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哼哈二将

激昂的战鼓声在云安监上空回荡。

麻木的兵卒在利用木幔车靠近城楼之后,抬着飞梯以最快的速度逼近城墙。

这攻城最耗兵力,中原自然不会在第一轮攻势中就投入自己的精锐兵士。

入川以后,俘虏的降卒是前几轮攻势的主力。

俗称炮灰。

不管是罗幼度还是前线指挥的田绍斌,都不指望打头的降卒能够取得奇效。

主要目的便是试探一下虚实,损耗城中兵士的箭矢体力……

两边的蜀兵皆疏于战阵……

但攻城的蜀降卒得到了指挥田绍斌的承诺,此战过后,存活下来的兵士都可以领着一定的赏钱回乡。

如果能够登城,更有重赏,甚至可以直接加入中原军当十人将。

面对身后手中握着大刀的督战队,所有降卒都明白,只有向前冲才是活路。

督战队都是一群杀人不见血的恶魔,他们挥刀砍杀自己人都不带眨眼的。

何况是他们这些降卒?

中原军自郭荣改制以后,名声就很好。

罗幼度即位以后,更是如此,蜀降卒大多都选择相信田绍斌的承诺,不要命地往前冲。

蜀降卒的气勇更甚,但凭借城防的优势,云安监的蜀兵还是占据着一定的主动权的。

滚石檑木不断抛下,金汁火油顺着城头倒下。

城楼之下哀嚎一片。

罗幼度早已习惯战场的残酷,冷静地看着这一切,然后对左右道:“看来不需要明日了,最迟黄昏时分,云安监便可攻下。”

历经多场大战,罗幼度对于战争的理解已经有了自己的心得。

这攻城守城也是有章法的。

什么时候用弓弩迎敌,什么时候丢滚石檑木,什么时候倒金汁,什么时候倒油,这一切都是说法的。

而对面的应对就是随心所欲……

稍微有一点险情就乱七八糟的金汁热油什么的,一套乱倒,完全不讲究使用时机。

以罗幼度现在的经验来看,这守城的指挥就是一新手,一遇到情况就瞎指挥,将不易收集的金汁,油这类守城利器拿出来挥霍。

就这水平,遇到真正危局,十有八九会自乱手脚,不知所措。

罗幼度看出的问题,田绍斌也在其后的几个回合看出来了。

田绍斌是北汉汾州人,早年跟随刘钧任佐圣军使。

在北汉一直有一个声音,就是降中原派系。

郭无为、田绍斌都属于这派系中的人物。他们先一步看清了时势,这左右天下的力量不是契丹就是中原,不可能是北汉。

相比契丹,他们更加愿意归降中原。

郭无为是一直等到了罗幼度北征,而田绍斌等不住了,在四年前领着五十骑南投。周世宗郭荣召补他为骁武副指挥使,参与了与平定燕幽、北汉的战役。

在攻打老家汾州的时候,左目为流矢所中,如夏侯惇一般,成了一名独眼将军。

田绍斌骁勇善战是一位难得的先锋大将。

他眯着一只眼睛,对身旁的传讯兵下达了命令,安排一支训练有素的中原兵混迹在了蜀降卒中去。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攻城的蜀降卒与守城的蜀兵相互对战了五个回合。

吴霖阳见在自己的指挥下,打退了五波进攻,不免沾沾自喜,说道:“都说中原雄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今日一见,不过如此吗!”

他说着又想到了石頵,忍不住骂道:“老匹夫胆小怯战,他若早来支援,费兄、孙兄何至于降敌。”

念及此处,吴霖阳再度安排人去请石頵来援,同时也派人前往成都向自己的父亲、叔父哭诉,让后方给石頵施压。

当他安排下去以后,发现下方的中原兵再一次发动了进攻。

吴霖阳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慌乱,有了一点点经验,壮着胆子指挥兵士迎敌。

很快吴霖阳察觉了一丝丝的异样,中原兵的节奏,似乎有着小小的变化。

但依他的经验,并没有及时发现真正问题所在:无章法的蜀降卒中有一支军队,以严谨轻快的动作来到了城下。

在不起眼的地方架起了飞梯,有序的攀爬着……

他们并非等着一拥而上,飞梯下方有盾牌手掩护,有神射手阻击,甚至于备用飞梯以及灭火的沙土都准备妥当……

罗幼度看着这一幕,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就是老鸟与新手的差别。

经验这东西,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弥补的。

呼延赞见攻城的势头越来越足,心急火燎地请命道:“陛下,让我上吧!”

王廷义也道:“我亲自去将吴霖阳的脑袋取来,献给陛下……”

罗幼度无奈道:“去吧去吧!”

这老虎憋久了,也得让他们开开胃,免得闹情绪。

罗幼度并不怎么担心两人的安危,呼延赞的武勇军中第二,加上他一身上百斤的铁甲,就是一辆人形坦克,刀剑无伤。

王廷义也差不多。

王景对于他这个一天到晚喊着“当代王景之子”的宝贝疙瘩爱护的很,一身盔甲的甲片都是千锤百炼的钢片,上面还糊了一层大漆。

论及防御力,郭荣那骚包的金色的明光铠都比不上。

也就王景这类,历仕后五朝的老军阀,才有这财力打造这一身铠甲……

王廷义的武艺固然比不上呼延赞,却也是一员虎将,不会出什么意外。

罗幼度是如此想的。

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了有些不对劲了。

他忽视了一点,不管是呼延赞还是王廷义。

两个人脑子都不太好使……

呼延赞身穿着百斤重的铁甲,却敏捷的如大猩猩一样,三下五除二地就登上了云安监城楼,端是厉害无比。

可接下来的操作,罗幼度直接傻眼了。

呼延赞并没有跳入城墙,而是站在女墙城垛上,一手拿着铁鞭,一手拿着降魔杵,对着城墙上的蜀兵,一通猛打,敲西瓜一样,白色的脑浆,腥红的血液迸射而出……

乱战之中,一枪刺中了呼延赞的胸口……

以他的一身铁甲,自然无恙。可他站在女墙上,下盘不稳,如断线的风筝,从城楼上摔了下来……

“砰!”

砸在了地上……

罗幼度惊骇出声,但下一幕让他更加震撼。

呼延赞坐了起来,摇了摇脑袋,又开始登城了。

罗幼度搜索着王廷义,目光所及之处,一个憨货赤着身子,在城楼上杀敌……

不是王廷义是谁?

不是!

他的盔甲呢?

------题外话------

谢书友兄台乀请留步的一千五百赏!谢谢支持!

第706章 晾一晾第一百四十二章 试点推行第689章 凯旋而归第三十四章 装死了第八十七章 知难而退第七十四章 人马嘶鸣第三十六章 何须开战理由?第六十八章 心细如发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四章 贿赂第665章 趁机击溃南朝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七十五章 乐极生悲 惊闻噩耗第十九章 见好就收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第683章 城破第二十一章 阵前反叛第四十八章 深谋远虑第四十九章 谁敢不服,找他来辩第三十二章 两路求援第四十七章 酒馆斗殴第一百零八章 原是内鬼!第695章 明智的真腊国王第685章 美梦第五十六章 造势第三十九章 三降将第四十五章 焦虑的周娥皇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三十六章 潘美的决定第十六章 博弈第695章 明智的真腊国王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一口锅第九章 口不对心(二)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绑第七十章 争夺三叉水第一百七十九章 罗幼度的野望第四十三章 和州攻防第十二章 上元节夜第十五章 舆论爆发第二十八章 游刃有余第三十六章 说服第七十五章 吴越世代礼遇中原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愿入宫?第一百二十章 拖字诀,拿捏圣意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为真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袄 北方之事第十八章 举国震恐第十八章 人性算计第665章 趁机击溃南朝第一百六十八章 机智的那派吉郎第八章 委屈的赵匡胤第一百四十三章 也有味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睡了 定难李氏覆灭第一章 捷报不断第四十章 半日闲第三十章 各有安排第四十七章 地狱景象第三十章 凶残 援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贼人休想靠近雁门关第八十五章 演戏的罗幼度 豁出去的赵匡胤第710章 孝心可嘉第五十五章 攻取渝关第五十五章 攻取渝关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七章 意见相左第一百五十九章 没得选了第一章 去其灵魂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说话的东方之主第三十四章 洗浴第四章 诱其腹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尽心服侍第十六章 洞房花烛夜第四十四章 达成一致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冲突第686章 亡第653章 奇袭的前奏第四十六章 战略目的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七十四章 胆大包天第五十三章 风水不好第一百二十八章 干你……第二十一章 魏王入京第四十九章 张琼战将 决战之始第六十九章 罗幼度的决心第五十六章 造势第十八章 孟蜀出兵第一百四十章 刘鋹的礼物第六十章 降了吧!第六章 麟州杨家第五十二章 大鱼落网第四十六章 战略目的第二章 南北异动第七章 演戏第一百二十二章 腾位子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为真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一百三十九章 驾临洛阳第一百二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六十章 归顺 调转枪头第二十六章 不敢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