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三 昨日烟云留不住 明朝双手织凤霞(5)

“凡四直属州之新任刺史,已尽数安排到位,即日便会走马上任,加之去岁所任命的三个直属州刺史,我朝新增直属州刺史七人,直属州已达十五之数。”勤政殿中,李嗣源放下手中名册,对殿中的李从璟、冯道等人道,“朝廷直属州之刺史,都乃朕与卿等悉心选拔,将担负往后州县推行新政之重责。”

“首批新政,法令有六:其一,整顿赋税,轻徭薄赋,凡农丁十五税一,仍以春夏两季征收,准以实物缴纳,不必再兑换银钱,除此之外,再无其它科目杂税;其二,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整修田亩,州县各级官衙,当免利租借农具、耕牛,以保农时;其三,抑制土地兼并,凡富豪之家,以去岁算民结果为依据,田亩、仆役、佃户等皆不得再增加。”

“其四,镇设草市,县设市场,鼓励商贸,不得再课以重税,无故刁难、克扣商贾财物者,重刑论处;其五,凡下州,镇军不得过千,中州,镇军不得过千五,上州,镇军不得过两千,县邑不论大小,置弓手一都,刀手一都,马军一队,以清境内匪盗。各道要塞驻军,统一受朝廷管辖,而钱粮自本州赋税中出;其六,鼓励镇乡士子立私塾,县学生员不得少于百人,凡朝廷开科取士,进京赴考士子,由州县资助部分旅费。”

从李嗣源口中说出来的新政法令,自然很是简洁,而下发到州县的法令,逐条逐句都有相应注解,论述极为清楚,更不会有模棱两可的疑问。

农业社会的基本是农业,新政核心,当前仍旧是农事,赋税制度仍旧采用两税法,不过百姓不必再将实物变卖为银钱,再交给官府,如此一来自然给官府收税造成了一些麻烦,但对百姓而言,则能避免在出售实物过程中,被官府与豪强相勾结恶意压价。

而至于收上来的实物,是由官府以市价售给商贾,将钱粮运抵京都,还是分类处置,则根据各地情况另作打算。

既然是新政,就不能是某些地方的新政,该在全国范围推行,藩镇也不能避免,然而难处也正在于此。

这回朝廷却不打算再给藩镇喘息之机,涉及军事的敏感部分姑且不言,新政中的农事、商业部分,却要藩镇也不折不扣执行,为此朝廷早已商议妥当,将由李从璟巡查各镇,监督此事。

天下并非不能治,治国难便难在治官、治吏,在触碰既得利益者的奶酪,这种既得利益,其实大部分都非是大奸大恶之利。

例如漕运转运时,官吏从中克扣钱粮,事实上,自漕运出现以来,从来都是一条极大的利益链,其中的黑幕与渔利之丰,堪称惊人——后世清朝有一漕运总督,吃猪、驴肉从来都是整只猪、驴只取一小片,极度奢华,可见其中黑利之厚。

但这些问题若是不加以遏制、解决,民脂民膏即便再多,都只能进入官吏私囊,而到不了朝廷手里。

当然,新政的重心还是在于十五个直属州,这是主要矛盾,要想今年赋税情况好转,主要精力得放在这上面。

李从璟在滑、濮州二州忙碌一两个月,颇有成绩、心得,而直属州刺史、官吏又基本都是精挑细选的,两者相结合,只要天意不弄人,形势还是可以期待的。

可以说,天成二年开始的这场新政,汇聚了以李嗣源、李从璟、任圜、冯道、李琪等人为首的大唐俊杰的全部智慧和心血,又辅以莫大的决心,而这些人莫不是一时人物、一时之选,可谓倾一时之力。

天成二年上元节刚过,天成新政的第一批法令,即已下达到大唐境内各州县,十五个直属州刺史,以及刺史下的各级官吏,大部分都对此翘首以盼,摩肩擦掌。毕竟对于有真才实学,渴望一展抱负,做实事的士子而言,这样的新政正是他们所日夜期盼的。

此正大展宏图之时。

如今的大唐,算不得稳如泰山,毕竟两川蜀地、荆南可谓是云波诡谲,然而好在边境没有外患,草原、渤海都很是安定,而国内藩镇,经过去岁李嗣源父子的铁血手腕洗牌之后,也都夹着尾巴做人。

藩镇无异动,其实不难理解,谁刀子大,谁脾气不好,谁就是大爷,当藩镇觉得朝廷软弱可欺,能欺负、好欺负的时候,自然不会将朝廷放在眼里,而一旦忌惮起朝廷来,谁会无缘无故犯傻,跟自己性命富贵过不去?

新政一经下达,便如火如荼进行。

秦王府。今日,李从璟要在府中见一个人。对此人,李从璟表现的云淡风轻。他如此,秦王府的人更是如此。事先几乎没有一个人,重视李从璟要见的这个人,哪怕李从璟心底实则很看重此人。

大概只有莫离知晓一二。所以李从璟在见此人时,莫离就坐在旁边。

“仆桑维翰,拜见秦王殿下!”桑维翰踩着疾步进殿,在殿中隔着老远纳头就拜,不过声音却很是洪亮,有余音绕梁之感,显然中气十足。

“免礼。”桑维翰听见十步开外,那个高坐明堂的年轻亲王声音清淡道。

“谢殿下!”桑维翰洒然起身,心中却还是抑制不住激动。

有件事桑维翰从未跟外人提起过,实则早年他就有涤荡外寇之志,就如每个唐人一样,哪怕是面对举国烽烟,也不能忍受外族的侵扰。在他看来,契丹蛮子实乃屁民,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所以在听闻李从璟率军大胜,逼迫契丹签订城下之盟后,他激动的一夜饮尽三坛酒,醉了整整一日夜,甚至写下“天兵千里饥胡头,重叫四海知盛唐”的句子。

因此对桑维翰来说,李从璟不仅是身份尊贵的大唐秦王,是他日后要效命的对象,也是天下英杰的榜样,更是他的偶像。

桑维翰抬头向李从璟看去,发现对方也正在打量他,为避讳他低下头来,等着李从璟问话。

片刻,他听见李从璟的声音在殿堂中响起,“孤曾闻听,阁下有铁砚磨穿,誓要为公辅的志向,不知时至今日,此志可曾有变?”

李从璟知道自身事迹,无疑说明对方是关注自己的,这让

桑维翰更是激动,他连忙答道:“回禀殿下,少时之言,难免狂妄,有污殿下视听,仆下惭愧。然则仆虽鲁钝,未敢忘却昔日之志。”

“何为公辅?”

桑维翰听见那个清亮的声音再度响起,这一回,那声音带上了几分肃然。

桑维翰知道这是李从璟在考校自己了,当下不敢大意,字字斟酌道:“公者,领袖群臣,位尊而责重;辅者,上辅君王,下安黎庶;世之公辅,当德行兼备,秉性忠直,下知黎民苦难,上晓君王忧思,知先贤教诲,通国之未来,而有治国安邦之才,此数者,缺一不能谬居高位。”

“阁下自认为能胜任公辅之位?”

“仆下惶恐,未敢狂妄至此。然则仆愿以先贤为榜样,时时惕励自身,日夜进取,以求能有用于社稷。”

“何人能称先贤?”

“秦之商君,汉之卫霍,本朝房杜,皆为仆下敬仰之先贤。”

“商君呕心沥血,为秦变法,不避险难,凡二十年,一朝秦强,而商君车裂而亡,阁下愿为商君?”

“仆自知无商君之才,但自量胆志不输商君,倘使能有商君一份功勋,死有何惧?”

“孤闻先贤之志,生不能五鼎食,死当五鼎烹,阁下亦有此志?”

“生能五鼎食,仆下所愿也,死为五鼎烹,仆下不耻。”

“何也?”

“遗臭万年固然不足为惧,然则倒行逆施,祸国殃民,以此彰显自身于天下,何不草庐粗茶,裹席而葬!”

“唐人若皆有阁下之志,善,然则以阁下之见,大唐之志当如何?”

“大唐者,天下雄邦,当据有天下,而威服诸夷,使四海来朝。”

“阁下之言,意在当朝应恢复太宗霸业?”

“仆下不才,闻商君入秦,知孝公欲恢复穆公霸业,言以孝公之德才,此志显小!”

“孤闻,王朝兴,百姓苦,王朝亡,百姓苦。阁下以为,霸业重,还是百姓重?”

“殿下何出此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书生之论,不足入殿下之眼!天下兴盛,王朝强大,则百业蓬勃,士子有可学,农人有可耕,匠人有可作,商人有可贾,将士有战功。凡天下子民,皆生有所养、死有可葬。国风昂扬,万民奋进,吏不惧官,民不惧吏,盗匪绝迹,此之谓我汉唐雄风!因是之故,霸业重,而百姓亦重,霸业昌,则天下幸。若国失其霸,而使蛮夷入侵,重现五胡乱华之象,一朝神州陆沉,国之不国,则天下十室九空,百姓十不余一,人如猪狗,此间滋味,又岂是一个‘苦’字能够道尽的!”

“......阁下之言,振聋发聩,孤甚为敬佩。孤有一疑,望阁下解惑。”

“殿下请言。”

“王朝强盛姑且不言,若是王朝衰败,内乱迭起,国家破碎,而外族入侵,当此时,国不献土献利,则国亡,国若献土献利,则国存,阁下以为该当如何?”

(本章完)

章六十三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上)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下)章一百七十二 军堡军堡何安在 边境边境局若何(下)章九十八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7)章七十五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3)章五十四 帝国之两难【第二更】章二十三 你怎会懂我(第二更)章两百三九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4)章两百零八 阿保机庙算无遗 李从璟胸有不平(3)章一 西北面招讨使章二七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5)章一百零四 两计使军安然归 辽东半壁已入瓮(中)章八 空城章一百三十八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中)章五十四 帝国之两难【第二更】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6)章二十七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6)章九十一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八十七 轻罗幔帐红烛低 柔情蜜意两人识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0)章十六 心血灌帝国 不负为男儿(下)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6)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过谁 拥重兵几人不叛(1)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5)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5)章七十八 为君说新政【第三更】章两百二八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5)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8)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韬争权有方 战事未起死斥候(3)章十八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一百六十二 历经磨难终成凤 多年对弈收官始(2)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0)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3)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4)章十一 一载相识十载别(5)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7)章六十八 太原小娇娘【第一更】章两百十一 安国定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中)章二十九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8)章三十七 嚣张李从璟章三十九 为我王说天下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5)章二四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2)章三十七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6)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章十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1)章七十四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2)章十七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1)章二十一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8)章二十七 百战安义(6)章五十 臣面君当跪【第一更】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2)章六十二 八千将士章两百二七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4)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敌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两百四二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7)章七十二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1)章八十五 君能以国士待我 我必以国士报之章七十七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4)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2)章两百四十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5)章八十三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10)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将去尽 行远何处觅归程(下)章三十五 李继韬之谋章四十五 先声夺军心(2)【第二更】章二十三 你怎会懂我(第二更)章八十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7)章八十六 识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无意错失章十三 有人西楼杀宰相(2)章九十五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3)章三二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1)章十七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4)章一百零二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9)章七十八 祖祖辈辈是汉人 生生世世不为奴章五十三 婉如清扬小娘子 人生最恨离别时(下)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2)章三一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9)章两百四一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6)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云多壮志 敢叫旧貌换新颜(3)章十六 淇门之变(8)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七十五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2)章五 晋阳李从璟章十三 有人西楼杀宰相(2)章九十五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2)章八十九 大浪来袭群鱼跃 风雨一路洗鲜血(2)章十四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5)章四十四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5)章四十七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8)章三十九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8)章七十八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4)章十八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5)章七十七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章一百九十五 锄强扶弱问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五十四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4)章四十二 相亲(上)【第一更】章两百三十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7)章十一 平静湖面暗流动 一时英雄俊人物章七十五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章三十四 亘古之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