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贞其人

造反的人是一位王爷,名叫朱友孜,现在被封为康王。

康王朱友孜是朱温最小的一个儿子,所以他是朱友贞的弟弟。

弟弟造哥哥的反实属正常,毕竟在权力的诱惑面前亲情是靠不住的。

所以说帝王之家最是无情,无情的不是家,而是权力。

这个造反的过程是这样的。

朱友贞是个专情之人(有别于老子朱温),在他还是个王爷(均王)的时候迎娶了大梁名将张归霸的女儿为妃。现在自己做皇帝了,就想把王妃变成皇后。

这位张妃也确实贤惠,她认为皇帝还没有祭天,如果先立了皇后,于礼不和,怕招来群臣的反对,所以坚决不同意。

不同意就不同意吧,等祭了天再立呗。

未曾想到的是,这位张妃却福薄得很,没有等到成为皇后的那天就病重归天了。梁帝朱友贞甚是悲痛,册封其为德妃,举行葬礼。

康王朱友孜造反就是从这次葬礼开始的。

在德妃出葬的前一晚,朱友孜派了几名心腹埋伏在了寝殿里,就等着朱友贞来了一刀砍掉。

未曾想杀皇帝这种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了的,需要执行人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这几名心腹里有人心理素质不过关,在行动之前闹出了声响,被朱友贞察觉到了。

既然察觉到了,那就撒丫子快跑呗!朱友贞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光着脚丫子就一路狂奔,翻墙而出(高难度动作),召集执宿的禁军大索寝殿,把这几名刺客给揪了出来。

刺客里面本来就有人心理素质不过关,指望他们咬舌自尽掩护主人啥的那就别想了,因此经过了一番顺藤摸瓜流程,康王朱友孜就暴露了。

暴露后就是被抓,被抓后就是被杀,咔嚓一阵之后,朱友贞的皇位终于又安稳下来。

位子虽然安稳了,心思却很是不安。

朱友贞害怕呀,老朱家向来有子弑父、弟杀兄的传统,皇位从朱温那里传下来这都发生过多少次流血政变了,任你是虎胆龙威也经不住这一连串的惊吓啊。

而到目前为止,朱温还有很多儿子在世,这些都是隐患。

解决隐患的方式有很多,最简洁高效的一种就是找个理由(甚至理由都不用找)把这些人全杀掉,后世大清朝的雍正皇帝就是这么做的。

朱友贞没有雍正的魄力,或者说,他还是个有温度的人。

他没有杀掉自己的兄弟们,却也不敢再亲近他们。既然不再亲近兄弟们,那就要亲近别人,因为皇帝总要有一些宠信的人呀。

所以外戚就开始借机上位了。

外戚说通俗一点就是皇帝他妈的娘家人,或者是皇帝老婆们的娘家人,以及皇家的女婿们。

朱友贞宠信的这帮外戚里面有一些代表人物,最为代表的就是赵岩、张汉鼎、张汉杰这些人。

赵岩大家可能不怎么熟悉,但应该对他爹有些印象,没错,他爹就是赵犨。

赵犨之前是陈州的老大,第一时间归顺了朱温,受到对方重视,后来还发展成了姻亲关系,儿子赵岩娶了朱温的女儿,这就在革命友谊的基础上加上家族情谊,两家关系铁的不能再铁。

张汉鼎、张汉杰等人是德妃的兄弟,这个德妃就是刚才提到的朱友贞的爱人。

思念爱妃的皇帝照顾一下爱妃的家人也是应该的,所以这两个人为代表的张氏家族也得到了梁帝朱友贞的宠信。

事实证明,依靠血缘、姻亲关系选人用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好效果。朱友贞选的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没啥才能,更无德行,精于进谗、固宠。

丑人照不得镜子,没才的人肯定会排斥有真才实学的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理论。特别是当这些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的时候,悲剧就要发生了。

他们首先把朝廷重臣排斥干净,这些重臣以敬翔、李振为主。

敬翔就不用说了,这是个忠于老朱家的大忠臣。李振虽然人格上有缺陷,但也是个有才、能干事的人。这些人是支撑大梁王朝的顶梁柱,你把柱子都给拆掉了,房子能不倒吗。

朝中大臣被霍霍了以后,军中将领也不能幸免。

现在的刘掞、之后的王彦章都是被这些馋臣给搞掉的。

这些猛将被搞掉了之后用什么人打仗呢,那些会送东西、会投机取巧能够和馋臣们尿到一个壶里的人,这些人以段凝为代表。

段凝嘛,之前就是因为会送东西受到朱温赏识,还因此与李思安形成鲜明对比,间接促使朱温杀掉李思安的那个人。这个人我们后文会提到。

这里面有个问题:朝政都乱成这个样子了,皇帝朱友贞难道不管吗,他难道对此一无所知吗?这样乱下去损失的还是老朱家的江山呐。

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先要探讨这么一个问题:朱友贞是不是昏君。

因为朝中奸人当道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要先有昏君。没有昏君,奸人是不可能当道的。那么问题来了,朱友贞是个昏君吗?

昏君这个词就两个字,“君”字不用解释,就是君主的意思。那“昏”字怎么解释呢,我认为“昏”与“明”相对,它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耳不聪,目不明,不能识人,也不能用人。这是能力方面的问题。

在昏君的基础上再加之荒淫无道、残虐百姓、嗜杀无度等特点,这就是暴君了。

而昏君和暴君往往相伴相随,因为暴君的行为不一定是皇帝本人去做,他宠信的奸佞小人也可以自主地去做,而做的结果统统要由皇帝买单。

如果从这个定义上来讲,朱友贞是个十足的昏君,虽然他这个昏君之名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

所以说有些事情他不是不去管,而是管不了,或者说他本人根本就不知道!

为了更为形象地探查一下朱友贞这个人,我们来看一则小故事。

朱友贞还是很想做明君的。他听说辖区有一个叫做李愚的官员,很有能力,操行也好,于是就委以重任,提拔对方做左拾遗。

左拾遗是做啥子的呢。说白了就是给皇帝提意见的,专门挑皇帝的毛病,你这里做的不对啦,那里赏罚不明啦,推行的政策不合时宜啦,这些事情他们统统都要管,所以说这是个诤官,类似于监察部门,而这个监察部门是专门监察皇帝的。

古人官位以左为尊,左拾遗要高于右拾遗,所以说李愚相当于监察部门的最高长官。

这还不算,他还同时兼任着崇政院直学士,这个直学士不一定是什么高官,却是高官进阶的一个跳板,这说明朱友贞还是很想重用李愚的。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朱友贞想要励精图治的一种心态。

但有心态是一回事,能不能坚持下来是另一回事。

李愚这个左拾遗很快就被免官了,为什么呢,因为一件事。

当时衡王朱友谅身份十分尊贵,这个朱友谅的父亲是朱温他哥朱全昱,朱友贞要喊朱友谅一声哥(叔伯兄弟)。

这个衡王朱友谅尊贵到什么程度呢,连李振这种高官见了面都要向他下拜。李愚却不这样做,见了对方只是作揖。

朱友贞听说后不高兴了,找到李愚责备道:“衡王友谅是朕的兄长,朕见了他都要下拜,你见了面却只是作揖,这样合适吗?”

李愚说:“合适。因为陛下您拜朱友谅是在拜兄长,行的是家族礼节。他是您哥,不是我哥,我是您的臣子,为什么要拜他呢?”

这话说得给力,如果是个明君在位,肯定要把李愚好好表扬一番,升职加薪,然后大肆宣传,宣传的目的是要彰显君明臣贤的一种现象。当然,君明是主要的。

щшш⊙ ttk an⊙ ¢ o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五代时期大梁朝的强项令就要出现了。

可惜,朱友贞不这么想,更不想这么做。他认为李愚不给面子,还很固执,这样的人放在身边不好,所以找个理由把对方打发到地方去任职了。

既然这样,那就出不了名了,明君更是做不了了,只能做昏君了呗。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给朱友贞一句话评语:有做明君的心愿,却没有做明君的能力和魄力。

君主没能力,那就不要怪手下人欺负你、哄骗你、利用你,然后狐假虎威借你的名头来为非作歹。

能力不足,或者说没有能力,这对皇帝来说是一种原罪。

第一百零二章 脑残的刘守光第二百一十四章 无耻房知温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八十三章 风雨飘摇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团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钟第一百六十九章 灭梁(一)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十六章 死了一个秦宗权第一百零二章 脑残的刘守光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乱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机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一百零三章 杨守光登基第五十章 王建与李茂贞第一百二十章 徐温父子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变(一)第十七章 崛起一个杨行密(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贝州城最终结局第四十章 王镕的魅力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战之后第六十四章 三个刺儿头一台戏(二)第四十七章 清口战役第四章 兵锋所指——长安!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储风波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袭的威力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团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七十五章 刘皇后第一百二十八章 刘掞的苦恼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结局(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韩延徽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刘知俊第五十章 王建与李茂贞第一百六十三章 张承业与李存勖第八十六章 王重师的悲哀第二百一十五章 书生意气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韬之死第三十三章 战神李存孝(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彦章第三十一章 群殴李克用(二)第六十九章 后梁与诸侯第二百一十七章 游子归故里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征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九十三章 南汉帝国发家史(一)第五十五章 凤翔之围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七十五章 闹市杀人事件第二百一十四章 无耻房知温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变(一)第一百二十章 徐温父子第三十六章 疯狂的李茂贞第九十章 朝廷与藩镇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战前夜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乱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七十四章 极品刺客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气第一百三十八章 卢文进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战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后的表演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殇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韬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胜渡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气第一百零三章 杨守光登基第二百零八章 善后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八十六章 王重师的悲哀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烦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谦第一百零六章 没落的朱温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争第九十章 朝廷与藩镇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韬第一百八十章 罗贯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涂第一百三十六章 韩延徽第十四章 朱温的崛起第七十九章 最后的贵族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征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机第七十九章 最后的贵族第三十二章 战神李存孝(一)第十八章 崛起一个杨行密(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与阿保机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八十八章 王牌对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