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如鱼得水

“这是常州本地的报纸?”

看着一份印刷不算精美但绝对工整的《百工杂闻》,老张抖了抖手中的纸片,问张大安。

“骆观光所创,他旧年去扬州耍钱,在李大哥那里求学过半年。后来多以李江北门客自居,李大哥也使了一些钱,调了几个编辑和印刷工过来,如今武进那里,是有一家印刷厂的,不是作坊。”

眼睛眨巴了两下,老张有些懵逼,啥玩意儿?这货还有这经历?怎么没听李奉诫说过啊。

老张哪里知道,李奉诫现如今的江湖地位有点不好讲,江南江北的“怀才不遇”人士,特喜欢往他那里溜达,似骆宾王这种少年扬名的老司机多不胜数。

扬州什么地方?

好地方。

可以说大多数能够在自己老家白嫖的老司机,都会走一遭扬州,扬名自然是一回事,在李奉诫面前亮个相也是必要的。

混口饭吃嘛。

骆宾王赌桌沉浮二十年,江湖经验十分老道,同样的,因为见识过人,地方发展有什么民众深切急切的需要,他也是一清二楚。

《百工杂闻》最初的原因,是骆宾王为了把中奖信息广而告之。只是你跟刺史大人王福畴说,我办报是为了博彩,王福畴能打死他……

于是骆宾王就寻思起来,老子只要给王刺史来点政绩官声,不就OK了?

OjbK!

然后骆宾王寻思着润州过来运河两岸靠做工吃饭的汉子不少,就准备出个专门收集招工信息的报纸。

同样的,不管大小工厂主,还是说各种二道贩子、车马行档头,有时候用人就是急切里的,赶巧本地人手都被某个政府项目抽空,他们不是跳脚?

而有了一份登录招工启事的报纸,时效就算迟滞,也就是三五天。从江阴跑去武进,骑马坐船一天来回好几趟。

武进的船东一时不凑手,找不到本地的苦力,当然可以去江阴或者义兴啊。实在是常州州内也没有,那就去润州,顺着运河,还有什么不好搞的?

于是乎,这个项目就算是过了。

不但过了,王福畴一看骆宾王居然跟李奉诫还有“关系”,《百工杂闻》的总编辑就让骆宾王干了。

要不是怕被刺史王老汉殴打,老骆原本想着头版头条就放一些中奖信息啥的,最终没办法,只能是二版……

但对老骆来说,看报纸不看中奖,还有什么意思?

难不成看梁丰奶业招募挤奶工十名,或者苏州某缫丝厂招募勤杂工若干名?

这有毛个意思。

“这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老张再三感慨,这种人混封建王朝有点屈才啊。

“骆观光就是心思不定,否则若是做官,是个能吏。”张大安笑着道,“兄长你是不知道,他在衙署无聊起来,能跟门卫玩猜单双玩一个上午。”

“……”

“若非这厮从不耽误事体,王刺史早把他轰走了。实在是……一言难尽啊。”

在单位带人赌博,这种渣滓放哪个地方都要教育成孙子啊。

这样还能继续混,不是人才是什么?

“如此说来,那些个办学条陈,莫不是罗宾王也有参与?”

“刺史府内首席谋士。”

“嚯!”

难怪了,王福畴这种四平八稳的世家老哥,怎么可能行事作风妖的让人猝不及防。一看是修车老哥骆宾王,老张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这厮若是在中原混官场,大约是仕途不顺。可是在扬子江两岸,堪称如鱼得水。到底不是个循规蹈矩的。”

“我从苏州回来时,就听说常州准备修路。只是来的时候,看到无锡四方通达,多有拓宽的官道,莫不是已经修了?”

“新路自然还在筹措,这些拓宽的官道,有些地乃是私田。无锡县地方大族甚多,旁人想要串联,千难万难,后来骆观光拿出印刷厂的份子,这才让大户把地让了出来。路也就全都修了起来。”

“印刷厂?”

“如今州内诸多公文,以及各大学堂的教材,多交由印刷厂印刷。除此之外,长安、洛阳的传奇小说,也印刷不少,苏州船娘唱的故事,多是从常州买书。且船娘鲜有去买本地盗版的,实在是……”

“……”

一个白嫖的老铁,老相好哪里好意思买盗版?买了盗版,对得起三四十首白送的诗吗?

哎哟卧槽……二逼文艺青年还挺有前途嘿!

老张这时候也是有点觉得不可思议,骆宾王原来不是只会“鹅鹅鹅”还有造反啊。

常州公文和教材不去说,光船娘的订单,就不是小数目。

这年头,一本书的价钱依然不便宜,就算是传奇小说,再短再短,一本有名有姓的就要三贯起。这还是有印刷技术和熟练工的。

而且纸张的价格已经降低到了市民阶层可以接受的地步,但还没有贱到人人都可以拿纸擦屁股。

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开拓自己的独门市场,可以说相当的厉害。

“这货很适合做市场部经理啊。”

老张有点无力吐槽,但不得不承认,骆宾王为了“念头通达”,也是蛮拼的。

印刷传奇小说,那也是几千贯的生意,更何况还有政府公文以及学校教案教材,这是个细水长流的行当,也难怪无锡的坐地户们会忍不住。

不过老张也相信,想让无锡的坐地户们为了钱就放弃地,那是绝无可能的。

想来这背后,还有骆宾王拿着王福畴和李奉诫来“狐假虎威”的表演,坐地户们再怎么嚣张,至少一半人不敢冲一州刺史呲牙咧嘴。

而剩下的一半人,只要不是智障,就不敢对李奉诫耀武扬威。

实在是真有觉得自己头铁命硬的,想来家底也是不俗,可只要是家底不俗,自然也晓得李奉诫跟他张德的交情。

抛开张德不说,只李奉诫现在的“门生”遍布江南江北,失心疯才为了“修桥铺路”这种积攒功德的事情跟人放对。

“常州风物宜养人啊。”

相当地感慨,要不是他非法穿越,正常时间线上的骆宾王,这时候估计还在狂嫖滥赌。而他的能力,又不可能在传统的封建王朝中施展出来,他的舞台,注定属于“混乱”“无序”“动荡”。

而眼前的这个时代,本身就是跌宕起伏,也就应了张大安的那句话,骆宾王当真是如鱼得水,混的风生水起。

“也是运气,若非王刺史欣赏观光一首应景诗,也不会晓得他这个人。再者,常州能够筹办诸多学堂,教书先生不缺也是原因之一。非是技校,而是幼学小学。观光游历江南江北多年,友朋极多,且多是读书人家,这光景听闻他在王刺史手下做事,要筹办学堂,缺少教书先生,这些友朋便都响应,纵使叫苦不迭,却是鲜有撂下营生的。”

“倒是都还讲义气,骆宾王是个会做人的。”

“就是江湖气太重了一些,因这厮的缘故,常州小学多有教授技击的。观光自己也使剑,这诸县的小学,竹刀木剑比比皆是,学校里少年时常决斗,鼻青脸肿者比比皆是。说出来兄长你不信,打群架鲜有发生,多是持剑决斗,而中人……往往都是他们的先生,也就是观光的朋友们。”

“……”

孩儿们,不要吵不要闹,谁要我的金坷垃,提刀持剑来一场?

一时间,老张有些失神。

第十六章 白氏来人第九章 和蔼可亲的狼人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会团体第十六章 交配权第二十六章 这个破游戏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十五章 务农第四十七章 决心第八十三章 推举第六十章 天命在汉第三章 江山如画第五十章 我们A过去了(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丰厚回报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五十几章 杜断第八十八章 口嫌体正第五十二章 祖孙闲谈第三十三章 另请高明第六十章 不行第六十七章 怎么看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六章 其乐融融第七十四章 一颗正义的心脏第五十二章 程处弼又来了(一更)第三十章 食肉动物第五十七章 何来不妥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六十一章 长孙的矛盾第五十章 改名第三十六章 王福畴之思第八十章 帮闲第六十九章 淡水虾富含DHA第十五章 影响力第五十九章 演技(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四十一章 不在第二十六章 铁路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二十六章 你懂的第四十九章 争食之相第二十章 小白师兄有进步第十八章 求援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后第四十九章 一举成名第十四章 筵席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荡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长第八十九章 放话第三十五章 赛事第八十七章 汊川县令第三十一章 不一样的长安城第八十八章 珍珠养殖第三十章 将死之言第七十二章 捉婿第六十五章 诱之以利第二章 响应号召第四十二章 缺人第九十二章 营救之人第六十一章 长孙的矛盾第八十二章 贞观禽兽第二十七章 给人添堵第十九章 课业第十九章 需求第八十五章 继续饮鸩止渴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三十四章 要负责第五十一章 无豚不成家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一章 王师第三十六章 称宗道祖第四十三章 照猫画虎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计我第五十章 白糖仓第三十一章 前程难料第九十六章 变换第十六章 熬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台第六十一章 俱静第七十六章 发现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样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四十三章 进阶版本第二十章 伊予铜山第二十九章 闯关第二十六章 你懂的第九十三章 变数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七十四章 卖方市场第五十章 很平常的生活(第一更)第四章 所图第五十五章 田地产出第三十三章 问题来了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七十八章 起用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