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 王于兴师

时至八月末,河东的天气已经渐有转凉之势,初升的日光洒在草木枝叶的露水上,晶莹剔透。饱战之地河东,旷野一如往常荒凉,田地上杂草横生,庄稼稀少。

一队黑衣短甲的骑士在官道上策马如飞,约莫二十来人,鞍边皆悬臂旅短弩,腰间横刀随战马起起伏伏。这些骑士个个面容坚硬如铁,眼神冷毅,浑似没有半分感情。战马奔过,路边野草上的露水纷纷掉落。

队伍中一名甲士偶然一偏脑袋,正好看到旭日爬上山头,和煦的霞光打在他脸上,让这位俊朗的年轻后生,双眸看起来分外明亮;端正的五官上稚气还未褪尽,但已有刚毅之色。他身材修长,如一柄新打磨好的长枪。

日头红得滴血。希望是个好兆头,李从璟心想。

李从璟,本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普通青年,在一所二流大学混完了自己最青春的时光,毕业后寻不到好工作,只能做起了电话营销,打着银行的幌子忽悠客户买保险。这样一个平凡的小销售,某日一觉醒来,却发现好端端的自己,来到了五代。

如今是天佑十九年,十五年前,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生命走到尽头。眼下是被称为五代十国的乱世,天下诸侯林立,彼此混战不休。其中势力最大者,便是雄踞河北河东的晋王李存勖,和称霸中原的后梁皇帝朱友贞——朱温的后人。

而李从璟这一世的身份,是晋王麾下一员大将的子嗣。

他这具身体原名李从审,因日前随晋王北上征伐契丹有功,被赐名“璟”——李从璟。

李从璟收回望向红日的目光,提起精神,继续在奔行中观察周围环境。

昨日,梁晋两军斥候在小河村一带遭遇,短暂交锋,梁军斥候尽数被诛,晋军斥候唯余一人。这名斥候回去向晋王李存勖通报了情况后,也力竭而死。为进一步探听梁军虚实,晋王李存勖随即挑选军中精锐,赶往小河村。作为晋王亲军从马直的一员,李从璟主动请命,成为这些精锐中的一个。

为首的队正骤然抬起手臂,整个骑队逐渐慢下来,从减速到立定,不过五息时间,二十来人动作整齐,没有一丝杂音。

“已到昨日斥候遭遇地带。”队正李荣咧开嘴,低沉的声音具有非同一般的穿透力,“下马。”

李从璟和众军士齐齐滚落马鞍,动作干净利落,他的心跳在此时微微有些加速——却不是因为紧张,而是有些许亢奋。

众人取下臂旅短弩,马匹被拉进路边林子隐藏起来,留下一人看守之后,李荣带着李从璟等人向前摸去。

进行不久,视野里出现一个小村落。村落显得破败不堪,安静异常。李从璟知道,这便是小河村。地处交战前线,村里的人怕是早已逃得干干净净。

李荣领着众人穿过村落,确定村中无人,又往前行了一段不小的距离,复停下来,随即命令两名军士继续前行放哨,其他人等开始在官道上做些简单布置,一切妥当之后,所有人都隐藏在官道两侧的缓坡上。

所有人执行军令时都无声无息,没有任何异议,不

管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其中的奥义。

李从璟伏着身子,把自己丢在草木间。他本身不是斥候,看了身旁同样伏着的老斥候李荣一眼,想了想,他不动声色的问:“队正,我们在此作甚?”

李荣动也不动,“等。”

“等什么?”

“等梁军。”

“等他们作甚?”

“等他们来送死。”李荣习惯性咧嘴露出一抹笑容,有些残忍的味道。

李从璟不再言语。他知道,接下来,他将再度面临,自己在这个的时代又一次生死考验。说起来,这早已不是第一次。前些日子跟随晋王北征契丹,李存勖在契丹军中杀得四进四出,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作为其亲卫,李从璟就差点死在乱军之中。

日头升得又高了一些,阳光从树枝间透下来,打在李从璟冰冷的柳叶甲上,他摘了一条草茎叼在嘴里,慢慢咀嚼,心头渐渐静如湖水。

李从璟不知道在今日接下来的战斗中,自己会不会死,但他知道,自己要想在这个时代活下去,唯一的方式,就是不停的战斗——要么踩着别人的尸骨活下来,要么战死成为他人的垫脚石。因为,这里,是乱世。

自打一觉醒来,莫名其妙来到五代,转眼间,李从璟在这个时代已经生活了整整十年。

十年弹指一挥间,所有的不适应也都早已适应,十年如白驹过隙,李从璟看起来还是一个平凡人,没有手握千军万马,刀之所向,大军奔驰。所谓一穿越就凭借过人智慧,把历史人物玩弄于股掌之间,天下唾手可得的美梦,都是如此不切实际。

最简单的,一个人都不曾杀过的雏鸟,怎么战胜那些在沙场摸爬滚打多年、一身伤痕的宿将?一个在都市生活多年还没有上位的普通人,如何算计那些在乱世中-功成名就的智者?

正因如此,李从璟花了十年时间磨练武艺、熟读诗书兵法、观察世道,如今十年过去,他也正式走上沙场。现在,他杀人,他一步百计,只因他要在这个乱世活下去。

“来了!”李荣忽然低声道。

李从璟顿时精神一振,双眸微微眯起来,整个官道左右的场景,都被他收在眼底。少顷,依稀的马蹄声响起,俄而渐密渐急,一队没有旗帜的红衣骑士出现在官道上。

李从璟一点都不担心梁军真会如李荣所说那般,出现在官道上。斥候在前线失去音讯,主将必定会派遣后续探子前来弄清情况,区别只在于谁先到这块地方和谁的人多而已。

而眼下李从璟品味的,是梁军是否真是来送死的。

谁才是猎人?

“二十一人。”李荣一眼望去,立即确定了对方的人数。作为斥候,那是军中精锐中的精锐,是类似于后世特种兵的存在,点数自然是基本功。

李从璟看到,这队梁军的装扮和己方相差无几,皆是短甲横刀臂旅短弩。斥候为追求极致的速度,装备上力求轻便,有的斥候甚至不着甲。这倒是与后世武装到牙齿的特种兵颇为不同。

眨眼间,梁军已是近在眼前

,马蹄声如鼓点,重重敲击在李从璟心脏上。从看到梁军,到梁军到近前,这期间的距离并不长,对方所耗时间更是极短,然而在李从璟的感知中,时间犹如过了一个春秋,一切都在此时显得别样缓慢,四周的空气仿佛已经凝固,在没有半分声响。

李从璟的眼神随着对方的马蹄抬起落下,他似乎能够感受到埋头奔进的战马的呼吸声,那是一种一往无前的节奏,即便它是在迈向死亡。

李从璟感到有人拍了自己肩膀一下,偏头去看,就见李荣伸出食指一点对方为首一人,再指向他自己,随后再点对方两人,指了指李从璟。李从璟立马意识到,李荣这是在给自己分发击杀目标。

微微颔首,李从璟表示明白。

就在这时,梁军首领忽然抬手勒住马缰绳,刀锋一般的眼神向李从璟这边投来。他身后的队伍,也在刹那间停下。

李从璟双目一凛,战场杀机如冷水一般,刹那间迎面扑来。他知道自己这方恐怕已被对方察觉,虽不知对方何以能未卜先知,但战场上应有的意识却在这一刻没有丧失。

他眼中腾地升起一股杀意,起身,端弩,瞄准,射击,动作一气呵成。随着弓弦一声闷响,弩箭应声而出,直奔目标面门!

一箭发出,李从璟心头一片镇定,他双眼盯着目标,手脚没有丝毫迟滞,右手后探,准确掏出一支弩箭,迅速装填在弩机上。

同时,道路两旁林中刹那射出近二十支弩箭。

“敌袭!”梁军首领一偏头,同时大喝一声,梁军纷纷滚落马鞍。而伴随着弩箭射入身体的声音,惨叫声闷哼声已是此起彼伏,鲜红的血花在空中绽放,马嘶声如泣如诉,前一刻还鲜活的生命,骤然间失去意识。

然而即便是以斥候之精锐,在甲胄防护下,能射出一击夺命弩箭的毕竟是少数,幸存的梁军军士以马为屏,拼命稳住躁动的马蹄,同时端弩在手,寻机反击,彰显出不俗的军事素养。

只不过晋军占尽先机,以有心算无心,一波齐射已给梁军造成不小伤亡,此时岂会给梁军喘息的机会?

两箭之后,李荣大吼一声,领人从林中冲出。晋军斥候冲出时,手中臂旅短弩再发一箭,也不管中没中目标,随手扔掉短弩,一把抽出腰间横刀,在短促的金属摩擦声中,脚步飞跃,纷纷挥刀杀向面前梁军!

在晋军发出第三矢弩箭时,不少梁军也相继扣动手中弩箭扳机,虽然这一波弩箭双方成效都不大,掩护成分大于杀伤意图,但也不乏倒霉的被弩箭射中。

李从璟刚抽出刀,就看见一个冲在自己侧前的斥候,被一箭贯穿喉咙,脑袋如遭锤击,猛然后仰。如此近距离之下,那斥候的身子,被巨大的冲击力带得向后飞去,一抹鲜血洒向空中。

便是早先已随李存勖经历过不少战事,李从璟也被这一幕震得眼皮猛然一跳。然而他毕竟是历经生死之人,此时断无分毫惧色,横刀在手,李从璟以生平最快的冲刺速度,扑身到那个早就盯好的梁军面前,用尽力气将横刀挥战下去。

(本章完)

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4)章五十八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1)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4)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8)章九十九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6)章一百四十一 游演武院有三望 说耶律敏待一言(中)章八十九 走马观花过扬州 钱元瓘再会太子(下)章九十二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章三十三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1)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章二五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3)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8)章七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7)章八十八 走马观花过扬州 钱元瓘再会太子(上)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中)章三十五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3)章一百五十五 闻君欲行来相别 大势将成起异变(1)章十三 有人西楼杀宰相(2)章六十四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7)章两百四七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2)章十四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1)章三十二 军神章七十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8)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7)章八十七 谁为读书人立心 谁向宣武军告密章二十六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4)章四十八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4)章八十七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3)章四十八 劫道章六十八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3)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3)章二十五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4)章二十六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5)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3)章七十四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2)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章五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2)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2)章一百零一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0)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10)章十九 当年明月仍皎洁(上)章三十三 军情处章十七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8)章一百九十五 锄强扶弱问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敌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两百三五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2)章一百零九 士卒死战活离阵 将军浴血为哪般(上)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6)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8)章十五 谁是刀,谁握刀?章八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章一百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5)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3)章九十六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3)章一百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5)章四三 昨日烟云留不住 明朝双手织凤霞(5)章六十八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6)章五十三 两线(第二更)章一百二十一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4)章七十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5)章两百四八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3)章两百四四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9)有关李嗣源章七十 北面有朋远方来 三问三答见生死章五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2)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阳 衣冠南渡自此终章五十四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0)章五十六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1)章十三 淇门之变(5)章三 千里之远有枭雄(下)章二十六 百战安义(5)章六十六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7)章二 为国征战不惜身 欲为忠臣不可得(中)章二十六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4)章五十九 破城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1)章五五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2)章一百零三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0)章三十九 女豪镇契丹章六二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9)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三四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3)章九十四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章四十八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4)章两百四三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8)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9)章六十七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8)章两百十六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上)章二八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6)章一百一十九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2)章三十九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8)章八十九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中)章六十八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2)章七十一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9)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杀人 梁军谋深初接战(上)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万民颂 十年奔波何时休章两百五十 一代雄主终落幕 兴亡从来因人事(中)章四十一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2)章七十六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3)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楼 细细路遇杜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