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过年

莱州的盐货很快被控制住,除了这件事再也没什么大事小情传回来,家家户户都是在忙着过年。

王争也不例外,挑了个闲暇时候陪玉儿回了趟州城,买年货的同时也给玉儿换一身新衣裳。

玉儿换上那身淡粉色的衬衣在王争眼前转了一圈,就连成衣铺的掌柜见到都是眼前一亮,赞不绝口,这衬衣对玉儿来说实在是太合身了,就好像是量身订做的一般。

“掌柜的,这衬衣要多少银子?”

“二十二两,大人,这衣裳对夫人可真是太合身了,简直是美若天仙...”

王争听到这话来了兴趣,笑问道:“哦,你怎么知道我是大人?”

这掌柜的嗨了一声,看向王争腰间的木牌,谄笑着道:“虽说小的眼神不太好使,但还是能看清这副手牌,带着这个手牌的必然是文登营的好汉们,哪敢多要哟。”

玉儿皱了皱秀眉,好像是觉得很贵,刚张开口要说话,却听到王争已经发出声音,赶紧闭上嘴。

王争开心的笑了起来,拍了拍这人的肩膀,边回头边说道:“邵勇,把银子给掌柜吧。”

王争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却没看见跟在后面的玉儿眼中的感动。

过了没多久,从外头跨进来三个粗汉,打头的是邵勇。

邵勇走进来二话不说,故作豪迈的扔了一个银锭,扔完志得意满的就要走,那掌柜赶紧点头哈腰的道谢。

忽然一皱眉,掂了掂重量,有些犹豫的道:

“大人,这是二十两...”

回过头,邵勇疑惑道:“怎么,衬衣要多少银子?”

“是二十二两...”

邵勇闻言瞪了一眼那店家,骂道:“娘的,这区区二两银子你也管我要,上辈子穷死的不成?”

这掌柜恨不能抽自己一巴掌,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只是现在没有后悔药可吃,当时身子便有些发抖,一个字也不敢说。

过了不知多久,掌柜的一抬头,吃惊的见到邵勇已经离开。

起初没反应过来,后来他小心的到门外左右看了一眼,没见到盐丁的身影,这才放下心来笑了一声,吩咐伙计把银锭收到抽屉里。

“真是怪...这盐丁到了王大人手里是与往常不一样了。”

刚才他本以为自己要完了,放在以前,张阎王买什么东西哪给过一文钱,若是你敢对他的盐丁这样说话,一顿打骂都是轻的,就算是把铺子给砸了也没地儿说理。

这宁海州城走起来也不大,就那几条有铺子和小贩的街道,没一个头午就都走了个遍,年货都交给邵勇手下的盐丁去采办,王争替玉儿挑了几件衣裳和首饰。

说起来,王争也感觉到玉儿这一天有些不同,她的性格其实算有些内向,但这一天却是笑个不停,但凡是王争买给她的,都是紧紧的攥在手里,生怕弄丢了。

.......

一月二十六这一天,当新年的第一声鸡鸣响起时,王争已经绕着营盘跑了几圈,正靠在墙上休息。

忽然脸上落了什么东西,摸了摸,湿湿的,还带着凉意,王争抬起头,惊讶的发现天上居然飘起了雪花。

文登的百姓与灾民们都是走出家门,脸上印着笑容。

董有银睡眼惺忪的走出门,差点没在门槛上绊了一跤,抬起头却见到下雪了,咧开大嘴笑道:

“瑞雪兆丰年啊,争哥,这可是好兆头!”

王争点点头:“嗯,好兆头。”

这小小的雪花虽然大多数一落到地上就融化了,但看见的人们都很开心,文登内外也是喜气洋洋的。

早晨起身后,大伙就都放下了手头原本的大事小情,忙着换门神,贴春联,小孩子们则是叽叽喳喳的来回跑跑闹,在炮竹声中,就连王争也感觉到一股浓浓的年节气氛。

“王大人(千总)过年好!”

王争走在路上,不时能看见喜气洋洋忙着的百姓们朝自己打招呼,王争也是满心愉悦,一一笑着回过去。

王争还特地去安置灾民的几个庄子看了一眼,这些灾民那个时候正在一起和白面馒头,一箩筐一箩筐的蒸出来,还不到一个月就已经融入了文登。

“王大人来了,快尝尝咱自家手艺有没有退步。”

一个眼尖的妇人老远就见到信步而来的王争,亲切的递上去一个刚蒸好的白面馒头。

这时候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有些生气的道:

“说啥呢,大人咋能帮咱家尝馒头,等做出好的再给送过去,大人必须要吃好的。”

摆摆手,王争在两人吃惊的眼神中接过滚烫的馒头,毫不犹豫的咬了一大口,竖起大拇指笑道:

“这大白面馒头不错,婶子手艺好啊,就是有点烫了!”

那婶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也拿起馒头啃了一口,中年男子满怀感激的道:

“大人是俺家的救民恩人,这白面也是大人给的,俺和俺婆娘这才能过个好年!”

一个正忙活的妇人回头笑道:

“是啊,白面珍贵的很,往常就是在辽东咱家也吃不上几口,今年总算不用吃那些杂皮的黄黑馒头了。”

“那馒头的味道...”

“这算啥,大人还要给我们宰猪杀羊哩!”

见到这些百姓淳朴的笑容,王争觉得自己这一年来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忽然想到什么,王争攥紧拳头望向北方,在他的心里,那边孕育着野蛮与落后。

王争似乎感觉到,在那遥远的白山黑水之间,正有一双充满妒恨与贪婪的眼睛看着自己。

......

董有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过年时候自己一个人闲的无聊,有事没事就去黄阳家蹭吃蹭喝。

一次两次还好,次数一多就连黄阳都有些烦了,拎起棍子把董有银撵得直叫,但是这并不管用,第二次这死皮赖脸的家伙又回来了,黄阳只好再拎起墙边靠着的木棍...

这晚王争正在房中陪王刘氏吃年夜饭,玉儿也在,但总是觉得少了些什么,见王刘氏闷闷不乐的样子,王争也心情也有些失落,当然明白王刘氏又想起原来那个‘王争’的爹了。

正这个时候,响起了一阵敲门声,玉儿去打开门,来的却是董有银这厮。

他挠挠头,低声道:

“是嫂子啊,大娘,争哥!你看这大过年的,俺来串串门怎么样!”

王刘氏擦了擦泪水,强自笑道:“是有银啊,快进来坐吧,争儿快给有银拿张凳子!”

听了这话,董有银连忙几步上前抢在王争前面,嘿嘿笑道:

“别别别,这可使不得,争哥你还是坐着吧,凳子俺自己拿就行了。”

“你小子...”

王争笑着摇头坐了回去。

第一章:魂穿明末成军户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内议,约商苏州第六百零五章:鲜为人知的殉国者第二百九十五章:抵达第四百九十五章:自尽,还是奋力一战?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争失信第四百一十一章:劳师动众只为盐?第一百九十四章:骚动第五百二十九章:郑氏要碾压山东军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错了地方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顺皇帝李自成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机妙算,天公作美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阳 汝宁 滁州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营投山东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门户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五百一十五章:赵之龙的卓越贡献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零一章:复起传庭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门户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陈永福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三百四十章:驰援开封,山东铁军第四百零二章:衍圣公孔胤植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么?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六十章:一环扣一环第三百二十六章:钻狗洞的大明游击第六百二十一章:亲至和曲第三百二十九章:为利趋使第四百五十九章:游刃有余第二百五十二章:独当一面——高亮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东第三百六十九章:“松锦大捷”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闯王宅第十九章:佳人为枕夙操劳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三百一十六章:锥阵破敌,两虎相争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进城第一百四十二章:红娘子大闹船头第四十八章:争巡检第四百一十一章:劳师动众只为盐?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学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实就是缺银子了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东大乘闻香教第一百八十八章:兴奋的左良玉第五百章:如梦方醒第十四章:初到文登显飘零第四百零六章:谍报司 无孔不入第五百七十八章:夺鼎燕京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战永宁门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谏的序幕第三百八十九章:军令如山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来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万变,云贵告急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汉兴第三十六章:以少胜多立奇功第六百一十四章:凤凰山 骁骑摧锋第四百二十六章:沧州兵谏(上)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举多得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袭(感谢枫林晚箫一万起点币的打赏!)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岛大捷第一百五十章:跟鞑子拼了第六十一章:承海轩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七十七章:到底哪个才是官府?第三百零九章:飞雷立功,巧计破伏第四百二十三章:愿为忠烈伯效死第三百零一章:有马有刀,唇舌无谓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轨心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东军,至死方休第一百九十七章:为将有兵焉惧文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辈第一百二十三章:宁海盐第二百二十五章:清军出关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时代的脚步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一百七十二章:刘泽清才是阉党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内议,约商苏州第六十九章:五队嫡系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财之道第二百一十章:登陆旅顺口第四百一十一章:劳师动众只为盐?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渐进三步走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师信件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两贼,东西二虏第一百三十五章:风潮 启程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势不可挡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四百四十三章:实力与姿态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缮皇陵,善始善终第八十四章:鹰脸刑一刀第一百零九章:如是闻我未相见第二百二十二章:山东告急第一百一十一章:陈子龙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