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五 洛阳秋雨日绵绵 北归之人入东宫(3)

(三更)

太,最大的意思,太子,皇太子,便是皇朝、皇帝最大的那个儿子;东宫,因为位在宫城之东,所以称为东宫,某种意义上,东宫也是宫城的一部分。成为太子,入主东宫,便是皇朝储君。

储君,皇位继承人,平日里所作所为,都是在为继承皇位做准备,凡皇朝之事,就没有储君不能参与的,从原则上说,皇朝一切事务都向储君开放,供其历练。

寻常皇子,郡王也好亲王也罢,除非本身职责所在,例如本身就是兵马元帅,就能处理兵马事,否则要插手或者办理事务,都得皇帝与朝廷委派,一件事做完了相应职权也就没有了。

这就是除却尊荣之外,太子与其他皇子的不同。

太子为储君,既然是储君,与其他臣子也就有了君臣之别,天下臣子,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寻常大臣,彼此之间都有君臣之意。

储君与国君,差的就是那顶皇冠。

李从璟被册封为太子之后,较之往常更为繁忙,尤其是刚成为太子这段时间,诸多事务都要熟悉,其中不乏李从璟先前不曾接触过的,这期间也都要一件件摸清门路,皇帝不用每件事亲力亲为,但每件事都得知晓一二。

天下事,君王不敢不知。

就在李从璟适应太子这个身份的过程中,长兴元年悄然到了尾声。

扬州、寿春依然在打,吴国没有放弃江淮的打算,所以也就不能不持续增援扬州,楚地也依然在打,王师在郭威的指挥下,已经打出了朗州。

这一日,李从璟来到军情处,与桃夭夭相见。

葛三娘等一批被吴国抓住的军情处锐士,此时都已经顺利交换回来,李从璟虽然诸事繁忙,还是抽空去慰问了一回,之前在滁州停留的苏红袖,也跟着一起回到洛阳。

葛三娘见到桃夭夭后很激动,比见到李从璟都激动,她对后者更多的是敬畏,在李从璟与她说话时,她都诚惶诚恐,每句话都咬文嚼字,生怕出了甚么差错,倒是苏红袖要好上一些,她虽然也畏惧李从璟的威名,好歹是在李从璟未成为太子时见过的。只不过这妮子与在滁州时不同,眼下虽然低着头,但不时偷看李从璟两眼,仿佛想从李从璟脸上找出花儿来,好在李从璟出门前是照过镜子的,否则就得摸摸看是否有眼屎。

见过葛三娘等人,李从璟在离开军情处之前,与桃夭夭商量了一番善后事宜,李从璟念及诸人的功劳,对桃夭夭道:“葛三娘等人,愿意留在军情处,继续四处征战的,可以用之,若是不愿再过此等日子,可以酌情安置。”

桃夭夭却是摇头,“一日是军情处,终生都是军情处。”

见李从璟想要说甚么,她补充道:“这些人若是退下来过寻常日子,没了军情处依托,很容易被青衣衙门抓获,届时他们若是供出甚么对军情处不利的事,就是莫大损失。”

李从璟想了想觉得有理,也就不插手军情处的具体事务,任由桃夭夭去安排。

“王老先生如今何在?”李从璟忽然问道,王不器之前在六部任职,后来辞了职务。

“回淇门去了。”桃夭夭奇怪的看了李从璟一眼,“这时候问我父亲作甚么?他可不会再出仕,你别想打

甚么主意。”

王不器之所以从六部辞官,却是因为不适应官场风气,虽然如今朝廷吏治较为清明,但官场惯有的应酬交结以及潜规则还是不会消失,这位晚年读书读成大器的老者,一身书生傲骨半分没丢,虽然在洛阳士林中混出了偌大名头,被洛阳士子所尊敬,但还是毅然辞官回乡。

李从璟没打算隐瞒桃夭夭,便将真实目的说了出来,“我打算让老先生回来帮我一把,虽然老先生不愿为官,但想必教书育人这事不会拒绝。”

桃夭夭很有把握的摇头,“哪怕是做大学士,在太学院教书,父亲也不会愿意。”说到底,无论是翰林还是大学士,总归是官场中人,太学院也非“净土”。

“不去太学院。”李从璟道。

“不去太学院,难道下去州县?”桃夭夭一副你脑子没进水吧的表情。

李从璟被桃夭夭这副表情给膈应到,趁其不备揉了一把她本就乱糟糟的长发,在对方要发火之前又严肃道:“我要在洛阳新建一所学院,教授年少学子百家学问,体制类似于演武院,眼下正在忙着招先生,老先生学富五车,我怎能不求?”

这件事桃夭夭曾听李从璟提过,故而李从璟一说她就明白了个大概,“若是如此,父亲应该会考虑。”

“那就帮我写封信,过两日随我的人一同去淇门。”李从璟道。

桃夭夭没好气道:“这事跟我有甚么关系,你要请自己去请。”

如今李从璟都成了太子,这娘们儿在他面前还是一副老娘想不理你就不理你的模样,跟在神仙山下初见时毫无不同。

李从璟正色道:“我的事不就是你的事?你还跟我客气甚么,多不符合你身份。”言罢,不由分说,拉着桃夭夭就进屋,一把将她按在小案后,让她立即写信。

桃夭夭怨气冲天,很想抽出刀子来捅死眼前这个王八蛋。

从军情处出来,李从璟马不停蹄赶去了城东,他倒不是去演武院。与演武院相隔不远的地方,圈了一大片地出来,内里的百姓都给搬走了,屋舍也要重新推倒统一规划重建,这里就是李从璟挑选的建立学院的地方。

建学院,亦或说建大学,在李从璟眼里是千古功业,如今他不用在外征战,朝廷里整顿吏治、削弱藩镇等大事也都落下帷幕,新阶段的新政也在州县有条不紊推行,此时他虽然杂务颇多,却也没甚么要紧事,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将学院建起来。

眼前街坊里正在施工,一片热火朝天之象,李从璟站在工地外打量工程进展,觉得颇为满意。监督学院修建这件事的是杜千书,因为早先主持过演武院的修建,此事他轻车熟路,虽然杜千书日后不会成为学院院长,但处理眼下的准备工作还是没有问题。

杜千书指着工地向李从璟汇报相应情况,那些施工的民夫与分管施工的官吏,远远瞧见太子殿下的车驾到了,都卯足了劲儿干活,精神头十足。

“学院建筑修建并无太大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先生,若是想在明春招收学生,就得早早将先生召集起来,还得先行编撰教材,设定课程进度......”李从璟望着工地,“寻常先生并不难找,但要确立学院的高位,就得找那些享有盛名,有真才实学的大

家,其中儒道两家的先生相对好找,百工却难了些,那些百工大家哪怕精通技艺,但未必会教授学生......”

杜千书忽然道:“有名的先生并不难找,殿下何不让军情处去查,只要查到了那些大家所在之处,再要将他们请来也就不太难。”

李从璟眼前一亮,“有理。”

要找儒学大家,就去士子中问,要找医药大家,就去大夫中问,要找制剑大家,就去铁匠中问,这些事要是让李从璟派人去做,难免事倍功半,要是让军情处去寻,熟门熟路的确简单得多。

李从璟回到军情处,桃夭夭从案牍中抬起头来,一脸的不待见,嫌弃道:“你又回来做甚么?”

李从璟把脸一黑,“我是太子,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桃夭夭撇嘴道:“只有蚊虫才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李从璟怒道:“桃夭夭,你这是恃宠而骄!”

桃夭夭毫无惧色,双手一摊,“我可是凭自身本事吃饭的。”

李从璟没了脾气,一本正经道:“桃大当家,你得有追求啊,要为国家分忧!”

桃夭夭白了李从璟一眼,“我的追求就是无忧无虑。”

李从璟痛心疾首,“做人要有志气!”

桃夭夭呵呵道:“我是女人,要志气做甚么。”

李从璟挤眉弄眼,“志气可以当饭吃。”

桃夭夭懒得理他。

李从璟靠近了桃夭夭几分,神秘道:“天下无数女子,都有嫁入东宫的志气,嫁入了东宫,就可以无忧无虑了,你说这志气是不是可以当饭吃?”

桃夭夭怒目而视,“这也叫志气?”

李从璟嘿然道:“认为这不叫志气的人,本身肯定是有志气的,既然你有志气,那就好办了,你帮我找几个人,学问越高越好,山川湖海,州县乡里,我都要。”

说罢,李从璟站起身,朝瞪着她的桃夭夭露出一个自认为很潇洒的笑容,“别瞪我,瞪我有甚么用,反正你肯定会去做,你啊,就是心眼太好!”哈哈大笑几声,李从璟大步出门。

桃夭夭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叫来贴身丫鬟,盯着李从璟的背影道:“去,给他使个绊子!”

丫鬟怯生生道:“这......奴怎么敢?”

桃夭夭露出一个丫鬟看不懂的笑容,“我就知道你不敢。”

丫鬟万分不解,“那大当家还让奴去?”

桃夭夭伸出手,捏在丫鬟腰间,使劲儿一拧,“我就是找个借口拧你一把。”

丫鬟五官一抽,尖叫出声,完了一脸欲哭无泪。

发泄完,桃夭夭竟然就心情大好了,于是开始着手布置李从璟安排下来的差事。

李从璟回到东宫,发现夏鲁奇在等他,对方眼下到洛阳来,自然不是例行述职那么简单,豆娘已经被接到了洛阳,依照李嗣源的意思和仪程安排,年前李从璟就要娶豆娘进门。

河东已经被夏鲁奇治理得差不多了,李从璟寻思着,是不是让夏鲁奇明年到楚地去,毕竟郭威一人统领大局,还是显得有些太单薄了,若是再有夏鲁奇相助,无论淮南再冒出多少年轻俊彦来,李从璟都觉得不会有太大问题。

(本章完)

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2)章七十四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6)章三九 昨日烟云留不住 明朝双手织凤霞(1)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下)章一百七十 军堡军堡何安在 边境边境局若何(上)章四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5)章六十四 谁在喊威武【第三更】章三十八 狡诈恶毒章二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2)章一百零三 两计使军安然归 辽东半壁已入瓮(上)章二十四 父子的战争(第三更)章四八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2)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八十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6)章三十四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3)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1)章二十四 百战安义(3)章九十八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7)章两百三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1)章三四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3)章三十七 唐军之北来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树 雄主不屑转顾之(下)章两百十六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上)章七十四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八十七 轻罗幔帐红烛低 柔情蜜意两人识章四十二 董璋章三十三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1)章十 淇门之变(2)章五八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5)章七十二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10)章四九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3)章十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1)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2)章四十三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4)章五十五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1)章二十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4)章五十九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2)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1)章七十八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4)章十 家国天下无事平 算计谋划谁人清章十一 投靠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树 雄主不屑转顾之(下)章二十六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5)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九十七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5)章一百二十八 鞑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风情异江南(中)章四十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1)章二 千里之远有枭雄(中)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2)章九十五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2)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6)章一百八十四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2)章七十一 抬头问苍天【第一更】章一百二十八 鞑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风情异江南(中)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7)章一 王于兴师上架感言章十 一载相识十载别(4)章一百三十八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中)章二 千里之远有枭雄(中)章一百四十四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中)章十九 练兵之法章九十五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3)章一百零八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3)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1)章十三 战士之仇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过谁 拥重兵几人不叛(2)章四十七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3)章十 家国天下无事平 算计谋划谁人清章二十 晋王令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4)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阳 衣冠南渡自此终章九十七 论学堂里惊天下 十万王师围金陵(1)章四九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3)章三十四 虎子与犬子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3)章八十六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2)章四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5)章一百一十五 既复故土不忍弃 亡羊补牢候乳虎(上)章八 首殇阆州破 初捷剑门裂(1)章十一 投靠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3)章五十五 生搏死斗欲突围 临死不忘顾大义章九十三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1)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须为鉴 眼前艰难赖谁平章七十一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5)章两百零六 阿保机妙算无遗 李从璟胸有不平(1)章四十九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4)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东西章二十七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二十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4)章七十九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6)章六十八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4)章八十八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上)章十 一载相识十载别(4)章三十五 心思章九十六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5)章三十六 西楼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