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3)

新军从蓟州出发,赶至营州时,因为时间仓促,锱重来不及尽数携带,大部分仍旧留在蓟州、平州。在新军围困营州后,才由蓟州、平州边军,将大军攻打营州所需的锱重一批批运往前线。

是以李从璟在到达营州后,并未着急攻城,而是一直在做攻城前的准备,以等待攻城器械运达之后,对营州城展开雷霆一击。营州毕竟坚城,忽赤也速儿又坐镇营州准备良久,不可小觑,为今之计,是利用契丹军士气低落的弱点,不给他们有重新建立信心的机会。针对目前情况,幽州军最好的策略,无疑是不动则已,动必破敌。

为固守营州,之前忽赤也速儿在营州的这些时日,对营州城防进行了严格布置。他的布置分为三个方面,或者说三个层次。首先,外层,忽赤也速儿将游骑远放数十里,建立起游骑常规巡逻机制,用游骑和斥候组成严密的战前巡查网。其次,在营州城外,建筑大量防御工事,平地竖木桩,造陷马坑,加宽加深濠沟和护城河,多立羊墙等;最后,加高加固城墙,补充插杆狼牙拍等器械,储备极其丰富的雷士滚木、箭矢,并在城墙转角垒造土山,在土山上建起高大箭楼。

通过这里中外三重防御,忽赤也速儿将营州城布置的固若金汤,让人望而生畏,寻常军队、统帅见了,莫说攻克此城,恐怕连攻城的勇气都要大打折扣。

忽赤也速儿并非契丹八上-将,威名却几与其齐,在攻打辽东的转折时期、在抵挡李从璟北上的关键时刻,耶律阿保机更是将驻守营州的重任交给他,的确不是没有理由的。

耶律欲隐性子暴戾,其用兵风格也是诡谲大胆,充满侵略性与进攻性,可喻之为矛;忽赤也速儿性情稳重,木讷少言,与之相应的,其用兵谨慎持重,滴水不漏,可谓之为盾。一张一弛,一攻一守,用耶律欲隐与忽赤也速儿两人搭档,互补互助,共拒李从璟,也是耶律阿保机用心良苦。

然而,对于营州城的防御,莫离不过是给了四个字评价,“枉做龟壳。”

对于耶律欲隐和忽赤也速儿攻防兼顾的帅将组合,莫离的评价也可谓辛辣,“徒增笑耳!”

莫离话中对耶律欲隐和忽赤也速儿的不以为然,甚至是不屑一顾,由这八个字展露无余。

莫离说这些话的时候,李从璟正扶栏而望,在他脚下,源源不断的锱重器械,在卢龙边军的押送下,长龙一般汇进军营。

营州城防固然严密,然而对李从璟而言,一座要攻打的城池,无所谓城防坚固与否,更无所谓望而生畏,只有如何攻克。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如是而已。

忽赤也速儿善守,那么此时留给李从璟的选择就只有一个:他善攻。

他必须善攻,因为他必须克下此城。

营州城墙上,耶律欲隐不顾创伤,走上城头,在忽赤也速儿的陪同下,观察城外唐军。耶律欲隐在醒来之后,并没有再意图斩杀忽赤也速儿,且不言战前斩将不利,营州城还需要忽赤也速儿镇守,以拒唐军,他先前欲杀忽赤也速儿,也不过是一时之气罢了。

然而耶律欲隐虽性情乖戾,却也是心机深沉之辈,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这回被气到吐血晕厥、欲斩大将的地步,可见其受到的打击何其之大。

不过此时走上城头的耶律欲隐,已经没有半分颓败阴霾之态,整个人精神饱满,面目温和甚至更胜以往,看起来完全不像是才经惨败,而是方有大胜。事实上,昨夜耶律欲隐睡得不错,他知道接下来他要面对一场大战,所以他需要养足精神。

眺望城外唐军连营,耶律欲隐神色自若,对忽赤也速儿道:“我有坚城、良将、虎士在此,李从璟便纵有十万军,也难破我城!将军善守城,此番可不要让本帅失望!”

“大帅放心,唐军想要攻克营州,若无三月,断无可能!”呼赤也速儿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果决,他并没有夸大其词,他是真有这个把握,哪怕如今契丹军已在雁南损兵折将,营州城内已只五千契丹军,然而将帅齐心,耶律欲隐对他的勉励,都是他有此定论的原因。

耶律欲隐微微颔首,仪态从容,大将风范。

然而,接下来看到的一幕,却让耶律欲隐和呼赤也速儿再也无法继续从容不迫。

城外,长龙也似汇进唐军连营的锱重人马,如同江流入海,源源不断。

起初耶律欲隐和忽赤也速儿对此不以为意,但在唐军锱重连续三日持续不断补充进唐营之后,面对在唐营内外垒起的无数小山一般的攻城器械群,耶律欲隐和忽赤也速儿面色都变得极不好看。

“李从璟这是在使诈!他疯了吗?他哪来这么多攻城锱重!他要做甚,他要发动与我大契丹国的决战不成?!”

相比之之前一直名将风采、雍容气度,而此时毫无风度跳脚大骂的耶律欲隐,忽赤也速儿的脸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他与耶律欲隐不同,作为契丹现今在城池攻防战上造诣最深的将领,他更能知道,唐军运来如此多的辎重,究竟意味着什么。

不过耶律欲隐有句话说得很对,李从璟这根本就不是在打算攻城,若不论军队数量,仅以辎重论,唐军携带的攻城器械,说发动国之决战或许夸张了些,但也绝对足够攻掠大片土地!

幽州军的辎重补充,并非三日就已完成,而是整整持续了五日。在这五日之中,幽州军驱赶着雁南俘虏的契丹士卒,为他们拔出营外的木桩,填充壕沟,做攻城准备。

在对面自己的同族时,耶律欲隐和忽赤也速儿毫无恻隐之心,城墙上的利箭如雨水般泼下,任凭那些被驱赶的契丹俘虏如何哭爹喊娘,都没有半分作用。

所有辎重都抵达之后,李从璟又花却整整一日时间,来将这些器械布置在营州城外各处,以求发挥最大功效。

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从璟召开军议,准备着手攻城。

“为保营州,之前忽赤也速儿设下里中外三道防线。其外围游骑、斥候,在我军情处锐士和斥候的猎杀下,很快就土崩瓦解,也因此新军才能顺利抵达营州城下;营州城外的木桩、陷马坑、壕沟,经过这段时间的处理,也都解决的差不多;接下来,是时候会会忽赤也速

儿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军议上,李从璟以这些话作为开场白。论述连日战绩,目的在于临战前再鼓舞一番士气,只不过帐中诸将无不斗志满满,他这话一说出口,众将俱都纷纷请战,要求做先锋。

李从璟摆摆手,在诸将安静下来之后,笑着示意莫离道:“此番攻城之战如何布置,且先听军师安排。”军中素有军师、军士祭酒等职,这倒不是李从璟说笑。莫离、王朴、杜千书等人,本身在幽州有官职,但既然随军出战,李从璟也给了他们军中身份。

莫离摇着那把素不离手的折扇,“此番攻城布置,经由军帅与我等商量,分两步走。第一步......”收拢折扇,往地图上营州城的位置一点,用了一个从李从璟身上学来的词,“轰炸!”

翌日,天方佛晓,营州城外巨响轰鸣!

数百架重型投石车,展开机身,张开双臂,卷起巨石,对营州城展开了覆盖式密集轰击!

营州城墙内外,顿时石落如雨。城墙上的契丹军士,仓惶逃命,各种防御设施,逐渐土崩瓦解。

这一日,过万巨石,落在城墙内外,营州女墙崩溃垮塌者不计其数,契丹军士伤亡惨重!

一连三日,日日如此。

第四日,严阵以待的幽州军,涌出军营,携带无数攻城车、攻城云梯,奔向已经面目全非、处处皆是破绽的营州城墙!

排山倒海的铁甲狂潮,四面八方燃起的烽烟,箭雨如织,刺猬般的营州城支离破碎。

当日,城破!

幽州军蜂拥而入,杀进城中,契丹军抱头鼠窜,成片跪倒,哀嚎乞降。

攻城持续不到一日,营州城中再无战事。

当日午后,斜阳低垂,营州城门洞开,李从璟在万军簇拥下,策马缓行进城。

当日军报,耶律欲隐在幽州军开始总攻时,未作片刻抵抗,即弃城狼狈而逃,守城主将忽赤也速儿,死于乱军之中。

得到军报之时,莫离轻蔑笑道:“袭蓟州北境,战马怀远时,耶律欲隐何等意气风发,视我等为鱼肉,可肆意宰割,乃至豪言要灭我幽州军!如今不出旬月,连与我等交战的勇气也无,战端方启,便只身逃窜,犹如丧家之犬,何等讽刺!”

李从璟淡淡一笑,没做回答。

莫离深知李从璟脾性,见他这幅模样,便知李从璟根本不屑置评。

莫离想起战前,李从璟说起过的一句话。

“以一地战一国,我力有不逮,然以卢龙九州之地,数年积累,要破一座小城,呵——鲲鹏戏蚍蜉!”

不时,忽赤也速儿的人头被送上来,瞥了忽赤也速儿血淋淋的头颅一眼,见李从璟没有兴趣多看,莫离摆摆手,让人丢了。

他心中叹道:“忽赤也速儿,你的确善守,依军情处的情报,在契丹国内,你是对城池攻防战造诣最深的人。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汉人战法的精髓,你不过是才摸到了皮毛罢了。今日之后,你应当学到了我大唐军队是如何攻城拔寨——可惜,这份本事,你只能来世再用了。”

(本章完)

章一百三十五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中)章七 神仙山(6)章七十四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1)章七十八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5)章一百零二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7)章五十七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3)章四十六 敢叫勇协谋 大争于天下(1)章三六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5)章五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5)章五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5)章八十六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2)章六十九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1)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5)章八十四 大争之势周复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十一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4)章九十八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5)章两百二一 生逢乱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为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九十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下)章七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7)章七十五 一片肝胆谁人知 既入檀州势如何?章一百三十七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上)章四十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1)章七十三 死字怎么写【第一更】章二十二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9)章七十三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1)章两百四六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1)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8)章六十三 所谓儿皇帝【第二更】章一百零九 士卒死战活离阵 将军浴血为哪般(上)章九十五 天下漕运正当通 中央集权何时强(2)章七十三 人间忠义有谁识 强国有道莫自毁(2)章六十九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4)章六十八 杀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时夜未央章五十四 莫离(第三更)章二十五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3)章二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1)章三十六 西楼之真相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5)章五五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2)章三十八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6)章二十三 你怎会懂我(第二更)章四十一 边军逞威风章两百四六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1)章十九 何冲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3)章两百零七 阿保机妙算无遗 李从璟胸有不平(2)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战活离阵 将军浴血为哪般(中)章两百五二 战死边疆裹尸还 天下再无契丹贼章八十五 君能以国士待我 我必以国士报之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肠裂 愿随军帅征四方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杀人 梁军谋深初接战(上)章一百零二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9)章五十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6)章十四 陷阵之士章五十四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0)章二十九 欲征边疆先存甲 从璟酒棚识民心章九十 千万人拦亦可杀 君不见妾妾见君章七十二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10)章七十九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上)章一百零二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1)章十四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5)章七十二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1)章九 一载相识十载别(3)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10)章三十九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0)章二十三 百战安义(2)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4)章二十六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10)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4)章八十九 大浪来袭群鱼跃 风雨一路洗鲜血(2)章二十二 百战安义(1)章两百零七 阿保机妙算无遗 李从璟胸有不平(2)章两百三五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2)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0)章八十九 东风过江春不迟 荆南事了当北归章七十五 一片肝胆谁人知 既入檀州势如何?章两百三五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2)章三十 降者不杀章七十一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5)章二十二 百战安义(1)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战活离阵 将军浴血为哪般(中)章两百二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章二 千里之远有枭雄(中)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五十九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2)章六十三 我在灵州望西天 待君归来诉思念(1)章六十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7)章五十五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1)章六二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9)章八十九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中)章二十五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3)章九十五 天下漕运正当通 中央集权何时强(2)章两百二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章四十二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3)章一百零三 一朝风云变天下 群雄侧目紧绸缪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下)章四十一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2)章两百十九 随君辗转已四载 今成大将彭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