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

外戚通常是麻烦的来源,可如果真找到的话,韩孺子决不能向母亲隐瞒,那毕竟是他们母子的至亲之人。

就在皇帝到来前不久,慈宁太后已经听说了这个消息,身为受此影响最大的人,她表现得非常平静。

“唉,也是地方上多事,过去这么多年,找来做什么?再说,谁知道是真是假?万一中间有一点偏差,宣扬出去,岂不令天下人笑话?”

“东海国若是没有把握,也不至于报给朝廷,母亲不妨留心一下。”韩孺子将东海国的公文交给宫女,宫女转递到慈宁太后手中。

慈宁太后迅速看了一遍,“东海国倒是真用心,人证、物证一大堆,许多事情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竟然都能查出来……”

慈宁太后摇摇头,还是不太上心。

韩孺子上前一步道:“母亲对儿时可还有什么记忆?或许可以用来当作印证。”

慈宁太后微微皱眉,想了一会,说:“陛下真要寻亲吗?”

“当然,无论如何那都是母亲的家人,也是朕的舅氏,如公文所言,当初也不是有意卖女,而是为奸人所害,如今朕的外祖尚在,姨、舅众多,果然为真的话,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慈宁太后又想了一会,挥手屏退房间里的宫女与太监,然后对皇帝道:“平恩侯夫人是崔家的女儿,有她掺在里面,我总觉得不安。”

对平恩侯夫人,东海国的公文里只提了一句,声称她路过东海国的时候,曾经提起过要为太后寻找家人的事情,韩孺子也对此感到纳闷,劝道:“不管平恩侯夫人有什么想法,只要这真是舅家就好,朕一定要将他们接到京城,母亲再也不会觉得孤单。”

慈宁太后笑了笑,“最难的时候都熬过来了……也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是因为陛下,东海国也不会这么尽心尽力。小时候的事情我都忘得差不得了,只记得……有个小孩儿,经常叫我‘小姐姐’,我也不知道这是被拐之前,还是被拐之后的事情,只是有这么一个印象。东海国的公文里没提过这件事,陛下如果有心,就派一个可信之人前去查验。”

“明白。”韩孺子心中已有一个人选。

慈宁太后还是不太放心,补充道:“此事不可急躁,我在宫里的生活很好,只要陛下无恙,我别无所求,不是非要找一群亲戚不可。”

“没有十分把握,朕绝不会随便认亲。”

慈宁太后又笑了,“好吧,由陛下处置,我就不多说什么了,不必事事通报,最后给我一个结果就好。”

“是,母亲。”

wωw ◆ttκΛ n ◆¢○

“近日天凉,你在倦侯府有几层被褥?府里的人备好木炭了吗?张有才年纪太小,要不要找一个老成些的太监去管事……”

慈宁太后更在意儿子的吃住,韩孺子一一回答,让母亲放心,然后告辞,将寻亲当成一件大事对待。

第二天下午,平恩侯夫人进宫面见慈宁太后,心中的惶恐不安怎么也掩饰不住,全都表现在苍白的脸上,一进屋就向太后跪下。

慈宁太后还是王美人的时候,对崔家人就没有好印象,那是一种掺杂了大量妒意的憎恨:同样是侧室,东海王的母亲依仗自家的强势,就能飞扬跋扈,甚至几次威胁到正妻的地位,而王美人却只能躲躲藏藏,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与儿子的性命。

慈宁太后没让平恩侯夫人起身,由身边的女官负责问话,几句之后她就明白,这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女人,纯粹是为了讨好自己,只是不知道,在这个女人的愚蠢背后,有没有崔家的阴谋。

平恩侯夫人从父亲那里得到过死命令,几问几答之后,仍不肯告辞,厚着脸皮自荐,愿意亲往东海国查验王家的真假。

慈宁太后同意了,但是强调一点:“此事朝廷自有决断,你想去东海国可以,但是不要说是我派去的,更不能对朝廷的调查有半点干涉,明白吗?”

平恩侯夫人不停磕头,保证绝不乱说,出宫之后只觉得全身出了一层冷汗,心里却觉得纳闷,慈宁太后没有预料得那么强硬蛮横,反应稍显冷淡一些,但是绝没有怒意,父亲到底在担心什么?

平恩侯夫人立刻去崔府见父亲,将经过详细说了一遍,最后道:“慈宁太后……好像挺好说话的。”

崔宏冷笑一声,现在他可以向女儿解释了,“慈宁太后隐忍多年,岂是那种遇事沉不住气的人?就算心中怀疑,也不会当着你的面表露出来。”

“可她同意女儿去东海国……”

“当然同意,太后仍然以为寻亲之事有诈,她让你去东海国不是为了查验真假,而是出事之后背黑锅。”

平恩侯夫人大吃一惊,这才醒悟过来,慈宁太后根本就是给她设了个套,“如果……如果那户人家是真呢?”

崔宏冷冷地说:“那你就是崔家的叛徒,慈宁太后或许会需要你,等崔家倒了,她再慢慢收拾你。”

平恩侯夫人离开崔府的时候失魂落魄,心里明镜似的,连父亲也没安好心,根本就是主动将她送到太后嘴边,当作一件小小的猎物。

如果东海国那边果然有诈,崔家绝不会承认与此有关,平恩侯夫人得独自承担,如果慈宁太后的家人没有问题,崔家从此也会提防着这个大女儿。

平恩侯夫人地位太低,两股势力谁也没将她当回事。

平恩侯夫人后悔莫及,思来想去,只能去向一个人求助,她恨这个人,可是也需要这个人的指点。

东海王接待了表姐,笑呵呵地恭喜她立了一功。

平恩侯夫人没敢指责东海王,套了一会交情,说出自己的困境,“这可怎么办?我这一去,不是得罪太后,就是惹怒自家,好兄弟,无论如何你得为我再出个主意,好人做到底吧。”

东海王笑着摇头,“唉,我没想到你这么独,当初给你出主意,是让你跟崔家商量之后再做决定,没想到……”

平恩侯夫人恨得牙真痒痒,脸上还得堆出苦笑,“是我太笨,没领会你的意思,这回你说得详细点,别让我一个人乱做决定了。”

东海王露出为难的样子,想了一会,“好吧,最初是我给你出的主意,怎么也不能半路甩手。”

平恩侯夫人连声感谢。

“你现在感到为难,觉得没法同时讨好慈宁太后与崔家,对吧?”

“可不就是,关键是哪一方我都得罪不起啊。”

“慈宁太后与崔家因何结仇?”

平恩侯夫人一愣,随后干笑一声,“因为……崔太妃?”

东海王平静地点头,“没错,其实双方也没什么深仇大恨,真正的原因你也明白,无非是后宫争斗,虽然我的母亲也在其中,我还是得这么说,因为这是实话。”

平恩侯夫人点头,这的确是实话,她也的确明白,争风吃醋在哪都一样,皇帝有后宫之忧,侯门也不省心,为了保住自己在苗家的地位,她不知恨过、斗过多少女人,可她没明白东海王现在说这些话有何用意。

东海王等了一会,见平恩侯夫人还是一脸茫然,忍不住笑了,“你还真是……我都说到这个分上,你还不明白?”

“明白什么?好兄弟,你倒是说清楚啊。”

“如果平恩侯还有两位宠妾,你是同时对付这两人呢,还是拉拢一个对付一个?”

“当然……”平恩侯夫人终于明白了一点,“你是说慈宁太后与崔家其实可以联手,这样一来我就谁也不会得罪,反而讨好双方了?”

东海王点头。

“可是联手就得有敌人,敌人在哪?”平恩侯夫人想了好一会,“慈顺太后?她现在已经不问朝政,上官家也已经倒掉……”

“上官家倒掉了吗?东海国、齐国之乱是谁挑起来的?推举英王称帝的又是谁?如今叛乱已平,首恶却没有落网。”

“上官家还有人没落网?”

东海王耸耸肩,“我不知道,你儿子不是去云梦泽剿匪吗?让他好好打听一下。”

平恩侯夫人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见她还是不太开窍,东海王只好说得更明白一些,“别只盯着上官家,还有海上的那些强盗。”

“海盗跟慈顺太后有什么关系?”

“大有关系,叛军当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来自义士岛,岛民自称是陈齐后人,就是他们一直在暗中策划这起叛乱。”

“嗯。”平恩侯夫人听说过这些事。

“义士岛的一个人,改名叫孟徹,曾经是宫里的侍卫,是太后从东海国带进京的,这边一出事,他就跑了,参与叛乱,是首脑之一,如今下落不明,不是躲在东海,就是藏身云梦泽。”

“这件事我有耳闻。”

“瞧,所有事情你都知道,为什么不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呢?”

平恩侯夫人脑子里冒出无数个念头,“你说得太对了,蹊跷,太蹊跷了,好兄弟……”

“我也只能说到这儿了,你回家慢慢想吧。”东海王送客。

平恩侯夫人离开王府时,将丢掉的魂魄都找了回来,但是暗下决心,这回绝不草率行事。

府里的东海王给自己倒了杯酒,上官太后最大的破绽就是孟徹,东海王没有告诉平恩侯夫人,孟徹的妹妹如今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侍卫。

另一头,韩孺子发现,太后寻亲是他与朝廷——尤其是宰相申明志——建立互信关系的良好契机。

(比较忙,第二章赶不出来了,向大家说声抱歉,争取周日补回来。)全本小说网

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五十八章 翻墙第九十二章 怎么办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欲熏心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一百三十章 离寨第三十六章 愤怒的皇后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乱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亲与皇后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二十七章 在劫难逃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五十二章 地动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军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扰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六十九章 豪杰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嘱托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无计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两路逃亡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二百零四章 联姻(求月票求订阅)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边的刑吏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临终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无私仇第三百七十一章 聪明的眼睛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宁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一百二十三章 夺寨第四百四十三章 为人母者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锋第一百章 荒园混战第四百三十二章 劳碌命第二百四十章 东海王准备好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读书人的请求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东海王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门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来与现在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报仇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边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芦苇”第一百一十三章 嚣张的强盗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谈第四百零一章 献礼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长女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儿第一百七十三章 关内关外第四百三十四章 热闹的新年第四百四十四章 “书能杀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粮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书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一百七十九章 无字之信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对质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六十章 大军过河第六十三章 回宫第四百七十章 败得蹊跷第二百七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二百九十五章 旧规难改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锅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进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腾?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势(求月票求订阅)第一百三十章 离寨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四十一章 圣旨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四百六十六章 财主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驱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