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买崔宁

始州的管辖地缘就只是剑阁一带,由于境内多山而耕地稀少,刺史本人也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但崔宁刺史的生活还是优渥的,府邸内花团锦簇,亭台楼阁颇有几分幽静之美。

崔刺史就在这后院的花圃之中与两三个小妾谈笑伺弄花草。

家中管事突然来报:“阿郎,门外有位客人名为韦应物,自称是你的故友来访。”

崔宁仔细回忆了一下,记得他当初在剑南军团结营内担当校尉时,跟随太上皇入关避难的侍卫中就有一个叫韦应物的,经常到城中的酒肆内喝酒碰到,由于此人是京兆府韦氏的子弟,与一般的富贵子弟相比少了几分轻佻,却多了几分疏狂,他便与此人熟识了一些,但还谈不上好友的地步。只因两人的见识和心性都不像是一路人。

崔宁果断地摇了摇头:“不见!”

管事刚要离开,崔宁突然又叫住他:“算了,还是见一见吧,把客人请到这里来。”

在管事的引导下,韦应物领着几个人挑了一大堆物件儿来到了花圃旁边的凉亭中,崔宁只是瞟了一眼,见那担子压得沉甸甸的,想必里面金贵东西不少。

韦应物站在凉亭边缘双手并握朝崔宁作了一揖:“崔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崔宁并未向他回礼,只是不咸不淡地问了一句:“韦兄不是随太上皇回长安了么,关中经历了多次易主,你也应该随着皇家遁往江南,这么会来到这险峻偏僻的剑阁来?”

韦应物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是在暗讽自己背叛皇家投降了反贼。

他索性不再卖关子,直接了当地说道:“实不相瞒,我正是受雍王差遣而来,说服崔兄投降我主,助大军取得西川立不世奇功,可保崔兄封侯拜相。”

崔宁挑动眉毛神色有异,哼笑了一声说道:“李嗣业可是悖逆造反的反贼,虽然他攻进长安之后扶持了恒王之之李继玄为傀儡皇帝,但终究改变不了他的反贼本质,万一陛下从江东打回去重新收复北方,他终究还是要落个身边名裂。”

韦应物观察他说话的声调和神态,就知道这人在犹豫观望,生怕站错队把政治生命也终结掉。

他朝崔宁拱了拱手,绕着花圃缓缓行进,开启了嘴炮模式:“雍王雄才大略,高瞻远瞩,乃是百年未有之明主,他胸怀天下一心平定乱局,也与安禄山史思明之流有本质的区别。想当初安禄山起兵反叛,刚刚南下攻占洛阳,便急欲称帝。史思明独占幽州后,也迫不及待登基称帝,而我主现在拥有关中沃野,拥有陇右,河西与河东,却依然愿意继续尊李氏皇族为正统,可见我主见识高远,绝非一般人可比拟。”

“至于你说旧帝李亨率朝廷撤到江东,猜测他将来可能挥师北上中原,重新夺回天下,这完全不可能。自古偏安南方的君王还从未有北伐成功过的。天下龙气皆盛于北方而衰于南方,江南虽有鱼米之富庶却无悍勇之武夫。今我主一旦取得蜀中,而史思明又如冢中枯骨不能长久。待他一统北方之时,便是挥师南渡之时,崔刺史何必做杞人之忧。”

崔宁嘿笑了一声:“想不到韦公子竟还有如此三寸不烂之舌,在下实在是佩服。既然你主李嗣业有雄才大略,有卓然眼光,为何就被堵到这剑门关后不能寸进,入川道路也并非只有金牛道这一条,他为何就不能另外选择一条?他没能预料到关前受阻,这样的主公又何谈称得上雄霸睿智之主?”

韦应物对答如流:“天下之事哪有处处一帆风顺的,天下之人也从无事事料敌先机者,昔日秦始皇也曾有错信李信二十万攻楚之败,汉高祖也曾有白登之围,今我主在剑阁之前受阻,正需要刺史这样的人提供臂助以建奇功。公难道不想立下汉之陈平,唐之李绩那样的功绩吗?”

韦应物类举的这两个人都是跳槽或公司倒闭后另寻出路的名臣,他以此来明示崔宁转投李嗣业必然能够前途无量。这个时代信息闭塞,所以他没有听到过黄抱节的故事和下场,不然崔宁还要多考虑考虑。

此刻这个权欲极强的人已经心动,笑着说道:“所谓的封侯拜相,不过是虚名而已,在下若转投明主,还是想在雍王手底下做些实事,如今川中形势我洞悉于心,人情往来也如数家珍,主公若是委以蜀中大任,在下自当鞠躬尽瘁。”

韦应物吓得眼皮直跳,这人好大的胃口,现在还不过是个小小的始州刺史,就想做管辖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也不知道李嗣业能不能答应此人的狮子大开口。

他连忙拱手说道:”此事应物不敢应承,但等我回去禀报给主公之后,才能答复给你。”

崔宁得意地笑了:“我就知道你做不了这个主,没有关系,你可以回去问你的主公,反正我有的是时间等待。”

看着崔宁欠揍的模样,韦应物只是撇了撇嘴,抱拳后转身说道:“崔刺史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把礼物放下我们走。”

等客人一走,崔宁的小妾们便不再规矩,纷纷跑到礼物面前,打开封箱一个个看了起来,兴奋的神色难以言表。

”哇,竟然是足赤的黄金!你快看看这块檀香木,香味浓郁一闻就知道是从天竺那边贩过来的。”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 众号【书友大本营】 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还有这个!琉璃盏!做工可真精致!”

崔宁端坐在凉亭中,一脸鄙夷地看着这帮傻娘们,区区钱财算什么?等老子成为蜀中的主人,还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

李嗣业端坐在山崖下搭建起来的简易营帐中,左右坐着他的大将田珍和段秀实,韦应物站在下方叉手禀报道:“崔宁透露自己有意替主公管辖蜀中,想要担当剑南节度使。

田珍立刻忿怒地指责道:”这王八蛋的想得倒美,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刺史还寸功未立,就想觊觎节度使的大位!“

段秀实也表示出厌恶反对:”我们大军南下攻蜀,为的就是将蜀中的治权拿在手中,剑南节度使只能从我们自己人这里挑选,岂能让与他一个不明不白的外人?”

李嗣业玩笑似地笑道:“二位谁能够带大军飞越过剑阁去,我就把剑南节度使给你们中意的人。”

两人连忙上前告罪,李嗣业摆摆手说道:“我只是说笑而已,不必当真。”

韦应物真心建议道:“主公,若是不愿意给他节度使,不如先假意答应他,等进了剑南之后先任命他为剑南节度使,然后再迁任为岭南五府经略使,就算他到时候有怨言,恐怕也说不出什么来。”

李嗣业摇头道:“贪慕权力之人怎么能不多疑?我若只是口头答应他怕是不能使其信服,去取我的印信来,先手书一封信函给予允诺,再派人往长安送信,让中书令徐宾发出一道圣旨任命其为剑南节度使,再发下符节,豹尾门旌,赐下六纛,让他做名正言顺的剑南节度使。”

“只要能如愿通过剑阁进入蜀地,授官放权有何不可?”

他的亲兵已经取来印信,李嗣业立刻提笔手书,在落笔上称呼其为崔兄,实际上李嗣业已经比其年长十多岁。他许诺与崔宁在剑门关下见面时,朝廷的圣旨必然如约而至。

他把书信交给韦应物说道:“还得麻烦你再跑一趟,把孤的诚意带给崔宁。”

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计自救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贸易野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话不投机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诚第十二章 安禄山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国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后悔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当需赏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继入府拜会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归来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园第六百九十五章 杨相穷途之计第三百章 商路多艰辛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之后第二百七十三章 拨换城夜宴第七百五十五章 准备克复长安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贵妃榻第二百九十四章 碛西驿站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师安西第二百八十五章 葱岭行商知遇第六百四十九章 诬陷、瓜分、内应第七百二十一章 临水亭设计缘分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异彩第六十九章 李嗣业献策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该不该妥协?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墙惊魂第三百二十章 闷热的相府第七百六十五章 敌全军覆没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还牙,百无禁忌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桥头君恩薄第三百八十四章 独立思考主动探寻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谁人知第二百九十七章 关门打狗vs瓮中捉鳖第四百零六章 埋锅炒面 枕戈待旦第七百六十六章 肃宗父子回长安第四百一十二章 冲锋与反冲锋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一百六十一章 远来即是客(感谢就不说憋死你飘红打赏)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装心灵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惊雷第三百五十四章 该生不生,该亡不亡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节必喝酒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称赞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张小敬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桥飞骑相救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备无患第九百零二章 吞并江北第八百九十八章 张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八百七十五章 众口铄金毁骨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驹岭冰川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胜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二章 不良帅张小敬第九百二十八章 长江水战(中)第六百八十五章 为查案也为权欲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楼辨欲第二百五十九章 给朋友师父的礼物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职校尉第五百八十五章 与高仙芝辩第三百一十五章 寻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吗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业平贼策论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禄山渡河破陈留第八十七章 猎苑那些事儿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厌诈第五十九章 太子内率千牛第八百零六章 忌惮与偏见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桥头君恩薄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见太子李亨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龙门渡第六百八十四章 韦见素抱病推诿第三百八十一章 舆论引导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业的说客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浓第一百零二章 逃脱入大漠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军归来第七百二十二章 儿女姿态 朝堂势危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饽饽第七百七十六章 陕郡大战崔乾佑第十七章 谶语解密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顺与杨钊第四百六十六章 发配葱岭之逆旅第六百七十九章 杨国忠伪托查案第五百零二章 太过扎眼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诡道传谣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处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战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贵妃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