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肠裂 愿随军帅征四方

(感谢天山下人的月票。)

凡战,主将用命则士卒用命,主将愿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则士卒莫不争相向前,反之,若是主将畏惧不前,甚至是仓皇后逃,则无论将士本身装备如何精良,技艺如何娴熟,都只有败退的结果。这一点,在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中都能得到佐证。

唐行募兵制以来,军人职业化,将士们吃的饭跟断头饭无异,加之军中多雄武暴杰之徒,别的不敢说,拼命的勇气却是不缺,杀红眼的时候谁也不会爱惜性命一条。唐末以来,但凡精锐军队,主力莫不是亡命之徒,就是如此原因。良家子固然有诸多优点,但论起拼命不怕死这一条,还是过惯刀口上添血日子的亡命徒更加凶狠一些。

所以战阵之争,在兵甲武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说是意气之争再贴切不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这个道理。

为将者,是军队灵魂,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麾下步卒,上行下效在军队中体现最为明显,因是,性格不同的将领,带出来的军队风貌明显会不一样。

孟平、李绍城、蒙三这三将,在得知李从璟亲自出战,以三千骑兵去面对王彦章数万兵马之后,个个羞愤难当。从情感上讲,固然是主辱臣死,而从理智上而言,他们也知道,若是李从璟有不测,则大军必败无疑,他们也没有全身而退的可能。可以说李从璟出击的举动,既是激励士气,也是将各位部将逼到了绝路。

不破阵,就只有死。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这种情况下,孟平三人全都发了死力,将战阵中最强悍的战力派到了最前线,再不留任何余力,自己也是身先士卒,拼杀在第一线,作为最锋锐的那把尖刀用,其中尤其以蒙三最为突出。百战军六军主将中,蒙三其它方面的资质并不出彩,但就是勇悍敢战这一点,诸将莫能及,这也是李从璟看重他的原因,这样的部将带出来的军士,必是陷阵攻城的利器。

当下,蒙三和几百名亲信士卒,挥刀挺槊冲杀在第一线,他的亲兵都更是个个都脱了甲胄,将生死置之度外,怒吼不停,埋头向前拼杀。不多时,他们这些人身上就被鲜血染红,一个个看起来犹如罗刹一般,端得是骇人之极。

一名赤膊百战军被一名梁军长枪-刺穿了身体,这名百战军手握住入体的长枪,低头看了一眼,抬头时咧嘴冲他面前的梁军一笑,突然松开了手,仍由着长枪透体而过,而他自己则脚下一蹬,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前扑倒了三两名梁军。他身后的同袍立马跟上,补上几刀,那些个梁军便一个个见了阎王。

更有骁勇者,一把抱住刺过来的几柄长枪,夹在肋下臂弯里,右手横刀一挥,刀锋就将面前的梁军悉数割开了咽喉。他旁边有一人,横刀捅进对面一名梁军胸膛之后,怒吼着推着对方的身体往前奔,硬生生撞开了一条路,浑然不顾砍在他背上的刀枪,最后他踹开身前梁军的时候,后背已经血肉模糊,却仍然嘶吼着向前挥刀拼杀。

这些士卒武艺或者不如何高,但若是拼死战斗起来,抱着必死之心,一个人绝对能拉几个垫背。一路杀来,靠着这样一股气势,蒙三的军阵得以迅速向前推进。

梁军哪里见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对面将士一个个脱了甲胄,摆明了就是没打算再活着,往前拼杀不过图拉几个陪死的而已,这种时候,梁军将士无不心惊胆战,一开始还能勉强抵抗,越往后便越挡不住,只得仓惶后退——他娘的,那是一群疯子,你们不要命了,老子还想活着,犯不着跟你们一起下地狱,这仗老子不打了也罢。

狭路相逢勇者胜,情场上谁先动了真情谁就输了,战阵上谁更不要命,谁就能赢。由是,蒙三所部击溃眼前梁军,终于跟上了孟平所部

的步伐。

如果说蒙三的战阵搏杀之术是粗放式的,那么李绍城的破敌方式就是精细型的。在得知李从璟出战之后,李绍城知道该拼命的时候到了,立即作出安排,集中了阵中所有的大盾和长枪,分成两部,前者用身材魁梧之士,后者用手长脚长之人,再选用亲兵和骁勇之士,只配两把横刀。最后,收集甲胄,保证这些人人人都有两层甲。

随着他一声令下,大盾手排成数排,不管不顾向梁军军阵撞过去,在撞散梁军前阵后,长枪手紧随其后杀出,也是数排,出手只有前刺、前刺、前刺,一枪-刺不死两枪,两枪-刺不倒三枪,仗着枪长甲厚,强行推进。最后,李绍城带领横刀手冲入混乱的梁军阵中,展开近身肉搏,一阵猛冲猛杀,趁他乱要他命,一举击溃梁军军阵。

面对李绍城突如其来的凶狠战术,对面的梁将还没来得及作出布置,军阵已乱,再也聚集不起来,再看李绍城等人,实在是凶残得很,挡也挡不住,只得无奈后撤。

由是,李绍城也跟上了孟平的进度。

在李绍城和蒙三先后看向孟平所部的时候,却发现孟平不知何时已经带着一部百余人的将士,不顾四面受敌,强行突入到了梁军阵中央。在他们目光找到孟平的将旗时,将旗下的孟平,正踩在一匹马尸上,高举梁将的人头,仰天长啸。

阳光洒在将旗下的战士身上。

……

君子都在重创梁军步卒大阵之后,又迎上了梁军的马军,如果先前的交战是完虐步军,那么此时面对马军,就是一场硬碰硬的恶战。

君子都自在大雪夜建军立旗开始,为的就是在战阵上去撕裂敌阵,恶战于别部而言是挑战,于他们而言却是本分,自有军号以来,君子都每一场战斗无不是以命相搏的恶斗。而支撑着君子都一次次向前的动力,就是那个永远挺槊催马在最前面的背影。有他在的时候,他一定冲锋在最前线,在每名君子度将士的心里,有他的地方,就有君子都。

面对数目两倍于己冲过来的梁军马军,三千君子都将士个个杀意凛然,战意沸腾,上至副都指挥使郭威,下至每一个普通的军士,都无比坚信那道背影将带领他们斩获军功,走向胜利——这是过往的一次次征战,早已证明过的。

紧紧跟随在那道身影之后的林英,眼神炙热,紧握手中马槊。去年大雪夜,茫茫森林中,君子都立军之时,那个同样年轻的人对他说了什么,他永远都会记得。他说:本使相信,你儿子日后定会有一个幸福的家。这样的一句话,那样一个人说出的这样一句话,林英将它刻在心底,这些日子以来,他就是在为这句话而战斗着。

林英曾无数次问过自己,如果自己有一天会死在战场上,他是否还愿意继续随军帅征战下去。答案是再清楚不过的。林英心里明白,即便是战死,他也愿意跟随在那道背影的身后。因为那人说过,百战军将士可以战死,但百战军不能战败,百战军将士的家属不能没有衣食。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怀孟两州的军属,获得的待遇让每名将士都没有后顾之忧。

林英曾对兄长林雄说,跟着这样的主帅,即便是去经历失败,我也愿意;即便是要战死,我也会一直向前。在林英的认识中,这不仅关系到一个军人的天职和荣誉,更是关系到他们为什么而战。为父母,为子女而战,这样的战斗才有意义,这样的流血才没有白费。而眼前这样一位军帅,愿意带领他们为此而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之效命?

林英抬头,看到对面迎过来的梁军,心中没有丝毫畏惧,甚至没有紧张,唯一剩下的念头,就是去战斗。

两军在眨眼间就快要彼此碰上,林英看到最前方的

那个身影,举起了手中的长槊。这是一个信号,和所有看到那道身影这个动作的将士一样,林英清楚的知道那意味着什么,所以他和众将士一起疯狂的吼了起来。

“君子都,破阵!”

“破阵!”

“破阵!”

两军相接,各自杀入对方阵中。

最前面的那个人,挥舞手中长槊,斩下了第一颗敌人的头颅。

……

太阳快要落山了。

林英偶然间抬起头,看到这幅景象时,心中升起一丝惊异的感觉。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与梁军厮杀到了这个时候,林英双手都被鲜血染红,看不见本来的颜色,身体也有几处传来火辣辣的感觉,不怎么疼,倒是痒得要命。他眼角瞥见前方那个人影,对方仍旧在浴血拼杀。林英知道,那个人身上的伤口比自己来,只怕是还要多上一些。

林英已经记不得这是他们在梁军阵中第几次杀出了。进进出出,每一次都是一路鲜血,林英也懒得去记那些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数字,他要做的只是跟紧那个人,去与梁军拼命就可以。这是很纯粹的一件事,虽然它不简单,但也不需要怎么费脑。

恍惚间,林英听到一阵金锣轰鸣的声音。

鸣金了……这是收兵的军令。

可是,厮杀明明还很惨烈,怎么会有突然收兵的军令?

是谁在下达这样的军令?

莫不是自己听错了……

林英集聚精神,金锣的声音便听得更加清楚了。的确是有人下达了收兵的命令,是谁?林英首先下意识看向身前那个人。他还在奋力拼杀,并没有其他一举一动。林英回头向阵后望去。他本是想看看是不是郭崇韬下达了撤军的命令,但兀一回头,林英便愣住。

在君子都身后,宽广无垠的战场上,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梁军,成片成片的在拼命撤退,像是被饿狼驱赶的群羊,几乎都要到了丢盔弃甲的境地,他们的模样是那般惊慌。而在他们身后,是携虎狼之势,碾压过来的百战军步军,排山倒海的喊杀声,汇集成雷,撞进林英的耳朵里。

林英张了张嘴,怔怔无言。

他确信自己没有看错。是的,他没有看错,百战军步军,已经破了梁军步卒的军阵,击溃了他们,正在疯狂追杀。

看清整个战场的局势,林英心中疯狂涌起一个声音:百战军,胜了!

林英惊喜异常的回过头,这才发现,面前与他们缠斗的梁军,也在潮水一般往后退却。

原来,那金锣是梁军的金锣,那收兵的命令,是下达给梁军的。

“军帅,军帅,我们胜了,我们胜了!”林英欣喜万分的策马到那人身旁,大声叫起来。

李从璟勒住战马,抬起长槊,示意君子都停止冲杀。在他面前,梁军仓皇而退,在他身后,君子都傲然而立。夕阳下,战场如遍地黄金。在他们四周,是败阵而归的梁军步卒,正在拼命后撤,浪花也似从他们身旁的平地上卷过去。

他将血淋淋的长槊插进马旁的地上,放眼远眺,俯观整个战场。渐渐地,他的嘴角扬起一丝微笑。

“军帅,我们胜了,我们击败了王彦章!”郭威仰头哈哈大笑,好不痛快,又格外自豪,看向李从璟的眼中充满精光,他几乎是情难自禁的以拳击胸,捶得胸甲砰砰作响,“军帅,我们百战军,胜了王彦章!”

昏黄的阳光给他们周身度上了一层金光,在他们身后,是山呼海啸一般,追着梁军杀来的百战军步军,遍布这片战场。

李从璟神色有些迷醉,望着远方的梁军本阵,呢喃道:“王彦章,王彦章……我们终究是胜了你……”

(本章完)

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1)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为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四十二 董璋章四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六十八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6)章三十二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1)章六十一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4)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9)章四十三 洛阳秋雨日绵绵 北归之人入东宫(1)章一百零三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0)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1)章十 淇门之变(2)章二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2)章一百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7)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战需得有力为(下)章五 晋阳李从璟章三十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8)章九十二 两人阁楼闻雨声 两年之内平淮南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为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十九 你知死吗?章八十七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3)章一百零五 两计使军安然归 辽东半壁已入瓮(下)章三十 降者不杀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云多壮志 敢叫旧貌换新颜(1)章二十一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8)章十四 有人西楼杀宰相(3)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5)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树 雄主不屑转顾之(上)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2)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六十八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4)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3)章十七 淇门之变(9)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4)章五十五 士子风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终复振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2)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2)章六三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1)章八十二 帝室正统如云烟 能饮三碗鲜血否章二十四 父子的战争(第三更)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1)章两百三一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8)章三 为国征战不惜身 欲为忠臣不可得(下)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风来 局势变幻激斗开章二十四 父子的战争(第三更)章五十八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1)章十二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5)章两百五一 一代雄主终落幕 兴亡从来因人事(下)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风来 局势变幻激斗开章九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9)章一百一十五 既复故土不忍弃 亡羊补牢候乳虎(上)章五十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5)章三十七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5)章二十 当年明月仍皎洁(中)章五十五 士子风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终复振章三十九 白雪盖黄土,红血覆白雪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们【第三更】章九十三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1)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们【第三更】章五十六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6)章八十二 终是宿命祸萧墙 夜雨杀戮停不住章七十三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1)章九十四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2)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4)章一百五十八 万事俱备东风起 终是离人盼归人(1)章十九 你知死吗?章六十四 奴在灵州望西天 待君归来诉思念(2)章一百六十七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1)章三十三 从天而降章九十七 论学堂里惊天下 十万王师围金陵(1)章二十一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8)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5)章七十五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3)章四十四 先声夺军心(1)章九十三 江淮王师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七十五 一片肝胆谁人知 既入檀州势如何?章八十一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8)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上)章六十九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1)章六十七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5)章五十三 婉如清扬小娘子 人生最恨离别时(下)章九十一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7)章十四 云波诡谲章十九 你知死吗?章十八 淇门之变(10)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两百零五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下)章五十六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6)章九十 千万人拦亦可杀 君不见妾妾见君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9)章四十二 董璋章十三 淇门之变(5)章七十八 祖祖辈辈是汉人 生生世世不为奴章一百零六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1)章七十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6)章一百零八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3)章一百六十七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1)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杀人 梁军谋深初接战(上)章九 淇门之变(1)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