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乱世一锅粥(1)

豫州战场,十二月初,凛冬之时,寒风萧瑟。

孙策拄着长枪,汗如雨下,大口喘息。

他低下头,如果此时有一台摄像机缓缓从对着他的视角向天空拉升,就会看到一个震撼的场景。

辽阔的旷野之上,密密麻麻,散落着无数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枯黄的野草。

孙策坐在一处小山坡上,他的周围,尸体堆积如山。

有他的亲卫军,也有他的敌人。

一只雄壮的鹰隼划过天空,鸣奏出嘹亮的长啼。

它俯瞰地面,在东南方向,还有残存的人丢下武器,疯狂地逃跑,曹操的部队在衔尾追击。

正面战场上,剩余的人们有的躺在地上,庆幸自己还活着,不断喘息。有的捂着伤口,大声呻吟,还有的打扫战场,摸索着财物。

辅兵快速涌上来,将伤兵搀扶着回去救治,将自己一方战死的尸体带走,将敌人的尸体随意丢弃在道路两边。

这是发生在慎县东北二十里外北淝水河畔的一幕,刘备军虽然率军北上,但总兵力孙曹联盟对阵袁术依旧占有优势,因而连战连捷,最终在此地一战定乾坤。

袁术军大败而逃,曹操痛打落水狗,趁胜追击。

孙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曹操打袁术这么积极,坐在原地,远远地看着,心里却是在想自己的父亲孙坚。

“伯符。”

周瑜战袍染血,同样是一身大汗淋漓缓缓走来,将孙策从地上拉起,二人并肩站立在小山丘上,远望已经追远的曹操部将。

“曹操怎么如此积极,看这架势,像是想在今日就将袁术消灭?”

孙策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周瑜用丝巾擦了擦脸上的灰尘和汗水,露出白皙的皮肤,淡淡地道:“伯符别忘了,广陵下邳一带是曹操的领地,如果能消灭袁术,你猜淮南乃至江北一带,会落入谁手?”

“难怪他如此穷追猛打,之前也是我们一直在主力进攻,他在暗中埋伏,原来是在保存实力。”

孙策咳嗽了两声,手中霸王枪凌然而立。

周瑜笑道:“也没办法,我们的兵马稍微多一些,且此战就发生在我们豫州,我们不当主力,谁当主力?”

“可恶!呸!”

孙策刚刚在乱战中碰了一下腮帮子,牙龈渗血,顺口往地上吐了口血水,恶狠狠地看向曹操那边的方向:“我父亲才刚病倒,曹贼就趁人之危,还是当年携手同席的天下五君呢。”

周瑜摇摇头:“天下五君,就是个笑话。”

孙策看着曹军追击袁军的背影已经消失在了远方,冷哼一声,恢复了体力,扭头往山下去。

豫州虽然是块根基,但江东可是孙氏老家,如果能够在占领豫州的前提条件下,把扬州地区也占领,孙家就坐拥二州之地,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现在孙家才刚在豫州稳定下来,

且此次作战主力就是孙家军,损失惨重,再也没有追击的能力。

甚至连主心骨孙坚都重伤未愈,现在还在青州养伤,前段时间吴夫人来信,言称孙坚病情时好时坏,孙策也没办法带领军心不稳的孙家军和曹操在淮南争雄。

因此他也只能先稳定军心,一边收拢士卒,一边消化此战之后的结果。

而此时此刻,曹操却下令全军追击袁术。

有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的一点,那就是徐州就是淮南淮北地区,整条河流从徐州横穿过去,广陵郡、下邳南部,就属于淮南。下邳北部以及东海郡,就属于淮北。

而除了广陵以外,还有个地方也属于淮南,那就是扬州的九江郡,此郡就是袁术主要盘踞之地,治所为寿春。

同时广陵和九江也可以称为江北,也就是长江以北,因为此二郡是夹杂在淮水与长江之间,只是淮水在二郡的支流极多,让它们处于淮水水系当中,因此广泛地把广陵和九江地区称之为淮南。

至于江南、江东,则是如今的豫章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等地,位于长江的南面,和出海口东面,差不多就是后世的安徽东南,江西北部,浙江北部以及江苏南部区域。

所以实际上广陵和九江二郡其实是连在一起的,同属于淮南地区,地势结构相同,大型河流不多,土壤肥沃,属于汉朝南方重要的粮仓,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袁术能够养得起十几万大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九江地区富庶。

且论起地缘因素,九江和广陵离得近,方便统治。

现在曹操的实力还很弱,兖州自从吕布之后就是一团乱麻,又没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合法性,导致他不像历史上能够利用汉献帝的名义东征西讨壮大自己。

如今青州和徐州北部碰不得,冀州和洛阳他不敢碰,豫州又有得罪朝廷和青州的风险,所以他只能把主意打在淮南地区,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如果能够把整个淮南拿下来,那么曹操的地盘就会变得很大,已经跟历史上官渡之战前夕差不多,只是少了洛阳和半个豫州而已,且淮南地区又可以作为粮仓,那么他很快就能崛起。

曹操一路追杀袁术足足上百里,很快就抵达了淮水北岸的下蔡县,这里有大量渡口可以过河,过河之后,就是袁术的老巢寿春。

趁着袁术仓皇逃窜,根本来不及整顿兵马的时候,曹操打算一举将袁术消灭,将他的地盘扩充到整个淮南。

冬风凌厉,穿着棉衣的曹操骑马来到淮水河畔。

两岸萧瑟,河堤上的枯草早风中摇曳,原本河滩附近肥沃的田园因为连年战争而破败,下蔡县城外附近的乡村,亭舍,早就没有了人烟,变成一片荒野。

下蔡县位于淮水北岸,顺着颖水往西北方向百里,就是慎县,也是孙坚和袁术打了数年的战场所在。

两边以慎县和下蔡为前线,互相攻伐,互有胜负,打了多年。

因为战争,导致附近方圆百里,百姓死的死,逃得逃,要么被迁走,要么去了别处避难,整个下蔡县成为了一座军事重镇,袁术逃回此地,进入城池中固守起来。

曹操此时在下蔡西面的淮河边上,离城池约有数里地,他远眺城池,在平原之上,淮水河畔,模糊间只能看到一座黑魆魆的城池耸立在大地上。

他的士兵以逸待劳,忽然杀出,一夜追杀袁术上百里,比之已经跟孙策大军厮杀一阵,最终惨败逃亡上百里的袁术军强太多。

在曹操的身后,连绵大军蜿蜒成蛇,无论是从士气还是体力上来讲,依旧保留着一些实力。

“明公,袁术仓皇逃窜,一路上死伤、跑散着不计其数,且已是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此时应该趁胜追击,一举将其攻灭。”

郭嘉在旁边微笑着说道。

袁术逃入下蔡县城属于无可奈何,因为他的兵马体力无多,再也不能从渡口渡河,更何况曹操衔尾追击,在身后死死咬住,他一旦渡河,稍稍一耽误时间,被曹军追上,那么大量袁军士兵就有可能被堵在渡口,进退维谷,到时候除了他和少部分兵马以外,大部分兵马都要全军覆没。

所以他不得不逃入下蔡县,一是利用城池固守,二是先休整一下。毕竟他的兵马其实是比曹操的更多,如果能够短时间内尽快调整过来,恢复一定士气,哪怕下蔡城池不如老巢寿春城高粮多,但凭借多年军事前沿重镇打造,足够击退曹军。

这也是为什么郭嘉建议立即攻城的缘故,就是想趁着袁术才刚逃入城内,所有士兵无论从体力还是士气上都远不如曹军的时候,尽快进攻,让敌人得不到喘息,一举将袁术击溃。

曹操如今南征北战多年,统帅能力大幅度提升,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毛头小子,听到郭嘉的话,赞同地点点头:“不错,我军虽也是一夜没有休息,但之前以逸待劳,又是战胜一方。而袁术军仓皇逃窜,兵无战心,我军士气正盛,哪怕袁军尚有数万大军,不过是土鸡瓦狗尔。”

“只是袁术毕竟有城池可依,我军还缺乏攻城器械,制造云梯,需要一定时间。”

一旁的曹洪迟疑。

曹操已经领着先锋队靠近了下蔡,站在一处坡上观望,说道:“无妨,我们先观望此处地形,尔等则去立即砍伐树木,制造云梯,另外一部分人马则来到城外,虚张声势,不要让他们好好休息。”

“好。”

曹洪就领命而去。

曹操跟郭嘉二人则在小队骑兵的保护下,开始在下蔡周围考察。

现在曹军也分兵严重,戏志才和夏侯渊镇守兖州,曹仁陈宫在下邳,夏侯惇和程昱在广陵,后来广陵无法抵挡袁术猛攻,已经与曹仁陈宫一同退至彭城,四人再加上刘备派过去救援的典韦,总计也才两万多人,抵挡住了袁术派去的刘勋部和纪灵部总计四万多大军。

目前曹军自己手里只有两万,而袁术虽然败退,损失惨重,可他毕竟家大业大,出兵时候浩浩荡荡十万大军,连战连败,伤亡两三万人,依旧剩余三四万,哪怕士气再低,依托城池固守,对于手头上没有攻城器械的曹军来说,也仍然是个麻烦。

而且最重要的是,袁术击退刘繇,占领了丹阳,又在进攻汝南之前,在庐江布置了数万大军应付刘表。所以他此时是有余力的,如果让他拖延几日,等庐江丹阳地区袁术援军抵达,那曹军就只能撤退了。

因此为了在此地将袁术直接消灭,一战定乾坤,曹操采取的策略是一边派人袭扰,制造攻城的假象,一边加紧派人制造云梯准备攻城。

此时此刻,袁术军已经是惊弓之鸟,他看着城外曹军已经开始围城,惶惶不可终日,苍白的脸上充满了惊恐。

军师阎象劝说道:“明公,此时将士们俱已疲惫,只能于城中困守。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找出一条生路。”

“我不是已经传信去庐江守军了吗?只要他们抵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袁术拍了拍城墙头,努力给自己加油打气。

然后阎象苦笑道:“庐江虽离得近,但大军相隔上千里,一来一回,最近也要十余日才能来救,何况到时候还得渡过淮水,有被曹军半渡而击的危险,我们必须寻求更快的援军。”

“哪来的援军?”

袁术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整个大脑一片空白,只在祈求庐江和丹阳的援军尽快到达。

但阎象却看向北面道:“明公别忘了,下邳和沛国近在咫尺呀。”

“刘勋和纪灵?”

袁术睁大了眼睛,一拍脑门道:“对,还有他们,他们离得比庐江守军更近。”

庐江、丹阳、沛国、广陵四地,刚好三面将九江包裹起来。

所以论起地缘,四地离九江都非常靠近。

但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庐江和丹阳二郡的面积都很大,庐江西面是大别山,刘表军是没办法越过去的,所以只能顺着长江南下,进入彭蠡泽进攻袁术。

彭蠡泽就是后世的鄱阳湖,位于庐江郡的最南面,豫章郡的最北面,袁术在这附近布置守军,以应对刘表。

那么从地理上看就不难发现,此地后世就是九江市,而袁术所在下蔡就是淮南市,两地在汉朝都属于扬州,但在后世一个是安徽,一个是江西,相隔了400多公里,袁术军就算是铁脚板,也得走十天半个月的。

丹阳郡倒是离得近一点,差不多就是后世南京到淮南的距离,问题是丹阳已经是袁术腹地,消灭刘繇之后,后方江东大量地方豪强,如严白虎之流以外,已经没有人能够威胁他。

所以在丹阳袁术布置的守军力量很小,就算过来,也难以对曹军产生威胁,甚至还有被人家半渡而击的风险。

如此一来,其实从两地调守军过来援助,都不是什么靠谱的计策。

但沛国和下邳就不同,相当于是从宿州市到淮南市,距离很近,大概300汉里左右,加紧急行军的话,两三天内就能赶回来,且不像庐江和丹阳那样,有大量水系耽误行军时间。

袁术举兵十万,分兵三路北上,自己这一路已是惨败,那么剩下的两股偏师,反倒有可能成为救命的力量。

当下他也不再犹豫,按照阎象的建议,立即派出传令兵,北上求援。

而在派出求援兵之后,袁术也鼓起绝地求生的勇气,将士兵们进行分组,一些人固守城池,一些人抓紧休息,另外一些人则做预备役,至少要守城数日,才有可能解决危机。

“可惜啊,那吕布殊为可恶,若非他见死不救,我安能有今日?”

袁术在完成布置之后,强打起精神,一边在城楼上巡视,鼓舞士气,一边对失信的吕布骂骂咧咧。

当时大战的时候,吕布就在北面,离得不远,但他派去的求援信如石沉大海,显然是吕布畏惧对孙曹刘联军的实力,不敢过来。

阎象听得心神一动,忽然愣在原地,诧异说道:“吕布已经从兖州出兵,刘备大军南下,他必然不敢在兖州继续待下去,又不敢和我们合力攻打豫州,那他会去哪里呢?”

吕布会去哪里?

这个问题袁术还真没怎么想过。

他也懒得去想,鄙夷道:“此獠狡诈多变,恐怕早就投降了吧。”

“吕布跟刘曹孙三家都有大仇,绝不可能投降。”

阎象摇摇头。

袁术就纳闷道:“那他能去哪?这河南之地,已无他立足之地了吧。”

“还有个去处。”

阎象看向北方,眼神中略微恢复了一点神采,微笑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恐怕不出两日,我们就能转危为安了。”

袁术不明所以,与阎象一同看向北方——那里,是沛国下邳广陵等地的方向。

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阳第一百一十九章 灵魂拷问第一十九章 投名状第六十二章 奇袭长安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祸乱天下!第七十二章 图谋第九十五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第六十六章 科学,从数学开始第四十一章 吕布,我要你的命!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县之战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二百三十六章 绑架陈暮第七章 大汉忠臣董仲颖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第二十二章 曲梁城破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惊变第一十三章 大幕溅起第九十一章 鱼死网破,今晚就走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业换帝位第六十一章 阴谋、阳谋、明争、暗斗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诸侯响应号召第三十二章 酸枣会盟第七十五章 吾才满腹,袁本初竟不从之第三十五章 天下无主第三十二章 关羽的眼镜第二百四十八章 齐王第五十七章 归降第二十八章 广年对(4)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辈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一百六十三章 历城城下第二十七章 南军第二章 活着第五十七章 火烧曹营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九十九章 二声巨响第三章 双面间谍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长逝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阳城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总攻开始第二百零一章 谁能继承大统?第四章 汉末群雄之黑马刘玄德第一百八十九章 无路可逃第二十章 阎忠的二个任务第二百零四章 图谋界桥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阳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七十五章 徐荣,奏起战争的号角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对峙第六十六章 鲜卑第一百四十五章 开闸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三十六章 阵斩蹋顿第一十三章 大幕溅起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访第四十七章 进城第五十六章 打颍川第七十三章 乱世一锅粥(1)第二十五章 广年对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时代变了第一十五章 搅乱天下格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谈笑间,黑山军覆灭!第四十一章 内阁会议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踪第三十一章 陈暮辞职第四十八章 长社城内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绍不能死第一十八章 温柔乡,英雄冢第二百一十二章 诱饵第七十四章 废帝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锅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绍北上,吕布东归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规划(2)第六十八章 上阵父子兵第七十四章 废帝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击袁尚第三十四章 大战阎行第二十八章 船老板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九章 陌上桑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钩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养兵日,用兵一时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对峙第三十章 天子阅兵第八十三章 断其一臂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个男人不在第一十五章 易阳城破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义练兵第四十一章 吕布,我要你的命!第十章 掌控舆论的优势第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第一百零一章 涞水之战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