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考量

对于赵煦的话,群臣悄悄对视。

他们还不知道,赵煦与章惇已经将所有事情定下,根本没有外界揣度的那么剑拔弩张。

赵煦也不管这些人想什么,确定了事情,交代几句,就又回转仁明殿。

蔡卞瞥了眼章楶,见他无动于衷,情知雨过天晴,心里松口气,与章惇道:“大相公,嫡皇子出生,天下当恭贺,官家说大赦天下,应当尽早拟定名单。”

‘大赦天下’,基本上就是除了‘不赦之人’都要赦免,但从元祐初以来,降罪的文武官员太多了,‘旧党’清洗‘新党’,‘新党’掌权又清算‘旧党’,这其中有太多无法言说的龌龊。

章惇回过神,环顾众人,道:“政事堂议事,枢密院参与,苏东坡也来。”

苏轼一怔,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他。

政事堂三相,加上枢相章楶,以及五部尚书,外加一个苏轼,一大群人出了垂拱殿,转向政事堂。

今天注定是事情很多的一天。

赵煦到了仁明殿的时候,陈皮送来了一份奏本,是政事堂为赵煦这个儿子拟定的名字。

赵煦坐在孟皇后边上,看着熟睡的小家伙,翻开奏本,与孟皇后笑着说道:“诸位卿家为咱儿子取了不少名字,我念念,你听听。”

孟皇后很疲倦,但没有睡意,微笑着嗯了一声。

赵煦看着,道:“第一个,是杶。有芽,意为初生,隐含了成长,包容等。”

孟皇后眨了眨眼,没说话。

赵煦看了他一眼,又道:“第二个,是柏。是贞德,模范之意,又有坚强,圣德之延生。”

孟皇后还是没说话,只是静静听着。

赵煦便接着说道:“第三个是标……第四个是柘……第五个是桓……第六个是栾……总共就这六个了。”

孟皇后听完,抬起头,看着赵煦道:“官家,取的是什么?”

赵煦合上奏本,看向边上的小家伙,道:“朕取的是‘权’,权者,谋变也,智必知,明轻重,不依常规,兼明通达……”

“赵权……”

孟皇后嘴唇轻动,双眼发亮,抬头看向赵煦道:“官家,就叫权吧。”

赵煦笑着,看向襁褓里的小家伙,不知道是不是听到父母说话,睡梦中嘴角居然有笑意。

“好。”

赵煦轻轻按着襁褓,端详着小家伙。

血脉相连的感觉很奇妙,他现在还是难以平静,儿子,孩子,情绪中充实又满足。

孟皇后一只手也在打理着,轻声道:“官家,刚才娘娘说……”

“叫母妃。”赵煦纠正道。

孟皇后似乎没有多想,道:“母妃说,想将孩子放在她那养一阵子,臣妾答应了……”

赵煦看向孟皇后,稍稍沉思,转头看向陈皮,道:“宫里还安静吗?”

陈皮吓了一跳,连忙上前说道:“官家、娘娘放心,宫里一定安全,小人有脑袋保证,小殿下绝对安然无恙!”

孟皇后轻笑一声,道:“官家不要为难陈大官,母妃的意思,是担心我第一次生孩子,照顾不周到,替臣妾暂且照顾着。”

赵煦目光微微闪动,想着历史上后宫里的那些龌龊事,这是他儿子,决不容许任何人谋害。

当即道:“将宫里再调整一下,人手再削减一些。仁明殿,庆寿殿都做些调整,御书房,尚衣监等,都要认真筛查。你晚上亲自见林尚书,那些不安稳的人,给朕打发的远远的!”

针对‘旧党余孽’的行动,在朝野从来没有停止过,孟皇后以及她所生的孩子,可以清晰预见,很可能会引发一波反弹高潮,赵煦这是未雨绸缪了。

陈皮明白了赵煦的认真,心里又惊又怕,躬身道:“小人领旨。”

赵煦轻拍着身前的小家伙,道:“去母妃那也好,母妃养育了我们三个孩子,都长大了,朕也放心。”

现在孩子的存活率,真的是太低了,能不能长成,人力着实有限,几乎全凭天意。

“臣妾也是这样考虑的。”孟皇后轻声道。

赵煦余光看了她一眼,不动声色的道:“你暂时也搬去庆寿殿,等孩子长一点了,再搬回来。”

孟皇后双眼一亮,又有些犹豫。她毕竟是中宫皇后,搬去太妃的寝宫,怎么对外解释?

赵煦摆了摆手,道:“就这么决定了。”

孟皇后抿了抿嘴,这才没有说话。

与此同时,政事堂的会议正在进行。

章惇坐在首位,看了眼身前的手札,沉声道:“今天,说几件事,以消弭朝野的争论。第一,官家的旨意,‘军改’由兵部主导,枢密院协助。”

还不知情的人神色微震,不断的审视着章惇的表情。

他就这么同意了?涉及兵权,那可是颠覆性的改革,可能留下无穷祸患的!

章楶没有说话。

众人余光扫过他,又看向王存。

王存面无表情。

一群尚书等这才会意,官家不动声色间,已经摆平了这些‘障碍’。

苏轼坐在这个地方,有些不适应,感觉着会议的凝肃,以及章惇的话,不断的拧眉。

这个会议,完全不是他熟悉的方式,没有争论,争吵以及无休止的扯皮,十分的‘冷清’。

章惇抬头看了眼众人,道:“第二件事,明年改元,要推出更多的‘新法’。第一,事关田亩,这个最为复杂,各部要加紧商议。第二,赋税,包括税种,税制,以及税务机构,权责等等,要进一步推进。第三,是吏治,有关‘京察’要有结果。对于各路府州县的体制,权责,要明确,责任到人,打击腐败,务实高效……”

尽管赵煦明确了‘不全面复起新法’,但各种‘新法’还是要复来,只不过,相比于神宗时期的大搞大建,赵煦的改革有序,稳妥,目标准确,力道集中。

在场的几乎都是老熟人,除了苏轼之外,对这些都很清楚。

王存默默听着,没有出言。

他哪怕成了右相,在朝廷中依旧没有多少发言权,尤其涉及‘新法’,他更不能出声。否则,迎来的不止是章惇等‘新党’的强力打击,还有引起宫里的不满。

他现在是真的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恨不得飞出京城,躲开这个漩涡,静观风向。

章惇在布置任务,都是大体的,所以众人只需听着,无需说什么。

等说了好一阵子,章惇抬头看向众人,道:“暂且这些,你们做好呈上来,政事堂过目,完善后,呈送官家御批。关于封赏的事,不宜再拖,过几天,紫宸殿大议,各部要做好准备工作,安抚好众位功臣,务必照顾全面,不能令功臣留怨。另外,工部尚书,我提议由苏轼接任。”

这一次,众人忽然一震,有些僵硬的脑中开始飞速转动。

‘军改’由兵部主导,枢密院协助,看似没问题,实则大有问题,内核就是:军改主动权由枢密院转到了政事堂,简而言之,到了章惇手里!

苏轼接任工部尚书,这里面,有着怎样的考虑?

第四百三十九章 祖宗家法第七十一章 快快快第六百九十三章 目的第三百四十二章 弥天大祸第两百零六章 出城十里相迎第六百零六章 来人第八十章 不从(求收藏~)第四百四十六章 憨第八十一章 好戏(求收藏~)第六章 冰山一角第四百零二章 请辞的巡抚第三百五十五章 唯一生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上京之人第二十章 窗户纸第六百零二章 南来北往第三百七十一章 重修旧好第一百九十七章 高太后出手了第一百零九章 得力臣子(求收藏~)第两百九十九章 压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帝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瑞兆第一百六十二章 狗胆包天第五十二章 品出味道第六百六十三章 读书人的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独霸朝堂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手段第四百七十四章 冲突第一百三十章 殿中交锋第五百九十一章 相会第五百一十七章 共识第五百五十九章 死水第一百九十八章 开堂第三百五十七章 章惇的人头第四百六十一章 血腥色第四百七十四章 冲突第三百四十四章 错过不再有第七百三十章 八个字第十六章 出宫第一百一十六章 蔡京的闷棍第八十七章 人心(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朕有办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些人被逼急了第两百九十一章 严厉回应(求订阅~)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断显现的裂痕第四百三十四章 皇太孙第三百三十五章 从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标签第六百零五章 阉宦第一百九十七章 高太后出手了第两百五十六章 利益决定人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反击第一百七十九章 ‘旧党’的困境(求订阅~)第四百八十五章 民间力量第四百六十四章 下马威第六百六十七章 发兵大理第七十五章 邀功(求收藏~)第两百八十章 人心叵测啊第五百八十五章 用刑第五百八十九章 抄家第七百二十三章 无止境第两百七十九章 狗皇帝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局之策第两百八十一章 新法的第一个困境第二十二章 布置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多繁杂第两百二十二章 无所不用其极第三百四十八章 根源被遏阻第七百三十章 八个字第六百七十七章 巧与不巧第一百六十八章 嚣张的夏使第四百二十八章 眼前一黑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一个皇后娘娘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狠第六百七十一章 内外第四百五十八章 议立太子第两百八十三章 反对如潮(求订阅)第两百九十四章 暴力(求订阅)第六百九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多方角力第九章 球,进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一百四十三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四十八章 后进之路第七百二十章 聪明人第四百一十章 悄然的变化第两百一十六章 人心难破第一百七十章 弹劾太皇太后第一百九十一章 谣言误我第一百三十四章 朕的天子亲军(求订阅)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敌当前第四百三十七章 紫宸殿第两百三十章 怪象的源头在官家第四百三十八章 摆平第一百九十四章 震慑第三百零四章 图穷匕见(第二更)第七百一十八章 混乱第六百三十章 监审第六十二章 奉旨查封第五百五十三章 和谐一幕第九十八章 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