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秤人才庞统抬杠

袁耀道:“明日我们二人去拜访水镜先生如何?!”他对水镜先生那边莫名的在意。

刘琦点首道:“若是能恳谈一番,能学到些未曾听闻过的玄道知识,也是幸事。”

“看此书……”刘琦翻开与他道:“此书图纸如此精妙拆解,竟都是机关术……”

袁耀接过来翻了翻,道:“并非是机密的图纸,而是初步的拆解各部的机关术。”

他讶然道:“若是考过了的人,便是具备了基础,进了奇部,便是参与精工制造了。这些图,颇有些像船的基础……”

刘琦看了他一眼,两人眼中都颇有些惊讶。

汉末有很多奇才在民间的,然而有些人未必肯出山,宁愿一辈子与山林为伍。

可是他们看到了这些书,听到这些传闻还能不心动吗?!

这初步的基础的图纸都如此精妙,那么真进了奇部以后,是不是还有更多的图纸,高深的机密?!

这些奇才未必会不动心,哪怕是为了好奇心,总有来的。奇英才囊括打尽,为徐州更添根基。

如同华佗倾授医术。

如同司马徽广刻书藉,解释经义子集,纲要提领。

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人会这么做。

徐州的根本会无形之中牢固起来的。考试这一举,比之举荐,只恐加以时日以后,所累积的基础,更加的可怕,会有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的雏形。

而举荐制,到底与之相比,真的有点不足了。

关键考试真的就是一网兜下去,有心要上的鱼,全部都网尽了。这样的,举荐制哪能比得上?!这一层又一层的关系之中,还要经手多少道,再考察品行和学问,效率哪比得上考试?!

所以二人竟是沉默了一回,良久道:“船……过江啊。”

过江干什么?!伐江东啊。所以徐州一直在积累做着准备。哪怕现在还没有搞定中原呢。

只是二人却已经看到了徐州整体的,大的规划的规模。

刘琦笑了一下,将手上另一本递过去,道:“也许不止是过江。”

袁耀愕然,接过来看了一眼,也是讶了一下,书名是海外异闻录。书的内容是什么呢?!海上迷航后指南寻方向的工具指要,航程的计算方法,还涉及到一些算法,计算之类的,反正他与刘琦二人看都没看懂,都晕了。

袁耀苦笑道:“她,野心不小啊。这是想环吞宇内,还是如何?”

刘琦却不想那么多,争天下的事,与他无干,他不管,他只对这里的学问十分有兴趣,道:“琦今日才知自己无知,以后定要潜心学习了。”

徐州城提供了上升的阶梯,攀不攀爬学习的巅峰,成为像司马徽那样无心仕途,却成为一代大家,师者的选择在天下学子身上,而入仕途,徐州城也给与了所有人同等的机会,上不上,学子们自己选。

然而,说句实话,没人能拒绝吧?!这样的机会。不止是机会,还在于新奇和竞争。

袁耀感慨一句:父亲,输于吕娴,不冤啊。她真的不是人。

这般缜密的体系,已经具备了政权的基础。老曹还是在汉廷的基础上做的政权,算是借窝下蛋。可是她不是,她创造了一个新的体系。

总有一天,人与民,才与士,都会像水一样,从汉流入吕氏的。

刘琦初入徐州的忐忑,以及背锅的委屈,此时已全然被好奇和求知之心完全取代。大抵多数来此者,都是如此心态的转变吧。

无论是来谋生,还是求学,这徐州城总有纳人的地方。无论是富家子,还是泥腿子,这里都可有一席之地。便是买不起书的,有些求学的虚心的人,也可以借书给与他们去抄写了再读。

这里的风气,实在是好。

不愧是有诸多名士在的地方,这里的学风,显然的带动起来,特别的浓。此时的士子与后世还不大相同。后世多有道貌岸然者,而秦汉多有怪才,他们最不擅的反而是装相。谦逊之辈,也是真的谦逊,傲慢的人,也从不掩饰,当然了,猥琐的也是从不掩饰猥琐。高门子弟,也从不掩饰对泥腿子庶人的鄙视。

不过这里的学风面前,这些天然的差距,都被拉平了。所以才会出现各异人者共同求学,研习的现状。

所谓名士,秦汉之前讲百家,魏晋讲玄学,唐赋诗为名士,宋以论文排名士……而在这乱世三国之中,安天下才能之辈,皆为名士。

徐州城,卧虎藏龙。

二人第二日去拜访水镜先生时,才知不仅诸葛在那,连庞统也在。

刘琦道:“你可听闻过此人之名号?!他与卧龙齐名,号凤雏,听闻才比之高,不分上下。”

袁耀正色道:“听过。只是不料,他竟在此。”

“水镜先生的交友圈,都是座无虚名之辈。”刘琦叹道。

二人进了书院,才知有弟子们在观三人论辩。

二人报过名号才顺利进来的,门人知他们二人都是徐州新进之贵公子,因此并不怠慢,道:“还请两位公子稍等片刻,先生与弟子们正在授课论辩。”

“无妨,我二人在旁听便可,稍后再拜无妨。”刘琦道。

门人这才退下去了。

二人便不打扰,只是站在人群里听。

书院是一种简单的形式,此时只是坐席,并没有桌椅之物。因此内门弟子参辩者,皆在上面坐,而不参辩的内门弟子与外门弟子,皆在旁听,站在一边,几乎肃静,没有出声或分心的。二人在人堆里一站,也无人注意到他们。

庞统道:“德操也是博雅之人,奈何也行碌碌之事?注经广售,收揽名声,更注考义,难免有借机揽财之嫌,德操名闻天下,是为雅士,若以此,难免有名声污垢之祸,奈何为之,而不向天下非议者解释?!”

司马徽儒雅多了,听他所讲,半点不生气,笑道:“外面所言,徽早有耳闻,却并不以此为异,只不知孔明以为,何如?!”

诸葛亮却只笑而不语,用扇遮面,以示不参辩之言。

刘琦低声道:“就是此人。诸葛孔明,卧龙。”

袁耀瞳孔微缩,用眼睛去打量他。尖锐的眼神哪瞒得过上面的人?诸葛亮在人群中就见到两个锐眼如矩之人,见了还点头示意,以示礼节。可见是猜出他们二人的身份了。

“徐庶,徐元直是其旧友,只恐庞统也是他写信召来,听闻几乎可用者,他全写信唤来徐州。庞统是其中之一,而这诸葛,他曾荐与刘备,此人却不请自来,只恐并无意留此,参辩也不参与,弄不清心意。”刘琦道:“难怪文和如此评价他,观他所行,虽有智谋,品行也端,可惜执拗为私,不讲公义,难免叫人不喜。”

袁耀看着诸葛,见他一身高洁,打扮与庞统十分不同,看着微有洁癖,这样的人,通常都特别的自恋。参辩不参与,说明他爱惜羽毛,不肯公然发表意见,片叶不沾,离的远远的。这是不肯议及徐州之事了。

这个态度,明显志不在徐州。

果然啊,是有他志之人。

袁耀道:“在寿春时,有幸听闻过徐元直评价此二人。”

“哦?!怎么说?”刘琦道。

“言诸葛爱好神秘,好装神弄鬼,心志奇高,不为旁物所动,是个坚守之人。”袁耀道:“而庞统此人又十分好辩,为人虽机敏,但嘴不太好,十分招人嫌。所以,他虽一直积极入世,却不被世所容。”

刘琦一听都乐了。

也就是说,一个是神秘的自恋者,一个是杠精了。

不得不说,诸葛的确是有点这样的,爱惜羽毛到极致的地步,弄点机关也特别爱表演,一副接下来请看我的表演的姿态。事后神秘莫测,却真的一副看我牛不牛的天然的相貌。

而庞统不一样,他是真的性格极端,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就是吵架要吵赢,抬杠也一定要辩赢了,心里才舒坦的人。而且特别好吵架。就是你好好的说个事,做个事,他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你不听还不行,你辩他,他还不服。

做事呢,就是一定要听我的,你们的水准不行,行不通这种。

所以庞统行事,真的不及诸葛这种在这个规则的社会里行得通,吃得开。

庞统这性格,司马徽与诸葛真的太了解了,所以诸葛根本懒得做这种无谓之争,只是听着,不肯发言。

而司马徽呢,也显然太了解他,因此,也不生气。

换个人来的话,只怕已被这种当面要下人脸面,让人下不了台的人给气死了。

司马徽却有风度,捻须笑着,他也不想做无谓之争,因此,巧妙避开的这话题,只是做一个探讨,道:“事皆有多面,此举,的确为吾带来许多负面风闻,然而,为善,不得只为名,而不做为,此是本末倒置。”

他是真不想与庞统辩,就是越吵,他越不服,反正一定要驳倒了你,他才肯干休的那种人,特别可怕。

被他咬着了,可有的缠了。

“吕氏之名,颇有污黑,徽在此,难免也受此影响,世人皆谤我因吕氏而落污不自爱也,”司马徽看向底下学生,道:“难道因世人之谤,吕氏之毁名,而不顾自己所为,只顾保己之名节乎?!此,不亦违士之道乎?”

诸学子听了,点首者多有。先生这是告诉他们,不因外物而影响了自己的坚持,内心的坚守,不因怕名声有损,而不敢有所为。

庞统道:“德操是以为自己之名损,是因为吕氏之故?”

“非也,”司马徽笑道:“如今徽在诸人眼中也为碌碌之辈,如此之名,未必不比吕氏更黑。”世人谤他,不能推到吕氏身上。

这下连底下站着的学子都被司马徽的幽默给逗笑了。

大抵真正的大师者,都有一种这般的胸襟,便是面对辱骂,也能慨然受之的气魄。

庞统笑道:“德操此说,难免避重就轻。”

是避重就轻,就是不想与你杠个没完。

司马徽心内腹诽,面上却知道,不能与他真杠起来,不然今天这就没法结束了,所以他朗声道:“昔日鲁国有令,若有见之鲁国人为奴者,国人可赎回,自去寻国人报销赎金。然而他的弟子,却不忍去要赎金,孔子说了什么!?”

这些,学子们早明白的事,因此都默然不语。内心却是向着司马徽的。专心听学。

“孔子言,若此类人多也,只恐以后鲁国人再无人赎。”司马徽道。

便是刘琦也略微动容。

“这叫因小义而损大义,因小名而损大节,因小财而损国本……”司马徽道:“而我书院所印之书,自然也可分文不取,白送出去,只是如此,是否也是赚取小名而损大本呢?!世人言我书院借机敛财,又言我贩卖知识,博取虚名。这都不假……”

“只是,一政之本,非名可治,一政之令,也不可因名而毁。徽所行者,乃为一行之先驱,振一行之先行者也,”司马徽道:“以此例为规范,便有名士有知识者,也不惜敝帚自珍而愿意印发售出,此行多者,必是盛行。”

袁耀与刘琦也点首。

“而若印书还要倒贴钱币,又担了个赚名的谴责之论,高才谁还愿意再印书售?吃力不讨好者,便是此类事也,如此之政之治,难免损了本源,本末倒置也。”司马徽道。

庞统听了默了一会,但是他这个人吧,就真的是个杠精,他还是要说,“如依德操言,天下之才,皆可以钱币论秤,若长此以往,难免有碌碌之流,鱼目混珠,本是善事,却也有不利也。”

“溯本清源,这便又是另外的议题了,不作今日之辩。”司马徽笑道。

庞统还欲再言,诸葛打断他,笑道:“有贵客前来,今日私辩,不若改日再辩。”

庞统未注意这边站着的人,闻言这才看向人群之中,见袁耀与刘琦二人,一眼就看明白了,笑道:“不料竟是新贵前来,恭喜两位,徐州之贵,吕氏之贵,亦是两位之贵。”

这话说的,真不中听,这是打趣他们以后都是吕娴的人呢。这是人话吗?!

所以说,这个人,真的挺一言难尽的一人。得罪人都不知道怎么得罪的。不知道的以为是打趣,知道的,怕是要恨他污辱人了。所以他一直不受重用,真的是有自身的原因的,性格方面,要占很大劣势。

第125章 我爹是吕布125第137章 我爹是吕布137第538章 连哄带骗捧庞统第289章 我爹是吕布289第261章 我爹是吕布261第1149章 山河破碎有终守第813章 仲达举贤不避亲第403章 陈登智计诈张飞第1173章 运去英雄不自由第200章 我爹是吕布200第589章 隔空打擂孔融耻第640章 马超对阵诸葛亮第524章 处理公务累积忙(加更一)第447章 赵云破困蛟龙阵第694章 直而不迂孙尚香第049章 我爹是吕布49第242章 我爹是吕布242第601章 猛虎难束司马苦第1046章 封张绣曹军拈酸第005章 我爹是吕布5第650章 临阵招降缚魏延第467章 交换人质王楷回第523章 天生与盖世力气第1175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1165章 吕布亲焚英雄骨第301章 我爹是吕布301第828章 需纽带冲淡隐患第243章 我爹是吕布243第642章 魏延郁军中饮酒第1192章 欲投机马腾昏招第334章 我爹是吕布334第877章 角逐死力冲袁营第470章 庞统恃才藐视众第634章 退群狼高二娘勇第142章 我爹是吕布142第438章 惺惺相惜赵子龙第554章 司马八子才俊多第617章 吕娴回信震司马第882章 各备攻营曹真急第265章 我爹是吕布265(加更一)第482章 遍树开花掣肘计(加更)第121章 我爹是吕布121第1200章 借钱粮袁熙辞别第170章 我爹是吕布170第666章 大忠似奸正不足第781章 为使命蒯良进城第783章 火熊起声东击西第709章 火中夺营黄忠勇第642章 魏延郁军中饮酒第653章 急奔回关羽中箭第928章 小人手段激袁熙第1012章 司马计火烧乌巢第1126章 发赦令命臣上朝第442章 四方树敌结盟崩第903章 袁熙率兵救冀州第352章 我爹是吕布352第238章 我爹是吕布238第335章 我爹是吕布335第074章 我爹是吕布74第147章 我爹是吕布147第523章 天生与盖世力气第1159章 绝境中学会复盘第839章 履平地深挖冰雪第257章 我爹是吕布257第826章 掩耳盗铃避见血第708章 腹饥黄忠欲夺营第853章 火烧林触目惊心第1096章 守城之艰巨惨重第423章 祸起萧墙增内耗第790章 以己度人真纯良第936章 金蝉脱壳袁尚奔第027章 我爹是吕布27第422章 进徐州袁耀夺情(中秋快乐)第102章 我爹是吕布102第1069章 局部战场一团乱第1074章 火星入阵燕归巢第859章 赵云行骚扰战术第544章 庞统入西凉军营第360章 我爹是吕布360第346章 我爹是吕布346第606章 反戈相击困张绣第966章 司马懿吕布闹掰第986章 司马懿留有锦囊第902章 冀州来信袁谭怯第296章 我爹是吕布296第755章 经验不足吕青疑第729章 百折不挠刘备恐第309章 我爹是吕布309第915章 急回神许攸心急第526章 浅论正身与正义第146章 我爹是吕布146第189章 我爹是吕布189第1011章 星夜月辉乌巢会第604章 趁醉赛马暗偷营第543章 血带诏来至徐州第504章 夜间战袁尚败北第1189章 阴阳大师的奚落第581章 拍个虎屁就是香第808章 上忠言田丰下狱第796章 小试身手毁哨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