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浮于事

“今封尔章楶为枢密使,一等功勋,特进龙图学士,浦城侯,食禄食禄一千五百石,世袭三代;今封尔折可适为神策军总管,二等功勋,敏成侯,食禄食禄一千石,世袭三代。今封尔郭成为锐健军总管,二等功勋,卫海侯,食禄八百石……”

陈皮读着圣旨,没空看向下面的群臣。

倒是赵煦,正襟危坐,居高临下,将一群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章楶,折可适,郭成等跪在地上,穿戴整齐,认真的听着旨意。

章惇举着板笏,神情严肃认真。

蔡卞神色不动,仿佛没什么表情。

王存不在,蔡卞后面是礼部尚书李清臣,他脸角有些硬,表情凝肃。

后面的林希漠然着脸,许将倒是从容一些,来之邵紧拧着眉头,苏轼手里的板笏颤动,似乎随时都可能冲出去,大喊‘反对’。

其他的朝臣举着板笏,听着枯燥,漫长的诏书,不断的悄悄对视。

‘军改大略’还没有正式颁布,但在场都已经参与审议,他们不同的反对声,在最高层的坚定意志中被压制了。

太多的人忧心忡忡,对‘兵权’的放松,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

诏书很长,陈皮还在读着。

越来越多的武臣陆续下跪,接领旨意。

他们都被加官进爵,爵位,官职,荣誉,钱粮,田亩等赏赐无数!

足足半个时辰,陈皮才接近读完:“皇天后土,至诚以真,望卿不负,朕也感念。钦此。”

章楶领头,折可适,郭成,种建中,宗泽等抬起板笏,又拜下,沉声道:“臣等领旨,拜谢陛下皇恩。”

赵煦一挥手,朗声道:“众卿平身。”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谢陛下。”一众人再谢,起身退到一旁。

到了这里,赵煦才算志得意满,笑着说道:“有功必赏,大功大赏!另外,朕在说一点,一年之内,朕对弹劾这些功勋之人的奏本,一律留中。”

朝臣隐约有嗡嗡声,转瞬又消失,没人说话。

赵煦的意思很简单,在这一年内,这些人获得了‘免罪赦免’,除非是谋逆等重罪,基本上不会动他们了。

武将的地位,进一步被拔高了。

赵煦扫过众臣,道:“各种赏赐,要在年底之前到位,待会儿大宴,明日朕为一些卿家送行。‘绍圣军改大略’以及‘绍圣新政纲要’,要在年底之前准备好,明年改元,第一时间发布。”

“臣等领旨。”章惇等抬起板笏,躬身应和。

这些,是早就决定好的事情。

赵煦见他们没有跳幺蛾子,瞥了眼陈皮。

陈皮上前一步,道:“退朝。”

陈皮声音落下,赵煦就起身了。

这是下诏封赏,待会儿还有大宴。

“臣等恭送陛下。”

赵煦径直出了紫宸殿,并没有回福宁殿,而是去了庆寿殿。

朱太妃这会儿正在忙着什么,看到赵煦进来,就嗔怪道:“你一个官家,该忙就去忙,总是往我这跑做什么……”

赵煦嘿然一笑,道:“母妃这是哪里话,我这是来看您来了,怎么还不高兴了……”

朱太妃哼了一声,却又笑着道:“权儿在睡觉,皇后也睡着了,你脚步轻些。”

“诶好。”

赵煦应着,快步转向后殿。

赵煦进门之前就脚步放轻,远远就看到孟皇后侧躺在床上,床边放着摇篮。

赵煦压手,示意宫女不用动,悄步走过去,看了眼孟皇后,就盯着小家伙。

小家伙比几天前圆润了不少,笔润润泽,光滑啊,不时吧唧嘴,很是可爱。

赵煦蹲坐在边上,给小家伙盖了盖被子,神情很是满足。

孟皇后悄悄醒过来,看着这一幕,神情静谧,眼角眉梢,带着丝丝笑意。

赵煦抬头也看到她了,想了想,脱掉外套,低声道:“朕也躺一躺。”

孟皇后瞥了眼外面,道:“结束了吗?”

赵煦已经上床,躺到了里面,支着头,看向小家伙,道:“还没有,先歇会儿。”

孟皇后没有说话,招手叫过来一个宫女,轻声道:“熬一碗鱼汤来。”

“两碗。”赵煦道。

宫女应连忙应着,无声的快步出去。

小家伙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小眉头皱起,手脚动了下。

赵煦与孟皇后,两人几乎同时伸手,在小家伙的衣服上轻轻拍了拍。

小家伙吧唧一声,又安静的睡了。

赵煦与孟皇后相视一笑。

这时,群臣三三两两的散落在外廷,政事堂,青瓦房等到处都是人。

他们在等着晚宴,也在商讨着各种事情。

林希与御史中丞黄履谈论着‘京察’的事,京察是对全国官员的全面考核,既然是考核,必然有奖惩,可一旦公布,动作太大,还需要稳妥的手段应对。

户部尚书梁焘,侍郎吴居厚在与蔡卞说话,主要是针对税务改革,还有转运司的处置。

这两年各地拖欠朝廷的钱粮越来越多,转运司因为地位下降,也不那么用心了,各处不断涌出亏空。

刑部尚书来之邵与大理寺少卿刑恕在讨论着‘司法’问题,涉及大理寺的下沉,以及刑部与大理寺的权职关系等等。

其中,还有明年要进行的‘大赦’。

而新任工部尚书苏轼,正在章惇的班房,一脸的凝重。

苏轼坐在他对面,手里是一份公文,盯着章惇道:“工部去年花费了八百万贯,用来通衢,治河,修筑官道,桥梁等等。明年的预算是一千三百万贯,加入了针对田亩河渠的整修,我想问一句,这些钱粮,真的用到实处了吗?朝廷能负担得起吗?”

章惇身前摆着两道公文,一个是‘武侯爵位’,一份是‘军队俸禄定制’。

章惇没有打开,喝了口茶,道:“有没有用到实处,这是工部的主要责任,你应该问王相公,或者工部的同僚。至于朝廷,我吵闹每年税赋八千万贯以上,区区一千多万贯,怎么会负担不起?”

苏轼沉色道:“大相公,何必打这些机锋,下官无私心,也不是要为难您。”

章惇神色一贯严肃,道:“朝廷往年支出的大头在军队上,官家亲政以来,一直在着力削减军队以及无用支出,加上对冗官的裁剪,以后几年,每年少说也能省出个一千万贯,加上官家北伐李夏,带回了大量的战利品,区区一千三百万贯,对朝廷没有任何负担。”

大宋朝廷不缺钱,加上领土较小,土地富庶,没有什么大灾大难,之所以积贫积弱,简单两个字就能概括:折腾!

大宋上上上下下,变着法子折腾,硬生生将一个富庶的国家,折腾成不堪重负。

苏轼没有罢休,道:“这些钱粮,真的用到了实处,还是说,与过去一样?”

‘过去一样’的意思,就是,朝廷往年也会拨下大笔钱粮,这些钱粮,被所有人心照不宣的当做了‘福利’,根本没有落到实处。

也就是所谓的‘人浮于事’,百姓与士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第八章 蹴鞠第七百零八章 诡异第六十六章 祖宗之法(求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风波荡第六百六十七章 发兵大理第四百七十四章 冲突第五百一十九章 事始第六百六十三章 读书人的事第两百四十一章 憋了一个大招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击第五百八十三章 杀人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好手段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调第两百六十六章 最重要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谣言误我第五百六十二章 变化第六百三十章 监审第两百三十一章 吃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多繁杂第三百五十章 挑战心里底线第七百零五章 离京前第五百二十章 备案第两百一十二章 故人故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官家的脸第六百四十九章 晋升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期而遇的挚友更新问题以及祭天第三百九十章 强硬第两百二十四章 那就开始吧第六百二十三章 归京第两百四十九章 杀机暗藏的鸿门宴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清洗第三百九十章 强硬第六十二章 奉旨查封第五百六十九章 念念不忘第六百六十章 环绕第两百九十一章 严厉回应(求订阅~)第七百五十二章 行军第七百四十七章 沸扬第八十三章 请官家正身第六百一十四章 劝归第六百二十一章 险阻第三百二十二章 决然第六百七十五章 忌惮第五百零七章 私与公第四百四十二章 僵局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一路第三百零八章 邀天下民心第七百一十二章 闷话第三百九十四章 毛骨悚然第四十六章 权力熏心者第一百八十八章 军中要有魂第九十五章 权力的疯狂第一百二十一章 厘清案情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变第三百七十九章 是时候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重修旧好第四十八章 后进之路第两百六十四章 祖宗不足法第六百三十一章 悍匪第五十三章 第一道圣旨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势纷乱第一百二十一章 厘清案情第两百八十三章 反对如潮(求订阅)第三百四十五章 急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杀人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始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惊觉第六百四十八章 皇权不下乡第五百四十九章 严肃第五百二十六章 软弱第两百九十六章 触及儒家礼教第三百一十九章 清理‘新党’第七百五十一章 战争打响第一百一十三章 抓!全抓了!第两百九十六章 触及儒家礼教第三百八十四章 夜色正酣第三十八章 无所动第三百五十二章 会转弯的章惇第四百六十四章 下马威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可第四百八十一章 帝心第八十三章 请官家正身第三百一十五章 世家大族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两百八十六章 刻薄皇帝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少真假第九十四章 矛盾激化(求收藏~)第六百三十章 监审第五百二十一章 压力第三百七十九章 是时候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孝道第七百二十四章 苏州府第三百八十六章 求和信第六百四十章 追剿第六百四十二章 进不去第四百四十五章 朕只看二十年第四百二十六章 迫降第四百九十四章 钓鱼第两百三十一章 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