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

在有着美少年审美传统的倭国,被后世人称为倭国历史上最著名美少年之一的天草四郎,长得确实是一副唇红齿白面如冠玉的漂亮样子。

如果比较一下的话,他的模样很像后世倭国的一个女演员,曾经在影视剧中扮演过天草四郎本人的黑木明纱。

特别是因为改换了服饰和发型,天草四郎现在除了在正式场合里永远穿着中华帝国赐发的按照古代中国诸侯的服冠制定的衮旒以外,平时穿的也是明代样式的燕居服,戴着东坡巾。

更因为他的头发不再是那种非常滑稽和丑陋的倭国样式,而是改换成了长头束发的中国传统样式,所以从总体上看,这位新鲜出炉刚刚年满十六岁的中华帝国藩属国云仙国的国王,就像一个前朝大明的富家公子一样。

他这幅样子要是被后世中国的青少年女性们看到,肯定会在现场就引发一场混乱出来。

不过,17世纪的中华帝国是一个奉行劳动最光荣的工业化国度。在中华帝国,衣着打扮这件事情,目前还是女性的专利。各大国营和私营商场和商店里的服装部门里,永远都是女性服装占据百分之九十九的铺面。

一进到商店里面,铺天盖地的都是各种各样,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琳琅满目让人头昏眼花的各种女性服装鞋帽和饰品化妆品等等东西。

在男性服装上,中华帝国只有各种不同的颜色,但是基本样式基本相同的那种制服类型的服装和鞋帽。最多也就是在材质上能够区分出使用劳动布和化纤布制成的结实耐脏样式挺阔的工作服,和棉布制作的舒服合身样式随便的家居服两种而已。

因为复兴党在中国掀起的反封建革命的冲击,在没有复兴党的号召和引导下,中华帝国的国民们出于自己在工厂和农场中的实际工作原因,都不再会穿着那种长袍大袖的传统服饰了。

要知道,即使就是爱美的女性们,她们在工作中,也都只会穿着干净合身有着劳动保护意义的各种材质的工作服。

那些漂亮的衣服,也只是她们在工作之余的时候用来穿着打扮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容貌俊美风姿潇洒的徐天草国王的样子,在中华帝国并没有引来什么仰慕的目光。

在轮船驶进天津港,登上中华帝国的国土之后,一直很紧张的徐天草国王发现,这个在几年前还是一个以传统服饰为主要穿着的国家里,新的中华帝国的国民们看着他的那一身中规中矩的“汉服”,大部分都是用一种奇怪的略带点嫌弃的眼光。

他不知道的是,这种有点嫌弃的眼光并不是因为他是外藩国王的缘故,单纯的就是在这个认为劳动是最光荣的事情的国家里,在这个大皇帝陛下,中华帝国的最高领袖王书辉本人都要在每个月定期的复兴党员义务劳动中去扫大街挑大粪(城市公共卫生间是粪池加盖的旱厕)的国家里,穿着这一身宽袍大袖的衣服还挺合身挺合体,那就意味着他是一个不事劳作的家伙。

在中华帝国这个“只有死亡才能终结人民群众的劳动和学习”的国家里,在中华帝国这个退休年龄男六十五岁,女六十岁,即使退休后也要继续接受国家组织的保健性军事训练、手工劳动(简单木工、编织和糊火柴盒等轻微劳动以此补贴自己的生活)和文化学习(主要是能够修养身心的毛笔字和国画)的国家里,穿着这么一身明显会妨碍劳动和学习的衣服,不被大家用歧视性的眼光去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了,因为对中华帝国的不了解,徐天草国王对于中华帝国的人民的眼光并不是那么的在意。让他在意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他能不能在即将进行的会面中,赢得中华帝国大皇帝陛下的好感。

即使现在的中华复兴党主席、中华政务院主席、中华人民复兴军总政委以及中华帝国皇帝王书辉不怎么太参与国家的具体工作,而是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基层调查、理论研究、科研教学等等相对比较虚的工作层面上了,但是也不是说一个不怎么太重要的外国政府领导人想要见到他,就能随随便便的见到他的。

要知道,王书辉作为中华复兴党的导师和领袖,每天光是要看的文件和材料,要见的中`央和地方的党员干部,就是一个海量的工作。

所以按照王书辉的时间安排,云仙国王徐天草是在二十天之后,才见到了中华帝国的大皇帝陛下王书辉的。

中华帝国虽然不再是那个讲究排场和威严的封建帝国了,但是作为一个工业化的现代国家,作为一个工业化的现代政党,中华帝国和复兴党也是有自己的正式的外交制度和规矩的。

在中华帝国外交委员会礼宾司的安排下,徐天草先是入住了新京特区的外交宾馆。在享受了三天的新奇而又激动的现代化生活之后,徐天草才被安排见到了中华帝国外交委员会藩属国管理局亚洲处的处长。

在和外交委员会藩属国管理局亚洲处的处长进行了会面,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诉求之后,又过了三天,徐天草才见到了中华帝国外交委员会的一名副主任。在和这位副主任再次表达了自己的诉求之后,徐天草回到外交宾馆继续等待。

等到又过了三天之后,政务院的一名分管外交工作的委员才会见了徐天草,和徐天草就他提出的诉求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商谈。

在商谈中确定了中华帝国对云仙王国最近三年的经济援助数量、云仙王国的常备军数额和治安警察的规模、云仙王国的港口开发和建设、云仙王国的教育和医疗体系建设等等一系列问题之后,徐天草再次回到外交宾馆,开始了长时间的等待。

在这段时间里,徐天草在外交委员会礼宾司干部的陪同下,参观了位于范阳(原北京)地区的中华帝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八达岭长城、范阳林场、范阳农场、范阳钢铁厂、中华帝国科技大学等等新京特区和周边地区的景点和单位,从身到心的接受了一次彻底的冲击。

在十多天之后,徐天草才得到了中华帝国政务院国务委员会国务卿、中华帝国政府的主要负责人陈封的接见。

在这场礼节性的接见中,徐天草和陈封签订了正式的《中华帝国和云仙王国藩属条约》,从法理上正式成为了中华帝国的藩属国国王。从此开始,云仙王国正式获得了中华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的全面“保护”。

在同一天里,正式成为中华帝国宗藩体系的一员,成为了中华帝国大皇帝陛下的臣子的云仙王国国王徐天草,穿着正式的素蓝色衮服,头戴五旒通天冠,踩着从人民广场一直铺设到位于中央政府办公集群深处的王书辉办公区的红地毯,在外交委员会和复兴党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穿过一道又一道的大门,在王书辉办公楼外的接待楼的礼宾厅里,接受了王书辉的接见。

怎么说呢?反正徐天草怀着激动的心情,光是走红地毯就累的两条腿直发软的觐见,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金碧辉煌。

中华复兴党中`央办公厅王书辉办公室的礼宾厅大小,和前几次徐天草在政务院和各级单位举行会谈的礼宾厅的大小差不多。只不过这座礼宾厅的举架很高,是两层楼的高度。楼顶的天花板都是玻璃制成的,所以整个礼宾厅的采光极好。在各种玻璃吊顶饰品的反射下,下午的阳光有点晃眼睛。

除此之外,礼宾厅正墙的墙壁同样也是用壁画装饰的。

在前一段时间的游览过程中,徐天草已经看到过这副在各地都很常见的壁画了。他知道这幅壁画的名字叫做《祖国江山一片红》。

看过世界地图的徐天草知道,在这幅壁画里,那块红色的囊括了三分之二的欧亚大陆的土地就是中华帝国的国土。作为一个出身在蛮夷小国里的国民,徐天草不能不在看了这幅壁画之后感到一种油然而生的敬畏感。

除了这张壁画之外,整个礼宾厅就是一个和他在政务院的礼宾厅里见过的几乎相同的模样。

整个礼宾厅呈半椭圆形的形状分布着沙发和小桌子。沙发是那种统一规格的,灰色布面蒙着整洁的白色沙发套的沙发。每两个沙发之间的桌子上摆着茶杯和烟灰缸。在每个沙发之后就是翻译人员坐着的椅子。

中华帝国大皇帝陛下王书辉给徐天草的感觉很奇妙。

这个身材高大的人看着最多只有二十来岁,但是他的所有的头发都是银白色的了,连一丝黑发都没有了。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帝国的皇帝陛下,穿着一身洗的有些发白的灰色制服,给人一种鹤发童颜的感觉。

年仅十六岁的徐天草明显的能够感受到王书辉身上的那种长者的风度。

看着这位中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从容的从沙发上站起身来,带着一种“我知道一切,但是我一切都不在乎”的包含着无数信息的温和浅笑,伸出一只温暖有力的大手和自己握了握手之后,徐天草带领着一众云仙王国的穿着黑色和橘黄色袍服头戴梁冠的官员们整齐的跪在了站在他们面前的王书辉的脚下,郑重的行着藩属国国王和官员对中华帝国大皇帝陛下的三拜九叩的大礼。

被王书辉从地上扶起来的徐天草,等到王书辉坐回沙发,他自己也正要坐到王书辉身边的沙发上的时候,就听到王书辉说道:

“宗藩体系这一套就是麻烦,你们这三跪九叩的搞下来,我们的大米白面就得给你们运回去。呵呵,所以说你们是占了好大便宜的啊!”

听到了王书辉的话,周围那些中华帝国的官员们都发出呵呵的轻笑声。

明知道王书辉大皇帝陛下这是在说笑的徐天草可不敢像中华帝国的官员们那样用轻笑来附和王书辉的话。他像一根弹簧一样站了起来,之后又跪在了王书辉的面前,用发音标准的普通话连声说道:

“微臣不敢,微臣不敢。”

立即就被身边的中华帝国外交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搀扶起来了的徐天草重新坐回沙发上之后,就看到王书辉拿起茶桌上的香烟。他连忙学着这几天在中国各地参观时学到的礼节,敏捷的用拿起茶桌上的火柴为王书辉陛下点燃香烟。

王书辉轻轻的点头表示感谢之后继续说道:

“为什么不敢,我看你们就应该敢,不仅应该敢,而且还应该很敢。”

王书辉并没有在乎徐天草的反应,他吸着香烟对礼宾厅里的所有人说道:

“我们中国援助云仙国,原因不是云仙国要归附我们中国,要成为我们的附属国。我们中国当初援助岛原地区的人民群众的原因,也不是指望你们以后成为中国的附属国的。那么我们中国为什么要援助岛原地区的人民群众?我们中国为什么要帮助你这个徐天草小同志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中国,我们复兴党,对于世界上一切反抗封建制度的统治和剥削的人民群众,都是有着帮助和支持的义务的。”

“因为天底下最大的反封建的组织,就是我们复兴党。天底下最大的反封建的国家,就是我们中国。所以说,我们中国对岛原人民的支持,对你这个徐天草的支持,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你们在实际行动中反对封建主义。”

“就是站在这立场上,所以我们才要援助你们的。”

把烟灰弹到烟灰缸中,王书辉转过头对徐天草说道: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中国给你们大米白面,帮助你们搞教育和医疗建设,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要是你代表的只是你自己,只是中华帝国的一个藩属国的国王的话,你确实不敢,你也确实没有资格接受。”

“但是如果你代表的是那几万个为自己的解放而反抗幕府反动统治者的岛原人民的话,如果你代表的是那几万个为了获得美好生活而投身革命的岛原人民的话,你就应该敢,你就应该理直气壮的接受。”

徐天草的汉语水平相当的不错,所以当他听到了王书辉的话之后,不由自主的就把眼光转向了背后的那副巨大的《祖国江山一片红》上面。

在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自从他来到中国以后,他的穿着打扮会被中国百姓用嫌弃的眼光打量了。

面对着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灰色制服的中华帝国大皇帝王书辉陛下,他突然间觉得,自己这身自己一直觉得华美无比非常自得的服饰,好像非常的丑陋。

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56章 马县丞的末日(8)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27章 开始(3)第173章 审判(1)第27章 开始(3)第460章 国家级吉祥物的郁闷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425章 当家方知家难当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431章 春水暖鸭先知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415章 汉川农场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370章 在山东(5)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373章 在山东(8)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110章 第一次反围剿3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29章 日常(1)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9章 婚事(1)第77章 大练兵(1)第371章 在山东(6)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170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2)第126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7第97章 王书辉下乡记1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307章 终结者4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359章 建设新湖北(2)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342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3)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417章 两个案件和一个态度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383章 东改编2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12章 婚事(4)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28章 开始(4)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382章 东改编1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26章 开始(2)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139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1第33章 理念(1)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34章 理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