫了,一切都需要时间,最关键的是,大楚早已疲敝多年,急需休养生息。

在群臣的强烈建议下,皇帝没有南下太远,只是临江而望,然后踏上返京之路。

东海王得尝所愿,没有被留在东海国,跟着皇帝一块返京。

谭家人除了王妃以外,则必须留在东海国,接受官府的监督,数名年轻子弟赴北从军,立功恕罪。

对江湖人,韩孺子也不那么急于打击了,他需要制定一个更完善的计划。

洛阳官员出城百里,到河南郡边界恭迎皇帝,排场比上一次还要隆重。

时值夏末,宫中不停地派人送信,催促皇帝快些返京,韩孺子在洛阳只能停留三天。

王坚火不是第一批受到召见的人,直到第三天上午才接到旨意前往行宫。

丑王预感到自己要白忙一场,皇帝还在路上的时候,他就写好了奏章,通过信使送给皇帝,将一切说得清清楚楚,表示有大量证据留在自己手里,皇帝需要的话,随时都可以交出来。

可皇帝等了这么久才召见他,显然是对如何处理洛阳犹豫不决。

行宫里有一座后花园,皇帝邀请丑王一块赏花,几名太监捧着果酒等物远远跟在后面,不影响两人交谈。

两人闲聊了一会,韩孺子微笑道:“阁下似有心事。”

王坚火已经不抱希望,皇帝经历过晋城之围以后,身上的锐气少了许多,做不成大事,“流民皆已遣送回乡,有一些人可能来不及种粮了,但这都是地方上要解决的问题,草民帮不上忙,草民今日是要向陛下辞行。”

“你要离开洛阳?”

“嗯,四处云游,然后去临淄落脚,那里有草民的一所宅院。”

河南尹韩稠向丑王赠送了两所宅院,一所在京城,一所在临淄,王坚火都已在奏章里写明。

韩孺子笑了两声,知道丑王在点醒自己,带头走进附近的一座亭子里,太监们立刻送上果酒,随后退下。

“事情很难办。”韩孺子开诚布公,他征询过许多人的意见,除了崔腾,都以为洛阳不好治理,抓的人太少,无济于事,抓的人太多,只怕整个大楚的商业运转都会受到巨大影响,至于韩稠,乃是皇帝的长辈,又得王美人的欢心,处置此人尤其要小心。

王坚火无意劝说,点头道:“草民明白,草民只有一事相求。”

“请说。”

“大批流民为了返乡,从商人手中借钱借粮,到了秋后,免不了要卖地、卖人,沦为奴隶,家破人亡不说,对朝廷也没有半点好处。”

“嗯,阁下觉得该怎么办?”

“允许各地百姓从官府借贷,暂度难关。”

“各地官府未必有这么多钱,再有几位河南尹这样的官员,大可接受商人的贿赂,强迫百姓还贷。”

王坚火轻叹一声,“陛下既有难处,就当草民没提过吧。”

“不,这件事总需解决,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王坚火想了一会,摇摇头,“草民尽力而为,或许还能救一些人。”

“流民与阁下非亲非故,阁下尚且要尽力而为,朕乃大楚皇帝,怎敢置身事外?”韩孺子招手,张有才从外面进来,将一份折好的纸放在石桌上。

王坚火得到示意,打开看了一眼,那是一道还没有颁布的圣旨,上面写着皇帝即将返京,感念百姓流离失所的艰辛,只要是返乡归籍的流民,某年月日至某年月日期间的借条,一律上交地方官府,各地再汇集到京城,皇帝将开私库,替百姓偿还。

王坚火看毕,大吃一惊,抬头看向皇帝,这才明白,谨小慎微只是表象,皇帝仍有一颗决绝之心。

“陛下……”惊讶过后,王坚火还是有话要说,“借条可以造假,陛下一开此口,只怕账务成倍上涨,陛下……还得起吗?”

韩孺子微笑道:“所以朕需要阁下收集的名单与证据,来要钱可以,朕绝不赖账,但也要说道说道他们的这些枉法之事。”

王坚火恍然大悟,皇帝这是先将账背到自己身上,然后再吓得商人们不敢要账。

“这是……哪位高人替陛下出的主意?”王坚火怎么也不相信年轻的皇帝能想出这样的主意。

这的确不是韩孺子的功劳,而是乔万夫拟定的计划。

“朕身边自有良臣。”韩孺子含糊道,“阁下觉得可行吗?”

“可能还是会有不怕死的人向陛下要账。”

“只要是正常亏欠,此人又无枉法之事,朕愿意偿还。”

王坚火寻思了一会,“这意味着陛下不会立刻处置洛阳的商人?”

“商人逐利,可是也能沟通有无,多之伤民,缺之更伤民,收其利留其人,以观后效。”

“他们改不了。”

“若是洛阳官员都能像阁下一样清廉公正,商人无贿可行,还改不了吗?”

王坚火听出了皇帝的留用之意,起身离凳,想要跪下谢绝,皇帝示意他坐下,王坚火道:“像草民这样的人,当不得官。”

“朕不强求。”韩孺子还是有些遗憾,“群丑可宥,首恶必除,朕起码要让洛阳商人一时半会不敢再与官员勾结。”

“即便那是宗室子弟?”

韩孺子点头,“但是朕的手段可能不符合阁下的期盼,朕要给河南尹升官。”

王坚火一愣,“升官?”

“河南尹韩稠选秀有功,朕要提拔他为宗正卿,算是升了半级,明日随朕入京,今后前途无量。”

韩稠一家几代在洛阳经营,根深蒂固,先将他从洛阳调离,将会更好收拾一些。

“陛下了解选秀的内幕吗?勋贵之家想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宫,要向河南尹送礼,普通人家不愿攀龙附凤,也得送礼,河南尹争到半数名额,可是一笔大买卖。”

“嘿,河南尹这算是囤积居奇,可他算错了买主,这回必定血本无归。”

王坚火再无疑惑,由失望变成欣喜,又由欣喜变成敬佩,心中甚至生出一股冲动,想要向皇帝宣誓效忠,但他忍住了,他了解自己的性格,终究不愿受到束缚,于是道:“草民还有一计,陛下要听吗?”

“洗耳恭听。”韩孺子微笑道。

丑王早就揣着此计,一直不说,确认皇帝真要做事之后,才肯披露腹心。

王坚火起身拱手,正色道:“草民王坚火,承陛下之恩,监督流民安置,收受两所宅院以及大量财物,证据确凿,甘愿伏法。陛下欲治洛阳,请先从草民起。”

韩孺子轻叹一声,他之前曾在圣旨中斥责过王坚火,目的是帮他行事,看来王坚火是尝到了“甜头”,还想继续下去,令自己从朝堂彻底脱身,重返江湖。

韩孺子叹息,因为他刚刚送走一位不愿留在大楚的人。

“好,如阁下所愿。”

王坚火跪下,真心实意地磕头谢恩。

河南尹韩稠还不知道自己“升官”的消息,见皇帝这次到来不像上次那么冷傲,愿意入住他所安排的行宫,极为高兴,将选中的大量秀女聚在一起,早让画工图描成册,皇帝可以按图索人,也可直接鉴赏。

皇帝在洛阳停留的最后一个早晨,就用来做这件事。

各级官员都被召至行宫里,河南郡的差人抬来整整三大箱画册,韩稠很谨慎,早就找来洛阳城里最有名的媒婆,由她向皇帝讲解各女的特点。

媒婆为此准备了将近一个月,为将某女突出或是隐藏,她收了不少礼物,因此斗志昂扬,准备在皇帝面前一展身手,作为自己一生中保媒拉纤的巅峰之作。

结果她却没有用武之地,只是远远地望见皇帝一眼,一肚子美言活活地憋在肚子里,据说她回家之后大病一场,好多年没再保媒。

与她相比,河南尹韩稠更是倒霉。

当着众多河南郡官员,中司监刘介宣读了几道圣旨,第一道就是将所有选秀女子送回各自家中,皇帝在圣旨中自责,以为晋城之围皆是皇帝一人之过,以至天下震动,官民悬心,万幸得脱,不敢再扰百姓,三年之内,不许选透,十五岁以上的民女,许其嫁人。

皇帝将选秀与晋城之围联系在一起,没人敢吱声,韩稠汗流浃背,很快就发现,这才只是霉运的开始。

第二道圣旨将丑王发配到北疆,罪名是收受贿赂,鉴于王坚火安置流民有功,又肯主动认罪,许其不戴枷锁,家人、财物皆不受牵连。

第三道圣旨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代偿令”,皇帝将流民近几个月写下的所有欠条借据都收归自己手中,韩稠当时却对这一道圣旨最不感兴趣。

第四道圣旨,河南尹韩稠劳苦功高、忠心可嘉,堪为宗室表率,特升任宗正卿,即日随驾进京。

韩稠当场晕倒在地,连“谢恩”的机会都没有。

韩孺子命人抬着韩稠上路,回转京城,经此一行,他明白了许多道理,尤其是杨奉的那句话:

人的一生有两次成熟,第一次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第二次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

“不能”并非不做,而是更巧妙地做。

韩孺子还有匈奴的大仇未报,云梦泽、东海群盗、西域筑城等诸多隐患也需解决,但他首先得回皇宫,面对身边最为亲近的人。

(本卷结束)全本小说网

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头眺望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计划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难熬的一夜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将军遇刺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顽石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七十三章 衙门口(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十九章 进退第四百四十三章 为人母者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楔子第五百三十章 乱猜第十七章 凌云阁上凌云志第四百零三章 长久之计?第二百六十五章 计划提前第一百六十四章 当斩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单于的女儿(求月票求订阅)第一百四十三章 传言制造者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军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军侯做主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胜一败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五百一十章 西进第二百章 雪林第二百九十二章 丑王奇招推迟发稿通知第一百六十二章 后悔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十五章 奸诈是为了救人第八十三章 话别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万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断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钱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敌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门道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二百五十章 东海王的夜晚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四百零六章 曲径通幽第四百四十四章 “书能杀人”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与外孙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六十二章 夜色笼罩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宫权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解的杨奉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可用?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战第一百四十七章 残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开诚布公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众将夺印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后一句话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献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于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锅第四百七十三章 纸上谈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实人发怒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芦苇”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诺第四百一十七章 风向第一百七十三章 关内关外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二百九十五章 旧规难改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会说话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饥渴交加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职责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欲熏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嚣张的强盗第二百二十四章 丢印第二百九十一章 宝玺现身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军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推迟发稿通知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