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边将岂可事内臣

只是刘兴贤没想到好好的事却变了卦,张虎走时跟他们说的明白,到了金州等些日子自有人来接他们南下。而且金州中左所这边的游击是杨镐大人的旧属,一应都会照应,大家只要安心等侯便是。可不曾想前头还好好的,后头却变了。

眼瞅着金州这边把他们都当囚犯看待了,刘兴贤的性子自是受不得。他是发了狠了,真个要是天子亲军当不成,他就还回大哥那。这几年他大哥刘兴祚在建州混的不错,已经当了协领,手底下管着不少女真兵呢。

沈世魁心里也嘀咕,他和刘五他们不同,这帮人原先就没个底子干净的,飞虎军那会又把辽东各卫得罪干净了,这会被人当成贼人看天经地义。可他沈世魁却是本份了三十年,一直小心做人,老老实实的,这要是被官兵当成贼人看待,真是冤枉的紧了。

尤其叫他着恼的是,刘老五说什么去投建州,真个好汉子就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哪能投鞑子嘛!他听着就来气,若非官兵看着,他都恨不得痛揍刘老五一顿。可现在,除了嘟骂两句,他什么也做不了,甚至他连家都回不了。

“行了,你们俩少说几句,想叫人家拖去打么?”有人出面制止二人争吵,这人叫杜正,原是张虎的亲兵,后来做了队正,刘兴贤和沈世魁都是他手下的。

“你也是的,说人家沈兄弟是牙头干嘛,人家不过是做些小本买卖,哪是那种该杀的牙头。”

杜正低声训了刘兴贤一句,又侧脸对沈世魁道:“你也不要说他大哥给建州人当狗,这事我是晓得的,他大哥刘兴祚人还是不错的,当年是走投无路才去的建州,听说一直想回来。”

沈世魁对杜正还是敬服的,当下不再吱声。

刘兴贤别人不怕,却怕杜正,因为杜头祖上是蒙古人,脾气暴的很。他将头低了下去,却有些不甘心的嘟囔道:“杜头,看这情况,咱们多半去不了南边了。”

杜正没有吭声,捅了捅身边的一人,轻声问他:“刚才过去的是鲍承先么?”

那人点了点头,道:“是他。”

沈世魁好奇问道:“杜头,鲍承先是哪个?”

“山西鲍家的人,在盖州做参将。”杜正随口说道。

“盖州的跑金州来做什么?”沈世魁不解。

杜正摇摇头,他不知道鲍承先为何跑金州来,但他知道前头那支过来的队伍中肯定有大人物,要不然鲍承先不会这么郑重其事。而金州这边对他们一反常态,很有可能就和这来的大人物有关。

………….

官道上有一帮人的坐姿和飞虎军不同,飞虎军是一屁股坐地,他们却是盘腿而坐。这些人看起来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好像一群要饭花子似的,一个个神情也很麻木。这些人都是降倭,原辽东巡抚杨镐将他们从各地调拨而来,一共不到六百人。

按杨镐的安排,这些降倭将和飞虎军余部一起被调往南方,补充他那学生在江南建的大明皇军。如果计划不变的话,这些降倭将有很大的机会回到家乡,然而现在,和飞虎军余部一样,他们的命运再次变得叵测。

这一切,只缘于京师的一场交谈。

交谈的双方都在同一时间采取了行动,魏良臣刚刚离开宁远伯府,府内就有快马直奔山海关而去,一封李成梁的亲笔信被送到了任广宁都司的七子李如梧手中。

接到父亲的书信后,李如梧便立即安排人给盖州参将鲍承先去信,要其赶往金州控制局面。随后又亲自从广宁启程赶往金州,速度和从天津出海的魏良臣大致差不多,相隔一两天。

李如梧此来便是要亲自处置降倭和飞虎军余部,在此之前,辽东巡抚张涛默认这些人统由李家处置。至于如何处置,李如梧自得了他爹的授意,欲将为首者诛之,余部分散打于李家各处,或充为家丁,或充为奴仆,总之,断不让这些人落在魏良臣手中。

金州这边是昨天得到确切消息,因而鲍承先立即安排下去,带人来迎李如梧。他鲍家虽也是山西将门,但毕竟没落,不及李家势大,鲍承先又是在辽东当官,自是要和李家拉好关系。

其门下有个人名宁完我,原是辽阳的边民,颇是精通文史,因而鲍承先便收他在门下帮着做文书等事。

鲍承先原先对是否完全按李家意思办事有些不决,毕竟要人的是宫中的太监,很受天子信重,但宁完我一语就消了他的犹豫,谓道:“今将军在辽,前程系于辽事,而辽事系于李家,岂能事那内臣?若将军摇摆不决,则李家必恶,使科道奏将军私事内臣,则将军不仅前程不保,性命亦难保。”

得了宁完我提醒,鲍承先自是不敢怠慢,随积极帮助李如梧重压金州方面。今日更是早早拍马而来,为的就是在李如梧面前表现。

待见前方马队驶奔而来,立时率左右迎了上去,远远就率众将躬身拜迎。李如梧至后,于马上示意众将免礼,继而挨个问话。问话之时不时往坐在官道两侧的降倭看去,眼神很是不善。

后方一个降倭见明国军官都毕恭毕敬受一年轻人训话,忍不住好奇捅了捅前面的人,低声道:“清兵卫,那人是谁?”

“香川,不要说话。”

清兵卫谨慎的微微头朝前面看了一下,见四周明军正聚精会神的望着前面,并没有注意到这边,这才放下心来压低声音对身后的香川道:“小心一些,情况不对。”

香川和清兵卫都是五大老之一宇喜多秀家统领的侵朝第八军的士兵,他们于庆长之役被明军俘获,之后被押到辽东做工,已经十四年了。

清兵卫年纪比香川大两岁,又是一个村子出来的,所以香川很听他的话,当下也感到不安起来,担心道:“明国人会不会杀掉我们?”

“不知道。”

清兵卫说话时始终将腰弯的很低,他真的不知道明国人会怎么处置他们。

他,也有点害怕。

第二百零六章 杀两个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家公公说了,这地方归他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脑瓜子嗡嗡的第二百三十二章 卷土重来的明军第二百六十九章 本宫要抢了第二百七十章 搅他个天翻地覆第二百九十章 魏公千岁第二百章 大明不会抛弃我们!第五百零九章 秀芝姐,跟我走吧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真是甲等第一第七百零六章 读书识道理,劳动最光荣第九百零一章 投名状第一百八十四章 劳驾,俺的断头饭咧?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舅子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坊桥事变(中)第一百五十章 平埔歼击战(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不会坑大伙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这魏良臣,一股清流啊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公公的校长梦第五百七十四章 巴巴,你消消气第三十二章 要想活,多杀鞑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是,教主!第八百零二章 纳尼,有人捅咱家?第一百八十五章 关东合战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委屈不要紧,跟我说第一百九十九章 这家伙图什么呢第九十八章 签了吧,大阿哥第三百八十三章 寿宁公主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官明白第七十四章 皮岛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人行,必有我爹第三百一十九章 谁在朝廷支持谁第六百九十四章 无赖的老自宫白第一百零七章 不服?单挑啊!第一章 万历三十七年第三百一十八章 额驸李永芳(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谁在朝廷支持谁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监跑来做什么第一百七十八章 公公,你叔完蛋了第五十八章 司礼监第二百八十一章 炮击山海关第七百五十章 阿弥陀佛,剌激第三百三十章 让人意外的娘娘第二百四十五章 七生报国第三十八章 都不是好人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本营第六百四十三章 狗太监真的杀人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十二太保第六十四章 抢先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妃是可以内定的第七百五十五章 曲线救国第十七章 我不想变成李建成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有靠山,你们怕什么第七十二章 本宫不背那黑锅第一百九十六章 八品的杂流官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其第六百一十八章 祖宗保佑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动!第三百三十七章 有话上来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第七百二十八章 魏阉猛如虎啊第五百八十八章 东林要反击第八百二十章 歪风邪气不可涨第八百章 九品进阶制第六十章 有人要打小爷第二十五章 报复第五十六章 事变第一百七十六章 常石镇倭事件(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办事,我放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快不行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第一百九十一章 郑朱李客,四大金刚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明必须给我交待第五百一十一章 你个倭呆子懂个屁第二百九十三章 这算不算认贼当爹?第五百二十二章 关门接兵(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你给我死过来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大相公胆不小啊第九百八十一章 陛下今天见过谁?第三百六十二章 终于,该我上场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内英雄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王安第六百五十章 魏公公哭丧第四百八十七章 你给我死过来第一百四十七章 陆军要知耻第二百八十七章 黄梁一梦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访公主殿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调兵杀魏第五章 汗王,有个家伙要你还钱第五百四十七章 说,什么时候还钱第二百九十六章 小臣不及大臣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个一切说点题外话第八十一章 刘公公还想着我呢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央集权制第三百二十四章 黑图阿拉办事处第五百九十四章 此乃郑家大女也第九百三十九章 心中有正义,正义便永存第二十三章 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