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章 户部发财了

梁焘不可能真的惦记齐国公剩下的院子,这要是传出去,朝廷得多刻薄啊?

梁焘十分客气的将齐国公送出衙门,站在衙门前,一丢堆笑的目送齐国公马车离去。

等齐国公马车消失在视线里,他的笑容顿时没了,紧皱着眉头,一脸凝色。

户部的两个侍郎站在他边上,疑惑的道:“尚书,这齐国公识相,家财也交了,不应该高兴吗?”

另一个侍郎似乎有些明悟,道:“尚书是担心齐国公还在耍心眼,这些并不是全部?”

梁焘摇了摇头,叹气的道:“不是,这齐国公只是个开始,等着瞧吧,咱们户部有麻烦了。”

两个侍郎怔了又怔,户部明明是发了大财,怎么会有麻烦呢?

仿佛是印证梁焘的话,户部衙门前面街道的不远处,有一队马车行驶过来,户部衙役匆匆查验,一个飞速跑过来,在梁焘身前说道:“梁尚书,是静宁侯,他也是来捐纳家财,与朝廷共度时艰的。”

这个衙役刚说完,另一个跑过来,道:“尚书,河内郡开国侯来了。”

“元丰年间的工部侍郎来了。”

“元祐三年致仕的中书侍郎来了,他是齐国公的姻亲……”

两个侍郎对视一眼,看向梁焘,抬手道:“还是尚书看的远,下官等不及。”

梁焘摆了摆手,阻止了他们的吹捧,说道:“你们先应付着,有什么麻烦我再出面。对了,这些人都惹不得,好茶好点心招待,好话招呼,殷勤一点,不为省麻烦,单说这么多钱,咱们也忍他们一忍。”

两个侍郎想起齐国公的家财,心里忽然激动,其中一个低声道:“尚书,都交上去吗?像过去一样,充入内库?”

梁焘点头,瞥了眼四周,越发低声的道:“陈大官特别派人交代,一个子不落的送进去,如果落一个在外面,我们几个……”

两个侍郎看着梁焘的抹脖子动作,神色一凛,当即道:“尚书放心,下官等绝不伸手一丝一毫!”

梁焘点点头,又看了眼外面,转身进了衙门。

两个侍郎暗自提气,严阵以待的等着这些大人物前来捐纳家财。

两人到了侍郎这个级别,即便朝廷里讳莫如深,心底哪里能不清楚,这些人与齐国公定然脱不开关系!

户部这边忙碌着,宫内的齐安郡主被放了出来,她脸色难看,已然猜到了一切,让人出宫一打听,知道齐国公已经在昨天捐纳了齐国公府所有家财,她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

她恨得的近乎牙齿咬碎,没有理会回来的孟皇后,径直来到慈宁的前,二话不说,就要挂绳子上吊。

吓的慈宁的上下连忙出来阻拦,高太后也躲不下去,只得让她进去。

齐安郡主跪在高太后身前,没了往日的殷勤讨好,也没有悲悲戚戚,直接说道:“母后,儿臣身为官家姑母,而今无家可归,请母后给儿臣指一条活路吧。”

堂堂郡主,落到这种田地,说出这样的话,要是在以往,高太后肯定心疼不已,怎么也要做出补偿的。

但现在的高太后,神色平淡,道:“活路?谁逼你去死了?是皇后吗?”

齐安郡主当然听得出高太后话里的意思,面无表情,道:“王怜的事,儿臣并不知道,儿臣是郡主,是英宗皇帝之女,儿臣已经五十了,一只脚踏进棺材,也不知地将来有没有一块地方下葬……”

高太后双眼泛起冷色,道:“怎么,你就这么急吗?不先给我送终吗?”

齐安郡主见高太后说的这么严厉,撑不下去,抬头看向高太后,道:“齐国公是糊涂,但不至于做的这么绝,官家这么做,也多半是受母后的牵连……”

周和听着脸色骤变,有些吃惊的看向齐安郡主,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

帝后争权,还是落败的一方,这种事是能公然宣之于口的吗?

果然,高太后面沉如水,冷声道:“来人,将齐安郡主给我拖出去。传我的懿旨,齐安郡主忤逆不孝,夺去郡主封号,勒令闭门思过。”

齐安郡主满脸惊色,道:“母后,您要废除我的废号?您这是要逼我去死吗?”

高太后根本懒得与她多废话,宫女黄门进来,快速拖着齐安郡主出去。

齐安郡主大喊,连英宗皇帝都被搬了出来,依旧没能令高太后动容。

高太后脸色难看,闭着眼,大喘了几口气,忽然怒道:“他们一直都是这样吗?”

周和侧过身,没有说话。

高太后一直觉得她将朝政处理的不错,天下承平,万民归心,哪里会记得这些龌龊事?

高太后这边处置了齐安郡主,懿旨在政事堂通过的异常快速,颁布而出。

这是高太后颁布的懿旨,不是赵煦的圣旨,也不是政事堂的政令,在朝野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

户部衙门前越发热闹,前来捐纳的勋贵,朝臣更多,户部衙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齐国公府。

齐安郡主被押送了回去,对,她现在已经不是郡主了。

齐国公看着这么多年的老妻,心里有无数感慨,出口却道:“太皇太后本来还算是一条退路,现在官家,太皇太后都给我们得罪了,看着吧,用不了多久,我们要么下狱论死,要么就去岭南。”

齐安郡主现在恨不得杀了齐国公,但她还算忍得住,嗤笑道:“我不会走的,宁可下狱也不走。我现在就去疏通关系,我不信官家会将我这个姑母下狱!”

齐国公默默没有说话,以往是没有这种道理的。可当今这位官家不同,他会杀人的!

齐国公说服不了齐安郡主,或者说,他也没有想去说服。

皇城司大狱。

宁远侯顾正洋一家被关在这里,穿着囚服,十几口人挤在一间牢房里。

经过这么久,一家人已经冷静下来,没有继续大哭大闹。

顾正洋沉着脸,坐在一旁,哪怕是这种时候,他已然是家主,独占一片地方。

顾老太太倚靠着在墙壁,闭着眼,满脸皱纹,前所未有的苍老。

顾大娘子满脸忧虑,在一群儿女的围绕下,静静的抹泪,没有半点办法。

不知道过了多久,顾正洋抬头看了眼窗户,那里有些阳光,感觉着牢房里腐臭味,看向顾老太太,关心的道:“母亲,您没事吧?”

顾老太太睁开眼,浑浊的看向他,有气无力的说道:“待会儿,向狱卒要来纸笔,给官家写认罪奏本,写的诚恳一点。”

顾正洋犹豫了下,道:“母亲,到这个时候,还有用吗?”

顾老太太轻叹了口气,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顾正洋这次很听话,点了点头,继而就沉默不语。

牢房里,十分安静,没人说话。

大理寺。

刑部调查的‘火烧开封府’一案,已经基本收尾,十多个犯人,一次过堂。

三个寺卿坐镇审案,案情简单明了,上午审,下午就宣判。

十四个人中,三个被判处斩立决,其余全部戍边!

围观的百姓有的叫好的,有的漠然,更多人则好像感觉到了什么,似乎,这只是个开始!

第六百九十四章 先斩后奏第两百二十五章 擎天卫第两百五十八章 万贯家财成空第三百四十九章 好手段第六百一十八章 猖獗第七百一十八章 混乱第七百四十一章 恍然第四十四章 下场第三百六十八章 虎狼之地第六百六十七章 发兵大理更新问题以及祭天第三百三十九章 简约的丧礼第六百九十九章 旧事新人第七百零三章 博弈第七十九章 弃车保帅第两百二十五章 擎天卫第五章 恩威并用第五百六十章 处境第一百一十三章 抓!全抓了!第一百一十章 大势所趋(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六章 蔡京的闷棍第七百五十章 火炮第两百八十二章 严打(补更)第五百九十章 来人第两百八十七章 朕是大恶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弹压不住第五百五十六章 虎头蛇尾第一百八十三章 地狱司第四百九十章 容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变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敌当前第五百二十七章 绍圣伊始第五十六章 发策使第六百五十九章 中京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乌云下的希望(为‘西仙山陡寂’加更)第两百五十三章 风声鹤唳第五章 恩威并用第六百七十三章 三点第四百零二章 请辞的巡抚第六百九十七章 民退国穷第三百八十五章 亡国之厄第五百三十五章 团结第七十章 立靶子(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二章 决然第三百九十七章 和成第四百六十九章 宦海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动山摇的改制第一百一十一章 非我既敌第五百四十五章 正月二十一第五百章 恩怨情仇第五百三十七章 行动第三百八十六章 求和信第三十章 反应第四百五十五章 破碎的谣言第一百章 横行无忌第六百六十五章 恩科第七百三十八章 围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胜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为国第三百一十四章 灵光乍现第七百四十一章 恍然第五百七十六章 告示第六百三十二章 封锁全境第三百二十八章 牌面第一百七十一章 战火如荼第两百二十八章 针对第一百九十三章 多方角力第五百二十七章 绍圣伊始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北差异第五十四章 乘胜追击第六百一十四章 劝归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浮于事第七百五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三点第三百六十九章 参谋军事第五百九十五章 旧人新事第六百二十八章 时间第八十三章 请官家正身第五百一十一章 岂有意乎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敌当前第九十八章 亲政第四百三十二章 举步维艰的辽国第八十八章 惊天动地第五百三十八章 初雪未晴第五百一十九章 事始第两百五十一章 做大事的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子孙莫学我第三百四十六章 暴露第四百五十一章 开议第五百八十六章 警告再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过往第五百九十章 来人第七十九章 弃车保帅第九十一章 还得再快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马光埋下的祸根第七百三十二章 闷气第四百一十八章 特别时机第六百五十六章 士农工商第六百五十二章 京城之外第三百一十四章 灵光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