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

江都对上官仪来说,实在是谈不上有什么美好回忆。他爹就是死在这里,而他自己更是在这里死里逃生。

这也是为什么一到江都,就感慨“旧年江都一场梦”,对上官仪来说,当年就特么是一场惨无人道的噩梦。

如今还是浑浑噩噩的,若非杨仁恭介绍,他连写应制诗的机会都没有,更谈不上跑去科举中进士。

讲到底,上官家还是要比土鳖们强,至少上官仪的“知己”是老杨家的。

“游韶兄,武汉消息传来啦!”

李奉诫穿的极为随意,上身跟T恤似的,下身一条麻布长裤,在外面奔跑,别人还以为他没有穿衣服。

这等穿戴,士人不多见,穷汉是见得多。

“甚么消息?”

正在写文章的上官仪一愣,忽地反应过来,“怎地恁般快,这汉阳江夏到扬州,哪有这般快的?”

“哈,此间门道,不可外传。”

李奉诫笑呵呵地说着,却让上官仪深信不疑,因为京城和长安,都有人传言,说是华润号有特殊的传讯渠道和方式。哪怕从西域传消息回来,都能控制在三天以内,简直匪夷所思。

朝廷“加急”,任你几百里加急,跑死多少匹马,都做不到这种程度。

靠着时间差,华润号在河南、山东、江淮,可是杀了不少不知道死活想要挑战江湖地位的猪头三。

“兄长已经命人写了一封信进京,王二郎还是能说得上话的。”

“哪个王二郎?”

“王敬直啊,他跟兄长还有魏王都是有交情的。兄长让王二郎举荐你,到时候弘文阁内混个差事有甚难的。”

前侍中王珪的儿子,又是一直跑魏王那里白看书的书虫,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别说看在王珪的面上,就是魏王李泰自己,也不可能说王敬直开口直接就回绝。那还混个屁,真去做写酸诗一天到晚除了装逼干啥啥不成的酸儒好了。

横竖又不是让上官仪去做个弘文阁学士,混个啥啥郎,或者啥啥秘书,惠而不费的事情。

不但卖了王氏一个面子,李泰还能赚个“好兄弟讲义气”的名气。

至于王敬直背后有没有什么阿猫阿狗乱拱,那是王二郎自己的事情,李泰根本不需要理会。

“这……”

上官仪顿时就呆住了,这特么就这么简单?这不科学啊,老子中了进士,在京城简直跟咸鱼差不多。要不是杨恭仁还有三分薄面,连混个长期饭票都混不到啊。

人和人的差距真的有这么大?

说实话,上官仪对李奉诫某种程度上还是有优越感的。比如李奉诫别说进士了,一个职称都没有,上官仪颇有一种老夫可是正规渠道出品。再一个,李奉诫别说不给魏王李泰面子,连朝廷征辟都是当放屁,混了几天班就辞职,简直陶渊明再世。

当然了,上官仪觉得李奉诫是比不上陶渊明的,然而他大概也不晓得,李奉诫压根就瞧不上“采菊东篱下”那破烂调调。

和嫌弃工资太少的“靖节先生”不同,李奉诫属于能放话“我对钱没有兴趣”的贞观款爷。

履历上更是令人羡慕,就一个,皇帝玩宣纸大派送,暴涨供应主持生产的,就是他李奉诫。

就这么一条履历,李董要是哪天嗝屁,他儿子上位,起码也得让李奉诫混个将作监的二三把手,实在不行,工部侍郎肯定有的。

所以说,感情上有点不能接受,但理性出发,上官仪还是拎得清,知道李奉诫是属于有资格任性的同辈英杰。

“游韶兄无须担心,兄长早就打听好了。褚遂良除职黄门侍郎,本是要返乡丁忧,不过如今这世道……嘿。”

李奉诫语气嘲讽,显然是瞧不上褚遂良的。原本褚遂良的的确确是打算守个三年,哪怕皇帝说夺情,也不打算鸟。

可世道变化何等的快,万万没想到皇帝跑去“巡狩辽东”,而且已经有了消耗东胡精力的大型工程,堪比秦朝修长城的大型工程,这一套下来,凡是在里面掺合的,根本不要三年,一二年出初步成果就能升职加薪。

按照级别,起码三五个同僚能跟三年后的他争,到时候不是闹么。

所以,褚遂良一咬牙,厚着脸皮,居然就顺了李董的“夺情”。不但让外朝感觉错愕,连李董自己都觉得有点意外。

唯有许敬宗表示这才是正确的为官之道,应势而变,方能如鱼得水啊。

为官不怕死爹不怕丢面子更不怕流言蜚语,就怕“曾经有一个机会放在我的面前,我却没有好好珍惜”……

“褚夕郎莫非没有丁忧?”

“这倒是不至于,回去了三个月。”

李奉诫摇摇头,看着上官仪,“不过还是除职黄门侍郎,听说另有任用。似是要主持修史,至于修哪部,如今还不好说。”

“修史?!”

提到修史,上官仪就心动了。能参与进去,在履历上就很硬扎,可以说将来仕途,能够一路清贵下去,靠嘴炮就能混长期饭票,还是山珍海味只管造的那种。

李董喜欢修史,就跟某些人喜欢修车是一样的,纯属爱好。当然了,修的时候加点私货,跟修车时候加点润滑油,也是一个道理。

平顺丝滑让人愉悦。

“兄长信中说,前几年就有重修《晋书》之愿,房相提过此事,只是一直没有拟出章程。较之当年山东士族把持文字,朝中人物不及山东。也是积攒数年,有了底气,这才敢重提旧事。”

其实李奉诫是知道房遗爱现在就在武汉,这事情就是房遗爱跟张德说的,至于是不是房玄龄交待儿子把事情秃噜给张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不过消息确实相当准确,至少弘文阁内诸学士,都在贡献典籍。

“司马代魏”这事儿是美化还是抨击,基调还没定,毕竟眼下的李董跟十五年前,那就是两个物种。

虽说一如既往的自信,但如今的李董自信程度已经超出了满朝文武的脑洞。

其不讲理的程度,大约就是扶着胯下吹嘘:这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能大能小……

总之,非一般的感觉。

乃至某些时候,李董私下里还很悠哉地跟不想说话的马周放炮:朕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当皇帝。

马宾王身心都遭受了重创,一度想要辞职。

于是不难看出,这种状况下的李董,对于黑历史有多黑已经不太在意,甚至可以说不予理会。

毕竟……反正你们跟朕作对都是输。

但不管怎么说,修史依然是个大工程,李董说什么还是表个态,要不然嗝屁之后,满地狼烟,他儿子指不定祭祖的时候,连冷猪肉都不上一块。

“修《晋书》?”

上官仪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这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只要跟着划划水,就是个相当金光灿烂的履历啊。到时候谁敢说他上官仪不能做大夫?

五鼎烹是不敢也不想的,但五鼎食那绝对的好啊。

一刹那,上官仪连自己将来当上吏部尚书,三省随便混的光辉前程都想好了。

“游韶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早作准备啊。”

“大恩不言谢,仪对李君相助,铭记在心!”

上官仪目光灼灼,十分的激动。

老夫微信公众号貌似也是作者名……本来是想发长孙皇后**的,然而严打,领会精神。

第七十八章 远西风云第三十二章 认清自己第四十几章 工科狗的烦恼第七十七章 所为何来第七十八章 实利第三十章 何落于人后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三十三章 灵车漂移第五十二章 设计定型第六十九章 淡水虾富含DHA第三十章 生活哲学1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五十四章 文风颇盛务本坊(三更)第八十八章 官场第九十四章 卖到辽东第九十一章 太年轻第七章 谋事在人第五十七章 切入点第十五章 帮衬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第八十二章 学业霸业第八十六章 铁面方能无私第八十三章 猜测第十一章 太子又至第九十章 功劳靠捡第三章 缓冲第六十七章 怎么看第八十章 冬季第十一章 兴旺第十七章 简单的事情第九十二章 骤变第五十八章 公侯万代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九十九章 一个意外第二十五章 给个理由第六十一章 可怜第二十三章 麻烦第二十一章 新阶层第八十章 想开点第八十二章 成就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十一章 公关第三十章 深挖第六十二章 惊人猛料第八十六章 远胜两汉第八十七章 劫营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六十六章 开饭了第四十一章 时代变化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响第七十五章 感觉身体被掏空第十七章 来打仗的兵部尚书第三十五章 始作俑者第三十七章 太子来了(二更求票)第二十七章 好机会第九十三章 茌平马周第四十八章 变化第九章 朝会第八十六章 刺蛇和飞龙第五十五章 宽慰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势第六十二章 心情跌宕第六章 顺利南下第六十八章 小偏差第五十一章 初具规模的市场第十八章 传信第五十六章 年轻活力第六十九章 薛书记第十五章 运气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经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监第五十三章 你来追我呀(第一更)第二十一章 完工验收(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听第十章 物流业第九十章 落脚(年初三第三更!)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六章 用能第四十六章 饕餮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六十二章 不请自来(请票上身)第三十二章 抉择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七十七章 凉州行第七十六章 发现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八十三章 憋闷第三十一章 烘炉第七十五章 另类孤臣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九十章 宰辅难当(一更)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冲击第八十二章 学业霸业第二十二章 等第三章 四大天王有五个第三十四章 盼国强第四十四章 等待第五十九章 没有想过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