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起事前夕

三月下旬的一天,陆军部终于传来命令,要求驻扎在东直隶一带的第二十镇即日开拔出关,返回旧有驻扎地。一应开拔用度,都由陆军部直接下拨到二十镇总镇处,限期十五天完成所有转移,并在命令后面强调叮嘱“不得有误”。

这一天总算还是到来了,中午时通讯处将唐山总镇发来的电报送到标部营楼后,消息很快便在整个标部大院里传递开来。驻扎在标部大院的大部分是第三营士兵,大部分士兵对这个消息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在那儿都是当兵,回到关外反而还更加熟悉一些。只不过一些军官或者听说过什么风声的士兵,立刻意识到七十九标即将发生一些大事。

袁肃刚刚从督练公所返回标部大院,人还没来得及下马,就看见陈文年带着几名标部军官匆匆忙忙赶了过来。来到近前后,陈文年简单快速的把陆军部的命令说了一遍。

跟着陈文年的这几名军官,都是之前参加滦州起义被拘禁在标部的下级军官,这段时间因为在标部帮忙,久而久之便与陈文年走的很近,如今已经可以算是陈文年的心腹亲信。

听完陈文年的话,袁肃略作沉思,随即翻身落马。他将缰绳交给杜预,自己则先跟着陈文年来到参谋处西营房。

屏退西营房的闲杂人等,只留下陈文年以及几名心腹军官,顺带的还把营房的大门关上。

陈文年沉着气向袁肃问道:“命令终归还是下来了,咱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为了筹备这件事,前前后后已经有一、两个月之久,袁肃当然早已想好了对策。他下意识的压低声音,不慌不忙的说道:“滦州这边我已经都应付好了,不管是官府还是士绅,都不会出什么岔子。现在关键还是咱们七十九标自身的问题,大家必然要下定决心做这件事才行,若稍有动摇便会前功尽弃。”

陈文年郑重其事的说道:“梓镜你放心,标部这里断然不会有问题,只是下面三个营那边就说不准了。”

袁肃说道:“赵复甄那边绝无问题,二营的话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目前来看就只剩下三营。说实话,我是不打算留下三营,一来三营都是张建功的手下,跟我们是走不到一块儿的,二来咱们七十九标有一个营跟着大部队出关,多少能对上面有一个交代,犯不着说是整标人马都在闹事。”

陈文年点头表示赞同,他说道:“没错,一营和二营留下来足矣,索性让三营顶着咱们七十九标的番号回去,到时候总镇那边最多重新招募一批新兵来填缺就是。”

虽然说一营、二营已经占去七十九标一大半人员,再加上陈文年、袁肃等一众军官,七十九标基本上算是被解散了。但张建功好歹还有代理标统的身份,第三营也有数百人枪,对外依然可以保留七十九标的名义。

到时候袁肃这边最多算是“七十九标一部分士兵”独立,但七十九标本身却没有独立,这不仅让总镇面子上好过一些,同时还能最大化的降低这次行动产生的负面影响。

“我是这样打算的,明天我们去找张建功商量开拔出关的事,他若问我们到底是走是留,我们就答他自然是听从上峰的命令。然后安排撤离滦州的行程计划时,借口城外一营、二营需要一些时日收拾打点,让第三营先走一步。等张建功带第三营离开后,我便直接电告总镇,表示滦州政府与士绅再三挽留,我等只能继续留驻滦州周全此地治安。”袁肃好整以暇的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此法甚好,少了张建功在这里碍手碍脚,我们办起事来要方便许多。不过,凡是只怕万一,万一张建功这厮执意要我们三个营一起上路,到时候该如何是好?”陈文年问道。

“这件事我也考虑过,毕竟现在标部大院这边已经是谣言满天飞,我们让张建功带第三营先走,张建功未必不会察觉出来什么。不过无妨,若张建功不肯就范,那我们就让一营和二营一直拖着,拖到总镇和其他部队全部离开直隶之后,到时候咱们撕破脸逼张建功走。”袁肃镇静的说道。

等总镇和二十镇其他部队先后离开直隶后,张建功区区一个营的兵力,在滦州又毫无根基,一旦袁肃对其撕破脸来,对方根本不能也不敢拿袁肃怎么样。而总镇和二十镇其他部队早已到关外,最多是以电文催告滦州这边。

届时袁肃只要四四六六把事情说清楚,以潘矩楹才接任二十镇统制没多久的情况,再加上对方与协统范囯璋之间的矛盾,其断然不会想在这个时候多得罪其他人,尤其还是自己这样有背景的人。这件事最终很有可能不了了之。

事实上,如果张建功脑子转的灵活一点,任由袁肃带着一营、二营搞独立,非但能送一个顺水人情,还可以一次性把七十九标反对自己的人全部甩掉。等回到关外后,七十九标肯定会重新整顿,到那个时候全标上上下下都是他张建功一个人说的算。可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亏本的买卖,关键还是要看张建功是什么心态。

陈文年听完袁肃的话,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周全的办法。

这件事商议已定,接着众人又讨论了一下一营、二营宣布独立之后的事宜,包括该打出什么旗号,部队上下又该如何重新编制,指挥层的构架是什么样,等等。当然,这些都只是简单的说了三两句话而已,虽然大家都很期盼能趁着这个机会飞黄腾达,可终归事情还没有办成,步子还得一步一步的迈。

次日一早,七十九标标部收到了一个消息,之前因为滦州起义而被调驻在滦州城北的八十一标的一个营,已经打点完毕先一步出发赶往遵化与四十协会合去了。这个消息对袁肃来说是好消息,他巴不得二十镇的人马都赶紧撤出关外,这样对自己的影响就会消弱许多。

此次二十镇撤回关外并不是没有行程计划,虽然经过几个月的折腾,有士兵逃跑也有军官被捕,但到底是五、六千人的大部队,自然不可能毫无规划的一盘散沙上路。然而因为总镇与四十协之间矛盾重重,总镇只能指挥三十九协的本部人马,四十协这边则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态度。

因此,原本陆军部规划的行程安排毫无作用,二十镇总镇只能临时起草行军方案。

潘矩楹决定先让总镇司令处乘坐火车先行出发,到关外后张罗各部驻营和接应工作。至于下面各标人马,则全部向邻近有火车站的城镇汇集,由各标标统会商达成火车的次序,再上报总镇这边领取相应的路费。

关于总镇行程安排的电报,就在接到八十一标出发的消息不久后,便传到了七十九标通讯室。通讯室李主任是站在陈文年这边的,他第一时间就把抄好的电文送到了参谋处西营房,并且还故意压住电报,打算在下午时才送到标统押房。

袁肃这天早上没有去督练公所,眼下正是计划的关键环节,他当然要留在标部大院,确保不会出现任何闪失。此时他正与陈文年在参谋处营房商议待会儿见张建功时的说辞,通讯室的电报送到后,二人快速的过目了一遍,随即他们的神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凝重。

“总镇先退出关外是好事,不过命令各部人马集合到邻近有火车站的城镇,这可是可大可小的事情。”陈文年最先开口说道,说完之后,他伸出一只手摸着自己的下巴,陷入一副沉思的状态。

“这确实有些麻烦,遵化是没有火车站的,万一四十协的几标人马都跑到我们滦州来,对我们的计划可是影响甚大。”袁肃带着几分忧虑说道。

“可是,大人,城内八十一标的那个营,刚刚不是已经返回遵化去了吗?若他们要来咱们滦州,八十一标这个营就不应该走才是。”一旁的杜预忍不住插嘴说道。

“电报是今天早上才发来的,八十一标那个营昨天下午就在打点行李了,显然他们暂时没收到这份电报。就怕四十协的人得知消息后,会赶到咱们滦州来搭乘火车,出关的路可不近,总不能指望四十协会徒步上路。”袁肃说道。

“不过,此事未必就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毕竟范协统与总镇颇有隔阂,平日里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斗气,如今总镇下来的命令,范协统那边有可能不会遵从。好歹是面子问题嘛,任谁都会有这样的想法。”陈文年算是安慰的说道。

“陈大人所言极是,眼下我们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就按照原计划行事,先把张建功送走再说。”袁肃果断的说道。

【感恩节:特别感谢各位大大长久的支持,谢谢了。】

第41章 ,除夕夜宴第52章 ,纳捐集资第82章 ,营中出事第48章 ,异人异志第19章 ,见宋教仁第38章 ,战后善后第7章 ,针锋相对第62章 ,张謇试探第80章 ,三方保举第29章 ,洋河水库第21章 ,中央命令第89章 ,前线准备第75章 ,赈灾募捐第94章 ,奇正虚实第80章 ,共和成立第96章 ,打探消息第56章 ,道听途说第4章 ,松坡百里第46章 ,集权之见第65章 ,联谊会上第26章 ,拼上一把第40章 ,宴席之间第42章 ,忠言逆耳第78章 ,矿务公司第96章 ,新式步枪第9章 ,玄机暗喻第34章 ,着手收网第10章 ,学堂过审第53章 ,筹备工作第75章 ,先有计划第27章 ,开始进攻第47章 ,会众豪绅第77章 ,洋商企第87章 ,旅顺日军第16章 ,辽东善后第17章 ,强化民兵第17章 ,遇孙连仲第4章 ,松坡百里第75章 ,先有计划第16章 ,善后之计第84章 ,实业赈灾第30章 ,惨案发生第75章 ,各自为政第69章 ,惊天变故第92章 ,滦州煤矿第75章 ,北洋态势第62章 ,神秘女子第87章 ,随营学堂第74章 ,先声夺人第110章 ,妥善善后55章 突发事件第4章 ,松坡百里第57章 ,军火清单第53章 ,豫南对策第19章 ,最终试探第63章 ,引见同窗第81章 ,王磷同忧第95章 ,学堂筹备第45章 ,一念之间第98章 ,新的线索第13章 ,重挫元气第53章 ,一战阴影第27章 ,京城风声第29章 ,滦州驰援第54章 ,借机靠拢第77章 ,新的内情第67章 ,保定信函第12章 ,故设伏击第95章 ,预备巷战第15章 ,顺利突围第29章 ,五月六月第36章 ,官办银行第99章 ,加强铺垫第75章 ,各自为政第58章 ,背后杀出第14章 ,少壮北洋第41章 ,当众翻脸第76章 ,慈善宴会第31章 ,安山善后第50章 ,遇段祺瑞第100章 ,大公子言55章 突发事件第39章 ,过河拆桥第7章 ,收受利益第3章 ,酒后亲王第52章 ,纳捐集资第86章 ,给下马威55章 突发事件第57章 ,对簿一谈第21章 ,中央命令第6章 ,暗藏势力第2章 ,进攻丹东第86章 ,中间收购第19章 ,见宋教仁第72章 ,新婚春宵第63章 ,制式产业第28章 ,两头态度第69章 ,急流直下第80章 ,紧急行动第13章 ,会蒋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