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有价无市香辛料

常州本地诸县官吏的工资支出中,有一项比较特殊,是一种价格极其昂贵的香辛料调味品。

并非是产量逐渐拉高的胡椒,而是选育过后的辣椒。

“东风”船团的三支探险队,在贞观二十二年开辟了东海尽头的半永久基地之后,终于积攒了实力进一步南下大冒险。

张德也给了一份大略的地图,多是他记忆中的北美洲海岸线。因为非法穿越之前的职业关系,他干的事情,不过是把海上钻井平台连线,然后根据现实冒险的地图来大略估算。

省了不少事情,至于给冒险家水手们的精神冲击有多大,会不会怀疑他其实是个海洋法师……大概是不重要的。

探险队第一次接触到了大规模的土著部落,其中还有规模相当不错的城镇。按照“胜兵五百”来看,很有可能是个五千人规模的大城镇。

根据后来探险队的日志,在描述中,老张推算大概是到了非法穿越之前的“危地马拉”一带,可能顺着里约河逆流而上,然后在阿蒂特兰湖附近跟土著玛雅人进行了相当紧密的接触。

此时的玛雅人并没有强有力的统治结构,尚处于“神权”统治时代的玛雅人,对于唐人相当的好奇,当然,也不是没有胆大的“勇士”要挑战陌生来客。

只是一个什长带着两伍大兵就轻松推平城镇中最大的“部族”之后,玛雅人就热情好客并且相当和善起来。

金银器、玉器、宝石、女人……能够拿出来交易的东西很多。

尤其是因为部落战争,城镇中的被统治阶级,有不少就是被的大城镇的俘虏。

一个城镇,往往就是一个部落联盟。

而部落联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或许因为供奉的神祗不同,就是世仇多年。但又因为和别的部落联盟矛盾更大,于是又能相互忍让。

对唐朝探险队来说,这些观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探险队的恶棍们可能在唐朝玩脑子有点蠢。但是在番邦活用老家的套路,还是够糊弄好些年的。

探险队“发明”了“车”,“车”被用来交易,而“发明”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正是玛雅人自己的木材。

空手而来,满载而归,其中,就有三种辣椒,两种南瓜,以及一种个头很小很小的玉米。

在阿蒂特兰湖附近的部落,种植的玉米更像是玉米笋,反而辣椒相当的不错。

其中一种形状类似手枪子弹的辣椒,成活率极高,而且可以跟剑南原生种杂交。

主要的育种基地,就在江东,实际上就是在江阴。

又因为地处江阴,常州官场也就拿到了便宜。

辣椒产量此时并不高,而且市面行情上,家庭内部消费,主要还是以“甜食”来彰显富贵。

典型就是巴蜀地区,这年头的巴蜀,是吃糖的。

辣是什么?

但优质调味品就是优质调味品,辣椒的魅力是不可阻挡的。

真正打开门路,跟早年培育原生种无关,而是钦定征税司衙门的税警兄弟。“番椒赋”原先并不高,因为鲜辣椒保存不易,很快就腐败。

但是干辣椒就不一样了,因为常年在水上漂的缘故,吃糖对江湖男儿而言,有点不合时宜。反而发汗驱寒的“辣味”,相当的受用。

因此只是一个冬天,贞观二十三年的时候,钦定征税司衙门就时不时跟上头反应,最好开征“辣椒税”。

这个税种,主要针对的就是干辣椒,效仿胡椒、花椒旧例。

“打边炉”“铜火锅”“麻辣烫”,这是钦定征税司衙门底层跑江湖的三件套,配合老白干牛羊肉,基本上苦差事也能变成美差事。

于是就出现了相当怪诞的事情,产量并不高的辣椒,被一个衙门生生地拔高到了江湖地位超然。

然后……有价无市。

巅峰价格在洛阳是一两一匹突厥敦马,也就是十贯左右的价钱。冬季是证明“辣味”价值的最好时刻,人们味蕾彻底被打开,尽管那不是“味道”,而是一种“痛觉”。

但大部分人类都是抖M这个定律,持续几千年都不会变。

整个江阴的种植基地,目前主要工作还是选育培育,争取多培养几个品种出来。长期来看,调味品市场中,辣椒依然是会处于长期有价无市。

常州地区能够拿辣椒作为官吏工资以外的补贴发放,可以说羡煞东南西北长江诸州的。

“这番麦虽大,却是无甚用场。”

张氏老宅中,李芷儿带着李葭吃玉米。手指头大小的玉米吃起来虽然脆爽甜口,可碎渣极多,加上玉米粒灌浆还不如鲜嫩的豌豆,多少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思。

“哪里大了?”

老张夹了一根玉米,沾了点酱油直接塞嘴里咀嚼,吃完之后对李芷儿道,“这物事培育好了,一根能有一斤多。能长个一尺多,够你用的。”

“够我……嗯?”

啪!

抄起一根玉米就朝张德砸了过去,老张脑袋一歪,玉米从耳边飞过,带走一片甜汤玉米汁,让人好不狼狈。

“知错知错,是老夫口无遮拦。”

连连讨饶,柳眉倒竖的安平公主气不打一处来。一想起上发条的“不求人”,顿时觉得这世上怎会有如此没良心的畜生!

然而老张想法还是很多的,如果不用上发条的自动“角先生”,还可以用茄子、胡萝卜、大萝卜、黄瓜,当然,还有将来培育出来的玉米棒子。

玉米棒子还自带颗粒螺旋浮点呢。

“当真能长一斤多?”

一旁李葭虽然也红着脸,可到底是挺着大肚子,不好意思敞怀大笑。不过一个玉米能长一斤,还是很令人惊讶的。

“亩产其实有限,这物事……就是个鸡肋,远不如稻麦。”

玉米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晒干了挂成串能放N年。除此之外,面对本土主粮,它终究只是个弟中弟,还是个营养有缺陷的弟中弟。

至于它的老乡土豆和红薯,也是一个毛病,灾年救急可以用用,正常年景里,弟中弟二号和三号。

“能长一斤,终是不易。”

李葭想了想,这种明显可以拿来当口粮的东西,单个能上一斤,怎么看不可能一点优点都没有。

“想要培育到一斤,你孩子都能帮老夫打酱油了。”

“……”

一时无语,李葭抚摸了一下大肚子,然后看着张德,“姐夫,孩儿名字,可曾想好了?能不能择选《楚辞》以……”

“名字罢了,要甚么讲究。男儿叫张常,女儿叫张芙蓉。”

“……”

江阴自有芙蓉湖,听着就好记,再说了,出水芙蓉,多好的寓意。

一旁李芷儿冷笑一声,然后扭头看着李葭:“早和你说过,你还不听,这下不是自讨没趣?他是个极善煞风景的夯货,指望他有甚么趣味,你还不如多食几个番麦,多吃几个番椒。”

很是丧气的李葭一脸幽怨地看着张德,子女的姓名就是个地名,怎么看怎么随便。

老张心说取名而已,老子又没有作拔屌无情的渣男,这还不好吗?取的名字再好,将来万一被满门抄斩或者全家挂路灯,还能因为名字响亮换个好看的姿势被杀或者吊起来?

再说了,又不是张全蛋张二狗这样的名字,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第七十章 面面相觑第十九章 课业第三十三章 赏功第二十八章 时代嘲讽第五十五章 苏将军在草原(第三更)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五十四章 基业长久第七十二章 翅膀一扇第三十七章 人事变动第十八章 取名秦怀道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九十四章 机不可失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阴影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十六章 大礼第四十七章 复杂的意识第六十五章 农事院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五十三章 掏钱花钱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七十八章 极品飞马2(三更)第九十六章 变换第三十八章 登陆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九十三章 变数第八十五章 寻思着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八十四章 专业的不务正业第十八章 放任乱象第九十五章 怀德节第四章 所图第七十七章 一个愿望第十五章 务农第四十章 过山东第七十七章 钱太多第七十五章 风气不同第八十四章 跟我学作诗第九十七章 态度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间第三十五章 横槊赋诗(第三更)第六十章 意外之外第五十七章 需求导向第九十章 宰辅难当(一更)第七十二章 操心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装逼第十六章 南国雪第六章 震惊第六十八章 封王第五十七章 需求导向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七章 大舞台第七十九章 不归兵部管第八十八章 快上车!(第二更)第五十九章 冷静第十一章 过分第七章 谋事在人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九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五十五章 田地产出第八十四章 女郎不凡第七十五章 浴血奋战第十章 进一步第二十七章 美滋滋第十章 兴致第十五章 自由第三十八章 威慑第六十六章 亡国之兆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第三十三章 胡无人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台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顿第六十八章 抢眼夺目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脑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点热第六章 哟第四章 癫狂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七十四章 常态第五十八章 最恶世代第十五章 搞定第七十八章 极品飞马2(三更)第七十二章 套路上的默契第二十七章 继续流芳百世(求推荐票)第十三章 暴打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第十三章 大哥第二十九章 一千万贯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四章 制图狗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六十几章 泡汤第五十八章 公侯万代第七十二章 丝织竞争第八十二章 成就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七十八章 塞北义商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