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帝崩

“咳咳!”

病床上,汉灵帝脸色苍白,面无人色。

董太后已经哭晕过去三次,正在后宫修养。

何皇后与诸多常侍服侍左右。

“陛下,服药。”

张让侍弄汤药,给汉灵帝服下。

才刚喝了一口,就全都吐了出来,不断咳嗽。

他的身体本就不好,又常年纵欲享乐,已经到了极限。

“朕,愧对祖宗。”

汉灵帝这个时候,想起陈暮的逆耳忠言,在临终之前,居然有点幡然醒悟的味道。

他如果听陈暮一句劝,不那么贪婪,知足常乐就好,也不至于落到这般田地。

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他的身体不好,天下又大乱,再也拯救不了。

“陛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陛下,把药喝了吧。”

张让老泪纵横,跪在地上,小心翼翼服侍。

“唉。”

汉灵帝叹了一口气,正要说点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蹇硕居然进来,喜形于色道:“陛下,大捷,大捷呀。”

“什么大捷?”

张让一愣。

汉灵帝的目光也看过去。

蹇硕连滚带爬来到龙床前,跪下磕头道:“陛下,刘玄德于野王城外大破冀州叛军,洛阳危机解决一半了。”

“玄德!”

汉灵帝瞪着眼睛,脸上陡然充满了血色,一下子仿佛病体痊愈,高兴地道:“不愧是我刘家子孙,玄德族弟没有辜负朕的期望。传诏,迁刘备为司隶校尉,升县侯。”

之前说过,汉朝封侯有几个阶段,一是都亭侯、都乡侯这类虚职。然后才是亭侯、乡侯以及县侯这类实职。

其中县侯是大臣能够封爵的顶点,光封地食邑就有数万亩地。比如陈暮祖先陈平的蒲阴侯,属于侯国,一般会置千石国相,再进一步就是封王。

有意思的是,刘备是宗室弟子,是可以封王的。

后世很多人说刘备虚伪的地方,就在于他在219年称汉中王,于是纷纷说他有僭越之心。

只能说这种话的不是傻子就是脑残。

因为刘备是正儿八经的宗室,称王没有任何问题。

刘邦曾作白马之盟,“非刘氏不得称王”,刘备是刘邦的后代,姓刘,称王合情合理。

所以真正有问题的是给自己封魏王的曹操,而非刘备。

当然,如果你非要说刘备只是偏远宗室,不是皇室一脉也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刘秀也是偏远宗室,跟刘备的起点差不多。

除非你不承认刘秀光武帝的皇位,说他违背了白马之盟的约定,才能指责与刘秀同样是偏远身份称王的刘备。

不然在程序上,刘备称王挑不出任何毛病。

“司隶校尉?”

张让犹豫道:“刘玄德今年也不过28岁,

担任此重职会不会......”

司隶校尉其实就是司州牧。

大汉十一州,经常没有把京畿地区的司州算进去。

但不可否认的是,司州也有七郡国,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亦或者政治地位,都十分重要。

刘备28岁担任一地太守还没有问题,因为汉朝历史上,不乏20多岁就担任大官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霍去病,23担任大司马,位列三公。

除此之外,还有贾谊,21岁位列太中大夫,23岁本来有机会位列九卿,被群臣嫉妒,外放去担任长沙王太傅,相当于现在的国相。

从这一点上来看,在唐宋之前,只要你有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年纪轻轻一跃成为高官,并不是问题,不需要熬资历。

问题在于,现在的司隶校尉樊陵是宦官们前段时间帮忙推举上去的,属于宦官派系。

刘备来洛阳那么久,拒不与宦官们联系,也不参与朝政,宦官拿捏不清楚他的态度,也不知道他是哪边的人。

因此在这个重要职务的人选上,张让不希望非自己派系的人拿。

汉灵帝又咳嗽了两声,说道:“先让玄德担任着,等他统兵击退了叛乱,再让他去担任九卿即可。”

张让心头一喜,明白天子还是向着宦官们,只是暂时把刘备当个工具人,于是磕头道谢:“多谢陛下,婢这就去宣诏。”

.......

.......

这边皇帝打算让刘备做工具人平叛,那边荀和差点没气死。

现在天下大乱,唯有冀州和豫州叛军,是他策划的,结果莫名其妙钻出个刘备,将他的东路大军给击溃了。

原本定下的两路大军合围洛阳,等天子两腿一蹬翘辫子,就立即率领大军杀入皇宫,诛杀宦官,再拥护刘辩登基为帝,一下子就去掉了一半军队,这让荀和怎么忍得住。

大将军府邸之中,后院,荀和强忍着愤怒的脸色,与刘表王匡胡母班李度荀彧等人坐在一起。

“前院在吵些什么?”

刘表纳闷地问。

李度轻笑道:“也就是在吵是先平叛,还是先诛杀宦官的问题吧。”

“一群无能之辈而已。”

荀和冷哼一声。

随着天子病倒,何进麾下瞬间变得人才济济。

文有郑泰、陈琳、卢植、蒯越、张津、何颙、逢纪、鲍信、王允等二十余人作为幕僚,武将当中也有孙坚、吴匡、董旻、张璋、许凉、伍宕等人。

一群人在前厅吵得很凶,在谈是先平叛还是先诛杀宦官的事情。

以原交州刺史张津为首的众人是希望何进先将外敌平定之后,再考虑诛杀宦官的事情。

而以荆州豪强代表蒯越为首的一些人,则希望何进能够当机立断,趁着天子病重,南军四散守卫,洛阳空虚之际,发兵杀入皇宫,先除掉诸多常侍。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如今朝廷也没有兵马,北军在长安和凉州叛军打仗,南军在防守豫州冀州叛军,就连刘备也在野王县,洛阳现在无比空虚,何进手里哪里来的兵马?

要知道,皇宫禁军还有数千人掌握在宦官手里,没有兵马靠他们几个人冲入皇宫吗?

何进手里确实没有兵,不过不要忘记,诸多豪强们手里有私兵,还有董卓屯兵于河东,兖州刺史桥瑁,并州刺史丁原,也都率领勤王军队向洛阳方向移动。

所以如果何进真的下定决心,手里头至少有上万兵马。

但荀和知道,何进肯定下不了决心。

一来何进优柔寡断,他与宦官集团藕断丝连,肯定没那么快决定下手。

二来天子可还活着,现在进宫,那就是要背上谋逆的罪名。

所以何进绝对没那个胆子。

真要动手,还得看我。

荀和心里想着。

“那陈子归,真不当人子!”

荀和忍不住说道:“居然跑得无影无踪,还留下个祸害刘玄德。”

作为党人的核心圈子,这几人自然已经知道荀和的谋划。

李度苦笑道:“刘玄德应该是不知内情的吧。我听闻刘玄德为人颇讲义气,又忠心仁义,恐怕陈子归也不敢对他以实相告。”

“陈子归要是聪明,就应该阻止刘玄德才是,怎么能让他率兵在野王县阻挠我等大军进洛阳诛杀阉宦呢?”

荀和还是有些恼怒。

刘表迟疑道:“倒是听说在陈子归请辞之后,刘玄德就上交了辞呈,可能是陈子归劝过,但陛下不允。”

荀和:“.......”

仔细一想,刘备如今名望在外,以忠君仁义名传天下,他们要做的事情,说得好听点是诛杀宦官,难听点就是犯上作乱,在谋逆。

刘备要是知道了,没准会上书给皇帝,把这件事情捅出去,陈暮没有告诉他的结拜兄长刘备,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所以这件事情还真不能怪陈暮。

不过无所谓。

有句话叫计划赶不上变化,又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很正常。

好在冀州军不是主力,豫州军才是主力。

袁本初还在大谷关,到时候与豫州军合二为一,大军杀入洛阳,何进就是再犹豫不决,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想到这里,荀和看向王匡道:“吕公有消息传来吗?”

王匡说道:“昨日天子咳血不止。”

荀和大喜:“好,只待陛下殡天之日,便是大军入洛阳之时,到时候我们再把此事告诉大将军,那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大将军只能率兵进宫了。”

这在宋代,就叫黄袍加身。

虽然不是何进篡位谋逆,但其实也是一个意思,都表示到了这个地步,就没有退路可言。

......

......

几日之后,也许是刘备大胜的消息让汉灵帝心情好了许多,到了四月中旬,他居然可以下地走动几步。

诸多常侍无比兴奋,以为天子病情好转,于是立马撺掇他去西园。

汉灵帝到了西园,此时已是傍晚,夏日凉风习习,西园景色美如画卷,他环顾左右,询问道:“子归什么时候回来?”

张让忙道:“信使已经回来了,到蒲阴之后,听说陈子归早在三月下旬听闻陛下病重,就已经在往洛阳赶,只是毕竟洛阳与蒲阴相聚两千里,冀州又闹兵灾,也许在路上有什么事情耽搁了。”

“哦。”

汉灵帝点点头,担忧道:“但愿子归不要碰上兵匪,出什么事情才好。”

张让笑道:“陈子归狡猾聪颖,应当会小心避开。”

“还是尽早让他回来吧。”

汉灵帝叹气道:“悔不该当初不听他言啊。”

张让赵忠劝道:“这些都是豪强世家门作乱,怎么能是陛下的错呢。”

“子归早有警示,认为朕不该如此激进,应当徐徐图之,可惜朕枉顾了他的话。”

汉灵帝苦笑道:“如今朕的身体大不如前,如果朕真的死去了的话,朕想要尔等与子归辅佐董侯登基为敌,正如文帝不用有才干的贾太傅一样,朕不能放弃这样的国士遗于野外,必要给子孙留下中兴之臣才行。”

张让赵忠忙不迭磕头:“陛下洪福齐天,病情必然会好转,大汉万代之昌盛,还要等陛下修养之后,再平定天下,功过高祖世祖啊。”

汉灵帝对于几名常侍的吹捧早就置若罔闻,抬头看向远方,沉沉暮霭遮蔽着天地,傍晚夕阳斜照,晚霞熠熠生辉。

天边回旋的暮鸦成群结队,大雁北飞,忽而排成人字,忽而排成一字。

头一次这么静下心来观察着天地,汉灵帝发现,悠悠苍天,世间的景色,竟是如此的美。

才三十多岁的皇帝痴痴地看着,就这么看着。

可惜这江山美景。

也许看不了多久了吧。

天子心里想着。

不知何时,天已经黑了。

帝不肯回宫。

他坐在西园凉亭内的长椅上,呆呆地看着晚霞逝去,月亮与群星爬上夜空。

那群星耀眼,像是银华般璀璨。

其中最大的那一颗,光芒像是在于皓月争辉,闪烁着炽烈的星光。

汉灵帝望着那颗星星出神。

过了一会儿,天子忽然脑袋一歪,沉沉睡去。

不知道为什么,在他睡去后,最大的那颗星,像是将已经自己的全部星光释放,变得无比黯淡,再也生不出光辉来。

发现天子睡着了,常侍们去喊,却怎么喊也叫不醒。

张让颤抖地试探了鼻息。

片刻之后,所有人都尖叫了起来。

当天夜里。

帝崩于西园宫殿。

第四十二章 一声大哥,一生大哥第二十八章 广年对(4)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测第二十八章 广年对(4)第七十一章 开会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阳许子远第四章 乃祖之风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五十二章 三战三胜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优势在我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阳第六章 吕布的处境第六十九章 大汉上将军讨逆先锋孙文台第六十章 陈暮发动技能——万箭齐发第五十一章 约战曹操第九十章 狼狈逃窜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五十八章 势如破竹第三十三章 心肺骤停!第六十七章 吕布攻兖州第二十六章 奔马第五十一章 步战之王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画雕像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五十八章 鱼死网破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门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县第六十八章 武课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宫第二十章 阎忠的二个任务第四十八章 筹谋第五章 汉末群雄之红马董仲颖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长逝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一十六章 都是内鬼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个圈套第六十五章 奇袭箕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个圈套第二十五章 一圣一龙一虎一狐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一十四章 关中诸事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四十五章 长社城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构筑防线第七十五章 进山第一百九十章 诛颜良端午节请假条第三十二章 酸枣会盟第二十六章 戏志才病危第五十四章 知识的力量第五十二章 泰山书院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战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战,就要老死了第九十章 吕布的选择第六十章 何进之死(二合一)第二百一十章 阵斩高览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陈子归第三章 汉末群雄之白马公孙瓒第四章 乃祖之风第六十五章 奇袭箕山第一十一章 茶艺第四十三章 心怀万民的少年第四十九章 曹吕之战(感谢歆帅帅的盟主)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阳第二十一章 南阳之战(3)第二十六章 广年对(2)第六十四章 张让之死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阵地向右移二里第九十六章 开战!第二十三章 南阳之战(完)第一十一章 玉堂寻贤访陈生第二十八章 算无遗策第五十六章 将胆请假条第十章 掌控舆论的优势第一十八章 这TM的就是惊喜第七十二章 阎忠第一十九章 徐晃请假条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骚操作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祸乱天下!第八十五章 壁虎断尾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驾第九章 陌上桑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二十四章 夷灭三族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七十八章 他回来了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五十九章 起风了第一十二章 灭爸第二百四十一章 错误的道路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战(3)第二百五十九章 构筑防线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五十八章 挂牌卖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