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东江群英

金州老虎山是小黑山余脉,此地多为丘陵,成化年间辽东都司在山脚设了一卫堡,立为百户所,属金州中左所治。

然现在这被当地人称为二十里堡的百户所早已荒废,地方被千户所卖给了一商人用以伐木场,断断续续百年下来,也不知换了多少主人,时至现今周边已是无木可伐,故而彻底荒没。

可就在月前,这二十里堡却突然热闹起来,原因是卫城那边陆续运了很多人安置在此处,数目大概有千余之多。

人被安置在此处后,吃的喝的都是由卫城和千户所那边供给,这些人在二十里堡也都老实,不扰民,和左近百姓处的还算融洽,因而有不少百姓大着胆子将自家的特产挑来堡里卖,生意还很红火。

不到半个月,村民们自发在二十里堡这边形成了赶场,在和这些外地人接触的过程中,有人发现他们当中不少人并非汉人,而是蒙古、女真人。不仅如此,还有降倭。这些人说他们是在金州等海船的,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去南方,说是去当什么天子亲军。

村民们对此并没大惊小怪,因为辽东这片本来什么人都有,就金州卫城那边还有不少从北边来的熟女真做买卖的,至于降倭,虽然大部分人没见过,可听也听过,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是这帮子鞑子和倭寇说要当什么天子亲军,村民们就感到好笑了,觉着咱大明是没人了还是怎么,啥时候皇帝老子的亲兵要你们这帮外人来当了。

笑归笑,管你是什么人,干什么去的,只要买东西给钱就行。二十里堡的买卖继续,生意也依旧红火,可几天前,突然来了一队官兵强令村民不许再靠近此地,也不得再和里面的人交易。

起先,村民们不当回事,等到那队官兵突然动手打人强行驱逐后,他们才意识到官府的禁令是真的。

官兵除了不许村民再接近外,也不许堡子里的这千余人外出,这让营地里的人有些惊慌。

他们的头领曾试图和官兵交涉,但对方并不理会,甚至还毒打了这些头领。之后,又有一队官兵从卫城那边赶来,将二十里堡围的水泄不通。

这让营地中的人感到惊恐,他们中大部分人虽然都曾上过战场,可赤手空拳又如何和这些官兵对抗。而且现在的情况和他们来之前收到的命令完全不同,这让他们在惊恐同时也是困惑万分,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好在官兵虽然限制他们行动,但粮食还是提供了。只要给吃的,就说明不会要他们的命,这让营地中这千余汉子一时间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天,天还未亮,大队官兵突然冲进营地,然后勒令所有人排队到官道两侧。就这样,上千汉子被官兵驱赶着排队走出营地,然后一排排的坐在官道两侧,数百名持铳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

刚开始,官兵只让营地中的人坐在地上不要乱动,说话什么的并不问,但不久之后金州过来一个参将,见着这乱哄哄的场面立时将先前负责的军官们训斥了一顿,后这些坐在官道两侧的汉子便被强令不许喧哗,也不许抬头,谁要不服从立时就遭毒打。

偶尔有人忍不住敢抬起头,马上就会被身后的士兵从人群中拖出施以一顿毒打。如此几人后,人群再也没有人敢将头抬起,偶有几声实在憋不住的咳嗽声。

尽管如此,士兵还是在人群中不断穿梭,不时将明晃晃的刀剑在手中挥来挥去,以此威吓这些汉子不要乱动。

从军官们着急等待的样子来看,似乎有什么大人物要过来。快要中午时,远处的官道上出现一支队伍,打着旗帜缓缓向这里行来。

队伍最前方是上百骑兵,这昭示着来人身份非比寻常。随着队伍越来越近,等侯的军官们脸上神情变得凝重起来,金州来的那个参将更是有些紧张的低声吩咐,让下面人整顿好自己的兵丁不要再随意走动。

几个军官领命下去后,很快就大声吆喝各自的兵丁从人群出来,然后在人群后方列起阵势来,有模有样。

参将见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再见那些低着头坐在官道两侧的家伙们,嘴角不经意的抽动了一下,露出鄙视的目光,再之后,缓缓看向一直沉默立在身后的游击尚学礼,闷声道:“等一会七爷过来,你自个向他请罪。”

尚学礼脸色难看,并未吱声。那参将也懒的理他,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衣袍,快步向前走去。七爷难得来金州,他无论如何也要在对方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待这参将离开后,一个年轻的军官方才走到沉默的尚学礼边上,低声道:“爹,李如梧来了,怎么办?”

尚学礼摇了摇头,心头沉重,如果这些人出事,他真不知如何跟老恩主交待。为难之下,只得和长子可进说道:“见机行事。”

远处,同样也有一个中年人在说这四字,不过他刚说话,边上一个满脸凶样的汉子就骂了句:“见机行事个屁!他娘的,早知道这样,我就投我大哥去了。”

“投你大哥?哼,怎么,刘老五,你要学你大哥刘兴祚替建州人当狗?”那中年人有些气恼。

“给建州人当狗总比在这受窝囊气的好。”那名刘老五的汉子咧了一句,“老子投我大哥,跟你个牙行有什么说道的。”

“我做牙行,也是正经买卖,不曾欺负哪个,不曾骗得哪个,总比你大哥给建州人做狗的好。”

中年人叫沈世魁,是沈阳右卫左千户所的,从前一直在沈阳做小买卖,用辽东人话讲叫“买头牙行”。

因为做人老实,做生意厚道,沈世魁一直小打小闹发不了财,家里日子难过,所以平日也在沈阳中卫下面帮人点卯。也不知在哪听到这卫里飞虎军那帮人要被调到南边当亲军,细一琢磨真如此的话也是个出路,便托人弄了军籍跟着这帮人来到金州。

而那年轻的凶汉叫刘兴贤,他家里兄弟七人都是开原的。大哥叫刘兴祚,二十七岁的时候因没有入学冒用衣巾叫开原镇将给打了,所以一气之下带着他们兄弟几人投了建州奴尔哈赤。

因刘兴祚才干出众,且“伶俐善解人意”,深得奴尔哈赤器重与赏识,被分到大贝勒代善的正红旗。不过刘兴贤这人却是个不受拘束的性子,在建州那边呆的不舒服便偷偷跑了出来当马匪,前几年叫高淮的飞虎军给收了,后来一直跟在张虎身边,这次也和飞虎军其他人一起来到金州。

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不负天下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三百章 拜把子兄弟(四更)第二百九十二章 老奴回不去滴第九十六章 良臣声明第八百零六章 魏家命中水第一千一十三章 今日是孙子,明日是老子第九百四十五章 人不能俗气第二百六十章 先打朝鲜,再灭明军第二十章 二呆子打仗第七百零八章 此地是宝山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第九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四百七十四章 新姑爷,讨喜喽第一千零六章 除掉崇祯?第七百三十二章 魏太监可不是好人第一百五十章 平埔歼击战(三)第一百零四章 贵妃娘娘吓瘫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人不能随便耍威风(为白银盟主加更)第六百九十六章 你侄昨和人家好的?第八十六章 你我心连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建州奴围了阿布达里岗第九百七十七章 东厂劫人第二十三章 死乌龟,你出来啊!第七十二章 本宫不背那黑锅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皇回忆录(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强将手下无弱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负心郎第六百二十章 二公子在这里!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是勋贵之耻第六百一十一章 这附近有钱人有么?第一百四十三章 奉天讨日诏第九百七十三章 阉党的红花双棍第五百二十五章 良臣奏折 中日一体第一章 万历三十七年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李,我来了第一千零一章 功劳全是咱家的第六百六十八章 万事学校长第八章 举世无双的金大腿第四百八十五章 咱家这账怎么算第十三章 射人又射马第四百三十章 特殊款待第七百零七章 东林十二将第一百九十四章 中书舍人说点题外话第二百八十七章 黄梁一梦第一百二十八章 专业第九百六十三章 此小事,勿用宰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劈死你个狗太监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子亲军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爷让你滚第四百二十八章 年轻人,多补补第八百零一章 咱家讲几句咧第二百七十一章 怎么会是他?第九百八十三章 阁老很生气第五百七十九章 跑的罚,趴的赏第三百零五章 公公您糊弄鬼咧?第九百零四章 三流军队第八百一十七章 必为大明一员虎将第三百一十章 帝国兴盛全在今朝第三百二十二章 副使大人想去哪?第六百三十九章 去东林书院!第一百七十四章 拿错剧本的魏忠贤第二百八十五章 筹码互换第一章 能力便是男儿的刀枪第六百二十五章 杀人越货 菩萨心肠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可以这样(求月票)第四十八章 朝廷的体面还要不要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千岁题词第三百三十九章 为什么替明人效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良臣县第八百零一章 咱家讲几句咧第二百八十三章 山海关的援军第五百三十一章 要他生便生,要他死便死第七百三十五章 魏公公不明觉厉第六十八章 相对两无言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浣衣局(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二叔终是当官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黑图阿拉办事处第八章 强者第二十七章 三阿哥,敌袭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入棺材不落泪第一百零四章 我宫中有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爱朕,就切了吧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怎么知道的?第一百六十九章 股东大会第二百二十五章 多国部队第三章 二叔去哪了?第八十五章 废品收购站第三百二十九章 辽东大捷 万历扫穴第五百九十四章 此乃郑家大女也第五百四十一章 洞若观火第五百二十六章 编军成营第二百三十七章 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第五百六十八章 王恭厂火药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子就是能干第五百二十一章 万恶的女装大佬第七十七章 王安,你来的太准时了!第一千一十章 你小子胆挺肥啊第九百七十七章 东厂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