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拍案惊奇

第119章 拍案惊奇

苏泽的文学技能只有Lv3,所能够记得的也就是高中语文课本上的精选古文了。

不过说到小说,倒是有一篇文章非常合适。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这篇小说是明末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所写的经典短篇小说,被收录于三言二拍之一的《警世通言》中,可以说是明末通俗小说的巅峰之作了!

主要讲述了女主杜十娘与李甲相爱并且想要赎身从良,李甲生性懦弱又受他人挑唆出卖杜十娘,最后杜十娘带着自己的百宝箱怒沉江底的故事。

这篇故事突破了传统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框架,描绘了李甲这个懦弱又虚伪的读书人形象。

女主杜十娘敢爱敢恨,心地善良轻财好义,也是文学史上非常鲜明的女性形象。

冯梦龙的小说在明末清初风靡全国,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再下一个通俗文学的巅峰时期就要等到清末了。

从故事结构上来说,这篇短文也可以说是相当的精彩。

峰回路转,反转不断,剧情可以说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甚至可以说这篇文章将对白摘录出来,就是一段精彩的折子戏!

苏泽将文章默写出来之后,又认真的读了两遍,又在文章中加上了标点符号。

古代书籍上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读书开蒙的时候,蒙师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教授学生如何断句。

不过标点符号这个东西书籍上虽然没有,但是读书人会自己在句子末尾画圈,这个圈就叫做“句读”。

比如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很多古文书籍,就有所谓的“句读”版本,这就是为了方便现代人阅读,在书上加了标点符号的版本。

既然是通俗读物,苏泽当然要用上标点符号了。

整个文章都是用白话文写的,再加上标点符号后,苏泽又喊来了识字的熊五,让他来读一遍。

熊五接过文章,那些奇怪的标点符号他虽然从没见过,但是他很快就明白这是用来分句的。

果然有了标点符号,熊五看得更快更流畅了,他看完了整个故事,怒气冲冲的站起来道:

“相公,这李甲在何处!我必要宰了这忘恩负义的书生!”

苏泽说道:“坐下!这只是我写的话本!”

熊五失魂落魄的说道:“相公,这世上竟然真的没有杜十娘这样的奇女子吗?”

看到熊五这个反应,苏泽对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已经放心了,这篇文章雅俗共赏,肯定能打响小报销售的第一炮。

苏泽让熊五把稿子交给姚春排版印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篇幅不短,正好可以填满两个版面,这下子小报的四个版面都已经填满了。

等到姚春印刷了一份样刊出来,苏泽又在角落中插入了于宗远书坊的广告,他准备这份小报先放在书坊中销售,这广告也算是回报于公子的慷慨投资了。

万事俱备,接下来就是小报的名字了。

福州府小报是没有名字的,因为福州府除了官方的邸报之外,就只有这么一份报纸,自然是不需要名字的。

但是南平县就不一样了,现在黄时行要办报,那苏泽的小报就是要和他打擂台的,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可不行。

苏泽想了想,再次对冯梦龙说了一声对不起,在报头写上了《拍案惊奇》四个字。

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浅显易懂,又让人忍不住要看具体的内容,可以说是相当的标题党了。

而且一下子就点明了报纸是通俗读物的性质,让普通百姓也有动力购买。

忙完了这一切,苏泽将修改好的样刊交给姚春和熊五,吩咐他们印刷五十份出来。

接下来几天苏泽也是非常的忙碌,先是林默珺找上门来,请教后续练兵的事情。

林默珺也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的人,她向苏泽问道:

“既然鸟铳队可以分成两列射击,为何不分成三列?”

苏泽也没想到林默珺竟然已经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了,她果然是个天赋了得的军事天才。

其实在拿破仑时代,关于步兵到底还二列还是三列,当时的欧陆诸国都进行过探讨和研究。

三列轮流装填,肯定要比二列轮流装填射击射击频率更高,也就意味着火力更猛。

但是在后面的研究中,拿破仑就发现了三列的作用很低,甚至会拖累整个队伍。

首先是第三列射击的时候很容易对第一列的士兵造成伤亡。

因为这年头鸟铳糟糕的稳定性,无论是炸膛还是提前扣发,这种现象都会经常发生。

不要小看人的慌乱程度,在朝不保夕的战场上,士兵犯错的概率要比普通人想象的高得多。

忘记使用通条,或者在使用通条装填的时候不小心扣发扳机,这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而一旦在第三列发生,就会对前列的士兵造成损伤。

而在行军的时候,两列士兵能够看清楚前方的道路,但是第三列的士兵就只能跌跌撞撞的盲目前进了,而在尸体凌乱高低不平的战场上,第三列士兵就很容易跌倒。

听完了苏泽的解释,林默珺点点头,她其实也试过用三列方阵进行操练,结果也确实如同苏泽所说的,三列方阵前进很不稳定,第三排的士兵很容易跌倒。

林默珺又问道:“鸟铳队最怕的就是被人突击,先生有没有好办法?”

作为一名军事天才,林默珺看到了鸟铳的优点和威力之后,自然也在思考破敌的办法。

在她看来,鸟铳倒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装填速度慢,如果能迅速冲到鸟铳手面前,还是有很大机会击溃鸟铳队的。

和黑山贼这种纪律性差的土匪战斗自然没问题,但是倭寇本身就擅长突进攻击,若是被手持倭刀的倭寇突进,鸟铳队就很难继续维持阵型了。

苏泽点点头,林默珺的思考非常正确,不过苏泽也想好了应对的方法。

“这就是我下一阶段的训练内容了。”

苏泽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林默珺,林默珺打开一看,“刺刀操练方案”映入眼帘。

“刺刀?”

林默珺疑惑的说道:“刺刀不是打完了弹药再使用的嘛?”

苏泽这才想起来,其实鸟铳也是有刺刀的。

只不过鸟铳的刺刀和后世步枪的刺刀不同,鸟铳的刺刀是插进枪膛里的。

因为要插进枪膛里,所以鸟铳的刺刀基本上是作为最后的战斗手段,也就是在子弹药火用完了之后,上去拼命用的。

不过苏泽改良的刺刀,是套在鸟铳枪管上的,这也就意味着可以装备着后,依然可以进行射击。

林默珺眼睛一亮,如果鸟铳手装备了刺刀,那不就成了长枪兵了吗?

那样就不害怕倭寇的突进战术了!

林默珺笑嘻嘻的拿着《刺刀操练方案》离开,苏泽又有了新的思考。

苏泽之前不拿出刺刀来,原因是刺刀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有用。

刺刀其实出现的很早,因为欧陆最早的火枪是配合长枪手一起使用的,在长枪手被淘汰之后,给火枪手装刺刀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

当时俄国的军队普遍喜欢使用刺刀,俄国将领苏沃洛夫有一句名言,“刺刀是好汉,子弹是笨蛋”,当时的俄军更喜欢刺刀冲击。

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刺刀在成熟的热武器战场上,作用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拿破仑就曾经统计过受伤的士兵,98%的士兵都是被子弹所伤的,只有2%的士兵是被刺刀所伤。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拿破仑主动取消了横队火枪手中的刺刀,而专门成立刺刀纵队,主要作用也不是杀敌,而是冲进去打击敌军的士气。

可是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拿破仑战争时期,已经是热武器对轰的时代了,但是如今却不是。

对付喜欢使用突击战术的倭人来说,刺刀是相当不错的防御战术。

刺刀冲锋也是打击对方士气的很好手段,苏泽发现自己犯了书本经验主义的错误,制定战术还是要因地制宜的。

西方战场上平原会战比较多,演化出大量的列阵作战,到了近代更是诞生了闪电机动作战的战术。

但是在东方战场上,因为地形复杂,游击战术则更加实用。

而即使在二战的东方战场上,拼刺刀依然是敌我双方都需要认真操练掌握的战术。

苏泽检讨了自己先入为主的错误,就听到系统提示音。

【总结“因地制宜”,兵法技能经验+40,Lv4,41/400】

又涨兵法技能了,看来还是要和林百户多交流啊!

每次和林默珺交流,苏泽都能涨一波兵法技能,难道她就是传说中的“经验宝宝”?

看着就要快要到Lv5的兵法技能,苏泽又多了去校场的想法,东南地区的局势越来越不安定,早日将兵法技能肝到Lv5,也能让长宁卫更强大。

接下来的日子,苏泽一边在卫所读书,一边泡在卫所校场练兵。

林默珺确实一个非常优秀的“经验宝宝”,每次和她交流都能让苏泽涨一波兵法的经验,苏泽不由的感慨,自己真的是捡到宝了。

苏泽除了和林默珺交流兵法,还会教授普通士兵识字,每天让他们总结操练的经验。

和冷兵器时代相比,火器时代对于军官的需求更多。

而苏泽本来就是打算将长宁卫的鸟铳队打造成军官团,所以苏泽都是以基层军官的标准来训练他们。

林默珺似乎也看出了苏泽的想法,也会在每天操练完毕之后,和士兵们将如何带兵练兵的心得。

苏泽和林默珺相谈甚欢,兵法经验也蹭蹭蹭的上涨。

加了智力之后,苏泽原本每天读书只能涨10点科举经验,现在每天读书可以涨12点经验。

这么总结下来科举这一类技能确实受到智力的加成,想要更快的肝科举技能,确实要点更多的智力属性点。

苏泽准备接下来的属性点全部都点智力,明年是乡试之年,乡试一般是三年一次,如果赶不上明年的乡试,就要再等三年。

一般童子试过了就是乡试,苏泽要在乡试之前将科举技能肝到Lv10,就必须要提高每日读书的效率。

时间不够用啊!

除此之外还有研发火器,修建水利设施,刷医术、骑术、射击等技能,苏泽每天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用,依然觉得时间不够肝。

推荐给于宗远的书铺掌柜人选终于定下来了,是经常在宗祠办事的林显亮,在长宁卫大家都叫他阿亮仔。

林显亮也是读书一些书的,之前都宗祠帮着家老阿公处理宗族的事情。

之前林显亮看守芦田,被背山陈氏的族人夜袭打伤了之后,一直都在家中养伤。

为了补偿林显亮为宗族做的贡献,林显亮也分到了一片芦田,就在苏泽的芦田旁边。

因为苏泽没什么时间打理芦田,所以林显亮在养伤的时候也会帮着苏泽打理芦田,之前用来精制盐的干芦苇,就是林显亮割了送到家庙的。

后来苏泽在家祠讲课,林显亮也是听的最认真的,加上他能写能算,确实是书铺掌柜最好的人选。

而苏泽给林显亮介绍这么好的工作,林显亮自然对苏泽感激不已。

今天是六月二十日,苏泽分别给四人写了推荐信,又让林显亮带上了印刷出来的五十份《拍案惊奇》报纸,就由林显扬带队,前往县城报道。

林显扬包裹里还有嫂子陆氏给他缝制的皂色公服,在县城为吏是要自己准备公服的,林显扬感慨还是嫂子想的周到。

这一次七人前往县衙当差做事,自然不能再借宿在别人家里了,家老阿公从家祠拿出一笔钱,让他们在县城租个小院子,等到日后安顿下来再在县城买房。

家人分别各自有不舍,不过能从卫所去县城,总是一件好事,等七人告别之后,长宁卫暂时恢复了平静。

苏泽回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肝技能的生活中。

林显亮拿着推荐信找到了于宗远,于二公子热情的接待了他,亲自带着他去书铺,宣布他成为新任掌柜的。

林显亮听从苏泽的吩咐,将日常的工作交给伙计继续打理。

他在书铺外支起一个书架,将《拍案惊奇》报挂在书架上。

与此同时,黄时行的报纸《文苑新韵》也雕版印刷完毕,这一次他足足印了二百份,都是印刷精美的小册子。

黄时行志得意满,明日就是他士林扬名的日子了!

(本章完)

088章屏蔽了第644章 藩属国条约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564章 怎么交税?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445章 致进步者的演讲第048章 岳阳楼记第161章 连环巴掌第622章 果然草台第139章 良配第232章 倭寇再临(卷末,求票!)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回旋镖第137章 分基地,宝山第305章 礼乐征伐自何处?第556章 内阁议事第550章 授权第86章 大明平均战力第413章 新务救不了大明朝第208章 疯狂的龙涎香第601章 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021章 开蒙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136章 倒霉的矿监第595章 重注第626章 秩序解体第287章 放弃劝谏情结,尊重大明命运(卷末第002章 家廟第186章 大买卖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389章 武昌易帜第477章 投机与投资第398章 你的方案还是太保守了!第184章 劳动者的智慧第457章 骑兵还未退场第552章 李成梁入京第183章 南平乡野调查其一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195章 投宿西禅寺第212章 杀倭使!(求月票)第138章 大战奖励,人才难得第345章 无能狂怒第189章 钱法困境第058章 练兵之要第79章 亡于洪武第271章 和张居正见面第660章 大一统的曙光第490章 驳速胜论第78章 铳炮第277章 一书惊起千层浪第455章 将军和参谋第617章 打老虎第432章 蒸汽时代的初鸣第448章 后发赶超之法第501章 苏泽的预测第340章 目标,南京!第214章 成圣的路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379章 上皇回銮第137章 分基地,宝山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会第467章 骑兵再上历史舞台第591章 千年变局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119章 拍案惊奇第508章 公办和私人书院第301章 无间道,何心隐倒严第102章 火器时代秘籍步法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042章 去县城(二合一章节求追读)第456章 乏味的时代,激荡的世纪第554章 李成梁的手段第352章 大明马嵬坡第377章 景王带不动第057章 邀请第313章 从“贼”者们(三更)第255章 婚后二三事第381章 苏大都督的倒模第352章 大明马嵬坡第170章 县试前第294章 技能:博物学推一本朋友的书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点还有)第530章 父母之爱儿,则为之计深远第016章 被动技能属性点第460章 离天堂太远,距中原太近第534章 猴子回倭国第444章 阳谋第056章 脱毒难第603章 河南请降第276章 生产力爆炸!第614章 投降主义谋士第93章 农事忙,技能涨第454章 战争史的新一页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057章 邀请第138章 大战奖励,人才难得第513章 内斗是大明特色第458章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