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三章 天马行空的思路

赵曦张开双臂,仰着头,让晨曦把自己的身影拉的很长很长的映在山梁顶。融入晨曦的赵曦,被光辉笼罩着,让苏颂等人感觉到了一种神圣······

“石得一,告诉同州知州,在此山梁顶营造一座庙宇,钱粮找赵琴要······”

莫名其妙,官家这样的旨意让人感觉到莫名其妙。其实,这一路都有点莫名其妙。

山梁以西,本来应该就是苍山镇,但是,现在看过去,还只是或荒芜或被耕作的一片平原地。没人知道赵曦在感受什么,或许真的是感受晨曦吧······

“子容,黄河自蒲州南行,渭河汇入黄河之处应该是关中之地最适合营造泄洪道的地方,地形也是最适合。”

“但是,黄河治理,根在治沙,朕知道这点,所以才重点考虑推广石炭,尽可能避免上游砍伐山林,以保持水土。”

“从中下游考虑,在渭河入黄河口处营造泄洪口,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下游黄河水患的问题······”

苏颂知道,官家后面会有转折。苏颂不得不承认,他以及沈括,包括整个勘查官员,都认为在渭河入黄河的地方,是营造泄洪道最合适的地方。甚至在跟官家密报时,也是这般建议的。

工坊城咱很多事物上,都是有密报之权的,不仅仅是为官家提供参考,更重要的必须由官家来决定勘验到各种资源的信息,并由官家决定矿产资源的开发情况。

官家把他们的建议说出来,还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就知道官家要转折了。

“朕同意在此地营造泄洪道。但是,朕要求尔等要综合考量关中平原的耕田,要充分考虑关中平原水系和泄洪道的联通,要充分考虑黄河携带沙量会造成的结果。”

“黄河裹挟泥沙泄洪,势必会导致大量泥沙随水流进入泄洪道,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冲积地,甚至形成泥沙倒灌,最终影响甚至毁掉关中平原的良田!”

“京畿道、京兆府对朕而言,都是大宋子民,尽管是牺牲京兆府部分良田,对京西路、京畿道乃至京东路的好处要比京兆府损失的多,但朕还是不想这样做。”

这是赵曦心底的纠结。

后世,他原本生活的那个时代,就在渭河入黄河口的地方,是一个雄伟的大坝,也就是因为这个大坝,让他迁徙到了苍山镇······

这一件事,就是在他原本生活的时代,也曾争论过几十年。

一坐大坝的建成,不到一年,渭河流域淤积了大量泥沙,河床抬高,大片良田浸没,土地迅速盐碱化,危险直逼当时的西安。

迫于无奈,只好降低水位,拆除15万千瓦发电机组,改装5万千瓦小机组。同时耗费惊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如此一折腾,不下百亿元投进水库“打水渠”。

世代生活在渭河平原的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宁夏缺水地区迁徙。当初赵曦的父辈,因为故土难离,整一个镇子就在这道山梁以西定居了。

那时候,他常常听老一辈人叙述······

赵曦不知道他这些天的梦境是不是与未来即将要发生的事相关,可这事真要他取舍时,他一样纠结了很久······这时候与后世的差别很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还不至于像后世那般严重。

苏颂听了半天,硬是没听明白官家的意思。

怎么说呢,既然是同意在渭河汇入黄河之处营造泄洪道,可又提醒了黄河泥沙有可能会导致京兆府一带良田被毁,还不想让京兆府黎民受损······哪有这样的两全计?

“子容,朕入渭河时,曾与尔等谈起八水绕长安,尔等也知道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在长安周围形成了一个循环贯通的水系。”

“所以,朕就想,如果充分利用这八天河流冲积形成的沟壑,以这些沟壑为基础,借人力贯通在关中平原所有沟壑,最后与黄河贯通,以此作为黄河的泄洪道,同时,在关中平原形成一个如同长安八水一般的循环泄洪体系。”

“同时,选择合适的区域,将泄洪道跟长安八水以斗门的形势沟通,从而形成黄河水与长安八水的调节性沟通,以八水流量去灌洗黄河泄洪道的泥沙,做到人为的调节和平衡泥沙冲积。”

“此番操作下来,朕以为不仅仅可以解决黄河泄洪的问题,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乃至避免关中平原良田的损毁程度。同时,借泄洪道引进黄河,可以促进关中平原的灌溉,促进关中平原的农桑之事。”

或许能说赵曦是灵光一现吧,也可能是想了几十年。赵曦做这样的决断,不仅仅是想解决这个时代黄河水患的问题,更是想留下这个泄洪道营造的地形和记录,为原本的将来和后世为戒。

千年的所谓沧海桑田,黄河泄洪冲积,势必会改变整个关中平原的地形地貌。只要留下记录,就能告诉后世人,在决断黄河相关事务上,有这样的经验和教训。

或许,赵曦是想避免不知道会不会存在,说不清是自己后代还是父辈的那些人,省去迁徙之苦······

苏颂不了解官家内心的那么多心思,但却是完全听懂了官家的意思。

怎么说呢,八水绕长安,虽然不是真如官家所说的八水循环成一个水系,但是却是存在相互勾连的情形,最起码渭河就是长安八水统一的汇入的主河流。

但是,官家所提出的这种思路,不管是真的将八水贯通,还是说在营造黄河泄洪道上,真的是相当宏大的。

这个宏大,并不是说工程的宏大,而是格局宏大。

没有完全平整的平原,所谓的关中平原,自然也存在沟沟壑壑的地形。充分利用这些地形营造泄洪道······再与长安八水沟通······苏颂都不知道官家是怎样想到的。

反正他,是根本没有这样天马行空的思维。

苏颂有点激动,站在这山梁上,虽然关中平原就在山下,却一样无法看清视线无法企及的远处。

一激动,就有点忘记某些忌讳了······

第七七五章 谁考验谁第一五八章 老侬 你一定要逃走呀第五三三章 大设想第二一一章 折子戏(第五更)第三八章 那人是谁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三四八章第九二四章 没有真相第八八七章 扼杀第四六一章 愤怒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一零九章 此话当真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七一七章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三四七章 战前最后一次会议第四五八章 死保吕嘉问第一八九章 轻重缓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二九四章 战争与需求第一四五章 计谋只是心里较劲第八五七章 战争要素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胜第六二六章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败感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二九八章 狄汉臣尚能饭否第六八二章 嗜杀之君又怎样第二四八章 是否开放常平仓第四五七章 这又何必呢第九三章 诚实是美德第二章 惊掉眼球的痊愈第三六三章 当阴谋对上实力第五九四章 白热化第五二七章第三九四章 混乱的朝议第五一零章 扯什么淡第九三一章 战马第八八一章 狡诈第四二八章第一八七章 共与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三五二章 没想到的战况第八六一章 你见一下第四一七章 都糊涂着第四百章 瞌睡送来了枕头第九一六章 叛的彻底第一三零章 适可而止第二六二章第七五三章 战争结束之后(下)第一零七章 大发了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卫第二零五章 谋划深远(第四更)第三零八章 这才是侮辱第七七五章 谁考验谁第五三八章 战略部署(上)第六六三章 韩琦的危机感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戏第四二一章 迈出一步第六八四章 难度在哪第八六二章 立场和态度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二五六章 变天了第二六零章 少饮些第八七二章 立场第四七章 交与不交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六五六章 谁还为他求情?第五四三章 最担心的第一七四章 震惊是接二连三的(第三更)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让他死去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应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泽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三七章 钱财算什么第三五四章 相安无事的第一晚第三五二章 没想到的战况第二零四章 先内后外(第三更)第六三五章第四九七章 事事烦心第四七九章 伟大的想法第一九五章 馅饼砸中的人(第四更)第四七九章 伟大的想法第二六零章 少饮些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盘算第六七零章 说话的方式第六四五章 说服第八七章 六率之议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发的第一六九章 理应纳贡(三更)第六三四章 打开的话头第九四七章第六三九章 先礼后兵的兵第一九五章 馅饼砸中的人(第四更)第三一八章 各自论战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四一三章第四八七章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三零六章 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