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决战

朝廷中闹了这么一出,已经为大梁朝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下面我们继续回到北线主战场,去观摩一下刘掞和李存勖的对手戏。

刘掞会用奇计,而奇计被用得狠了,那就成了奸计。

这次刘掞的奸计确实有点奸。

他派人到李存勖大营去诈降,诈降很正常,正所谓兵不厌诈嘛,那你就好好诈呗。

他不,这些诈降的人不是去当间谍获取情报或者传递假消息的,也不是去做死士行刺的,他们是去行贿的。

行贿的对象有点特殊,是李存勖的厨师。

行贿都是无利不起早的,给这个厨子行贿自然也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个目的就是下毒,毒死李存勖。

把晋王、一军统帅给毒死,自然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了。任你晋军武力再强,也要乱了阵脚了吧。你阵脚一乱,我就进攻,杀你个片甲不留。

这确实是个奸计,同时也是个妙计。

只可惜妙计没有成功,被人发现了,厨师被杀了,诈降的人也被杀了。

刘掞没办法了。打又打不过,耍花招也耍不赢,这可如何是好。

朱友贞说我不管你如何是好,你只管进攻就行了!

于是诏书如同雪片般飞向费县,催促刘掞出兵作战。

刘掞不出兵,也不作战。

一次抗命是抗,两次也是抗,抗抗更健康,谁还怕了你不成?

刘掞能顶得住压力,李存勖却不想再耗下去了,他也开始用计。

你刘掞不就是认为打不过才不出兵的吗,那我就制造你能打得过的假象。

李存勖把大权交给了李存审,并带人去贝州慰劳围城部队,然后打道回府,扬言要带领主力返回晋阳。

刘掞一听,机会来了,立刻给朱友贞上表,请求袭击魏州。

朱友贞知道决战的时候到来了,给刘掞回了一句话:

“现在全国精锐都在你手上,社稷存亡在此一举,希望你勇往直前,一举成功!”

成功的话需要有猛将才行,刘掞是员猛将,这还不够,还要看他手下的人凶不凶猛。

刘掞命令澶州刺史杨延直率领一万兵马开赴魏州打头阵。这个杨延直赶到魏州的时间很妙,半夜。

按说半夜逼近城门,如果能够把握机会搞个奇袭什么的应该大有可为。事实上当夜确实也发生了一场奇袭,但发动奇袭的一方却不是梁军。

杨延直半夜赶到魏州后竟然带着一万人在城外扎营,打算天亮进攻。城内的晋军却不会等到天亮,他们精选了五百人的敢死队出城去摸营,这一摸还真就给摸着了,杨延直毫无防备,军营大乱,一万兵马自相践踏,溃不成军。

一万人的梁军被五百人的敢死队给击溃,真是太有面子了。

第二天一早,刘掞带着梁军主力来到魏州城东,与杨延直汇合。当看到灰头土脸的杨先生带的一帮子散兵的时候,刘掞估计骂娘了。

但骂娘也好,处分对方也罢,现在还都不是时候,因为刘掞的屁股后面跟来了一大帮子晋军,带队的人就是李存审。

李存审也还罢了,魏州城内的李嗣源真的很有种,这家伙根本不想守城,直接带着守城部队出城列阵,要与刘掞打阵地战。

刘掞正为着攻城战而头疼呢,对方正好送上门来了,可把他高兴坏了。

然而,高兴的时间还是太早了些。

远处烟尘滚滚,旌旗猎猎,又一路大军呼啸而来,军阵中央捧出一员大将,冲刘掞大笑道:“刘将军别来无恙!”

此人正是晋王李存勖!

我的乖乖,原来人家根本就没回晋阳,专门在这里张开口袋阵等着刘掞上钩呢。

刘掞大惊:“是晋王啊!”

既然知道中计,那就没必要再打了。刘掞当机立断,撤退!

撤退是对的,但问题是你要能撤得下来才行。

对方一撤,李存勖带兵紧随,他也不急着进攻,因为时机未到。

等到梁军撤到了故元城,撤不下去了,因为前面李存审的部队迎头赶过来了。

这样一来,前有李存审,后有李存勖,双方四下一合围,刘掞跑不掉了。

晋军进攻的时机到了。

李存勖和李存审分别在梁军的西北面、东南面摆出方阵,向中间的梁军进逼。

刘掞逃无可逃,只能被动组成圆阵迎战。

决战开始。

梁军兵力上占优,但军队士气和战斗力方面却完全被晋军碾压。

李存勖、李存审带着大军围住梁军一顿猛揍,叮铃咣当一阵之后,刘掞吃不住劲儿了。

按着这个趋势进行下去,梁军必败无疑,而作为主帅,刘掞要阻止败势。

有些败势可以阻止,有些阻止不了,比如这一次。既然阻止不了,那就要提前跑路。跑路讲究一个“快”字,跑慢了是不行的。既然要快,那就要用骑兵。

刘掞带着梁军骑兵部队向外猛杀,浴血奋战了半天,终于杀出重围。杀出来的代价是几千骑兵部队基本上被打光了,刘掞只带着十余骑仓皇出逃,退守滑州。

主将跑了,剩下的步兵方阵可就遭殃了。

大梁被围的步兵还有七万多人,这些人注定要血染沙场。

屠杀开始了。

为什么说是屠杀呢,因为七万人的指挥系统已经崩溃了,陷入重围的他们已经是一盘散沙。

一盘散沙之后就是四散奔逃,狼奔豕突。

他们突不出来,也逃不出来,因为晋军已经合围,而且还有黑鸦骑兵游弋在场外捕杀漏网之鱼。

这是标准的尸山血海、血流成河。

在强烈求生欲望的催动下,梁军爬到树上躲避追杀,但上树的人多了,树干都被压断了。

七万人啊,在没有机枪大炮的冷兵器时代,杀死这些人是个体力活儿,晋军杀累了,就把败军被赶到了黄河边上,利用滔滔不绝的黄河水来进行批量屠杀。

最后梁军被杀死或淹死者不计其数,能逃出来的都是幸运儿。

经此一役,梁军精锐又被收割了一茬,军事实力进一步被削弱。

在魏州大捷的同时,晋军的大本营晋阳城也经历了九死一生的磨难。

匡国节度使王檀见李存勖忙着和刘掞较劲,打算发兵奇袭晋阳,抄掉对方的老家。

这个计策很不错,但是在用计之前他要走一遍程序,向皇帝朱友贞上表,请求对方的同意。

朱友贞大笔一挥,准了!

皇帝一出手,军兵立刻有。王檀集结了河中、陕州、同州、华州等地的联军三万多人,兵出阴地关,气势汹汹杀奔晋阳城。

第二百一十七章 游子归故里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四十章 王镕的魅力第一百三十二章 贝州城最终结局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胜之战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温的手段第一百零五章 枣强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殇第二百零九章 赶尽杀绝第八章 黑鸦军第三十七章 英雄气短李存孝第六十三章 三个刺儿头一台戏(一)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六十五章 可怜的大唐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后的表演第五十八章 征战鲁东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韬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乱第五十五章 凤翔之围第九十三章 南汉帝国发家史(一)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从周第一百六十三章 张承业与李存勖第二百一十三章 闹心的魏博第一百一十二章 灭燕(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谦第一百一十二章 灭燕(二)第四十九章 可怜的昭宗第一百三十六章 韩延徽第九十五章 苏州之围第九十二章 高赖子第九十四章 南汉帝国发家史(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一百零六章 没落的朱温第六十四章 三个刺儿头一台戏(二)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刘知俊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战第三十章 群殴李克用(一)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六十五章 可怜的大唐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十六章 死了一个秦宗权第十二章 两个皇帝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气第一章 愤青是怎样炼成的第四十章 王镕的魅力第一百七十五章 刘皇后第九十九章 柏乡之战(一)第一百零四章 朱温的独角戏第二百零三章 烽烟四起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诰的崛起第八十三章 好员工牛存节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来投降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亲王建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二十章 徐温父子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争第六十九章 后梁与诸侯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十八章 崛起一个杨行密(二)第三章 北伐第二百零八章 善后第一百零五章 枣强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谦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结局(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争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后时光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六十章 杨行密手下的悍将们第四十八章 贱贱二人组第六十六章 大话士族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六十五章 可怜的大唐第四十二章 郓兖之战第一百零七章 朱温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零二章 脑残的刘守光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称帝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晋将之冢第八十八章 王牌对王牌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来脚往第六章 忠武宦官杨复光第一百一十二章 灭燕(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韬第九章 黄巢之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锁城术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罗绍威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钟第四十章 王镕的魅力第三章 北伐第四章 兵锋所指——长安!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征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