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

如果有人想要知道在中华帝国的工业系统里,哪个部门的工人素质最高,哪个部门的工资福利最好,哪个部门的行政级别最高的话,工业系统里消息比较灵通的老工人们都会告诉你,这个部门肯定是造船部门。

从西元69年王书辉穿越到明朝末年开始,他就在第一时间里开始创立造船厂培养造船工人和技术人员了。

复兴党最早的造船企业,就是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规模不算特别大的,但是在中华帝国的造船领域中培养出了大量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枝江造船厂。

虽然这家企业现在的规模连临近它的武昌造船厂都比不上了,可是这家以生产千吨级以下的内河蒸汽动力舰船为主的企业,仍旧是复兴党造船企业中的元老。

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王书辉领着一帮明朝土著,依靠着现代社会的智力支持和设备支持,终于在十七世纪的中国建立起了至少可以达到而且超越清朝末年水平的近现代造船工业。

到西元6年,复兴党已经建立起了一个体系完整,自给自足,能够独立发展和生产的现代化造船工业体系了。

在中华帝国的几千万工业人口中,总人数三十多万的造船工业,是具有高级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最多的工业领域三级以上技术工人超过百分之六十,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初级工程师两千多人,六十七名中级工程师,一百二十九名大专院校毕业生。,是工人文化素质最高的工业领域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工人通过了小学文凭考试,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工人通过了初中学历考试。百分之百无文盲。。

就是在这种的条件下,中华帝国的造船水平高速发展,早早的实现了造船工业的模块化虽然水平很低。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生产铁肋木壳船的中国了。到西元6年年初,整个中国的舰船,基本实现了四个海军军区北中国海军区、东中国海军区、南中国海军区、西中国海军区,十六支海军舰队主力军舰的铁壳化。

一级战舰平均排水量超过四千吨,二级战舰排水量超过两千吨。所有辅助性军舰包括运煤船、运兵船、维修船、补给船、通讯船等都是统一的全蒸汽动力的大型铁肋包铁船。

其中体现了中华帝国造船工业最高水平的铁甲舰队,中华帝国远海舰队的主力舰“七大圣”战列舰以西游记里的七大圣,平天大圣、覆海大圣、混天大圣、移山大圣、通风大圣、驱神大圣和齐天大圣命名的七艘军舰,更是全部都是钢铁结构的,标准排水量超过四千吨的铁甲舰可以看成是等比例缩小的,装甲很薄的,舰炮口径很小的,假冒伪劣版的定远镇远。

虽然因为军事工业的发展没有追上造船工业的脚步,目前采取先进的旋转炮塔的铁甲舰使用的仍旧是双联装的最大口径只有200毫米的火炮。但是中华帝国的造船技术已经非常的发达了。

在民用船只上,中华帝国的民用船只更是越造越大,甚至出现了排水量达到7000吨的全蒸汽动力铁肋木壳结构包铁结构的专用移民船。

而现在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着世界贸易的中华帝国的武装商船,更都是使用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的平均排水量四千到五千吨的货运轮船。

目前止步于印度沿海的西方殖民者之所以会乖乖的在中华帝国的面前低下狂妄的头颅,那些在印度洋沿岸随处可见的四五千吨的全副武装的武装商船,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的。

要知道看到这些比本国最强大的战舰还要先进还要强大无数倍的巨大商船之后,西方殖民者是根本没有办法产生任何的违抗中华帝国意志的想法的。

而那些南中国海地区的中华帝国的藩属国之所以都乖乖的和中华帝国签署了各种藩属条约,也都是因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巨舰大炮”下的“正义”。

毕竟,嘴上说的礼义廉耻文明进步,和在“巨舰大炮”的阴影下宣扬的礼义廉耻文明进步,完全是两个水平上的说服力。

华夏45年,西元6年6月,中华帝国应藩属国云仙王国的请求,对德川幕府开展的“亚洲共荣”行动正式展开。

执行这次行动的主力舰队是中华帝国远洋舰队。不过这支总共有十二艘军舰和大量后勤船只组成的舰队,只有一艘主力舰是中华帝国远洋舰队最新列装的七大圣级战列舰。因为中华帝国远洋舰队的七艘战列舰里,只有这一艘是能够比较好的正常运行的战舰。

中华帝国造船工业的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对于生产制造这种近现代水平的“高科技”产品来说,还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的。

因为对于这种全新设计的军舰生产还不那么熟练,所以就造成了七艘采取最新设计的战列舰里面,只有“齐天大圣号”战列舰顺利的通过了海试和实战演习。其他六艘军舰在海试和演习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覆海大圣号”战列舰在第一次海试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可怕的事故。两台主锅炉居然在战舰刚刚开始运转后就同时爆炸。如果不是救援及时,这艘薄装甲的铁壳船很可能就要沉没在海中了。

这次严重的事故让大连造船基地的一些老工人们对于军委对这批战舰的命名有点犯嘀咕。不少人在家里都和老婆都嘀咕过,用七个神魔里的大魔王来命名军舰,是不是有点不妥当。

结果还是在春节结束,王书辉会见完了徐天草之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首诗,给这次风波画上了句号。

在这首王书辉抄袭毛老人家的,名为祝贺岛原人民反封建革命胜利的诗歌中,王书辉用“白骨精”和“鬼蜮”来形容德川幕府对倭国人民的封建统治。

他一方面用“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来赞扬岛原人民对幕府反动政府的武装斗争的胜利。另一方面,他又用“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指明了中华帝国发起的应云仙王国的请求针对德川幕府的行动,是一次彻底打破德川幕府对倭国人民的封建压迫和剥削的正义行动。

这首诗的发表和随后王书辉到大连造船基地视察,并在视察中对大连造船基地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慰问和肯定,使得大连造船基地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们彻底的放下了心来。

特别是中华帝国宣传部趁着这次风波在全国公映了一部名为大闹天宫的动画片,更是在全中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齐天大圣”的风潮。

一时间,整个中国的范围内,修改版的西游记彻底的风靡了起来。在中国各地的少年军军营里,戴着孙悟空面具和同学们用木棒互相打闹的青少年学生随处可见。而被中华帝委命名为“齐天大圣”号的中华帝国远洋舰队的战列舰,也成了全国人民的追捧对象。

事情都是要从两方面来看待的。

“齐天大圣号”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中华帝国的对倭行动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持,这对中华帝国来说是个好事情,可是对于统治着倭国的德川幕府来说,就绝对算不上一个什么好事情了。

在原来的历史时空里,美舰在海军准将佩里的指挥下,用巨舰大炮轰开了倭国的国门,从此掀开了幕府统治灭亡的序幕。在本时空里,同样的事情,将由中华帝国来进行。

9世纪五十年代,被后世倭国人追捧的美国准将佩里领导的美国东印度舰队的四艘“黑船”,与现在的中华帝国的海军舰队战舰比较起来,是非常的落后和寒酸的。

在“黑船来袭”中,最先进的美国舰队旗舰,是一艘使用明轮驱动的,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的,速度只有节,满载排水量仅有220吨,乘员只有0名的落后的外轮式快速帆船“密西西比号巡洋舰”。

而这次前来倭国执行“亚洲共荣”行动的中华帝国海军舰队,即使不提实力最强大的排水量44吨,4000匹马力,2节航速,主炮口径200毫米,螺旋桨全蒸汽动力的“齐天大圣”号。就是负责运兵工作的四艘运兵船,也都是铁肋木壳包铁结构的,排水量五千吨,装备了前四后四门50毫米口径大炮,旋转式炮塔的先进武装运兵船。

真要是比较起来,就是其他几艘二等军舰,也要比佩里老头的黑船要先进的多。

要知道,这些二等军舰,可都是三千吨以上排水量,装备了一个双联装200毫米口径的主炮塔,配备了前二后二,四个50毫米口径双联装炮塔,门60度旋转的大炮的强大巡洋舰。

虽然这些军舰无论是主力舰还是巡洋舰都是“皮薄”装甲薄,“口小”主炮口径小,的“小厂”货,可是要知道,这种比较是针对另一个时空十九世纪晚期的列强国家的军舰来说的。

把同样的东西拿到两百多年前来,这些东西,只有比原时空的美国黑船更加强大更加无法对抗的道理。

一艘战列舰,六艘巡洋舰,一艘维修舰,四艘运兵船,和没有编入作战序列的一系列补给舰和运煤船,当这支“庞大”的舰队出现在江户湾的时候,德川幕府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出任何有效的反应。

在原本的历史上,5年嘉永六年七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修佩里lbrprry,794~5将军,率领四艘军舰开到江户湾口,以武力威胁幕府开国。

舰队中的黑色近代铁甲军舰,为倭国人生平第一次见到。佩里赠给幕府显示工业文明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而幕府却只能用力士搬运回赠的大米来展示实力。佩里舰队的到来令倭国人震惊,深切感受到倭国与外国的巨大差距。

倭国人称这次事件为“黑船来航”。

由于这四艘军舰合共有六十三门大炮,而当时倭国在江户湾的海防炮射程及火力可与这四艘军舰相比的大约只有二十门,在不开国就开火的威吓下,幕府不敢拒绝开国的要求,但又恐怕接受培里带来的国书后,会受到全国的抨击,于是当时幕府的首席老中阿部正弘藉口要得到天皇的批准方可接受条约,并约定培里下一年春天给予答复。

在本时空里,中华帝国的海军舰队比佩里的黑船舰队要强大无数倍。中华帝国海军的表现也比美国海军的表现更加的“直接”。

在轻松机摧毁了德川幕府寒酸的海防炮台,将德川幕府没头没脑的派到海滩上送死的几千人组成的使用火绳枪和青铜炮的军队,洗地清空之后,四艘运兵船运载了两千名中华帝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和一万千名南九州归化军,在毫无任何的骚扰和阻挠的情况下,登陆了江户。

和两百多年后的窝囊废子孙不同,德川家光领导的德川幕府,是一个正在上升阶段的,朝气蓬勃的封建统治集团。

德川家光这个刚刚三十多岁的著名同性恋者正处于自己的事业上升期。虽然北海道、四国和九州已经被中华帝国实际上占领,但是他还是牢牢的控制着整个倭国的精华和主要部分本州。

所以,在面对中华帝国的武装打击之后,德川家光并没有像他的窝囊废子孙那样立即就萎了。他没有立即就对中华帝国的打击表示臣服,而是再接再厉的把早就已经集结在了江户地区的五万多幕府武装,再次的送上了屠宰场。

执行本次“亚洲共荣”任务的陆军主力并不是那两千名从南九州海军基地调来的复兴军海军陆战队的士兵。

为了检验经过了一年正规训练的倭国归化部队的实际作战能力,担任本次陆战主力的,是刚刚组建一年多的,由南九州的萨摩、大隅、日向等地的倭国归化人组成的“中华帝国忠勇军”士兵。

第22章 起步(6)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191章 武昌起义(1)第24章 起步(8)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76章 大丰收(2)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104章 王书辉下乡记8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311章 终结者8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174章 审判(2)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250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4)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360章 建设新湖北(3)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139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1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309章 终结者6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296章 朱舜水访武昌(1)第39章 妖僧(3)第307章 终结者4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106章 反对本本主义2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80章 大练兵(4)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126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7第27章 开始(3)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16章 立足(4)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