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二章 紧张又期待的一刻

随着朝休结束的时间越来越近,不知道多少人心里渐渐紧张起来。

政事堂内,各种诏书,政令在拟定,各级吏员在政事堂与六部之间来回穿梭,青瓦房等一样忙碌的脚不沾地,热火朝天。

本以为一切已经准备就绪的赵煦才发现,临近事会更忙!

赵煦这两天几乎一直待在垂拱殿,不断的批阅各处送来的东西,连喝口汤的机会都没有。

元祐八年初,朝休的最后一天。

再怎么不情愿,苏颂这个宰相也跟着转动起来,不止在政事堂不断开会,还要视察六部以及开封府。

开封府的韩宗道,也接二连三的开会,布置各种任务,传达政令。

而反对复起‘新法’的声音也越发强烈,尤其是开封府辖境内,反对声尤其强烈。

但这些,都阻止不了什么,一切事情,有条不紊的在推进。

到了傍晚,慈宁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安静。

小花园内,高太后坐在椅子上,裹着厚厚的毯子,静静的看着夕阳落下。

周和从后面悄步走过来,低声道:“娘娘,天色晚了,早些回去吧。”

高太后看着天色,脸上浮现着笑容,说道:“今天是朝休的最后一天了,你说,官家以及那几位相公,现在在想什么?”

周和神情不动,不自觉的也抬头向宫外看去。

朝局这半年多来的风风雨雨,争斗的核心还是两个字‘新法’,而今,‘新法’就要开始了,怕是很多人的心情难以说清楚吧。

高太后笑了一会儿,慢慢收敛,语气波澜不惊,道:“章惇的私心比王安石重,这个人暂时很听话,日后,官家未必能压得住他,官家会后悔的。”

周和躬着身,不敢多言。

高太后拉了拉腿上的毯子,说道:“你告诉官家,我大宋立国之本在于君臣一心,他这般疏离朝臣,乱用帝王心术,任由朝臣坐大,君王孤立,是大忌。”

周和脸色骤变,旋即跪在地上,颤声道:“小人领命。”

高太后轻叹了口气,静静的看着宫外天空,没有再说话。

‘新法’复起,论心态复杂,莫过于高太后了。

在熙宁初她就坚决反对‘新法’,为此与神宗皇帝争执了很久,差点损害母子感情。神宗皇帝驾崩,赵煦登基,垂帘听政的高太后,迫不及待的废除了‘新法’,短短不过一年,‘新法’尽废,‘新党’被以各种罪名流放出京。

轰轰烈烈的变法,瞬间被打回原形。

现在,神宗皇帝的儿子,她的孙子,又要复起‘新法’,她的心里怎么能不复杂?

复杂的难以言说!

政事堂。

政事堂并不大,几间瓦房灯火通明,脚步声,议论声没有停过。

宰相苏颂坐在值房里,闭着眼在假寐。

作为高太后留下的‘旧臣’,作为当朝宰执,‘旧党’魁首,‘新法’就要复起了,苏颂的心里,着实是五味杂陈,起起落落。

从他内心来说,他是反对‘新法’的,他见过熙宁初变法的天下大乱之相,这也是他们这些人前仆后继,坚定反对‘新法’的原因。

在他们看来,高太后以及司马光等人废除‘新法’,其实是众望所归,拨乱反正,是圣贤之举。

短短不过七年,‘新法’又要复起了。

但时移世易,物是人非。

苏颂现在是当朝宰相,在很多人眼里,他已经叛变,要做新朝的变法宰相!

苏颂深深吐了口气,睁开眼,看向窗外黑下来的天色。

他之所以留下,赵煦挽留是一方面,他内心更想稳住朝局,稳住天下,不会出现熙宁初那种乱象。

“现在的大宋,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苏颂默默的低语。

青瓦房内。

章惇在各个房间走来走去,亲自指导文吏做事,语气严厉,态度刚正,吓得这些文吏大气不敢喘,只知道点头应着‘是’。

蔡卞的桌上,堆放着十几道诏书,都是盖过赵煦大印的。

他手里还在写着一道政事堂的政令,落笔后,看向章惇道:“李清臣担任礼部尚书没问题了,待会儿我去见他,再说一下明天朝会的事情。”

明天是元祐八年的第一次朝会,朝会上有很多事情,李清臣作为礼部尚书,很重要!

“好。”章惇应了一声,又与身前的小吏说道:“这道公文一定要细致,措辞留下足够的空间。另外,那份邸报要再清楚一些,不要留给他们可钻的空子……”

这还是章惇第一次这么‘关心’,小吏脸色都白了,拿着笔的手一直颤抖,心里犹豫着要不要站起来。

章惇说完,走向他的位置,看着蔡卞说道:“开封府的各级官吏现在都在开封府内,我待会儿再去一趟。”

蔡卞点点头,继而沉吟着道:“还是有很多问题,要不要进宫再与官家说说?”

章惇在他的凳子上坐下,直接说道:“不用了。到了这个时候,该做的都做了,小问题不会影响大局。”

蔡卞神情凝色,道:“明天的朝议,不会有人跳出来吧?”

章惇不冷不热的哼了一声,道:“吏部的考铨法里有一条,‘妄议朝廷大政、祸乱朝纲’,真要是有人在我们再三强调下还出幺蛾子,就是试探我章惇的刀够不够锋利了!”

不远处的小吏听到了,直觉脖子一冷,悄悄低头。

明天的朝会是‘新法’复起最重要的场合,天下人都在看着,要是真有人在这种时候跳出来反对,只怕会被章惇撕成碎片!

蔡卞还是不安心,说道:“我待会儿再去见见苏相公,希望他弹压一些不安定的人。”

明天的朝会是扩大会议,六部三寺,五品以上的官员几乎都要入朝,这里面别说有不属于‘新旧’两党的人,哪怕是章惇亲手选的还出了‘叛徒’!

章惇想了想,道:“我去见黄履。”

随着改制的不断推进,御史台的地位日益得到凸显,权力越来越重,尤其是‘监察百官’四个字,在‘新法’复起的大背景下,逐渐的得到实施。

蔡卞看了眼外面漆黑的天色,又转向福宁殿方向,心里不禁暗道:官家,这个时候在做什么?也紧张不安吗?

这时的赵煦,倒是没有紧张不安,正在福宁殿吃饭。

他对面坐着两个人,孟皇后与小幼娥。

小幼娥小脸紧绷,腼腆的拿出一把折扇,举着小手递向赵煦,道:“官家,送给你。”

赵煦看着她,笑着接过来,打开看了看,满意的点头,道:“我妹妹这手艺越来越好了,我很喜欢。”

小幼娥脸上甜甜一笑,十分乖巧的坐着。

孟皇后瞥了眼赵煦桌上已经有四五把折扇,又见他郑重其事的将这把挂在腰间,摸着小幼娥的头,说道:“幼娥,有没有什么愿望?”

小幼娥眨了眨眼,看了看孟皇后又看着赵煦,小脸有些懵,忽然有些小心翼翼的道:“官家,十一哥近来很听话的,能不能不要再打他了啊?”

她说着,双手抓着衣角,抿着嘴,一脸的紧张。

孟皇后一怔,倒是没想到找小幼娥会说这个,转向赵煦。

赵煦看着小幼娥,顿了顿,笑着道:“好,今后不揍他了。”

小幼娥大喜过望,爬起来说道:“真的吗?”

赵煦笑着点头。

小幼娥大眼睛盯着赵煦,不知道说什么好,忽然直接跑了出去。

孟皇后一把没拉住,见她跑出去了,才与赵煦道:“官家……”

赵煦笑了笑,道:“应该是去告诉赵佶了。先不管她,明天,你召集京城的贵妇,也不要说什么,对那些捐纳家财的勋贵进行口头表扬一下。”

孟皇后轻轻躬身,道:“是。”

赵煦拿起筷子,吃了一口,平静的表情下,实则也紧张的,期待着。

明天就要复起‘新法’了,筹谋了这么久,终于是要上路了。

第五百二十六章 软弱第五十三章 第一道圣旨第七百二十六章 故人相见第七百一十七章 基础第四百七十八章 很生气第七百零五章 离京前第三百八十七章 风云变幻第两百四十章 诛国贼第一百一十五章 空虚第三百五十六章 请旨第四百零九章 贺轶死第五百五十四章 孝道第五百五十六章 虎头蛇尾第一百二十五章 反击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断显现的裂痕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手段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势纷乱第三百五十八章 受害者有罪第三百一十九章 清理‘新党’第三百二十四章 谋逆大罪第两百一十四章 元祐八年第七百五十七章 说话算话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清洗第六百九十章 失控第三百三十八章 宣仁第四十二章 赵煦的破绽第七百零五章 离京前第六百章 离心第二百零五章 震动天下第四百六十章 黑锅第两百二十九章 交子银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进一步第四百九十章 容第两百八十章 人心叵测啊第六百零九章 棍棒第两百四十七章 巫蛊第三百七十四章 兵临城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回京第三百六十一章 辽国内乱第一百二十四章 宜出殡,入土(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大宋必胜第八十五章 送你回家第七百一十三章 联姻第两百四十八章 打入冷宫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情第三十七章 着急了第七百零八章 诡异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官家的脸第五百七十一章 结束了第五十七章 退无可退第两百二十三章 大军改第六百零七章 鼎力第一百零九章 得力臣子(求收藏~)第两百四十九章 杀机暗藏的鸿门宴第两百六十六章 最重要的第四十三章 谁敢无视第两百零四章 老虎要吃人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裁军合路第三十章 反应第五百一十二章 捆了第二十八章 料理第一百九十七章 高太后出手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缇骑第一百三十一章 来自边帅的奏本第两百三十八章 逼宫第七百六十六章 荣宠第五百七十五章 来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帝心第三百零四章 图穷匕见(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七章 犀利的章大娘子第八十三章 请官家正身第三百九十九章 归京第四百八十二章 行事如风第一百四十九章 干就完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破碎的谣言第七百四十四章 依托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交子发工资第一百一十八章 你爹不怀疑娘能怎么办第六百七十章 制衡第三十八章 无所动第二百零五章 震动天下第一百五十章 酷似隋朝末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你爹不怀疑娘能怎么办第三百九十一章 内外第九十五章 权力的疯狂第两百八十二章 严打(补更)第四百四十章 西湖歌舞第六百五十六章 士农工商第两百零四章 老虎要吃人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好一个察哥第两百二十三章 大军改第两百六十四章 祖宗不足法第七百零七章 巧遇第三百二十三章 甚嚣尘上(第三更)第两百二十三章 大军改第两百七十七章 政事堂内两两对决(为暖百万白银盟加更~~)第两百零九章 屈服(求订阅~)第五百三十二章 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