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有价无市香辛料

常州本地诸县官吏的工资支出中,有一项比较特殊,是一种价格极其昂贵的香辛料调味品。

并非是产量逐渐拉高的胡椒,而是选育过后的辣椒。

“东风”船团的三支探险队,在贞观二十二年开辟了东海尽头的半永久基地之后,终于积攒了实力进一步南下大冒险。

张德也给了一份大略的地图,多是他记忆中的北美洲海岸线。因为非法穿越之前的职业关系,他干的事情,不过是把海上钻井平台连线,然后根据现实冒险的地图来大略估算。

省了不少事情,至于给冒险家水手们的精神冲击有多大,会不会怀疑他其实是个海洋法师……大概是不重要的。

探险队第一次接触到了大规模的土著部落,其中还有规模相当不错的城镇。按照“胜兵五百”来看,很有可能是个五千人规模的大城镇。

根据后来探险队的日志,在描述中,老张推算大概是到了非法穿越之前的“危地马拉”一带,可能顺着里约河逆流而上,然后在阿蒂特兰湖附近跟土著玛雅人进行了相当紧密的接触。

此时的玛雅人并没有强有力的统治结构,尚处于“神权”统治时代的玛雅人,对于唐人相当的好奇,当然,也不是没有胆大的“勇士”要挑战陌生来客。

只是一个什长带着两伍大兵就轻松推平城镇中最大的“部族”之后,玛雅人就热情好客并且相当和善起来。

金银器、玉器、宝石、女人……能够拿出来交易的东西很多。

尤其是因为部落战争,城镇中的被统治阶级,有不少就是被的大城镇的俘虏。

一个城镇,往往就是一个部落联盟。

而部落联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或许因为供奉的神祗不同,就是世仇多年。但又因为和别的部落联盟矛盾更大,于是又能相互忍让。

对唐朝探险队来说,这些观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探险队的恶棍们可能在唐朝玩脑子有点蠢。但是在番邦活用老家的套路,还是够糊弄好些年的。

探险队“发明”了“车”,“车”被用来交易,而“发明”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正是玛雅人自己的木材。

空手而来,满载而归,其中,就有三种辣椒,两种南瓜,以及一种个头很小很小的玉米。

在阿蒂特兰湖附近的部落,种植的玉米更像是玉米笋,反而辣椒相当的不错。

其中一种形状类似手枪子弹的辣椒,成活率极高,而且可以跟剑南原生种杂交。

主要的育种基地,就在江东,实际上就是在江阴。

又因为地处江阴,常州官场也就拿到了便宜。

辣椒产量此时并不高,而且市面行情上,家庭内部消费,主要还是以“甜食”来彰显富贵。

典型就是巴蜀地区,这年头的巴蜀,是吃糖的。

辣是什么?

但优质调味品就是优质调味品,辣椒的魅力是不可阻挡的。

真正打开门路,跟早年培育原生种无关,而是钦定征税司衙门的税警兄弟。“番椒赋”原先并不高,因为鲜辣椒保存不易,很快就腐败。

但是干辣椒就不一样了,因为常年在水上漂的缘故,吃糖对江湖男儿而言,有点不合时宜。反而发汗驱寒的“辣味”,相当的受用。

因此只是一个冬天,贞观二十三年的时候,钦定征税司衙门就时不时跟上头反应,最好开征“辣椒税”。

这个税种,主要针对的就是干辣椒,效仿胡椒、花椒旧例。

“打边炉”“铜火锅”“麻辣烫”,这是钦定征税司衙门底层跑江湖的三件套,配合老白干牛羊肉,基本上苦差事也能变成美差事。

于是就出现了相当怪诞的事情,产量并不高的辣椒,被一个衙门生生地拔高到了江湖地位超然。

然后……有价无市。

巅峰价格在洛阳是一两一匹突厥敦马,也就是十贯左右的价钱。冬季是证明“辣味”价值的最好时刻,人们味蕾彻底被打开,尽管那不是“味道”,而是一种“痛觉”。

但大部分人类都是抖M这个定律,持续几千年都不会变。

整个江阴的种植基地,目前主要工作还是选育培育,争取多培养几个品种出来。长期来看,调味品市场中,辣椒依然是会处于长期有价无市。

常州地区能够拿辣椒作为官吏工资以外的补贴发放,可以说羡煞东南西北长江诸州的。

“这番麦虽大,却是无甚用场。”

张氏老宅中,李芷儿带着李葭吃玉米。手指头大小的玉米吃起来虽然脆爽甜口,可碎渣极多,加上玉米粒灌浆还不如鲜嫩的豌豆,多少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思。

“哪里大了?”

老张夹了一根玉米,沾了点酱油直接塞嘴里咀嚼,吃完之后对李芷儿道,“这物事培育好了,一根能有一斤多。能长个一尺多,够你用的。”

“够我……嗯?”

啪!

抄起一根玉米就朝张德砸了过去,老张脑袋一歪,玉米从耳边飞过,带走一片甜汤玉米汁,让人好不狼狈。

“知错知错,是老夫口无遮拦。”

连连讨饶,柳眉倒竖的安平公主气不打一处来。一想起上发条的“不求人”,顿时觉得这世上怎会有如此没良心的畜生!

然而老张想法还是很多的,如果不用上发条的自动“角先生”,还可以用茄子、胡萝卜、大萝卜、黄瓜,当然,还有将来培育出来的玉米棒子。

玉米棒子还自带颗粒螺旋浮点呢。

“当真能长一斤多?”

一旁李葭虽然也红着脸,可到底是挺着大肚子,不好意思敞怀大笑。不过一个玉米能长一斤,还是很令人惊讶的。

“亩产其实有限,这物事……就是个鸡肋,远不如稻麦。”

玉米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晒干了挂成串能放N年。除此之外,面对本土主粮,它终究只是个弟中弟,还是个营养有缺陷的弟中弟。

至于它的老乡土豆和红薯,也是一个毛病,灾年救急可以用用,正常年景里,弟中弟二号和三号。

“能长一斤,终是不易。”

李葭想了想,这种明显可以拿来当口粮的东西,单个能上一斤,怎么看不可能一点优点都没有。

“想要培育到一斤,你孩子都能帮老夫打酱油了。”

“……”

一时无语,李葭抚摸了一下大肚子,然后看着张德,“姐夫,孩儿名字,可曾想好了?能不能择选《楚辞》以……”

Wшw _тTkan _¢ 〇

“名字罢了,要甚么讲究。男儿叫张常,女儿叫张芙蓉。”

“……”

江阴自有芙蓉湖,听着就好记,再说了,出水芙蓉,多好的寓意。

一旁李芷儿冷笑一声,然后扭头看着李葭:“早和你说过,你还不听,这下不是自讨没趣?他是个极善煞风景的夯货,指望他有甚么趣味,你还不如多食几个番麦,多吃几个番椒。”

很是丧气的李葭一脸幽怨地看着张德,子女的姓名就是个地名,怎么看怎么随便。

老张心说取名而已,老子又没有作拔屌无情的渣男,这还不好吗?取的名字再好,将来万一被满门抄斩或者全家挂路灯,还能因为名字响亮换个好看的姿势被杀或者吊起来?

再说了,又不是张全蛋张二狗这样的名字,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二十九章 旧时物业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五十九章 闲云野鹤第八十一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六十章 愁啊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钻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七十三章 变化无常第九十七章 积德种树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梦想第三十三章 耍心机第六十章 搓你狗头第九十二章 骤变第六十三章 机遇第八十六章 参差荇菜好吃吗第九十三章 怀德碑第三十四章 盼国强第八十七章 俱往矣第十七章 谜一样第三章 缓冲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冲击第九十三章 光明正大第十三章 大哥第四十五章 精英阶层第四十三章 闺乐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七十章 面面相觑第四十八章 大建出奇迹第十四章 讲文明爱卫生第八十五章 认清现实第七十六章 小冲突第二十五章 无言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四章 最后问对第十章 进一步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九十一章 马车问答(二更)第三十九章 爱把柄的人第八十九章 扒第三十八章 吃鱼不易第五十六章 半步人瑞第六十章 鸵鸟发怒(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有才无德第四十六章 运数所至第三十五章 骚动的人第五十一章 很好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九十四章 机不可失第七十五章 别致唐茂约第五十五章 田地产出第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差事第六十章 搓你狗头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二十九章 一千万贯第十章 江枫渔火对愁眠第四十八章 见者有份(第二更)第十七章 来打仗的兵部尚书第九十章 粗人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门生意第三十章 这一届熊孩子第六章 极品飞马1第十九章 高手过招第六十八章 尿地图第四十章 争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十四章 忙碌的狗第九十三章 以“义”之名第五十几章 恶劣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五十四章 决心第五十章 信号第八十五章 继续饮鸩止渴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六十八章 贩卖人性第六十二章 指点一番第五十五章 礼贤下“士”第三十四章 史第四十七章 决心第三十章 白日第五十三章 掏钱花钱第四十章 凯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荐票)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二十九章 旧时物业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八章 和谐社会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七十九章 杜断之断第二十二章 何来体面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荡第一章 定策第六十九章 非正常护院(三更)第九十九章 冲杀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