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玄机暗喻

余额不足

在提出现象的同时,袁肃也没忘写出了改善治理的办法。他并没有抓住军阀割据、官场腐败的问题大做文章,毕竟这些情况不是一天两天,就算北洋内部的几位大人物,同样是手揽重兵、公权私用,犯不着在这一点上得罪太多人。

正因为如此,他才提出“务实”一说,提倡从精神层面改善国内政局虚伪浮躁的一面。这样虽然下笔不重,甚至连这篇策论的本身看上去都是满口虚言,可一则能顺理成章的带出该说的话,二则又不用显得自己太过“极端”。

总的来说,这篇《务实论》的论点是假,主要是借旁敲侧击的手法,来把国内现状危机一一点破一下,顺便还通过“务实”鼓吹中央集权,以中央政府的强势来克压地方政府的强势,从而消弱地方割据日益严重的局面。

第一篇策论成文之后,袁肃又花了一个钟头的时间反反复复斟酌修改,不光是为了检查错别字,同时还是将修辞手法、辞藻之类尽量归置合适。

为此,中午的时候他甚至没时间前去食堂吃饭,完完整整修改完毕时,一看怀表早已过了一点钟。食堂的伙食供应制度是他亲自拟定,过了时间那就没东西可吃,自己可不会坏了这条规矩。反正此时此刻精神奕奕,随即又提笔开始撰写第二篇“军事论”。

军事论对袁肃来说要简单的多,不仅有命题方向,而且身为军人又是分内之事,完全可以轻松应对。不过,若仅仅是为了混一个合格,那自然是十分简单,只是他要的不仅仅是合格,而是能够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

好在穿越来到这个年代之前,他曾经在军队里担任过士官,后来兵役结束后才转业去当刑警。无论是在军队担任士官还是后来转业为刑警,这两个身份对这次策论都有不少的帮助,自己相信以二十一世纪超前的军事理论和实践,足以写出一篇颇具超然的策论。

袁肃将军事论的题目定位《欧游练兵考》,虽然他没去过欧洲,不过现如今军队保送出国留学的军官多不胜数,随着洋人的到来也带来了不少关于西方国家的书籍,要解释这篇策论题目并不是什么难事。

虽然命题方向限制在练兵上面,不过袁肃昨天晚上经过生死熟虑,决定还是要在策论里面点出目前中国军队的弊病之处。

《欧游练兵考》的核心思想是“练兵的体质不如练兵的素质”,他列出日本、英国以及德国三国士兵的基本情况做为比较,此三国士兵除了有丰富的训练项目、训练条件和训练环境之外,同时还注重于士兵行为规范和文化教育。

素质是一个笼统词,它并不仅仅是指文化程度,也包含体能和思想境界。中国经历五千年封建的积淤,民智狭隘难开、民生艰苦困难、民心消沉自封,从根本上已经很难与列强国家相匹敌。再加上如今政局混乱,地方军权日益庞大,对征兵和治兵都缺乏严格要求,将领只知贪污奉承,士兵只求喂饱果腹。

在文章中,他甚至毫不遮掩的大胆放言:今日之国军,将懂内战而不懂御外侮,兵可内战而不可守国疆。

这句话表面上来看只是一腔热血的愤慨之言,却也是故意预示国家军阀混战即将展开。

要想练就强大的军队,就要从士兵的根基抓起,培养士兵的思想和观念,肃清军队内部不良风气。同时提高军营生活质量,杜绝歪风邪气和懒惰消极的习惯;每一餐让士兵都吃饱,军饷都能拿足;新兵训练结束之后,亦要坚持营中每日操练,正所谓一懒俱懒;将不正则兵不直,务以军法来振军纪,以军纪来树军风。

事实上贯穿全篇的许多内容,放在时下国情来看都是不能实现或是很难实现的事情。但不管怎么说,策论的总体思路还是在讲究“务实”,凡事一步一步的来,大部分军队不能执行,那就从小部分可以执行的军队先开始。

“军事论”写完之后,袁肃同样做了认真修改,随即将两篇策论仔仔细细誊写了一遍,总不能修改的痕迹到处都是便直接交上去,印象分都会扣去不少。整理完毕稿件,他去标部营楼文案室取了一封牛皮纸信封封装完毕,立刻派人送到城内邮局发出去。

两篇总计有数千字之多,字数太多可不能用电报去发,而且这属于私人信函自然也不方便用军用通讯,最多套一个牛皮纸信封以示重要即可。

转眼间已过春分,北方的天气虽然依旧凉飕飕,不过大风大雪的日子总算过去了,白日里阳光明媚,分明真正是到了春天的时节。

自从袁肃与彭加勒达成协议之后,有一段时间滦州并无什么大动静,然而就在今天火车站外却突然热闹了起来,从出站口拉出一车一车的大型物件,不少穿着西装革履的中国人和洋人出出入入。史密斯博士和彭加勒二人的身影,时不时的在人群中出现,指引着刚刚从火车上卸下来的物资向城外开去。

这一天城内的老百姓们算是开了眼界,他们平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洋人出现在滦州,甚至还惊奇的看到了两辆小洋车“呼呼呼呼”的开过街道。半大的小孩们欢天喜地的追着小车跑了一阵,坐在车上的洋大人、洋夫人们仿若驾车开进动物园似的,同样满脸笑容的享受着周围惊羡的目光。

在督练公所听到王磷同派来的人汇报后,袁肃算是知道洋人们要开始动工了。

就在当天傍晚,彭加勒果然派人来到七十九标标部,邀请袁肃到政府招待所一叙。

来到招待所大院,这里已经不像前阵子那么冷清,今天早上突然又入住进来不少人,有洋人也有中国人。袁肃在见到彭加勒后,后者向其引见了几位新面孔,包括两名领事馆的秘书官和一名矿务工程师,至于那几名新来的中国人有一些是留洋的学生,还有一些则是前不久刚聘请的技术师。

袁肃对洋人只是敷衍的应付了一阵,倒是对那些留洋的学生和中国技师们十分客气,甚至还抽空对这些人说了一些勉励的话,希望他们在帮洋人办事的时候不要忘本。

彭加勒告诉袁肃,白天的时候已经把第一批设备安排到了城郊,明天正式开始招工,预计四月之前便能开始动工。袁肃对这些事不是很感兴趣,不管是矿场也好还是考古也好,都已经不在他的关心之内,这些事交给王磷同来看着就行。

准备告辞时,彭加勒派来几名随从,抬着两口小箱子放到袁肃面前,他告诉袁肃这是之前承诺的三万元现款,一半是现大洋,另外一半是银锭子。

袁肃没有跟彭加勒客气,派人把箱子收了下来。不过在出了招待所大院后,他找到王磷同,把这几口箱子直接交给了王磷同。

“洋人找的是咱们一起办事,这些好处我自是不会独享,王大人你大可取一万元自己所用,另外两万元则存在之前督练公所的余款之中,我就不带回标部了。”他交代道。

听到袁肃把自己的两万元算进公款当中,王磷同纵然想要这一万块也不好意思要,当即连忙推说道:“袁大人这就把在下当外人了,既然是为了滦州做贡献,索性这三万元都算进督练公所的公款里面好了。”

“大可不必,王大人你也是办事的人,洋人请咱们帮他们办事,咱们拿他们的报酬毋须手软。我做事向来分的清楚,我的那部分该怎么用是我自己的事,王大人的那部分该怎么用那是王大人的事。”袁肃一丝不苟的说道。

他当然可以不分给王磷同好处,毕竟给了王磷同也是吃喝嫖赌,不过自己没有三头六臂,很多事情都需要人手帮忙。如若连人情世故都分不清楚的话,还怎么拉拢人心效忠自己?

像王磷同这样思想品德不高尚的人,大道理是不能当饭吃的。对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手段,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大事。

“哎呀呀,袁大人您看这……要不然在下只取五千即可,另外五千仿效袁大人充作公用,一来不会却之不恭,二来也能尽一份心力嘛。”王磷同堆笑着说道,诚实的说他倒真没想到袁肃把三万块分给自己一部分,既然现在有了这份甜头,少拿一半也不算什么。

“王大人自己斟酌吧。”袁肃笑了笑说道。

第20章 ,明升实降第16章 ,知难而退第66章 ,帝制进言第100章 ,深夜突袭第66章 ,一营为库第90章 ,改制共和第48章 ,河南新策第38章 ,逐步善后第36章 ,趁势而为第6章 ,制式步枪第83章 ,陷义帝制第97章 ,正月过后第39章 ,袁氏家宴第35章 ,群策群力第20章 ,独立事宜第72章 ,刻意打压第25章 ,几番折腾第79章 ,建近卫军第11章 ,起事前夕第85章 ,双重密谋第4章 ,别有图谋第5章 ,商业计划第58章 ,分开进货第57章 ,军火清单第99章 ,北上议事第89章 ,先入铺垫第29章 ,深夜闯营第62章 ,神秘女子第28章 ,虚情假意第10章 ,谈判决心第38章 ,收买人心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91章 ,唐海重工第37章 ,祭孔大典第92章 ,先发制人第113章 ,逐步事变第77章 ,顾秉钧言第49章 ,南北剧势第29章 ,滦州驰援第78章 ,突然而见第36章 ,趁势而为第60章 ,推波山雨第7章 ,起义前夕第89章 ,郑州计划第42章 ,分配防区第59章 ,安山丧礼第89章 ,郑州计划第89章 ,步步落实第40章 ,改变心思第78章 ,矿务公司第22章 ,鱼龙混杂第52章 ,单见高顺第5章 ,进谏工业第48章 ,异人异志第8章 ,毕业策论第46章 ,集权之见第67章 ,初显针对第18章 ,冯国璋言第5章 ,商业计划第32章 ,长痛短痛第70章 ,南下筹备第89章 ,先入铺垫第67章 ,推心置腹第17章 ,强化民兵第60章 ,酒楼遭遇第17章 ,调派入豫第92章 ,提前预手第68章 ,着手铺垫第94章 ,防线告急第38章 ,收买人心第98章 ,新的线索第89章 ,先入铺垫第62章 ,青年北洋第14章 ,借机行事第70章 ,南下筹备第72章 ,突发事件第6章 ,不留俘虏第70章 ,枭雄末路第73章 ,事前筹划第17章 ,两边准备第61章 ,审余小鱼第39章 ,袁氏家宴第19章 ,时势所趋第44章 ,信到京城第12章 ,筹码在手第84章 ,趁势发展第5章 ,时势之见第63章 ,北京夜谈第97章 ,制式武器第56章 ,见林伯深第76章 ,试重机枪第93章 ,酒后之言第56章 ,培植亲信第21章 ,军事部署第9章 ,紧锣密鼓第12章 ,栽赃嫁祸第61章 ,郑家大少第50章 ,约谈合作第90章 ,第一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