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疑幻疑真

萧侯仪见状,不由大怒,他猛吸一口真气,身形骤起,凌空飞射五里,掠到风雷大阵的上空,向下翻腾。只见他将猴拳九式中的一式“穿云裂石”猛然旋发,只听轰的一声,半空炸响一个霹雳,声震四野,闻者心惊。

木鹿洞主向前眺望,但见领先十头狐狸,已被惊雷震死九只,余下一只,在风雷阵前掉头便逃。狐狸心性狡猾,最善见风使舵,眼见领头狐狸带头先逃,哪会落后?当下后面一群聚随逃蹿,第三排又随即跟随第二排逃奔,眨眼之间,万狐便逃得无影无踪!

木鹿洞主心惊胆战,他已技穷,正不知如何是好。

萧侯仪有心立威,令南夷兵慑服,突然穿阵而出,快如电闪,向木鹿洞主射未。木鹿洞主见状大骇,慌忙策象欲逃。

他但觉眼前一花,胸甲已被一只坚硬如钢的铁手攫住,动弹不得,被挟离象背,向蜀军阵前射去。木鹿洞主心胆俱裂,正想开口求饶,却突感身子下坠,掉落阵中。

木鹿洞主但见四面八方,均刀、枪、剑阵,杀气漫大,慑人心魄,此时他就连最后的一丝斗志也失去,跪在地上,喃喃说道:“中原人士,高如天神,法力无边,兵法阵式博大精深,决非我等南夷人所能抗拒!我从此不敢存反叛之心矣!”

木鹿洞主话音未落,眼前忽然一亮,只见四面刀、枪、剑阵已然消失,一员大将,手执青龙偃月刀、坐骑赤免马,神威凛凛,巍然在他的面前仁立不动!木鹿洞主又大吃一惊,慌忙拜伏在地,不敢仰视,喃喃说道:“原来是天神关羽降世,难怪有此神力!我不敢相抗,但求存我生命……”赤兔马上之人,便是萧侯仪,他手执的青龙偃月刀,天下知名,因此木鹿洞主惊骇之下,将他视作再世关羽。

遵照孔明的密令,萧侯仪施展神功、阵法,慑服木鹿洞主,他见目的已达,心中虽然有点恼怒木鹿洞主冥顽不化,却没发作,肃然的对木鹿洞主说:“木鹿洞主!诸葛丞相此番证南,乃为平乱而来,绝非欺负南夷族人。恰恰相反,丞相殷切期望,汉夷两族和平相处,共享太平。洞主回去,请好好向南蛮王孟获释疑。”

木鹿洞主又惊又喜,但仍不敢相信,忙道:“你是再世关将军,我倾心拜服!但不绑不擒,便放我回去吗?诸葛丞相真有如此海量胸襟?”

萧侯仪呵呵笑道:“诸葛丞相心胸如天宇,可容天地万物,又岂在乎南夷一地?木鹿洞主,你的白象坐骑正在阵外侯你,你可以回去了!”

木鹿洞主半信半疑,他翻身跃起,向萧侯仪俯身拜了一拜,便小心翼翼地退走,出到阵外,果见百丈之外,他的白象坐骑,依然安然无恙,伫立一旁,苦苦守侯。不过,他带来的数千南蛮兵,见他入阵不出,大骇之下,早已奔逃四散。

木鹿洞主快步奔向白象,伸手抚其长鼻,感慨的喃喃道:“白象呵白象!你和蜀国将相一般,均是仁义之师啊!

千错万错,看来均是我等南夷族人鬼迷心窍,上了奸人挑拨叛乱的恶当……”木鹿洞主跃上白象,策骑返回木鹿洞孟获军营。

孟获见木鹿洞主安然无恙,却独自一人一象,心中又惊又喜,忙道:“洞主此番出战,是否大败蜀军,得胜而回?”

木鹿洞主长叹一声,道:“大王!我统领之十万兽兵雄师,竟难敌蜀军一个奇阵,连我也失手被擒,若非那位天神将军的大仁大义。我早就被刀枪剑阵斩为肉泥了!中原人法力高强,博大精深,决非我等南夷人所能抗也!我今惨败而回,再无颜与蜀军面对,大王是战是降,请自作决断。”

木鹿洞主说罢,也不待孟获有所表示,向他拜了拜,便神色黯然的退走。从此之后,木鹿洞主终其一生,也再没在蜀军面前出现。

孟获怔怔的目送木鹿洞主黯然而去,他无法挽留,亦不敢挽留,心道:就连我至亲之夫人,亦不愿再与蜀军为敌,我又怎可勉强他人!盂获心中,此时对蜀军,特别是蜀军中的主帅诸葛孔明,当真又怒又敬又畏又恨,心绪复杂万分。

也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盂获不知是战是降,两难之际,有南夷乌戈国主,一向偏居南夷荒僻之地,对孟获甚为景仰,知他连番兵败,便亲率三万藤甲兵前来支援。

乌戈国藤甲兵所穿之藤甲,乃以山藤浸桐油,千锤百炼而成,披于身上,刀枪不入,落水能浮,比中原人的铜盔铁甲尤胜十分。

蜀军突然与藤甲兵相遇,猝不及防,被藤甲兵坚固的防御衣甲吓得大败,折损了数千兵马。这是蜀军征南之役损失最大的一场战斗。

孔明接报,向当地土人详细询问,发觉藤甲兵犹如野人生番,决难以武力制伏。

他于是制定了诱敌入伏之计,令蜀军连败十五阵,连弃七个营寨,将藤甲兵诱入一个山谷。用木车载油,将谷口堵住;再从谷顶向藤甲兵浇倒燃油,并抛下火种,引燃烈火。藤甲本就以油浸制而成,最易着火,一经引燃,三万藤甲兵所披藤甲,便成了,相继燃烧起来。

困住藤甲兵的绝谷,登时成了一个可怕的火海,烈焰冲天,焚烧人体的焦味、黑烟,延绵数十里。三万藤甲兵,包括国主兀骨特,无一幸免,全部在火海中被烧成灰烬。因此一役,乌戈国精壮男丁尽失,从此亡灭。而乌戈国用于打仗的藤甲,也从此失传。

孟获最后的救兵亦灭,他已失去战斗力,很快便被孔明第七次擒捉。

孔明下令,将盂获及一同擒拿的祝融夫人,祝融夫人之弟牛洞主等南蛮玉族亲人,押到中军大营,却不出来相见。

只是为孟获等人安排酒宴,又派人对孟获说:“我国丞相羞与南王相见,特令我来放你等回去,整顿人马前来再战!你等可速去矣!”

孟获尚未答话,祝融夫人和牛洞主已离席下拜,惶恐的说:“请尊使回告诸葛丞相,就算大王不服再战,我等亦羞与他为伍,决不敢再与蜀军为敌……我等南人,亦知人性,若再反叛,乃畜牲不如啊!”

孟获此时又羞又愧又感慨,忍不住放声大哭道:“诸葛丞相对我七擒七纵,古往今来未有此大仁大义!我若再犯天威,只怕连我族人也不会原谅我了。”

盂获说罢,脱去上衣,光裸上身,向使者道:“请带我等去拜见诸葛丞相,好向他当面谢罪。”

使者见孟获意态真诚,这才引领孟获、祝融夫人、牛洞主等南蛮首领,进入中军营帐。只见孔明正坐在案前,向孟获肃然而视。

孟获等慌忙跪拜伏地,哭道:“丞相啊!古往今来,决无丞相如此大仁大义、大智大勇者,南人不再谋反了……”说时痛哭不止。

孔明连忙离座,亲手先扶起祝融夫人,含笑道:“夫人言而有信,放回王、张二将,我在此先向夫人致谢。”

祝融夫人感触落泪,愧悔的说:“丞相七擒七纵夫君孟获,大恩大德,我决不敢忘。”

孔明欣然一笑,又扶起孟获,道:“你可心服口服?”孟获道:“我子子孙孙皆感佩丞相大仁大义,向丞相倾心拜服矣。”

孔明目注孟获一眼,见他痛哭流涕,果然意态真诚,心中不由一阵欣喜,他但感征南的千辛万苦,也因此而得到最大的安慰了!他毫不犹豫,吩咐取出新衣,让孟获穿上。然后即登上帅座,肃然的下令道:“孟获听令。”

盂获一听,慌忙跪倒,恭敬而惶恐的说:“孟获愿受丞相任何处置。”孟获心中,以为孔明不杀他,已是最大的恩典,但死罪可免,活罪必定逃脱不了。

不料孔明却肃然说道:“我此番征南,意在令汉夷和平相处,共享太平。如今目的已达,我甚感欣慰。我军不日即班师回蜀,所占南夷城土,全部交回南夷,我令孟获你永世为南夷之主,好好善待南夷族人百姓,你可愿意?”

孟获一听,不由大喜,又喜极而位,叩头拜谢道:“丞相恩德,犹如南夷族人再生父母啊!但请丞相放心,但教孟获有一口气在,亦必保汉夷和平相处,蜀夷边疆永不再出战事。”

孔明欣然点头,又下令将缴获的南蛮军所有军械物品、战俘等,全部发还,又亲书一封书函,教授南夷人种植五谷之法,及一些中原文化的精华,更从军中掇出一批军粮衣物,赠送孟获,助南夷族人尽快恢复战争的创伤。

面对一大批赠送的中原精美物品,此时不但盂获感极而位,就连一大批被释放的南夷兵士,亦痛哭不止,感佩万分。

孔明安排好善后工作,便下令班师回蜀。孟获等率众送上一大批珍珠、药材等南夷精品,又亲自护送孔明,直抵蜀川境内,才依依不舍,拜别回返南夷。

自此之后,孔明在南夷人的心中,犹如再生父母,南夷族人甚至建了一座祠庵,供奉孔明的人像,命名为“慈父庵”。

而蜀夷两族,一直和平相处,互通有无,历经近百年而不变。

孟获和祝融夫人的子孙,后来成了大理国的国王,除偶尔的冲突,千百年来,一直与蜀川的汉族人友好相待。

孔明班师回蜀,大军抵成都郊外三十里,只见后主刘禅,已亲率百官,伫立路旁迎接。

孔明连忙下车,拜伏道上,向刘禅道:“臣未能速平南地,使主上忧心,皆臣之罪也。”刘禅伸双手扶起孔明,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真诚说道:“相父辛苦了!朕十分牵挂相父的安危埃”大军回到成都,摆大宴庆功。刘禅知道子龙和萧侯仪二人,征南之役,均立下奇功,亲自向二人敬酒。刘禅并且打算封赏萧侯仪为虎威大将军,以继承关羽的地位。

萧侯仪却立刻拒绝,决然说道:“关将军的遗志未达,我决不敢以他昔日的封号自居。”

刘禅无奈,向孔明示询。孔明微笑道:“云长临逝,向他重托遗愿,志在北伐中原、复兴汉室,此志未达,他自然不敢以云长昔日的封号自居也,他并非重名利之人,主上不必勉强,任由他自行抉择吧。”

刘禅也无主意,便向萧侯仪道:“相父说任由你自行抉择,便由你向朕提出,欲担何军职吧。”

此时,雕雪、诸葛慧俩女,亦在庆功宴席上,雕雪见后主如此有趣,不由低笑一声,向诸葛慧悄声道:“当今之世,任由臣下提封赏者,后主乃第一人啊!若萧兄弟狮子口大张,求甚大将军之职,后主将如何应付?”

诸葛慧却格格笑道:“雕雪姐姐放心,我料侯仪师哥,亦必定是拒高择低的天下第一人呢……若不如此,二哥又怎会视他有如徒弟兄弟?又怎会提出任由他自行选择封赏?”

果然萧侯仪一听,便忙向刘禅拜道:“主上言重了!末将有何功德,敢自取封赏?若主上决意要我出任军职,便请将我任为丞相府参将好了。”

诸葛慧向雕雪笑道:“雕雪姐姐如何?”雕雪不由笑道:“丞相府参将,有如丞相的亲将,比将军低了三级,你这侯仪师哥,果然是择低拒高的天下第一人埃”刘禅果然依从萧侯仪的请求,封他为丞相府参将。萧侯仪十分欣喜,连忙向后主拜谢,丞相府参将地位低微,在座诸将均暗笑萧侯仪平白错失荣华富贵的良机。但座中唯独诸葛慧明白萧侯仪的心思,因为他作为丞相府参军,便可以名正言顺,长久留在孔明的身边,时刻接受他的训导和教授了!而在萧侯仪的心中,他获得这个时时可接受孔明教诲的机会,要比封他为虎威大将军,更珍贵十倍呢!他与诸葛慧相视一眼,师兄妹二人会心地笑了。

孔明目力超卓,萧侯仪和诸葛慧心心相印的神情,他立刻便察觉,虽然并非他第一次察觉,但此时他却心中一动,暗道:男女相悦相爱,乃人之常情,主上今年已十七岁,亦该为他物色一位皇后人选了!

但这位皇后人选,孔明深知非同小可,因为此事直接牵连日后刘氏一脉的子孙气运,亦即关乎日后能否复兴汉室的惊世玄机大事。

因此孔明虽然已动心思,为刘禅物色一位皇后人选,却绝不敢轻举妄动,甚至不敢在刘禅面前提及。他知道刘禅不可能是刘备白龙龙脉的承纳人选,而刘禅的两位弟弟刘永、刘理亦难承继。很显然,白龙龙气只能旺发于刘备的第三代,亦即刘备的孙儿,且是刘氏长子嫡孙,也就是刘禅的儿子。由此可见,刘禅的夫人——皇后人选,作为未来承继白龙龙气的母体,是如何至关重要了!

孔明亦深知,龙脉之力,贵在潜移默化,且须顺势而导引,勉强施为,只会徒劳无功,白费力气。因此他只能暗地小心审察,不敢泄漏半点风声。

蜀军征南之战庆功宴,直到当晚二更时分,才尽欢而散。

后主刘掸,由内侍护送,返回内宫,向皇太后请安毕,才返回寝宫,内侍服侍刘禅安寝,便退了出去。刘禅日间宴上。

因见南方之乱己平定,孔明又安然无恙返回,他颇为快慰,连日的忧闷不禁一扫而空,多饮了几杯,此时已带三分酒意,因此刚躺上床榻,便呼呼的沉睡了。

到三更时分,刘禅在睡梦中忽然惊醒,他睁眼一瞧,寝宫的窗户,忽地射出一团白光,白光之中,又升起一团白色的云雾,云雾越聚越浓,渐而竟化成一尾白色的云龙,在窗外的夜空飞舞盘旋。

刘禅但感自己瞧得十分真切,那白色云龙活灵活现,活脱一尾天际降临的真龙。他正惊奇间,白色云龙在半空忽地一个回旋,竟向窗户飞射而来,张牙舞爪的似欲将他吞噬!

刘禅不由大吃一惊,他呼唤内侍,但连叫数声,也无人前来救应。他心中大骇,危急之际,不由忆起当年他幼儿时长坡的一幕,喃喃的惊叫道:“阿斗有危……赵子龙,赵子龙,你在何处?怎不前来救我?……”他一连惊呼数声,却毫无反应,刘禅吓得手足发软,他自少便在父辈等众高手的羽翼下生长,遇事有惊无险,他心有所恃,根本不去思想自卫防身之道,因此武功不济、内力低微,只能勉强骑马打猎,表现一下帝皇的日常功夫。

但此刻白龙已从窗户中探进头来,张牙舞爪的十分凶恶。刘禅但感自己必死无疑,就在生死一线之际,他也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力气,腾地一跃而起,跳下他的帝皇龙榻,如飞般奔出内宫,向西面狂奔。此时他也毫无主意,但知白龙既是从东面而来,他便向西奔,逃离那白龙越远越好。

刘禅在前面狂奔,他但感白龙依然毫不放松,在他后面有如风起云涌的狂追!他一直西奔,从内宫跑出外宫,从外宫逃出皇宫,一直跑到皇宫西面的街道上。他但见街道上黑寂一片,犹如死寂可怕的地狱,突然浮了上来,连他阿斗亦被扯吸进去!

更可怕的是,从东面向他扑噬的白龙,依然在他后面狂追不舍。刘禅见状不禁学着他的父亲刘备的样子,仰天长叹道:“前在地狱,后有龙追,阿斗可死定了!”

就在此时,在如地狱般的街道上,忽然有一人一骑,飞驰而来;马上之人,竟是一位娇健而俏美的少女,而且手执蛇矛丈八枪,十分英武!

刘禅一见,如逢救星,连忙大叫道:“阿斗有危险……请姑娘救我……”马上的少女格格大笑道:“阿斗是谁?我为甚要救阿斗?”

刘禅慌道:“阿斗即刘禅,刘禅即先王刘备的儿子碍…阿斗已承继先王的皇位,因此姑娘即阿斗治下的臣民,朕有危难,姑娘快救朕埃”马上的少女一听,又嘻哈大笑道:“你既然是当今蜀汉君主刘禅,上有大丞相孔明匡扶,下有赵子龙等一代虎将保护,安如泰山、稳如铁桥,有甚危难呢?……”刘禅忙道:“不对!不对……我遇一白龙在后面追噬,十分可怕,被它追上,就没命了……姑娘手执武器,想必是懂武艺之人,快替朕抵挡一阵!阿斗逃得此危,必重重有赏姑娘。”

马上的少女纵目向刘禅身后一望,不由又格格大笑道:“阿斗……你后面一派清静,天下太平,何来白龙的踪影?有什么向你追噬?你又有甚危难了?……嘿嘿。”她忽地一声冷笑。手中的丈八蛇矛一抖,娇喝道:“你身为蜀汉君主,刘氏后人,竟如此懦弱无能,早晚必将祖宗江山断送了!

留在世上有何用处?不如一矛将你了结!”话音未落,少女手中的丈八蛇矛,猛地一挥,向刘禅的胸口疾刺而来!

刘禅吓得魂飞魄散,失声大叫道:“姑娘饶命……你不救我罢了,为甚要杀阿斗我?……”他吓得一身冷汗,猛然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他依然好端端的躺在宫中的龙榻上面。

刘禅一整晚惊魂不定,难以入睡。第二大一早,他立刻派内侍到丞相府,请孔明人宫。

孔明接旨,匆匆赶入宫中。刘禅在卧宫接见孔明,他一见孔明,便当真有如见了生父,也不侍孔明参拜,即奔向前,拉住孔明的手臂,拼命的捏紧,一叠连声的道:“相父!相父!

……朕有难,快设法相救……”

孔明见刘禅十分依恋自己,又见他年仅十七岁,便失父爱,承担君主的千钧重任,心中不由有点怜爱。他扶刘禅坐下,安详的说:“主上梢安毋躁,但有千难万险,孔明亦必替主上化解,放心好了。”

刘禅有孔明在身边,犹如怒海中遇上巨舟,心中顿时安稳下来。他请孔明紧挨他而座,嘘了口气,将昨夜梦中所见,告知孔明,未了又惊悸未息的叹道:“相父……太可怕了!

我所见未知是否预兆我将有不测呢?”

孔明沉吟不语,思忖了一会,忽然间刘禅道:“主上所见白龙,是自东面而来么?”

刘禅点头道:“的确如何!那白龙分明从东面飞扑而入,我便向西面狂奔逃避。”

孔明微一思忖,又问道:“主上在危急时所遇马上之女,果然手执丈八蛇矛么?”

刘禅心有余悸,道:“的确是丈八蛇矛……那少女向我刺来时,快如闪电,那蛇矛比她的身子还长了一大截,必定长达一丈八尺了。”

孔明又微一颔首,道:“那主上有无询其名姓?”

刘禅道:“我当时惶急万分,怎顾得问她的姓氏呢?……哎!也不知何时惹怒了此女,她竟欲将我刺死?”孔明此时却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的说:“不然,此梦并非凶兆,乃关乎主上日后子孙气运的吉梦呀……内中的奥秘,我一时尚未能窥透,但主上大可放心,此梦对主上必有所获益……我会为主上仔细参详而行。”

刘禅对孔明的信赖,简直有如亲生父子,因此孔明既然判断此梦是吉梦,他也就大为安心了。他握着孔明的手臂,犹如孩子依偎亲人,道:“相父如此判断,朕便放心了……朕一切但凭相父安排好了。”

孔明肃然的点点头,向刘禅拜辞。返回相府之后,孔明便立刻召请丞相府参将萧侯仪,以及他的胞妹诸葛慧、师妹雕雪,入他的书房,安排一切。

一切安排妥当,孔明便入宫,请后主刘禅,化装成一位富家少爷,与他一道东行。孔明扮作管家,萧侯仪、诸葛慧、雕雪三人,则家盯侍婢打扮。三男二女,一路东驰,刘禅也不知孔明带他往何处。

但刘禅却十分放心,因为此行有孔明在他身边、,又有萧侯仪等人护送,萧侯仪的武功,连赵子龙亦十分欣赏,有如此高人保护,刘禅但感自己稳如泰山。况且此行一直在蜀国境内,也不必担心吴、魏两国的侵袭。刘禅心中甚感快活,他无拘无束的,一路与萧侯仪、诸葛慧二人说说笑笑,比在宫中快乐逍遥多了。这也难怪,刘禅毕竟年仅十七岁,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娃儿。

一路东驰,晓行夜宿,不觉已抵达蜀国东面的边关。刘禅记得,他当年随先父刘备进入蜀川,便曾在此地暂歇。这不是先父亡逝的白帝城么?往东面不到十里,便是吴国境内荆州地域了!

刘禅心中不由暗吃一惊,但又不敢向孔明询问,因为沿途孔明均默然少语,神情十分严肃,刘禅因此不敢开口发问。

孔明一马当先,擦白帝城侧而过,驰向长江畔地域。渐而连江水的咆哮声也清晰可闻了。

刘禅心中不由越发惊恐不安,他深知江河的对岸,便是吴国荆州地界。若东吴出动大军偷袭,孔明和萧侯仪等四人。又怎能抵挡东吴的千军万马?

他惊疑欲问,孔明已领先驰入一座林中。刘禅无奈,只好紧随身边的萧侯仪奔入。

远远地,刘禅但见林中边缘山地,耸起一座土墓,墓甚阔大,却十分简朴。孔明已从马背一跃而下,伫立在墓前,肃然不语,似在思忆什么。

刘禅见状,也不敢怠慢,连忙下马,快步奔到孔明身边,向前望去,但见土墓前的石碑,上刻“汉室宗亲刘氏之墓”等八个大字。

刘禅心中不由一阵惊奇,他暗道:孔明要他千里奔波,难道便是前来看这简朴土墓吗?……他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悄声问孔明道:“相父!此乃何人之墓?”

此时,萧侯仪、诸葛慧、雕雪等三人,已紧随而至,在墓周戒备,闻刘禅这般发问,均神秘的微笑。

孔明道:“主上,若我说此墓乃先主的真墓,主上是否相信?”

刘禅道:“相父有鬼神莫测的本事,既然如此判断,必定有相父的理由。但先主的灵枢,不是已下葬成都的惠陵吗?

此地又怎会有另一座先主墓呢?”

孔明微笑道:“此地最合风水地脉之道,我作如此布局,乃为日后的刘氏子孙血脉伏下玄机,亦即为日后刘氏复兴汉室大业着想也。”孔明一顿,也不便再详细解释,决然说道。

“主上从未临此真墓拜祭,所梦白龙现身,乃先主的地脉龙气向主上示警埃”刘禅一听,吓得冷汗直冒,忙道:“相父!既然如此,朕便立刻上前拜祭先主真墓吧!相父以为好么?”

孔明微笑道:“子孙拜祭先祖,乃天经地义之事,主上不必犹豫,快上前拜祭好了。”

孔明说罢,即从马背上取下一个布袋,内装的原来是香烛果品等祭把之物。他助刘禅燃点香烛,摆好祭祀果品,便退到一旁,肃然伫立,小心观察。

刘禅此时也不敢怠慢,在刻有“汉室宗亲刘氏之墓”八字墓碑前,跪伏叩拜起来。这是刘禅第一次拜祭刘备的真身墓,他心中不受抑制,竟突然回忆起刘备在世时,侍他如珠如宝,朝廷家事一概不必他操心,安乐之极,但刘备去世后,一副沉重的担子,便压到他的身上,再也不如往昔般逍遥快活了……想到此点,刘禅不由悲从中来,也不必孔明指点,即放声大哭,哀哀叩拜起来。

孔明见刘禅拜祭十分真诚,心中不由一阵欣慰,暗道:刘禅虽然平庸,幸而他尚知孝道,或可因此而获一点祖宗龙气的荫佑。

刘掸在墓前叩拜,很快便叩了十多个响头。他见孔明并无示意他停止,便只好耐心的一直叩拜下去。

眨眼间,刘禅便叩到第十八个响头了。

就在此时,孔明的耳际,突然钻入一缕少女的尖叫声。

孔明内力极高,十里内的一切举动、飞花落叶也难逃脱他的耳目。他心中不由一动,暗道:按方位判断,少女的尖叫声必在五里之内,此时刘禅又恰好叩拜到第十八次,这与他的年岁及他的梦境不谋而合,其中必隐伏深意……孔明心念电转,便以密音,向前面的萧侯仪传话道:“侯仪!西面五里之地,必有异象,快前去辨察!”

萧侯仪一听,知是孔明传音,他毫不迟疑,身形一掠而起,快如闪电,向西面飞射而去。

第十四章 天缘之合第十二章 亢龙有悔第十五章 预伏锦囊第十七章 天机莫测第十二章 仙灵大法第十九章 密函玄机第十五章 飞蝉侠女第十九章 白兔龙穴第四章 卧龙凤雏第九章 力延龙脉第四章 卧龙凤雏第四章 卧龙凤雏第五章 龙脉之移第十五章 卧龙出山第七章 双龙之斗第六章 反客为主第十五章 预伏锦囊第四章 寻龙堪舆第三章 西川龙战第二十章 仙灵老人第四章 龙脉分峙第十七章 三分天机第七章 惊天之变第一章 盘龙古洞 龙的传人第十三章 六象神剑第十四章 真龙结穴第十五章 预伏锦囊第二十章 仙灵老人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见吴王第十三章 逆转天机第十五章 卧龙出山第一章 王者之光第十六章 天机磨劫第十三章 逆转天机第一章 三星冲霄第十章 五凤朝阳第五章 春花龙脉第十九章 白兔龙穴第六章 禁宫巨变第三章 异军突起第十五章 里应外合 励精图治第九章 越国栋梁 山中培育第六章 禁宫巨变第三章 卧龙初现第十三章 疑幻疑真第十章 拟刺吴王 偷听机密第八章 救养孤儿 助越中兴第八章 鼎立玄机第十一章 三元会运第五章 曹刘对决第六章 反客为主第四章 白兔龙气第十一章 偷袭军营 游说夫差第七章 天机真传第十四章 江东王气第二章 落凤之劫第十七章 三分天机第十三章 六合神剑第五章 春花龙脉第二十章 仙灵老人第十九章 密函玄机第三章 天机连环第十二章 天机神算第十一章 山雨欲来第五章 黄巾坠落第一章 三星冲霄第二十章 仙灵老人第九章 力延龙脉第二十章 军机风云第十四章 水镜先生第五章 春花龙脉第十一章 紫气东来第十一章 紫气东来第三章 逆反天机 陷入绝境第八章 紫气盘龙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第四章 白兔龙气第一章 赤龙脱困第一章 赤龙脱困第八章 鼎立玄机第七章 协助越王 延长国运第一章 桃花劫数第八章 紫气盘龙第十二章 亢龙有悔第十一章 山雨欲来第二十章 军机风云第八章 阵图之秘第三章 天机连环第六章 禁宫巨变第九章 力延龙脉第八章 鼎立玄机第八章 阵图之秘第十四章 水镜先生第六章 孤注一挪第十四章 江东王气第九章 力延龙脉第十一章 青龙之斗第八章 鼎立玄机第一章 桃花劫数第十章 旋乾转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