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风起云涌

洛阳大街。

往日繁华的街面空荡荡的。

天子驾崩的第二日,皇宫各大宫门纷纷悬挂起白布,称之为缟素。

此时,苍龙门内,却非殿,三公九卿还有刚刚进宫,召集大家议事的何进正在激烈讨论。

何进高坐于堂上,三公九卿分列而坐,按照顺序坐好。

如今的三公九卿,分别为太尉马日䃅,司徒丁宫,以及司空刘弘。

九卿为,卫尉赵谟,宗正刘虞,廷尉吴恭,大鸿胪射咸,张驯为大司农,少府樊陵。

其中刘虞本来应该担任幽州牧,但刘虞担任幽州牧的契机是张纯叛乱。

现在张纯被公孙瓒和刘备平定,幽州黄巾也被公孙瓒处理。

如此刘虞作为硕果仅存的宗正,自然没有外放。

而之前的光禄勋刘弘升为司空,太常刘焉去了益州做益州牧,太仆黄琬在豫州当豫州牧。

所以九卿之中空缺光禄勋、太常以及太仆。

何进环视众人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陛下驾崩,诸位应当与我一同拥立史侯登基为帝,再处理国丧。”

丁宫反对道:“不可,汉以孝至天下。如今陛下才刚刚龙殡归天,即便要拥立史侯,也得处理完国丧之后方可,不然即便史侯为帝,天下人会怎么看?”

“世人会说史侯不孝,自己的父亲才刚去世,就想着继承皇位,连带着大将军亦会声名受损。”

樊陵也赞同道:“何况按照惯例,天子驾崩之后,下一任继位者一般都会在半月到一月之后才会登基,如当今陛下,孝桓皇帝、孝顺皇帝、孝安皇帝莫不是如此,汉朝历代先帝,无不是此般。”

“确实是这样。”

刘虞点点头道:“我虽知大将军的心情,但礼不可废,天子停殡一月,诸多丧礼仪式,发丧、宫中举哀、沐浴、饭含、入敛、发引,皆不能坏,坏则乱,大将军切不能枉顾礼法。”

“是啊,天子驾崩,嗣皇帝、宗室、我等百官军民皆应丧服二十七日,停止一切婚嫁之事,待为陛下发丧之后,最后一日,我等必定拥护史侯在灵前登基。”

“这事我等是支持大将军的,只是一切还是得按照礼法来。陛下出殡之日,才应当是史侯登基之时,乱了祖宗规矩,则必为万夫所指。”

三公九卿们纷纷劝说何进,其实在这一点上,三公九卿是支持何进拥护刘辩登基,毕竟刘辩已经14岁,不是小孩子。

如果刘辩登基的话,那只要再等几年,新皇帝很快就能成年,他们也就不用担心何进当梁冀的问题。

而且刘辩是长子,又是皇后之子,可谓太子的不二人选,他们没有反对的理由。

问题是何进太操之过急,按照礼法,必须要等旧皇帝出殡下葬以后,新皇帝才能登基为帝。

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在半个月到一个月之间,即便最快,也要到半个月以后,也就是五月初才可以拥护刘辩上位。

要是现在就拥护,天下人会怎么看?

因此众人极力反对。

何进是个屠户出身,哪知道这些规矩,有点傻眼道:“原来如此,那依照各位之见,现在应当如何?”

刘虞思索道:“按理来说,天子驾崩之事,属于丧葬礼仪。太常应当按照礼法操办,只是如今太常之位空缺,没有人主持大局,所以现在当务之急,应该是选出新任太常来。”

“还得选出新任太常?”

何进一头雾水,皇帝死了,第一个任务居然不是办丧事,而是选个官出来,这是什么道理。

然而何进不知道,国丧礼仪是重中之重,由太常来主持是必须的事情。

别说皇帝驾崩这样的国丧,就算是普通农村丧事,家属也一定要请一个德高望重且有主持丧葬礼仪的操办人,比如写数、纳礼、定酒宴、接待来宾都是他们去做,这其实也是从周礼当中继承下来,算是几千年来的习俗。

马日䃅说道:“确实要先选出太常出来,由太常主持丧事,然后诸卿再为天子选定谥号,一边加紧选定陪葬用品,一边每日筹划备极哀崇的丧葬礼仪,还得为天子雕刻陵碑,太常不可或缺。”

“这......好吧。”

何进没有法子,他又不是专业人士,是靠妹妹上位的人,自然不懂这些,就只能任由三公九卿去弄。

很快,众人确定了下一任太常人选,为如今的太中大夫杨彪。

杨彪为帝师杨赐之子,家中四世三公,在士人中的声望非常高,选他为太常,众人都绝对没有问题。

如此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丧事还没有办,反倒先确定一个主持丧事的操办人。

而那边汉灵帝的尸体也在宦官们的操持下,按照礼仪,沐浴完皇帝的遗体后,梳理头发。

张让赵忠他们毕竟也算是经历过桓帝丧葬的老人,有一定应对经验。

在他们的指挥下,内中有执事者六人抗衾,御者四人用浴巾拭大行皇帝身上的水分,再用浴衣擦拭。

沐浴后,将皇帝安放在东侧的新床上,该床上层是竹席,下层是蒲草席,屋内布满了冰块。

一切都做得井井有条,但这是表面上的宁静,背地里却是暗流涌动,波澜起伏。

张让赵忠蹇硕等十常侍位于玉堂殿内。

玉堂殿现在成了天子停灵的地方,因为这里有地暖,只要不烧火,把冰块放入锅炉里,那么整个房间的温度就会大幅度下降,再在天子身边放置冰块,可以防腐。

左侧偏殿内,张让赵忠蹇硕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王钧等十多位中常侍宦官齐聚一堂,众人脸色都有或多或少的惊慌之色。

天子忽然驾崩,昨天晚上他们没一个人能睡得着。整个皇宫乱成一团,太后皇后以及两位皇子轮番哭过,一直闹到现在才算消停。

蹇硕问道:“诸位可知,大将军与公卿们在商议何事?”

张让道:“应当是在谈天子丧事吧。”

蹇硕冷笑一声:“非也,我安插在却非殿的守宫卫士向我禀告,他们在商议拥立史侯的事情。”

“这......”

众人面面相觑,有的眼珠子乱转,有的忧心忡忡,有的不断思索,态度不一二足。

蹇硕看着众人冷冷道:“诸位,陛下是怎么说的?你们可都亲耳听到,让我等拥护董侯登基,难道陛下临终之遗言,诸位难道忘了吗?”

“唔......”

张让赵忠王钧等人对视一眼,皆没有说话。

天子是这么说不假。

问题在于,蹇硕这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又怎么能知道董侯登基的阻力有多大?

天下去世,那么在名义上,南北军以及天下军马,都归大将军掌管。

他们虽然还控制着禁军宿卫,可谁知道宿卫统领们的想法。

一旦他们也投靠了何进,那宦官势力就真的没有任何依仗了,到时候大家都得死。

所以遇到这样的问题,张让赵忠他们也都不敢明确表态。

事实上,在正史当中,他们同样遭遇了这个问题。

张让跟何进是亲家关系,甚至张让的儿子张奉,还是刘辩的亲姨夫。

要知道,何进跟何皇后,只是同父异母的关系,而何皇后跟张奉的老婆何氏,则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妹,是由何进的父亲何真与舞阳君所生。

如此一来,刘辩的关系,实际上要与何氏更亲近一些。张让作为亲家公,如果能靠着何氏巴结刘辩,未尝不能继续风光。

所以在历史上,张让对于拥护刘协的事情,态度一直暧昧,并没有像蹇硕那么积极,反而想保持中立。

包括何进最开始,也只想诛杀蹇硕,而没有想对张让赵忠等人下手,可见他们早有勾结。

那后来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十常侍诛杀何进呢?

当然是何进的那帮幕僚。

这帮人整天在府里嚷嚷着进宫诛杀宦官,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何进有要进宫诛宦的意图。

要知道舞阳君跟何苗也都住在大将军府,他们二人是向着张让等人的,于是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张让他们,逼得张让他们不得不先下手为强。

现在汉灵帝才刚死,何进那边想拥立刘辩,蹇硕这边则想遵照汉灵帝的遗嘱拥立刘协,俨然要发生冲突,张让他们自然想保持中立。

看到他们默不作声,蹇硕冷哼一声道:“诸位可莫忘了,大将军府中那帮人,可是天天在叫嚣着进宫诛杀我等,哼。”

说罢转身出门。

等他走后,众人也陆陆续续离开,只剩下张让与王钧。

二人对视一眼,过了片刻,张让才缓缓说道:“陈子归还没有回来吗?”

王钧说道:“已经派人去搜寻了, 应该很快。”

“此事,你觉得该如何是好。”

张让问。

王钧苦笑道:“一切都得看大将军的态度,如果能说服大将军跟我等既往不咎,我等自然是愿意拥护史侯登基。”

张让叹气道:“我也是这般想的,只是现在大将军府中要诛杀我等的言论日益高涨,弄得我都不敢出宫,现在大将军虽在前殿议事,但却非门外都是他的兵马,我连去找他的勇气都没有。”

王钧说道:“我等只恨智力不足,无法想出应对之策。不过刘玄德向来忠君,陈子归又与我等友善,如果刘玄德的兵马相助我等,应该是有回旋的余地。”

“你派人去找刘玄德了吗?”

“昨日就派出去了,只是野王离洛阳毕竟远,有200余里,即便刘玄德快马加鞭,也得明日才能回来。”

“嗯,你应对得不错。刘玄德应该是可以联系到陈子归,如果他们能来,则应当无碍。”

张让想了想,又叮嘱道:“吩咐下去,如今国丧之际,宫门宿卫切不能放松警惕,大队人马绝不能放入宫中,夜晚巡逻也必须勤快,各处宫门全部紧闭起来,不能放任通行。”

“我明白了。”

王钧点头表示知道。

第四十八章 谥议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八十一章 在广陵画上一个圈第八十三章 有谁能知我心第九十一章 攻心为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东武城之围第一十八章 这TM的就是惊喜第一百三十四章 雏鹰起飞第一百八十一章 决战前后第二十一章 南阳之战(3)第九十章 吕布的选择第五十七章 巫蛊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马威第二百七十二章 围魏救赵第一百五十一章 斗智斗勇第一十三章 二桃杀三士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话第八十六章 战术第五十章 官渡对峙第二十九章 论仁第三十二章 清君侧第七十六章 三股势力完结感言第四章 冀州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九十二章 吕布大意失仙人第一百零四章 军万马自北来第四十章 梦开始的地方第四十三章 惨胜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三十七章 自古枪兵多.....第七十四章 废帝第六十九章 农业规划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计!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绍之死,禅位第二百零一章 谁能继承大统?第二十九章 论仁第一十九章 南阳之战(1)第二十六章 坐而论道第二十四章 襄阳城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骂孔融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场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陈子归第五十一章 二战管亥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骑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七十三章 铚县会盟第一十五章 搅乱天下格局第九十七章 高顺VS麹义第二十二章 偷梁换柱第二十章 南阳之战(2)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九十四章 鞠义的痛苦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进攻第二十章 地暖经济第三章 得兖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孙坚遭袭第二十四章 战略谋划第七十章 等人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将第六十二章 关中大胜第六十二章 奇袭长安第三十四章 养蛊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离心离德第三十三章 斩二将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零一章 涞水之战第二十章 儒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张燕第一百八十六 鞠义复仇第十章 西讨关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阳。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九章 公孙瓒第七十八章 官军下来战书,约我等明日决战第二十五章 广年对第三十一章 劝服马腾第二章 刘备登基第七十八章 旧时代的消散,新时代的开启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第九十三章 绝望的鞠义第二百七十章 刘协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一章 决战前后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苍穹第二十四章 别怕第九十五章 白马玄甲,定叫他有来无回第一百零一章 取汉中第一十二章 投降是一门学问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谋第一十六章 世界级帝国的开始第六十三章 进军第七十一章 开会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进屋第一百八十六 鞠义复仇第九十九章 二声巨响第八十三章 计中计中计第二十九章 反攻长安第二十一章 追击第十章 掌控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