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贤王李恪

“魏玄成这个田舍郎,朕早晚必杀之!”大殿之中众臣退散,李世民带着李恪方一回到内殿,便重重一脚踹开了身边的凳子,怒道。

魏征性情忠直,率性敢言,确实在政务之上助李世民甚多,魏征也因此颇受李世民重用,竟能以隐太子旧臣的身份,以令人折舌的速度一路升迁,在短短数年间官拜侍中,位列宰辅。

可也正是因为魏征的这个性子,短短数年内李世民对他已经积压了诸多不满,“早晚杀之”的话李世民已经不是第一次说这么说魏征了。

魏征虽是贤臣,但魏征与李恪不合,对于魏征的生死,李恪谈不上关心,就算李世民即刻杀了魏征,也与李恪无关,不过李恪却不希望李世民杀了魏征是因为他。

盖因魏征其人虽不讨喜,但在朝中和民间却有着不低的威望,若是李世民因李恪而杀了他,与李恪声望不利。

不过好在眼下李世民虽动盛怒,但倒也还未失了理智,多半也只是嘴上说说,并未真的命人去拿了魏征过来。

此时李恪也上前对李世民道:“父皇息怒,魏侍中之言乃老成谋国,正是对父皇忠心耿耿,父皇切莫因一时之怒,而误伤忠臣。”

李世民听了李恪的话,原本还动着怒的脸上先是微微一愣,紧接着竟突然露出了一丝突然的笑意,对李恪笑道:“朕正是为你鸣不平,叱骂魏玄成,你怎的反倒帮着他说话,劝起朕来了。”

李恪笑道:“儿臣与魏玄成不相熟,儿臣并非帮着魏玄成,而是帮着父皇。”

李世民闻言,不解地问道:“哦?此话怎讲?”

李恪道:“魏玄成说话虽不中听,却都是满心为君为国之言,父皇留着他,正可进谏忠言,纠偏规错,以使父皇圣名不失。”

李恪的话,倒是李世民此前从未想过的,不过听着却也极是在理。

李世民虽心中生怒,但也知魏征之言与旁人不同,非是为己,乃是为公,故而李世民笑道:“如此说来,倒是朕错怪魏玄成了?”

李恪笑道:“正所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父皇有仗义执言的魏征在,当可保言行无亏,仁德不失,方为一代圣君,儿臣为父皇贺!”

“哈哈哈哈...”

李世民一生所愿,便是成为千古圣君,李恪的几句话着实高明地很,不过短短数语,便使得李世民转怒为喜,笑出了声来。

李世民对李恪道:“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恪儿之言甚好,深得朕心,朕欲将它亲笔录之,置于书阁,每日警醒于朕。”

李世民听着李恪的话,自然大为赞同,因为以人为镜之言本就该是李世民所言,只不过眼下魏征还未死,李世民还尚未失去这面镜子,故而还未说出这番话,倒是叫李恪抢了先。

李恪当着李世民的面,说了本该是他说的话,李恪倒也没有丝毫觉得脸红,反而谦虚地回道:“儿臣随口之言,岂敢劳父皇御笔。”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恪儿过谦了,你这番话虽不比岑文本那般文采,却有治国之理,朕岂能辨不出好坏来。”

李恪忙谦虚道:“岑师之才,儿臣岂敢比拟,父皇折煞儿臣了。”

岑文本乃李恪授业之师,李恪待他谦虚,李世民倒也乐得看到。

李世民顿了顿,又道:“皇子外放,的确有利朝中安稳,只不过如此一来,却是委屈你了。”

李世民正说着,眼中的笑意也暗淡了下来,转而有一分不舍。

许是因李恪少时为质,故而对于爱子李恪,李世民总有一种特殊的怜惜和宠爱,如今李恪在长安待了不过两年余,又需外放,李世民的心中自然不舍。

不过李恪却对李世民道:“儿臣贵为皇子,去了哪里,还不是凤子龙孙,又怎的会受了委屈,父皇实在是太过多虑了。”

李世民看着李恪似是混不在意的样子,心中越发地不舍了。

但凡皇子外放,哪有不是哭着闹着要留在长安的,唯有李恪一人,为免他忧心,故作出了这副全不在意的模样。

李世民道:“扬州虽好,终究比不得长安富贵,你去了那里,别的不说,便是住处又如何比得上皇宫和你的楚王府。”

自打李恪入值皇城内的右骁卫府衙后,李世民担心李恪在右骁卫府衙住地不习惯,便在外宫文思殿中专门命人备了一处偏殿,供李恪歇息。

宫中的富贵自不必说,而李恪的楚王府更是如此,而在李世民看来,扬州虽然富庶,甲冠东南,但又如何和长安相比。

不过李恪却道:“儿臣早年在草原时,连军帐都曾住过,去了扬州自也无碍的。”

李恪外放,本就非李世民所愿,再加上李恪又是为免使他为难才自请外放,李世民的心中便越发地不忍了。

李世民道:“昔年前隋炀帝巡幸扬州之时,曾大兴宫殿,而那些宫殿大多毁于隋末战祸,唯一一处临江宫还颇为雅致,尚且齐整,朕便将这处临江宫赐予你,你稍作修葺一番,便做你扬州大都督的府衙吧。”

临江宫乃前隋帝宫,非天子不得居之,如今前隋虽亡,但临江宫仍旧不是寻常臣子所能居的,李世民将临江宫赐予李恪,足见恩宠。

李恪也不多做推辞,当即谢道:“儿臣谢父皇。”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李恪,拍了拍李恪的肩膀,对李恪道:“朕虽是帝王,却也并非肆意妄为,此次外放扬州之事便委屈你了,不过你也勿要急切,朕不会久留你于扬州。你且在扬州待上一年半载,做出些政绩来,朕便可调你回京。右骁卫大将军的官职朕也替你留着,待你自扬州回京之后,你还是右骁卫大将军。”

李世民虽准李恪外放,但却并未要除去李恪右骁卫大将军的名号,这也是在告诉李恪,叫李恪安心,他虽一时外放,但绝非长久之计,自己早晚必诏他回京。

第四十八章 请君暂上凌烟阁第五十四章 姑苏府统军第二十四章 转醒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三十五章 李泰遭拒第七章 命格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纵第三十一章 擒突利失第二十七章 赔罪第七十四章 势变第五十五章 借粮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十八章 小公爷之志第七章 考较第二章 苏烈拜主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七十七章 误会第十六章 东宫将废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五十章 相争第二十九章 纳吾肉孜节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二十九章 牛进达第十三章 召见第八十四章 夷男筹聘第三十九章 诛杀第二十二章 东宫密议第十一章 唐俭为使第三十九章 立储之议第六十八章 身后忧第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二十三章 圣旨至第三十章 事定第二十一章 花烛之夜第二十四章 扬威右骁卫第三章 李世民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长孙冲第七十七章 权万纪第二十六章 东宫偶遇第二十二章 怜惜第十五章 摇摇欲坠第四十三章 李恪设宴第三十一章 擒突利失第十二章 门下驳诏第六十八章 拒亲第六十八章 身后忧第一章 白虹贯日第二十二章 怜惜第四十六章 东宫事乱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论第三十七章 萧月仙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四章 吐蕃之论第七十二章 做戏第六十一章 以假换假第二章 拒辱第二章 上元灯会第四十九章 称心第八十一章 武氏兄弟第二十七章 赔罪第五十三章 父子三人第二十六章 东宫偶遇第六十一章 还京第七十七章 水匪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对第十章 颉利求和第八十五章 晒盐第十四章 虎头湛金枪第一章 白虹贯日第六章 加注第十章 落雕弓第二十八章 扬州策第四十八章 还国受阻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十六章 席君买入府第七十三章 撤离第八十九章 绝婚第四十八章 还国受阻第五章 侯君集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计第六十二章 轻骑出城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十四章 张元素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五十八章 碛北大寨第四十六章 粮荒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军威第八十章 和亲之议第六十章 密信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二十六章 云中城第八十一章 武氏兄弟第十一章 另辟蹊径第九章 饮酒第六章 贺兰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