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缘之合

快如电光一划,萧侯仪便射抵西面五里之地。他忽然听到一阵少女的呼唤声:“嘿……白虎儿,你向江边逃,便可以吓倒我张天娇么?我有爹爹的丈八蛇矛在手,必一矛将你刺翻……哼,看你还敢不敢戏弄于我……”萧侯仪一听,心中不由一动,暗道:这发声的少女,分明姓张名天娇,她又自称手执丈八蛇矛,与关大哥授我的青龙偃月刀一样,天下知名,莫非她与张翼德的后人有渊源吗?

……他心中转念,便依从孔明的指示,隐到一旁,小心审察。

不一会,林外的山地,便有一匹快马,飞驰而来。马上之人,果然是一位矫健俏丽的少女,看年纪不到十六岁,却天生神力,手执一柄丈八蛇矛,正风驰电掣般向这面奔来。

萧侯仪不由吃了一惊,他深知后面五里,后主刘禅正在祭祖,孔明也在全神贯注审察刘备墓的动静,这少女若有异心,鲁莽出手,猝不及防之下,刘禅或有损伤……他也不及细思,忙飞身而出,掠到快马的前面,将去路堵住,大声道:“喂!”

这位小姑娘!前面并无什么白虎过去,你不必往这面追了!

快马上的少女,策马风驰电掣而至,突见一位青年男子跃出,挡住她的去路,不由大怒,尖喝道:“你是谁?敢阻本姑娘的去路?……你与那可恶白虎,莫非是同一路么!”

萧侯仪甚喜少女的矫勇,他也并不生气,含笑道:“小姑娘不必生气,我刚从东面而来,委实不见白虎的踪影,想必是逃往别处去了。”

少女恼怒道:“此地南、北皆广阔平原,只有东面是山林,不闻虎喜林中逃么?……白虎必定是往东面山林逃去了!

你莫阻本姑娘去路,否则,休怪我手中蛇矛向你刺出。”

萧侯仪不由又好笑又好气,他在少女的身上,隐隐发现当年一位猛将的影子,他因此不敢鲁莽出手,以免误伤这位小姑娘,他无奈的张开双手,笑道:“东面的确不见白虎的踪迹!白虎如此庞大,我也无法将它匿藏,你若不信,只管下马搜查好了。”

萧侯仪心想只要少女下马,他便好应付,必要时将她擒拿,也不会将她误伤。

不料少女虽性急如火,却十分聪慧,她微哼一声,心想:你只怕是诱我下马,然后将我擒捉!哼哼,我怎会上你的恶当……她忽然向萧侯仪娇喝一一声道:“喂!你当真不肯让路么?”

萧侯仪无奈道:“路可向两边,只是不必东行。姑娘大可往南北追赶,我绝不会拦阻。”

快马上的少女俏目一转,忽地格格笑道:“好!好!既然如此,我便往南走便是……”话音未落,她已一勒马缰,马头转向南面,四蹄开始踏动,随即向南面奔驰而去。

萧侯仪这才暗松口气,他后面五里之地,便是后主刘禅的所在,他身负保护后主的重责,他又怎敢有丝毫大意?

……若有闪失,他如何向孔明交待?

不料就在此时,少女的快马,已在南面突然猛一回旋,斜刺往东面的林中奔驰,快如闪电,很快便将徒步的萧侯仪抛在侧后的百丈远处!

萧侯仪不由猛吃一惊,不知如何应付。他若施展神功,自然可将少女或擒或阻,但少女的快马正在飞驰,他若强要出手,必定会将少女伤了,少女又与那猛将极有渊源,他怎能伤她?……萧侯仪无奈,只好一面在后追赶,一面向五里外的孔明急叫道:“丞相!持矛少女正飞驰而来,请小心戒备!”

此时,孔明正在东面的刘备真身墓前,默默审察,刘禅已经叩拜到第五十七次。他心中不由一阵欣喜,暗道:刘禅十七岁承继皇位,他既能稳稳叩拜到第五十七次,即预兆他将有四十年的国运……我因此亦可为刘氏子孙保住四十年潜移默化的岁月……不料就在此时,萧侯仪的啸音已突然传至,正在叩拜的刘禅,身子突然如遭重击,呆呆地怔住,再也拜不下去了……孔明不由吃了一惊,忙向刘禅沉声道:“主上不必理会一切干扰……快屏气凝神,叩拜下去……”孔明的喝声,已贯注了他的独门天机无为真气。刘禅听闻,突感身心一振,又提起精神,勉强叩拜下去。

刘禅勉强再叩拜八次,亦即叩拜到第六十五次之际,一匹快马,已穿林而出,马上少女,手执丈八蛇矛,英姿凛凛,风驰电掣骤奔而至……刘禅猛地抬头,瞧见马上的少女,吓得大叫一声道:“相父!梦中之女来了!她欲持矛刺朕呢!

……”他也不知从何处而来的气力,登时一跃而起,三步并作两步,躲到孔明的身后去了!

孔明此时不由微叹口气,因为他已可判断刘禅的气运,刘禅虽有四十年国运,但仅此而矣!且他的寿数,亦仅可勉强延伸八年,然后一切便归沉寂了!

快马上的少女已骤驰而至,她猛地一勒马缰,手执的丈八蛇矛向前一抖,竟直指向孔明的胸前,在距三尺之前却蓦地一顿,尖声叫道:“喂!你等可见白虎的踪影?”

此时雕雪、诸葛慧已一掠而至,眼见少女的蛇矛指向孔明,均猛吃一惊,正欲出手警戒少女的无礼,却见孔明向她二人微一示意,只好收摄身形,未立刻出手。

孔明向少女微微一笑,安详的说:“噢?小姑娘是追白虎而来的么?你何时遇见那白虎呢?”

少女见孔明似胸有成竹,料他必知白虎的踪迹,便坦白的回答道:“这位大叔,我的确是追白虎而至!那白虎十分奇妙,二日前的深夜,我在梦中见它现身,第二天一早,我出城打猎,竞真的看见一头白虎!我忍不住追它,它忽然不见;我欲不追,它又出现!我十分气恼,便一路追到此地来了!这白虎可恶,戏弄于我,我誓必将它擒住,惩戒它一番,以消我心头之气……”少女一顿,又大声道:“喂!白虎的来历我已告知你,大叔快告知我,白虎到底往何处去了!

否则……哼哼!”少女狠狠的哼了一声。

孔明目注少女,他似乎已判断了什么,心中欣喜,便故意向少女含笑道:“噢?小姑娘,否则如何?”

小女怒道:“你若存心骗我,我便一矛将你刺死!”

诸葛慧一听,不由又好笑又好气,心道:这丫头的性子,比我当年更胆大妄为呢!她不由有点喜欢这少女的娇野,因此并没出声喝斥。

但此时萧侯仪已电射而至,见少女不但将矛头对准孔明的前胸,更出言无札,这比矛头刺向他更令他气恼!因为孔明在萧侯仪的心中,简直比他自己的生命更重!萧候仪忍不住喝斥道:“姑娘不可无礼!你知道他是谁么?”

少女浑然不惧,冷傲的叫道:“本姑娘管他是谁,谁惹怒了我,必将他一矛刺死……当世中我只敬三人,其余岂有本姑娘眼内?”

孔明一听,示意萧侯仪稍安毋躁,他丝毫不生气,反而向少女呵呵笑道:“呵呵!原来姑娘尚有三人敬服!却未知是哪三人有此福气,教姑娘敬服?”

少女坦然的大笑道:“当今蜀国君主刘禅,他是大伯父刘备的儿子,亦即我的兄长辈,我自然不好不敬。其二是单人匹马、勇战百万曹军的赵子龙叔叔!”

诸葛慧聪明绝顶,她察言观色,便料定少女是谁了!她不由欣喜的笑道:“噢?这位妹妹,那你敬服的第三人又是谁呢?”

少女一听,不由耸然动容。十分神往的说:“此人有惊天动地之功,旋乾转坤之能,连我爹爹当年亦倾心拜服,我作女儿的自然不敢不加敬服啊!此人是谁?说出来只怕吓姐姐你一跳!他便是当今的盖世大能人、蜀国大丞相、蜀川百姓的大栋梁诸葛先生叔伯啊!”

诸葛慧笑道:“这位妹妹,丞相便丞相,先生便先生,叔叔便叔叔,怎地又是先生,又是叔伯呢?”

少女真诚的说:“姐姐有所不知,那请葛先生太崇高败露!

我爹爹年纪虽比他大,但仍倾心视他如兄长,因此诸葛先生在我心目中,自然又是叔叔,又是伯伯啊!”

诸葛慧见少女那样尊崇孔明,不由格格大笑道:“好啊!

你既然如此崇敬诸葛先生叔伯,为甚竟以杀人之矛,对准他的胸怀啊!”

少女一听,手中丈八蛇矛不由猛地一缩,惊奇的说:“姐姐……你说他……他便是那诸葛孔明么?”

此时,刘禅见少女已并无敌意,忍不住大声道:“姑娘!

你有眼不识泰山,他果然是朕的相父诸葛亮!”

少女听到“朕”字,并无甚激动,但一听“诸葛亮”三字,却慌忙将手中的丈八蛇矛一抛,滚鞍下马,拜伏于地,连声道:“侄女无礼冲撞诸葛伯伯,该死之极,请伯伯重罚!”

孔明忙双手扶起少女,含笑道:“你是张翼德之女么?

……我以便服入世,并非丞相身份,何罪之有?这位便是后主刘禅,贤侄快上前参拜。”

少女果然是一代猛将张飞的女儿张天娇,她年方十六岁,但天生神力,喜欢习武,特地令人仿照先父的兵器,打造了一柄丈八蛇矛,作随身防卫兵器。

张天娇见是孔明吩咐,不敢有违,当即现规矩矩向刘禅参拜,刘禅知是张飞之女,心中大安,因为按辈份她是他的妹妹,他怎会不大感欣慰?他忙笑道:“皇妹不必多礼,此地非朝廷,随便说话好啦。”

张天娇又与诸葛慧、雕雪、萧侯仪等三人相见,知她三人均是孔明的弟妹辈,不由十分欢喜,拉着诸葛慧的手,十分亲热的说笑了一会,然后她才把驰来此地的经过说了出来。

原来张天娇在二天前的深夜,忽然梦见一头白虎,向她张牙舞爪,似乎并无恶意,且模样十分可爱。张天娇天生胆大,她也并不畏惧。

第二天一早,张天娇出郊外打猎,不料白虎又忽然出现,向张天娇作势扑噬。张天娇大怒,挺丈八蛇矛便向白虎刺去。白虎似甚畏惧,转身向东面奔逃。张天娇追了一段路,白虎不见了。张天娇欲不再追,白虎又乎地跃了出来,向张大娇眨眼弄首,一副轻视戏弄的样子。

张天娇的性子被激得暴炽,她向白虎戟指大骂道:“死白虎!本姑娘若不将你一矛刺死,决不罢休。”于是她不顾一切,策马狂追。不知不觉,一直追了一日一夜,终于追到白帝城地域来了……张大娇说到此处,气呼呼的竟道:“诸葛伯伯!这白虎十分可恶,又十分古怪,不知何处来的怪物?……我不将它擒捉,誓不罢休。”

孔明不由呵呵笑道:“天娇贤侄,你以为那白虎向你存心戏弄,因此恨它入骨,非一矛将它刺死不可,是么?”

张大娇格格大笑道:“是啊!诸葛伯伯真知我心啊!

……但它若乖乖任我擒捉,或许我会饶它一命。”

孔明微笑道:“可惜这白虎不但不会被你擒捉,更不会被你一矛刺死。”

张天娇大奇,忙道:“诸葛伯伯!为什么?”

孔明道:“因为白虎乃无形之物,贤侄女以有形之矛,怎可将其刺死?……而且白虎现形,将你引来此地,乃另有深意。”

张天娇更感惊奇,忙又追问道:“诸葛伯伯!是甚深意呢?”

孔明见在场的均是天机势格中人,便不加隐瞒,坦然说道:“天娇贤侄,你所见之白虎,乃大地龙脉之真形现世,是介乎于有形无形虚幻之物。它现形的目的,并非戏弄于你,而是一心将你带引前来此地,和一位与你有天缘之合的人相会也!”

张天娇一听,惊奇中不由又添了迷惑,忙道:“诸葛伯伯!

什么有形无形?什么天缘之合?好不教人惊疑埃”孔明见张天娇果然有乃父的遗风,性急而坦诚,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思。他不由微微一笑,暗道:后主刘禅所见的白龙,与张天娇所遇的白虎,形虽不同,其实均为一物,乃源自先主刘备所葬的白龙龙脉。其目的均是为日后复兴汉室的血脉而布伏玄机,令刘禅和张天娇这一对天缘之合子女会合!但这等玄妙的风水地脉之道,说出来你等也不会明白。

孔明心中转念,又见一切己露玄机,他不欲再在此地久留。他简略的对张天娇道:“天娇贤侄,此事有关地脉、天机的玄妙,日后你自会明白。你相信伯伯为你所作的一切安排吗?”

张天娇毫无机心,闻言格格笑道:“爹爹生前,对伯伯拜服得五体投地,伯伯所作的安排,侄女天娇又怎会疑惑!我但听伯伯的主意便是。”

孔明心中更喜欢张天娇,暗道:她果然是一代虎将之女,虽为女儿身,但阳刚之气充盈,正好补偿后主刘禅的偏弱阳气也……他心意已决,再不犹豫,对张天娇道:“天娇贤侄,且先随我返回成都,我不日将亲自到你府中见你娘亲。”

张天娇一听,大喜道:“好啊!娘亲常向我提起伯伯你,她有未了心愿,极欲向伯伯讨教呢。”

当下孔明,护送后主刘禅及张飞之女张天娇,一路西行,快马加鞭,迅速返回成都去了。

返回成都的第三日,孔明便果然驾临张府,拜望张天娇的娘亲。孔明以丞相的身份,亲自为后主刘禅作媒,向张母提亲,不料张母竟一口答应,十分欣慰。原来张母的心愿,便是请托孔明,为女儿张天娇的终身大事操心。

后主刘禅视孔明如父,孔明作主的事,又怎会不答应?

而且刘禅知张大娇是张飞之女,武艺高强,有她在身边护卫,他便十分安心。刘禅十分高兴,下旨封张天娇为正宫皇后。

大婚的当晚,后主刘禅和皇后阴阳交合。到半夜时分,张天娇半睡半醒之际,忽见殿顶现出一片天宇,一头白虎和一条白龙,从东面飞来,白虎和白龙互相交缠,竟合而为一,化作一尾十分雄壮的白龙。然后忽见白龙之腹,跃出一条小龙,其色由白变紫,身形渐大,最后紫龙以活泼矫健的雄姿,横跨天际!

张天娇猛然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但梦中所见,十分清晰,更奇的是,就在当晚,张天娇竟已怀身孕。梦中所见,告知后主刘禅。刘禅十分奇怪,便召孔明入宫,将张天娇所梦及已怀身孕的事,私告孔明。

孔明心中不由一动,暗道:白虎与白龙合二为一,此不足为奇,乃预兆先主的白龙龙脉已生兆应,龙虎交汇龙气旺发之象也。但梦境中的白龙竟又跃出紫龙,最后是紫龙以天龙之势,横跨天际,却十分奇特……莫非这复兴汉室的天命之人,应验于先主的第四代孙儿身上么?……哎,若然如此,那便是百年外的天机运势之兆也!届时只怕连我亦力所不及了!

孔明心中转念,也不便向刘禅明示,连他亦无法把握的天机运势,他怎敢轻易露泄?……孔明淡淡的笑说道:“主上不必忧虑,此兆乃刘氏子孙血脉日后之吉象,一切顺其势而行便是。”

十个月后,皇后诞生一子,孔明亲自为其命名,取名为“翘”,意即“翘首以待”之意,而刘翘日后所生儿子,便即夺晋而立的南朝郡主刘裕,此事发生于一百年后,亦即百年天机的又一次轮回逆转之时。天机运势,玄妙之极,决非人力所能逆变。

此外,还有更奇妙的兆应。

就在蜀国后主刘禅与皇后张天娇大婚而阴阳交会的当晚,魏帝曹丕,忽感心痛暴炽,十分痛苦。自此即不时发作,日渐沉重,以致卧床难起。曹丕忆起他祭盘龙出先祖坟时惊兆,知自己必已时日无多了,他不得不为自己的身后事作安排。

曹丕在讨伐袁绍时,曾乘乱强占袁绍次子袁熙的夫人甄氏。后来甄氏即诞生一子,名睿,自幼可爱,极得曹丕的欢心。但自曹丕纳郭氏为妃后,郭贵妃即设法谋夺甄氏的皇后位。

郭贵妃与曹丕亲信的内侍张韬密谋,趁曹丕病重时,由张韬密告曹丕,说在甄皇后的宫中挖得一木偶人,上书曹丕的时辰八字,欲谋杀折损曹丕的寿数。曹丕不由大怒,下旨赐死甄氏,改立郭妃为皇后。但甄氏之子曹睿的太子位已定,曹丕已无法更改了。

曹丕的病情,一直拖了十个月。就在刘禅之子刘翘降生的这一晚,曹丕竞亦黯然去世。他的帝位仅得七年,十分短促,正应了他祭祖坟时所遇的惊兆。

太子曹睿即魏帝位,是为明帝。封遗命大臣曹真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自此,司马懿即与曹氏家族并列,成为魏国的军政重臣。

曹丕病逝的讯息,传入蜀国成都。孔明知悉详情后,默然不语。不久又获悉司马懿被封任骠骑大将军,魏国的兵权已落入司马懿的手中,他不由仰天长叹一声。

雕雪在孔明身边,见状奇道:“师哥闻曹丕死讯,尚从容镇静;为什么闻司马懿执掌魏国兵权,便如此喟然长叹呢?”

孔明沉吟不语,良久,才慨然说道:“刘翘降生,曹丕即逝,此即刘氏的龙脉气运,已将曹氏气运克灭也!但曹氏气运虽尽,刘氏的气数亦必暂归沉寂。魏国兵权,又恰于此时落入司马懿之手,那岂非取曹而立的便即司马氏吗?……”他一顿,又长叹一声道:“天机势运如此,已不可力挽!

我唯有勉为其难,尽量延长蜀汉刘氏的气运,为日后刘氏子孙血脉复兴汉室大业,竭尽绵力吧。”

此时,孔明已隐隐察觉,三分天机之势,已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向一统天机演化,而且一统天机的天命所归之人,与司马氏有极深的渊源。这一切,决非人谋之力所能逆阻的了。

另一方面,孔明此时己届四十二岁之年,他自然不会忘记,他的恩师庞德公留下的第三个锦囊,必须在他五十四岁之年启拆。孔明遵照师训,多年来,一直秘密收藏这第三个锦囊,亦无窥看。但孔明的天机玄学,逐渐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知天知地知命,自然已开始醒悟这第三个锦囊的秘密,必定与他自己的本命运势有关。他因此隐隐察觉,他的五十四岁之年,是一个十分难于逾越的关口,过得这一关口,他的本命运势即可海阔天空、再无牵挂;过不得这一关口,他的一切努力,以至他的本命,亦必烟消云散!

从这一刻始,距开拆第三个锦囊的时间,只有十二年,亦即他为延长蜀汉刘氏气运、为日后刘氏子孙复兴汉室大业,所作的一切努力策谋,只剩下十二年的光阴!因此,孔明心中,已充满危机、迫切感。他在这十二年中的艰苦拼争,无不与此忧患意识有关。

孔明争分夺秒,事必躬亲,艰苦整顿蜀川的政务,为了某种深远的意图,孔明特别重用蒋琬,把朝中的政务,部分交由他执掌。蒋琬也十分尽责,处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在蒋琬的协助下,蜀国政务清明,君臣齐心,上下团结,气象一新。

孔明更亲自督训军队,他向萧侯仪悉心传授兵略阵法,萧侯仪亦十分虚心好学,隐隐地已具大将之风了,孔明欣喜,他将训练军队的重责,不时交由萧侯仪执行。萧侯仪神功盖世,又值年轻力壮,精力旺盛,三军莫不敬服。孔明有萧侯仪这一位军中的得力助手协助,更得心应手,迅速将蜀军训练成进可攻、退可守,立成阵、动如箭的铁军。

在曹丕去世,曹睿继位的半年后,孔明即毫不犹豫,向后主刘禅呈上一份出师表,人称“前出师表”,决意北伐中原。

在呈表前一刻,雕雪不安的对孔明道:“师哥既然已知天机大势不可逆转,三分天机将向一统演进,为甚仍要作此费力之谋呢?”

孔明慨然道:“我岂不知天命所归!但我既已导引了三分天机大势的确立,令蜀川百姓得享太平岁月,又身负先主重托,怎又可中途而废?成蜀国的千古罪人?我因此不得不明知不可为而为也!且我若不攻魏,魏亦必攻蜀,与其战火烧在蜀川,不如将战火引到魏境为佳。”他一顿,又慨然一声道:“我心可对天日,绝无悔愧。”

第二天上朝,孔明便决然的向后主刘禅呈上北伐中原的“出师表”。

刘禅阅表,他也无甚主意,缓缓说道:“相父南征,艰苦劳累,才回成都不久,元气未复,坐未暖席,如今又欲北伐,只怕累坏相父也。”刘禅性虽平庸,但他视孔明如父之心却十分真诚,绝非虚伪做作。

孔明领略刘禅对他的真诚,他不由微叹口气,心道:我亦欲从容不迫而行,可惜能运用的时日无多,不外是十年八年的时光,我又岂能不争分夺秒而用呢?……但他的心事,是决不能在刘禅及众文武面前泄露的,否则必引起可怕的君臣信心动摇,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一章 天机暗转第十一章 山雨欲来第十八章 西方煞气第十章 旋乾转坤第三章 逆反天机 陷入绝境第十五章 预伏锦囊第六章 星斗挪移第一章 三星冲霄第六章 孤注一挪第五章 五鬼运财 福荫两家第十八章 血溅荆襄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第四章 寻龙堪舆第五章 春花龙脉第一章 盘龙古洞 龙的传人第七章 惊天之变第六章 星斗挪移第十八章 魏宫生变第九章 龙将入世第十章 旋乾转坤第八章 阵图之秘第二十章 诸葛化身第十一章 三元会运第八章 紫气盘龙第四章 夺权机谋第十二章 重陷混沌第六章 禁宫巨变第二章 大将之殒第十三章 六合神剑第五章 黄巾坠落第二章 落凤之劫第七章 天机真传第十三章 六合神剑第九章 三大奇人第十四章 西施救国 潜龙护驾第九章 三大奇人第二章 落凤之劫第十四章 水镜先生第十六章 功成引退 吴亡越兴第十四章 西施救国 潜龙护驾第十一章 逆运天机第四章 寻庇护国 再逆天机第十二章 重陷混沌第六章 妙点莲穴 西施诞生第二章 无极天机第十四章 水镜先生第十四章 元神幻影第三章 卧龙初现第五章 春花龙脉第十四章 天缘之合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十三章 讨论兴亡 助越复国第十六章 天象六合第十九章 密函玄机第二章 大江东流第三章 西川龙战第十六章 天机磨劫第十三章 讨论兴亡 助越复国第四章 白兔龙气第十五章 卧龙出山第十六章 再窥星斗第十五章 师门奇缘第十二章 亢龙有悔第三章 天机连环第二十章 江东龙气第十六章 天象六合第五章 黄巾坠落第二章 夏侯世家第十章 五凤朝阳第四章 白兔龙气第十三章 逆转天机第十二章 仙灵大法第五章 曹刘对决第十七章 凤仪之变第十章 五凤朝阳第十九章 洛阳秘辛第十二章 天机神算第十三章 顿悟天机第六章 反客为主第十二章 亢龙有悔第四章 龙脉分峙第一章 赤龙脱困第十三章 顿悟天机第五章 黄巾坠落第八章 阵图之秘第十五章 卧龙出山第六章 孤注一挪第十四章 水镜先生第十一章 山雨欲来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七章 双龙之斗第三章 飞蝶之蛊第十七章 凤仪之变第一章 桃花劫数第八章 鼎立玄机第二十章 军机风云第八章 天下三分第十三章 讨论兴亡 助越复国第十八章 蛇体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