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号 儿童

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鴽音如,鹌鹑属,鼠阴类。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

亲爱的美纱女士:

过去近九年的时间里,为了创作消耗了我很大一部分精力,但我如果不搞创作,相信这些经历也会被浪费掉,或者是躺在那儿看短视频,或者是做其它一些无聊的事。所以我不会后悔自己这些年的付出,不会觉得这些付出不值得。有很多人用一生的时间只创作一部作品,而我在九年的时间要完成九部作品,这大概就注定了我的作品水分极大,不太可能成为殿堂级的作品,也没有可能成为现象级的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讨论。这些年留给我的只有教训,没有经验,随着时间往后推移,我越来越面临着一种江郎才尽的困境。莫言先生曾经谈过有关于寻找创作灵感的事,他曾经非常热衷于采风,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作为创作的材料。后来他就很少这么做了,因为他觉得童年时留下的东西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基于这样的理由,我也应该好好的追溯一下自己的童年。莫言先生应该是我的上一辈人,这些人在童年的时候,往往肚皮扁扁。这会激起人各种各样的生理反应,会让人产生各种幻觉。在镇上读书的三年里,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曾经一个馒头吃一天,上午半个,下午半个。我也曾经浪费过粮食,但在这个时候充分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匮乏。这段经历对我所起的负面作用是极大的,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我看上去都是一个非常虚弱的人。所以一些人见到我,就忍不住摩拳擦掌,一展自己的武功。有人曾经说过打我其实不用很正式,玩儿着就把我给揍了。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对我来说非常的重要,但我不认为应该把旧的隔阂干脆抹平,当做一切都没有发生。我会按照礼仪来处理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只是我的说法,在实际行动当中,我的失礼之举是说不完的。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够按照礼仪来处理所有的人际关系。只要礼敬到了情分也就到了,提到用情,在我这一生当中我大概只能用在乌龟身上了,希望我的乌龟能够在这世上存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他能把我送走,这就是上天对我的祝福。自从那只小一点的乌龟过世之后,这只乌龟应该非常的寂寞,我曾经想过要多陪这只乌龟玩。但我知道,乌龟拉屎撒尿不可控,一不留神他就会排便。不管怎么样,我希望这世上有货物在陪伴我,我这一生注定要非常的孤单,但真正在独处的时候,这种感觉并不明显。只是在那种特别热闹的场合,诸如当年篝火晚会现场。即使我孤独终老,我希望我这一生能够积攒下一些德行,纵然没有儿孙为此而受益,我也不会觉得这么做亏了。我希望在我离世之前我可以说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可能亏待了很多人,但我并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我也做过一些让他人受益的事。

按照莫言先生的说法,童年经历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关于童年的记忆,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很小的时候,我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我能自己陪自己玩儿,比如我坐在炕栏上,一边摇晃着,一边用双脚敲击锅台。清晨时分,玻璃窗上会有露珠,那个时候我就用自己的前额把露珠蹭掉。我不太习惯与人交流,好的,这一情况应该没有影响我对外界的认知,要不然我就是自闭症患者大军当中的一员。后来我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不得不与别人发生接触。只要一不开心就跑去吃土,于是有人专门挑衅我,我没办法与强大的挑衅者进行对抗,只有跑去吃土,惩罚自己来平息自己的愤怒。这种情形与阿Q当年抽自己嘴巴是一样的,童年不光是轻松的,也有一些沉重的东西。

一直以来我处理对上关系是非常糟糕的,对于一些社交的礼仪我是非常无知的,即使到现在这个年纪也是如此。所以你会注意到我在一些社交场合会表现的非常无礼,所以为了藏拙,我往往不会接近人群,而是把自己隐藏在一个角落,这样的情形在我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出现过。有一位先生从小就被很多人喜欢,他对于社交礼仪就非常的熟悉,后来这位先生在职场当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所以在我看来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社交能力是一个人成就自己人生价值的关键因素,即便是你只想做一个科学家,每天泡在实验室与各种数据打交道,你也不得不与你的团队成员沟通与他们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你们才有条件在科研方面取得突破。如果上天让我作了家翁,我会非常看重这个孩子的社交能力,而且会特别注意看能不能处理好对上的关系。

看一个孩子将来能有多大的出息,学习成绩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但不是最重要的标准。只要他的成绩能够保持在中等偏上,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就具备超越他人的可能。因为学习不是短线冲刺,而是一次长跑。拼的不是爆发力,而是耐力和稳定性,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很长的时间里占据第一名的位置,只能说明他天赋异禀,他的成绩非常的稳定,而这个人具有非凡的耐力。当然在漫长的人生过程当中,不是没有需要冲刺的时刻,但我觉得人不能每一天都在冲刺,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在人生的前二十年里不停的在冲刺,很有可能让他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我们没办法想象一个人在前二十年里被折腾的精疲力竭,离开大学校园之后在短时间表现出了巨大的爆发力,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热情,在社会上有了一席之地,那样的人往往离开校园之后只求个安稳。

上个世纪曾经有一个全民经商的时代,那个时候很多人离开有编制的单位加入了创业大军。今天很多为人们所熟悉的品牌,都是那个时候的人所创造的。也就是那一段时间,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人们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现在不同了,很多人对未来的预期不是那么乐观,于是大家纷纷奔向考场,无论如何也要谋到一个有编制的工作,没有别的奢求,只是图个安稳。当我说现在成就人生的道路越来越窄,可能很多人没有办法接受这种说法。但事实就是如此,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未来结婚率会下降,生育率会下降,老龄化的程度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活力创造力会下降。代际冲突会增强,青壮人口将会背上沉重的负担,他们的付出不会得到及时的足额报酬,更不要说奖励了。

在这么一种大的环境之下,无论你制造多少理工出身的人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没有表现自己才敢的机会,他们不会得到激励。比如说一个理工出身的人没有做工程师,而是在一个单位里嗑着瓜子喝着茶水混日子,同样一个文科生这么做二者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会有多大的区别呢?当有人指责文科生过剩的时候,我们必须想清楚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在文史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吗?如果就这个问题去问那些相关的工作人员,他们会总结出一大堆的成就。要看的就是它在现实当中所产生的作用,有些话我不方便讲的太过于细致,但我觉得你会凭借自己的生活经历可以听到我的弦外之音。我希望各个院校的专业设置更加的合理,也希望每位有机会到高校深造的学生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当然高校不只是提供知识的地方,而是要学到一种研究问题的精神。

坦率的说,相比于从前,岛国真的是退步很多。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岛国老龄化与少子化并行,这就意味着老龄化问题无解。在这种大的环境之下,出身贫寒的人,没有机会扭转自己的命运。每个人只能在固定的社会阶层蹦达,这是多么让人悲哀和绝望的现实。大概很多有识之士都在祈祷,同样的事情不要在北洋发生,而要避免这些问题,就必须在问题出现之前就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尽快付诸实施。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虽然有人呼吁,虽然有人在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但这些建议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早就在很多地方被使用过了,并没有太好的结果。我知道一个大专生,一个事业单位的底层临时员工,有什么资格为这种问题担忧呢?但愿北洋土地上的有识之士们能够最终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始终能够看到正在燃烧的希望,愿皇天始终不舍弃生活在这里的人。

在我的小学时代,我就对古中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那个时候我就开始翻阅家藏的有关历史的书,喜欢看古装影视剧,特别的影视剧当中皇帝的造型有浓厚的兴趣。而皇帝的服饰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衮冕,前后十二流琉,衣服上绣着十二章纹。腰中佩戴着剑和玉,这些都有非常吉祥的寓意。也正因为这方面的兴趣让我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就知道影视剧当中皇帝的造型有很多错误。比如很多影视剧当中,琉的长度到前额就打住了,你只要看过《历代帝王图》就会发现,琉的长度要足以让底下的人看不清皇帝的表情。今天做相关研究的人应该有很多,如果影视剧的制作方能够稍微向人请教一下,就不至于犯这样的错误。到了高中时代,我对古中国的兴趣升级了,我开始整本阅读古人留下的著作。

在省城的时候,秦先生跟我说过他的一大心愿,就是要弘扬古国之传统文化,在这期间我阅读的经典著作更多了,但我深深的知道,这些作品不是你读过一遍就能够读明白的。要想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你最好把这本书背下来,即使不能做到全文背诵也要熟读,能够把其中一些要紧的片段记下来。等到参加工作之后,我的使命感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加强有了传承古文化的想法。在省城的时候我就支持复兴汉服,但我没有投身其中,不是我没有这样的兴趣,而是始终找不到组织。之后在一连串的偶然之下,我接触到了传统吟诵。我想把这种东西发扬光大,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年传统吟诵大有偃旗息鼓的迹象。我很少说鼓舞人心的话,我看到的都是令人绝望的消息。可即便如此,在我的内心深处是希望传统中国得以复生。

我曾经有过一个预测,如果上天真的见脸,或许在洋历二一六六年前后,传统中国的很多东西将会复生乃至于兴旺。那个时候我早已经成了冢中枯骨,即便如此,只要这件事情成了现实,我一定会含笑九泉。前一段时间在社交网络上,我有一位先生发生了争执,他坚持认为传统中国的历史是从周朝开始的,我坚决不认可他的这种说法,我有没有兴趣听这位先生的说教,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觉得对国史认知的混乱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虽然一些人销声匿迹了,但只是我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而已,这些人并没有真正消失,等到有一天遇到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他们就会从各个犄角旮旯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看到这个问题,但是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人在这个问题上呼应过我的主张。但我觉得这可能跟我生活的圈子有关,因为跟我处于同一阶层的人,没有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小的时候,我遇到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我也觉得我们家的家风不正。如果我的这种说法被我的家人知道了,他们一定会勃然大怒。我不是说自己家的家风不正,别人家的家风就一定正。在多数情况下,每一户人家都存在相关的问题,真正能够在传承家风当中,做得好的家族是非常少的。如果上天让我做了家翁,我一定让他们知道我们这个家族大致的源流。让他们知道帝高阳、重黎、吴回、陆终、季连、鬻熊、熊绎、熊仪、伯比、子良、斗越椒、贲皇,至于我们家出自上党苗氏是我的推测,我也希望后面的人能够继续从事相关的研究,要弘扬先人筚路蓝缕之精神,在有生之年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我不知道我最终会不会有功于家族,但我知道我与哥哥之间的关系注定会非常的疏远,而我这一只如果绝嗣的话,我的所有想法都会被自己完整的带进坟墓。

当然我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在我看来只要是上天安排的,就无所谓好与不好。天意是不好去评判的,我所遭遇的所有厄运,都是自己种下的。如果我的前世或者今生一直坚持行善的话,何至于此?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造孽了,为什么我会养成讽刺别人的习惯,为什么我说话是如此的轻佻?那个时候的我,对于因果报应的说法应该已经有了朦胧的认识,为什么这些东西始终没有影响到我当时的言行呢?除了一些灰暗的记忆之外,我的生活也有很多光明的地方。比如在我的记忆当中,每年清明节,都会看到桃花盛开,燕子归来。每年柳枝吐绿的时候,我们都会制作一种特殊的乐器,那个时候这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彻山野。我吃过苜蓿、槐花、地软,这是非常有趣的食物,苜蓿是调凉菜当中用到的,槐花要与洋芋擦擦合在一起蒸熟,地软是蒸包子用的。

在上一辈人的经历当中,苦菜留给他们的记忆应该非常的深刻。后来我也吃过苦菜,并没有觉得它是多好的食物,我不知道是因为制作的问题,还是这玩意本来就不好吃。不过我吃的苦菜不是野生的苦菜,而是家里种的。所以它长得完全不是野生苦菜的样子,野生苦菜个头相对较小,而家里种的苦菜,因为总是去浇水施肥,所以它长得非常硕大,你完全看不出来它是苦菜。相对于家养的,很多人都觉得野生的更加好吃,不知道是因为野生的更难得,还是野生的真的就有更好的口感。不知不觉我已经人到中年,我知道很快人生的二分之一就要过去了,我并不遗憾自己变老,而是遗憾自己一事无成。我觉得特别对不起自己,而且我觉得自己身后大概也没有条件好好安葬,只是随便找个地方去买,也不用起坟头,数年之后人们就不记得这片地下埋着一个人。

小的时候对上的关系处理的一团糟,但我也曾经扮演过类似孩子王这样的角色。现在我没有觉得这是多么令人愉快的回忆,我也很少愿意提起他。当我重回故土见到那些故人的时候,他们很多都愿意提起当年的往事。我都选择含糊应对,有些事过去就已经过去了,有些人也已经成为过往。我知道我的遗忘是有选择的,我之所以把那些伤痛的记忆不断放大,重复记载。就是希望它能够不停的给自己发出警示,希望在这连绵不断的警示之下,我能够更懂得夹着尾巴做人。在单位同事面前,在家人面前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对他们敬而远之。或许我的人生当中没有值得亲近之人,但我也不觉得这有什么损失。如果我这个人活的年头很长,我真不知道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悲哀,因为我绝对不可能幸福的。

若问我今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我没有办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所建树。我的人生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荒废了,我不希望自己再次踏进哥哥的家门,如果可以,我愿意不与他家的人再发生任何形式的接触。我也愿意不与姐姐以及他们家的人再有任何来往,我之所以选择这么做,就是不想留给自己,给他们添麻烦的机会。只要彼此之间的关系坏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不可能再去求人帮忙了。也因为我没有人可以求助,平时要更加的谨慎小心。过去这么多年,德行方面我没有什么储蓄。如果我真的落难是没有人可以求助的,所以如果上天安排了什么,那我就希望他干脆给我来个痛快。为了能给自己挣得一个痛快,我希望自己可以积攒一些德行。如果我离开,我不会有任何不舍,只有无穷的遗憾。我总觉得自己恶贯满盈,但在我这个恶人的眼里,很多人并不像自己,所以为的生抽的那么善良。

过去童年的玩伴到现在也生疏了,以至于没有任何来往。我曾经想象自己能够以文会友,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太过于天真了,我在社交方面的缺陷,大概已经无可救药。既然如此我还能说什么呢?美纱女士愿意跟我这样的人,互通书信,我不甚感激。希望我们之间的交往能够长久的维持下去,希望我们之间的交往能够让彼此受益。我常常很惶恐,不知道自己能够给你带来什么样的益处。我占用了你那么多的时间,而你给我的已经足够多了。在我的生命当中,你就像是盛开在阳光里的鲜花。鲜花上挂着清晨的露珠,那么美好那么新鲜那么娇嫩。对于我来说,你就是天边的云,那么洁白那么柔软。我永远臣服于你的脚下,你如此巨大的魅力肯施舍给我友谊,这样的恩德我终身难忘,假如有来生,我一定结草衔环,报答你的恩德。

此致

敬礼

ωωω .Tтkā n .¢Ο

你的朋友陶唐

新丰九年三月初九

第060号 留给世界一个背影第338号 凤还巢第029号 消失的古文明第347号 结第295号 风之左右第165号 祈年第323号 公心做事第277号 电之疑问第297号 痛第019号 午夜叫声第150号 文艺中年第351号 云之花隐第251号 美的精神第364号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第320号 初假第014号 暗黑世界第276号 祈祷的重要性第324号 平章第190号 绿色指甲油第034号 中年男人的烦恼第285号 消业第133号 戏里的国史第066号 灯火之域第257号 祈日第085号 蚊子的狂想第038号 稚雏第319号 岸与非岸第161号 男德学堂第255号 理性幻想第018号 咆哮的妇女第180号 剧本和表演第236号 紫萱非紫萱第246号 理性的声音第208号 残本第267号 祸福几何?第235号 凤鸣第198号 三棱水晶门第279号 愿我往生第318号 无名第016号 竹林因缘第108号 阳明先生第105号 三棱镜第134号 何为文艺第263号 匠人和意外第145号 藏在深巷里的味道第053号 可盐可甜第101号 娱乐圈道士第131号 人到中年第272号 枯第226号 神之光第071号 心境第009号 过年第275号 风化第009号 过年第050号 茶系女孩第047号 女团第328号 唉!生活第003号 网络时代的乡愁第064号 画不出现实第307号 典籍第215号 饱满圆润第152号 笼中鸟第065号 佛窟第252号 恶兆第135号 无边的等待第245号 绝望雨季第270号 艺术匠心第333号 云常第162号 月亮的仆人第017号 凤凰来仪第106号 驴的一生第283号 观音第200号 丛林游记第044号 社群第064号 画不出现实第243号 漫画世界第223号 结局观想第204号 贫瘠之壤第234号 琴操第192号 看见人心第083号 新事物第125号 山水第219号 聚会第260号 自然人第065号 佛窟第133号 戏里的国史第195号 楚囚之歌第036号 江湖始终萧索第247号 桥第037号 蓝色太阳第094号 避世第124号 风中的花味第090号 冥想练习者第189号 透过历史看未来第027号 丰满现实第205号 援助深山之民第156号 说难第268号 洞第296号 更始第126号 歧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