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杨奉

对于大楚来说,杨奉之死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不要说是正史,就连事无巨细都要记载下来的本朝实录,对此也只字未提。

在史官的笔下,杨奉只有留守皇宫的一小段经历值得记载,他的名字出现在时任宰相申明志等一众大臣后面,称他们在皇帝被围晋城期间曾经另立皇储,几句带过,不置评价。

即便是那些认得杨奉的人,对他的死也只是发几句感慨,不是特别在意,毕竟杨奉不年轻了,四处奔波,身体垮掉是早晚的事情。

有些人甚至对他的死感到高兴。

只有皇帝一人真心哀悼这位亦师亦友却没有师友名分的太监。

韩孺子永远都记得第一次见到杨奉时的场景,周围的寒意与太监的装扮、神情融为一体,成为杨奉的一部分,在他死后,这种寒意愈发强烈,虽值盛夏,韩孺子仍感到后背时不时发冷。

皇帝难得地请了三天假,不上朝、不批奏章、不见任何外臣,名义上是要等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事实上他却独自前往太祖衣冠室,送还宝剑,待了整整一天,连午膳都给取消,除了孩子出生,不允许用别的消息打扰他。

看着一幅幅壁画和破旧的衣物,韩孺子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或许那个故事想说,皇帝并不能真正拥有天下,在大楚的正史里,太祖英明神武、千古少有,但是在民间,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

赵若素曾经说过,有真正的皇帝和众人眼里的皇帝,形象迥异。

韩孺子想得头疼,仍然没有定论。

他只确定一点,杨奉死后,自己更加接近“孤家寡人”,在所有人当中,只有杨奉能以平等的身份与他开诚布公地讨论“皇帝”。

韩孺子还有许多事情没问,宰相的任免、朝廷的调整、未来的规划、后宫的安排等等,他一直盼望着能得到杨奉的指点,或者像严厉的教书先生那样,给几句评价。

“朕乃孤家寡人,朕乃孤家寡人……”韩孺子反复念叨这句话,慢慢地,杨奉所带来的寒意一点点消失,他坚强起来,还感到一丝骄傲,自己是皇帝,而且在努力做一个皇帝。

傍晚,韩孺子离开衣冠室,惠妃佟青娥那边传来难产的消息。

佟青娥从下午就开始感到阵痛,十几名产婆、女御医忙里忙外,数十名宫女守在外面,哪怕只是递一下抹布,也算是与有荣焉,沾了一点喜气。

可是婴儿迟迟不肯出生,众人开始感到恐慌,个个谨小慎微,连呼吸都要小心控制,生怕受到牵怒。

一个时辰之后,慈宁太后亲自“督战”,也没让情况好转,佟青娥全身汗津津的,累得喊不出声来,还要挤出微笑,安慰急迫的婆婆:“太后勿忧,我还能……受得了。”

男人不能靠近产房,太监也不能,张有才等人在寝宫外面,急得团团转,又不敢用这种事打扰皇帝,只能默默祈祷,也不知是谁,连佛像、神像都请来了,在大门外摆了一排,焚香祈祷。

慈宁太后出门看见,没有发怒,反而下令将神佛请进寝宫,又传来几名尼姑、女道士,正经地做了两场法事。

韩孺子只听说佟青娥生产不顺,他不能去看望,只好等在泰安宫里,独自用膳,皇后以及所有嫔妃都去给惠妃“助阵”,自从韩孺子摆脱傀儡地位之后,这是仅有的一次,他不是宫里最受关注的人。

夜色渐深,韩孺子感到无聊,在得到更多信息之前,杨奉就是一个无从猜测的谜,花再多心事也没用。

佟青娥那边还是没有消息,韩孺子没法入睡,干脆前往凌云阁,召来蔡兴海,“林坤山带来了吗?”

“带来了,在宫门候命,陛下……真要见他吗?”

“为何不能见?”

蔡兴海不知道该怎么说,想了想,“他毕竟与造反者是一伙,虽然戴罪立功,也不能掉以轻心。”

韩孺子笑道:“远离危险人物,并不能让朕就此安枕无忧,蔡都尉忘了咱们一块持刀夜行皇宫的经历了?”

蔡兴海也笑了,“今非昔比……陛下现在就要见他吗?”

“如果宫里还没有消息,就将他带到这里。”

皇宫比较大,宫门离凌云阁有段距离,蔡兴海先去带人,与后宫保持联系,听说惠妃仍未生产,将林坤山送进凌云阁。

今非昔比的不只是皇帝与蔡兴海,还有林坤山,他不再是出入侯门的望气者,只是一名受到招安的江湖术士,过着半软禁的生活,还能再见到皇帝,对他来说是一件天大喜事,什么尊严也顾不上了,在宫门等了整整一天,期间接受了五次检查,反复脱衣、穿衣,他都没有半点反对。

“草民林坤山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林坤山砰砰磕头,连皇帝身边的太监都觉得过分了。

韩孺子望着十步以外的林坤山,忍不住又想到了那三页纸所记载的故事,说到底,皇帝的权力来源于他人的“看法”,林坤山换了一个“看法”,就由无所不能的望气者,变成了摇尾乞怜的小人物。

那些宁愿前往官府自杀也要保护陈氏后人的豪杰,将自己摆在了与皇帝平等的地位上。

那只是一个不知真假的故事,韩孺子提醒自己,开口道:“林坤山,你在云梦泽一直陪在杨公身边吧?”

林坤山匍匐在地,回道:“云梦泽群匪剿灭之前,草民经常陪在杨公身边,贼破之后,草民与其他人奉命留在城里,杨公前往军寨,身边通常只有杜穿云、栾凯两人,栾凯后来也回县城,据草民所知,杜穿云陪伴杨公时间最长。”

林坤山回答得很小心,不管皇帝接下来问什么,他都可以说知情或者不知情。

韩孺子却不知道自己该问什么,他本来是想询问林坤山对那个故事的看法,见到其人之后,却放弃了这个想法。

“给朕说说盟主大会吧,最后谁成为盟主了?”

“河南柳高成。”

“这是个什么人物?”韩孺子问,楚军与官府只管剿匪,不问江湖事务,杨奉向来能简则简,说得也不详细,韩孺子第一次听到“柳高成”这个名字。

“河东大豪,人皆称之为‘大侠’。”

“与洛阳丑王相比如何?”

“丑王名满天下,柳高成只在河东一地名气大些,不可同日而语。”

“既然如此,他怎么会成为盟主?盟主大会又不是在河东举办的。”

“江湖中本有四股强大的势,分别是京城、洛阳、齐鲁与云梦泽,后两地最近势微,洛阳丑王不参加大会,只剩京城群豪势力最大,像梁信猴、疯僧光顶等人,呼声都很高,但是也遭到不少人反对,以为……”

“以为他们是朝廷爪牙?”

“都是江湖人胡乱说的。”

“嗯,接着说。”

“河东因此突显出来,不喜欢京城豪杰的人,都改而支持河东群豪,河东江湖人共推柳高成,就这样,他最后成为江湖盟主。”

“杨公做什么了?”

“他……什么都没做,不过他放出话来,说……自己既然参加大会,就是江湖人,遵守江湖规矩,盟主选出来之后,第一个服从命令,即使违背朝廷旨意也在所不惜。”

韩孺子沉默。

林坤山误解了这种沉默,急忙补充道:“杨公随机应变,这么说话只是为了取信于江湖人,并非本意。”

韩孺子觉得那就是杨奉的本意,“杨公什么时候生病的?”

“几个月了吧,杨公或许早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才会发出那样的誓言,他一死,就不用在江湖和朝廷之间左右为难了。”

“关于杨公,你还知道些什么?在你看来比较特别的一些事情。”

林坤山忍不住抬头瞥了一眼皇帝,马上又低下头,嗯了几声,“倒没什么,就有一件事,杨公一直在追查淳于枭的下落,终于找到一点线索之后,他却停止追查,一连几个月毫无作为,说是生病吧,他却不肯回县城,也不肯请郎中,说是设圈套吧,没听说他抓到特别人物,所有的刺客都是抓到就杀,从来不审问。”

韩孺子点点头,在他得到的信中,杨奉一直声称自己在努力追查,而且离目标越来越近。

韩孺子看了一眼桌上的残书,挥下手,太监们上前,示意林坤山退下。

林坤山膝行后退,时不时还要磕个头。

韩孺子坐了一会,收起残书,下楼准备回寝宫,正好看到侍卫头目王赫,招手叫来,说:“栾凯你还记得吧?”

“记得,那名刺客,现在被关在监狱里。”王赫回道。

“他不是在云梦泽戴罪立功了吗?据说攻破栾半雄大寨时,他的功劳最大。”

“刑部以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这样的人太危险,所以关在牢里,以免生事。”

栾凯不是大人物,对他的处置不用通报给皇帝。

“你抽空去见见这个人。”

“是,陛下。”

杜穿云和栾凯陪伴杨奉最久,杜穿云不知下落,或许栾凯知道些什么,但那毕竟是一名刺客,需要提前做些预防。

韩孺子回到寝宫里,坐立不安,突然发现,自己在意的事情已经从杨奉转到那个未出世的孩子身上。

那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孩子。

后半夜,张有才匆匆跑进来,被门槛绊了一下,一个踉跄,就势跪倒,“生了!陛下,生了!”

(明日一更,下午上传,望周知。)全本小说网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单于让步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阳皇叔第一百四十章 指点迷津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丧志第一百一十章 望气的奥妙第二十章 仁义第五十四章 气数第二百五十章 东海王的夜晚新章发布时间调整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势(求月票求订阅)第五十三章 慈顺宫囚徒第三百零五章 选妃之争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六十九章 豪杰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贼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阳皇叔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谈第五十章 软禁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无私仇第四百八十二章 无心之失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门外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宫大势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一百零二章 勋贵的玩法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宫第八十二章 杨奉的过去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穷第五十四章 气数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将军需要胜利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匈奴人第六十八章 书房第三百一十八章 谁人可用?第十五章 奸诈是为了救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礼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五百五十二章 状元之选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诺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五百四十三章 献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锋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声动心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三百零七章 选将第一百三十章 离寨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险第二百六十八章 杀戮即忠诚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圣旨第九十章 赌局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二百七十七章 习惯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开城门(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军第四百七十章 败得蹊跷第六十四章 无人相信的真相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战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第五百章 崔家认罪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一百九十六章 圣旨何在?第七十八章 遗孤第十章 风波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门外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谈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一百二十章 绝路第三十六章 愤怒的皇后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将不老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迁营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三百零九章 声名远扬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五百二十章 逃难路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药膳第四百二十三章 将军风度楔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五章 斋戒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