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晋阳保卫战

晋国主力都被带去打刘掞了,晋阳城空虚,猝然被打,蒙圈了。

在晋阳主持工作的是张承业,这是李克用留给李存勖的宝藏之一,他是个太监,又是个勇猛的太监,此人以伤残之躯,达到了许多常人都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

晋阳城基本上处在一个不设防状态,毕竟这里处在大后方,又是晋国的政治中心,谁还敢来太岁头上动土呢。

然而,敌人如果真来了,还真的很难办。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晋阳城坚固耐攻,王檀很有可能一鼓破城。

现在虽然还没攻进来,但也差不多了,梁军正在昼夜急攻。他们要赶工期(时间),所以不得不加班加点。

梁军一加班,晋阳就危险。

张承业没办法了,眼看守城军队已经被打光了,他就把城内各大衙门的公务人员、各个作坊的工匠全都赶上城头去守城。

再后来这些人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他就让市民百姓去守卫。当然了,张承业本人基本上就没在城头上下来过,他带着一小拨应急力量充当了救火队,哪段城墙遭遇险情他就带人填上去,也真是难为他了。

即便这样,晋阳城也好几次被差点攻陷,具体是差多少呢,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距离。

危若垒卵,命若悬丝,就是指现在这种情况。

这时候,考验一个政权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时候到了。

李克用家族统治三晋之地的底蕴在这一刻彰显!

晋阳城里有一位退休将领,他叫做安金全,这位安将军之前在代北任职,恶仗狠仗打了无数,现在好不容易在“锦绣太原城”里养老来了,敌军又打过来了。

安将军大怒,这还让不让人消停了,老子我在代北揉搓少数民族的时候什么世面没见过,梁军这种软脚虾竟然也敢来太原撒野,反了他了还!

安金全找到了张承业,义愤填膺地说了这么一番话:

“晋阳是我们的根本,此城如果沦陷,大事去矣。我虽然老病缠身,但还心忧家国,您若是信得过我,请把府库里的兵甲交给我,老夫为您上城杀敌!”

张承业二话不说,大开军械库,任由安老将军领取。

安将军也不含糊,召集家族子弟以及退役的老战友、老部下们(退伍军兵),共有几百人。

这些人进了军械库,出来的时候就成了武装到牙齿的百战雄兵,铠甲上身的那一刻,他们又找到了驰骋疆场的雄风。

这些人白天帮着守城还嫌不过瘾,晚上又充当敢死队,跑到羊马城(大城外面修建的防御工事)去摸梁军大营。

梁军大惊,以为神兵天降,不敢再在羊马城内宿营,全军后退数里。

这时候昭义节度使李嗣昭听闻晋阳被围,大惊,派遣牙将石君立带五百骑兵赴援。

临行前李嗣昭嘱咐了石君立一句话:

“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公当勉之!”

意思是说晋阳城如果完了,你也不用活着回来了。

这一句催命的话给了石君立很大压力,石将军翻身上马,一溜烟就跑了过去,中间都不带喘气的,完成了“朝发上党,夕至晋阳”的长跑记录。

晋国的黑鸦骑兵无敌于天下,这是五百人的骑兵部队到了,晋阳也就保住了。

石君立赶到汾河桥,遇梁兵拦路,一击而破之,风驰电掣般赶到晋阳城下,大呼:“昭义李侍中(李嗣昭)大军前来报到!”

城门应声而开,五百骑兵狂奔而入。

五百援军虽然不多,但极大地鼓舞了晋阳军民斗志,大家一致表示,要逮住梁军猛揍一顿。

揍人计划就在当夜实施。

入夜,石君立、安金全分门而出,驰击梁营。

梁军已是强弩之末,骤然遇袭,四散惊扰,踩踏而死的人比被杀的人还多。

第二天一早清点人数,梁军死伤十之二三。完了,这仗没法打了,再打下去这点人被人家今夜摸(摸营)一把,明晚又摸一把,摸来摸去就给摸光了。

王檀当即下令撤军。

但出一趟兵,不捞点东西回去怪不好意识的,所以梁军有组织有纪律地大肆劫掠一把,引军而还。

此次晋阳之围算是有惊无险,这期间安金全、李嗣昭、石君立为首的战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现了以大局为重舍生忘死的勇气和决心。

按照常理来说,作为晋王的李存勖肯定要把相关功臣大肆奖赏一番,加官进爵,然而他却对此不管不问。

他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这件事情之所以被冷处理,是因为行军退敌都不是他下的命令,没有彰显自身的风采。

所以说李存勖性格上是有短板的,他矜伐、孤傲,容不得别人超越自己的掌控,这个人有成为独夫的潜质。

晋阳被围的过程中,有一个人遭了无妄之灾,这个人是贺德伦。

贺德伦在李存勖接管魏博的过程中出过大力,他也是在那时投奔了晋国,被安置在晋阳,并被授予节度使的官位(虽然没到任)。

这个人按说是没有反叛动机的,但他没有,不代表手下的人没有。

在王檀围攻晋阳的过程中,贺德伦的很多手下都出城投奔了梁军,这也无可厚非,这些士兵都是从大梁带过来的,他们出城不见得是想叛逃,也许只是想回家看看。

他们想回家,张承业却不能不多心,他肩负着晋阳的守卫任务,不能有丝毫差池。

你贺德伦的手下们叛逃,你这个主将是做什么吃的,怎么不管管呢,即便是管不住你也要来汇报一下表表态吧。

不汇报也不表态,是不是你也有投敌的心思呢,或者说这些人就是你故意放出城去给敌人通风报信,里应外合的?

这个风险不能冒,把风险扼杀在摇篮中的做法就是杀人,永绝后患。所以贺德伦被杀了,不得不说,死的有点冤。

无论如何吧,晋阳保卫战打赢了,刘掞的主力军也被消灭了,晋国对梁的战事一片大好。

梁末帝朱友贞感觉一点也不好,他接连接到刘掞战败、王檀无功的消息,由衷地发出一声悲叹:“吾事去矣!”

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亲王建第二百零九章 赶尽杀绝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十三章 乱战中原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一百二十章 徐温父子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团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龙(二)第三十二章 战神李存孝(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团乱麻第九十七章 钱镠的那些事儿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团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二十三章 海龙王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结局(一)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烦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习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务事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一百二十章 徐温父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围第十章 李克用与朱温第一百四十一章 杨刘争夺战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六章 忠武宦官杨复光第七十四章 极品刺客第一百章 柏乡之战(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刘掞的落幕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结局(一)第四十八章 贱贱二人组第二十九章 河阳之乱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争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争第九十三章 南汉帝国发家史(一)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烦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温其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来投降第八十章 暗流汹涌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二十九章 河阳之乱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彦章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结局(二)第六十六章 大话士族第八章 黑鸦军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围第八十九章 王彦章出场第四十四章 闹独立的刘仁恭第一百五十章 严可求的算计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变(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杨刘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九十五章 苏州之围第一百三十六章 韩延徽第一百五十四章 刘掞的落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杨刘争夺战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五十八章 征战鲁东第一百二十八章 刘掞的苦恼第一百五十三章 刘掞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结局(二)第二百零一章 郭从谦第四十四章 闹独立的刘仁恭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机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百一十一章 冯道第三十七章 英雄气短李存孝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二十三章 海龙王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机第四十八章 贱贱二人组第八十六章 王重师的悲哀第九十八章 祸起镇州第五十六章 东征西讨第一百五十五章 镇州之乱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战之后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团乱麻第八章 黑鸦军第一百二十三章 极限运动爱好者李存勖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战前夜第一百五十三章 刘掞第一百五十三章 刘掞第八十六章 王重师的悲哀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刘知俊第四十八章 贱贱二人组第九十九章 柏乡之战(一)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横冲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韬之死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习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十章 李克用与朱温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