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淮扬新风

“大人,这里就是扬州?”

顺着运河南下的客船越发多了,以前是“烟花三月下扬州”,到如今,不管是不是三月,腰缠飞票的男子都要下扬州。

船头的青年虽然喊着“大人”,只是他的大人也不见得就老气,反而同样年轻俊逸,美髯随风微动,舱内女郎见了,顿时倾心。

“旧年江都一场梦……”

念叨完,眼神略显落寞的男子看着自家儿子,拍了拍肩膀,“为父在扬州这里,有个相识,是个大才,大哥若能拜他为师,最好不过。”

“大人说的是谁?”

“江淮名士李总编。”

听自己老爹这样一说,做儿子露出了一副惊异的神情,显然没有料想到,自己老子居然还认识这样的人。

舱内本就中意父子二人的女郎们,听到做爹的居然认识“李总编”,更是眸含秋水杏眼含春。

哗哗作响的水流声不绝于耳,不远处的河堤旁,挥舞着长杆的赶鸭人正呼喝着鸭群,到一处闸口,就见有民船栈桥,只是多了河道大使的招牌,显然也是拿了批文的。

就见那些随意停靠的船儿,多是一些小渔船,或是不大的货船。

甚至还能见着青衣麻布的船娘,极为熟练地将一筐筐的鸭蛋搬上自家摇晃不已的小船,然后对方则是从她那里搬走一筐筐别的物事。或是印染好的青布,或是不成匹数的白丝。

“都说淮扬富庶,往常只是听闻,如今见这船娘打扮交易,便知晓百闻不如一见。”

说着,做爹的指了指一个船娘,“大哥你看,那女子其实是个爱打扮的,旁人瞧的不真切,但若拿到手里,便知道那头上的,不是铜钏,而是做旧的金钏。”

青年虽然在听,却心不在意,满脑子都是“李总编”三个字,若非船东喊了一声“靠岸喽”,他魂灵还没有归位。

靠岸之后,青年才讶异地说道:“这里怎地同京城一般,居然还分了客货的?”

“哈哈哈哈,这小郎说的甚么话,本就是淮扬、苏扬先分了客货,这才传去京城的啊。”

旁边有个壮汉,腰间挎着横刀,牛高马大却是爽朗,并不会让人觉得恐惧。只见他冲父子二人抱拳道:“俺差事在身,先行别过,将来有缘再会。”

父子二人还礼之后,那壮汉就大步流星,直奔城内去了。

扬州治所是个大城,虽久经战乱,如今却恢复的不错。不仅扬州如此,便是楚州也是恢复的很好,淮扬二地工商再起,不输苏杭多少。

“这城外新辟工坊竟然如此之多,较之京城,也不遑多让。”

京城居行大不易,青年是大有感触的,但一看扬州地界,居然更加纷扰,便晓得江都的房价,怕是不会太低。

“两位,是要寻客舍短住还是找个宅院久居?俺是江都本地人,做个中人营生,这东城城外的房舍院子,俺都是一清二楚。若是寻俺淘换,必不会让两位失望。”

父子二人正要进城,却猛地蹿出来一个人,冲父子二人连连推销。一边说话,还一边递过来一张纸,只看见纸上印着的,却是城内城外各等屋舍租金,还有酒肆落脚客舍的住店价钱。

只扫了一变,做父亲的便眉头微皱:“老夫前年来时,也不见恁般贵的。”

“哎呀,老客也说了是前年,前年城东三进宅院,不带阁不带楼的,如今都翻了一倍多。正所谓‘今时不同往日’,俺看老客也是个读书人,怎忘了‘刻舟求剑’呢?”

青年一听,顿时一愣,万万没想到这扬州地界,一个做中人的小厮,竟然也知道“刻舟求剑”。

“太贵太贵,不要不要。再说,老夫在扬州这里也是有友朋的。”

那做中人营生的小厮一听,呵呵一笑,直接把印刷纸收了回去,然后冲父子二人作了个揖,转身就去寻下一家了。

“这……”

青年更是哭笑不得,他父亲更是摇头道:“早就听闻江淮沾染魔都邪气,果不其然。”

只是提到魔都二字,倒是让青年兴奋起来,连忙问道:“大人,听说‘李总编’同张江汉乃是故交,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似乎是回忆着什么,组织了一下思绪,他才和儿子道,“旧年‘忠义社’中,张梁丰最倚重之人,就是‘李总编’。西京终南山所出的宣纸,操办之人,就是‘李总编’。”

“‘李总编’定是张江汉手足兄弟。”

“这话说的倒也不差,老夫同邹国公大公子交往多年,彼时薛礼尚在长安,这二人寻个‘捉刀’,泰半是寻的老夫。故而老夫知晓张梁丰同大公子往来不多,反而二公子三公子更合张梁丰行事。”

正说着,却见一驾马车出了城门,不等父子二人反应过来,就见车把式冲他们喊道:“游韶兄!上车——”

父子二人一愣,仔细瞧了,做父亲的才一拍手叫道:“好个李奉诫,居然做起了赶车郎!”

“甚么赶车郎,这是致敬孔圣人,给你做‘御手’哩。”

“哈哈哈哈……”

大笑一声,被李奉诫称作游韶兄的拉着儿子的手,到了马车跟前,介绍道:“大哥,这就是‘李总编’。”

“呃!见、见过……小侄见过李江北!”

“甚么李江北,我同你大人相熟多年,不必如此。”

“小侄见过世叔。”

“哈,好个小郎!”

李奉诫拍了拍青年的肩膀,“游韶兄当年带你去城西草料场的时候,你才这么大,没曾想,一眨眼,上官家的聪敏小儿,如今都这般大了。对了,游韶兄,二郎呢?”

“庭璋同她母亲一起,还在京城。这次是带庭芝过来,见见淮扬风貌。”

“来得好,来了就长住算了。游韶兄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你一个进士,莫要计较个甚么。这光景就算没个差事,还怕将来没有不成?他魏王主持个京城都颠三倒四的,真是庸碌无能,只配跟一帮老文虫吟诗作赋。”

在父子二人惊愕的眼神中,李奉诫自顾自道,“我是知道游韶兄喜爱做官的,你若是不嫌弃,去扬子县老李那里帮忙算了。在扬州伸开不得手脚,没甚意思。”

“德胜兄如今是简在帝心啊。”

“那算甚么。”

李奉诫摇摇头,忽地想起来一件事情,“对了,游韶兄,你若是想留在京城,倒也不是不行,不过现在扬州呆上一阵子。待我书信兄长,得了消息,再知会你。”

“仪……感激不尽。惭愧,奈何上官氏不能没于我手,只得苦心经营啊。”

“理解理解。”

李奉诫笑着拍了拍上官仪的肩膀,然后直接道,“横竖我如今也要用游韶兄你的文笔,谁不知道上官仪的笔头乃是一绝?”

“噢?是有甚么要紧事体?”

“还是西疆诸事,本想好好吹捧一番长孙冲,奈何胸腹之中,没甚墨水。谁曾想游韶兄要来,当真是合该有这么一遭。游韶兄,帮我写个文章,长孙冲这‘榻上苏武’不好听,怎地也得是‘贞观耿恭’啊。”

“好,这个容易,仪定不负所托。”

“托甚么,给钱的。”

上官仪听了,顿时脸皮一抖,想说又不想说。

老夫微博ID就是作者名,木有V的。

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二章 响应号召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议第六十四章 中学第九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六十七章 风乍起第九十三章 以“义”之名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酱缸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七十章 变化第二十章 问程老三借钱第三十一章 告于皇天后土第八十五章 激动的杨都督(二更求票)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七十章 变化第十一章 血腥味第六十章 令人感动第十一章 大开发第七十九章 老国公寻欢又作乐第九十一章 马车问答(二更)第九十九章 流亡第三十九章 真爱成本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六十三章 机遇第九十一章 众望所归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势第二十四章 纠结的人选第八十四章 温文尔雅第四十章 凯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荐票)第九十八章 西域钱粮第六十六章 所付几何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十九章 高手过招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门生意第八十七章 心痒难耐(二更)第四十三章 气度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九十二章 分水岭第十七章 半日闲第八十三章 一桩“富贵”第八十五章 激动的杨都督(二更求票)第五十七章 千金买马骨第九十九章 冲杀第二十五章 放下屠刀不成佛第八章 人地论第六十一章 给个机会第六章 痴女第六十章 朝会一本道(票呢?)第六十三章 轻松第四十一章 存续发展第七十七章 所为何来第三十六章 震惊第三十二章 顺势第六十六章 进步第五十八章 服第十五章 自由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十三章 利弊取舍第七十五章 人在江湖飘第六十三章 玩法第九十章 壮志第五十三章 迷之尴尬第九十六章 狗运滔天第二十章 怠慢第十九章 投石问路第九十章 前瞻第八章 和谐社会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四十七章 形式相同第六十八章 吃肉长生(第五更)第六十一章 领会精神第五十几章 杂牌第二十一章 总制第一章 王师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三十三章 大佬们都来看他第八十一章 兴许是大智慧第八章 金子第二十章 科学规划第九十七章 谋生第十一章 办事漂亮第三十六章 危机易转第十二章 春天要骑马(一更)第三十六章 比帅胜出张叔叔(一更求票)第二章 震荡第十二章 振作家门第四十八章 精进第七十九章 见缝插针第七十八章 远西风云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第六章 一个人的毕业第七十几章 生命第八十六章 烦心事第四十章 大局第三十八章 过招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四十一章 杀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