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二 萧如薰第一次对自己坚持的理念产生了怀疑

柴国柱没有把话全部说完,但是究竟是个什么意思,萧如薰也一清二楚。

别说自己不是文官,就算是个文官,就算是内阁首辅,眼下也不一定斗得过晋商团体,这个利益集团实在是太庞大太厉害,想要废了他们,还不如直接纵兵劫掠杀光为止。

他们发展到如今,已经成了癌细胞,和一切癌细胞一样,正常的医疗手段是行不通的,必须要用特殊手段,而对付这种庞大到不像话已经成就不败金身的利益集团,除了暴力行动肉体毁灭之外,别无他法。

但是真要这样做了,萧如薰会成为大明公敌,从此之后神州之大再无立足之地,若要活命,要么北窜要么西逃,或者干脆拉大旗造反,但是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这种手段从一开始就不在萧如薰的考虑之内。

除此之外,又能如何?

“柴总兵的话本督记着了,暂且不说这些晋商,那些北虏有了这些粮食,应该已经不缺粮了,为什么不北返,反而还要做出这种诡异之举?”

柴国柱一脸懵逼——你是提督,你是名将,你问我?

“末将委实想不明白。”

萧如薰无奈的点了点头,感觉自己没把袁黄带来实在是有点失策,本来以为就是单纯的打仗,结果居然牵扯到了那么深的内幕,北虏也开始玩深沉了,抢了粮食还不走,那他们的目的会是什么?

缺谋士啊!但凡身边能有一个信得过的谋士,恐怕也不会面临如今这般的尴尬局面了。

萧如薰到底对山西不是太了解,李如松和柴国柱也不是本地人,也不了解,更关键的就是他们即使明白,也不会像个合格的谋士一样为萧如薰出谋划策。

一个人的力量真是太渺小了,即使自己来自于未来,即使自己能带出一支精锐之师,使用未来武器,但是,面对如此局面,依旧无计可施,他是如此的孤独,孤独到了在整个华夏神州大地上找不到第二个同行者。

萧如薰第一次对自己坚持的理念产生了怀疑。

李如松处理掉了全部的俘虏之后,来到了萧如薰的身边,看到萧如薰正对着那些粮食发呆,细细一想也就知道萧如薰是什么情况,对此,他没有任何办法,他是嚣张,但是他也就是借着嚣张的名头给自己谋利。

他难道还真的敢和利益集团作对不成?

李如松不傻。

“提督,眼下咱们怎么办?这里的北虏是解决掉了,但是更多的北虏却不知去向,咱们该怎么办呢?”

萧如薰深吸一口气,按耐住心中的沮丧。

“派出哨骑,往西面一直走,沿途若是能看到活着的难民,就像他们询问是否看到北虏大军的去向,北虏大军三万多人不可能人间蒸发,一定会留下痕迹,只要知道他们究竟往什么方向去了,就能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李如松点了点头:“诺!”

而后萧如薰给柴国柱下令。

“柴总兵,你派人把这些粮食都装车,单独分开来装,咱们有朝廷提供的足够的给养,不缺粮食,现在就把这些粮食当做救灾粮,沿途若是发现难民,就给他们粮食让他们度过这个冬日,也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吧!”

柴国柱看了看萧如薰,点头应诺。

这位提督是个难得的心怀天下的人,可惜,诞生在此时,若是诞生在太祖定鼎天下或者是成祖靖难之役时代,必能建立更大的功勋。

萧季馨,生不逢时啊!

之后,萧如薰带领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凑齐了三万兵马,留下剩余的兵马守紫荆关,自己带着主力西出紫荆关,一路往西面山西的地界行军而去,抵达灵丘一带的时候,哨骑得到了重要情报。

一支数目庞大的北虏骑兵十数日之前从这一带转向南下,不知道是去做什么,但是在此之前,北虏大军曾在这里分兵,主力往紫荆关而去,另有万骑当时就南下了。

这诡异的动向让李如松和柴国柱面面相觑,怎么都想不通里面的道理,萧如薰则陷入了深思。

北虏攻破平型关之后,兵分两路,主力进攻平型关,一万骑兵分兵南下,目前得知的情报是五台已经失陷,而数日之后,三万多北虏骑兵趁夜离开,然后也南下了,南下的方向毫无疑问应该是五台方向,五台再往南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太原。

如今的整场战役的总帅王世扬所在地,并且太原还聚集了整个山西和榆林镇的主力兵马,人数超过十万,是明军的总大营,兵力雄厚防御结实,这些北虏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他们难不成还真的敢和十几万明军主力面对面对着干?

骑兵打步兵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步兵只要结成整齐的方阵,并且拥有勇气,那么骑兵就会非常头疼了,之所以人们以为骑兵天生克制步兵,主要的印象都来自于宋代,尤其是宋末和金人还有蒙古人的战斗,往往都是兵败如山倒。

蒙古人暂且不论,但是对付金人的时候,宋军是一点战斗意志都没有,而且极端缺乏训练,宋军数量庞大是因为一旦有流民就招募进军队,但是没有训练,这样的军队的素质可想而知,就是乌合之众,一触即溃,当然兵败如山倒。

有战斗意志,有勇气,有训练,结成军阵,不会有马敢于直接往军阵上面撞,马也是动物,也会害怕火和尖锐的东西,步兵方阵就像个大刺猬,骑兵其实没有太好的方法进攻步兵方阵,只是步兵方阵同样无法反击和追击就是了。

明军边军到底不像宋军的禁军和厢军那样怂,北虏多少有些忌惮,十几万的数量,北虏怎么敢于正面挑战?

王世扬也不是个怕事的性格,李如松形容王世扬是一个有胆子有勇气就是脑袋不太灵光的人,这样的人不太可能会临阵逃跑,只要王世扬作为主帅不动摇,十几万人聚在一起,勇气还是有的。

四万北虏,怎么敢于正面挑战十几万明军呢?

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萧如薰来不及思考太多,因为太原实在是太重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太原要是遭了灾,那整个山西就不安稳了,事关全局,容不得过多的思考。

萧如薰立刻下令柴国柱带五千步卒和五门红夷大炮去收复平型关,堵住北虏北逃的关口,又令努尔哈赤带五千辽东骑兵驰援雁门关,给雁门关守军以激励。

李如松留五千辽东汉骑和一万整的女真精骑,努尔哈赤的儿子褚英和代善也留下来跟随李如松,加上剩下的五千步卒,这两万军队则由萧如薰亲自统帅,南下太原。

五十七 萧如薰纵论朝战(下)五百五十五 王世扬求活(上)四百七十三 战争一触即发四百八十 拜访徐光启(下)二百六十四 梦醒时分五百零七 平型关失守一千零四 远方来客八百一十 心虚五百零八 王世扬的决心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五百七十九 仇敌(上)九百二十一 混乱的京师七百九十三 直达缅甸一千零一十五 嫡长子七十八 苦涩的努尔哈赤一百五十九 灯火阑珊处(五更)二百二十 定鼎胜局三十一 朱翊钧的惊喜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四百六十二 海战结束一千二百零七 售卖军火九百二十四 你们是要造反吗?!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无忧矣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三百一十六 纳瑞宣王的决议三百零三 燧发枪(下)二百六十一 十万两白银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四百一十二 朝廷的官船九百三十八 玄武门之下一百四十 碧蹄馆终焉三百五十七 夜袭(二)二百二十 定鼎胜局三百四十二 手足无措的莽应里(下)二百六十一 十万两白银三百四十 手足无措的莽应里(上)六百六十四 战前日常(下)一百九十五 萧如薰的议和条款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六百七十二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四百二十六 豪情四百二十三 萧如薰的手工作坊七百八十七 良知(上)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实亡的暹罗(下)一千一百五十三 飞凤关告急一千零九十四 生机勃勃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这样一个果决的人六百五十八 这场战争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六百零七 分润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五百六十三 幕后黑手九百五十 不交税的人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托付十三 魏学曾的担忧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卫队一千零二十一 卫改府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纲?一百七十九 这仗打的值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罗六 备敌一千零一十五 嫡长子六百六十四 战前日常(下)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马(下)五百四十七 为了活命(上)四百六十七 陈龙正的忧虑三十 背锅头号种子选手朱翊钧一千零三 现在他想做个好人八百五十 没人可以阻止我八百三十三 有一户人家,本官想请你们去欺负一下九百零九 皇帝结婚八百八十八 细小的危机一千零九十 悯农二百四十一 三方会谈(中)六百六十八 沈一贯的野心不断的膨胀着(下)四百三十七 搞个大新闻四百七十七 局势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五十一 萧如薰的对策六百八十三 好男儿(上)九百九十五 过犹不及九十三 金忠善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来七百九十六 开动的战争机器(下)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阴影六百六十 威信与信任四百零六 尊敬的萧将军,您好三百六十八 进击的明军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热那亚总督(上)九百七十三 兴亡六百二十九 鸠占鹊巢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剑,剑指北海六 备敌三百六十六 袁黄的期待三百二十五 利玛窦八十四 谈判专家一百五十八 过年(四更)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四百二十七 不愿离开的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