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长效之策

当徐济从刘协的宫殿里面出来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

张绣和贾诩在长安本来就有府邸,当然不会与徐济同路。和徐济同回的就只有典韦等几员保护徐济的战将。此役徐济重伤虽然不碍行动但短时间之内着实受不得颠簸更动不得手,这长安城之内不晓得有多少人想要他的命,如此自然是不敢像在兖州那般无所顾忌。

而长安这一段时间的行人本来就很少,到了晚上更是如此。

看来长安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不过徐济此时尚且来不及感慨,他心中还惦记着于禁的那句话,故此用最快的速度回到了临时住处。

下了马带领众人向里面去。才到达听得外面,就听见了谈笑风生的说笑声,进到大厅的时候立时一呆,旋即大喜地冲进了厅堂,恭恭敬敬地向来者行礼。

原来竟是多时不见的许子将!和他谈笑的两人却是未与于禁大军同来田丰和沮授两人。而于禁此时则正在一旁陪伴。这小子上按本也应该参加刘协的宫廷宴会的,但是却借口长安防务要紧,原来却是跑到这里聊天。

许子将一见是徐济,哈哈一笑,站起来,欣然道:“文烈,多时不见!”徐济看着许子将这天下闻名的相学宗师,有点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前尘恍如昨日,遥想当日,自己正为前途担忧茫然不知才出路何在之时,正是对方出言鼓励了自己,摆明了是一副看好自己的样了。令当颇为忧虑的自己有足够的走下去的信心,对许子将。徐济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尊敬和感激。

趁此机会,一向倾慕许子将的典韦也恭恭敬敬地上前施礼。这只战场上的猛虎此刻却是一副乖巧狸猫的模样。好一会儿,徐济才平复下来,想起一事,恭敬道:“先生,前一段时间我便听说先生在文则那里,为何没有与文则一起进关来。反倒迟上些时日。徐济一忙,反倒忘了,否则早就派人去迎接了。”

许子将眯着眼睛看着徐济淡然道:“这许多年来,老夫其实一直在兖州左近,只是文烈不知道而已,方今天下大乱,兖州才是唯一的净土。以我观之,这天下间能够收拾此乱局的人唯有文烈。老夫一直在拭目以待,只是前一段时间文烈居然会无缘无故的失踪,老夫正大感奇怪。不过马上就明白这是文烈的小小伎俩而已。算来也知道文烈不日即将入主长安,老夫怎么还能在兖州坐着?当然就到到了于禁将军那里,静候文烈的佳音了。”

徐济心中惊讶:许子将一直在兖州?这怎么可能?要知道兖州有着极严密的户籍制度。更效法了后世的防伪标志的方法,用了这时代一些宗教骗子常用的“碱水显影法”来做成身份证明,所以外人是绝难作假混入到兖州的,像袁绍派人到颖阴劫持自己的母亲,才一进入到兖州就已经被发现了。只不过为了对付袁绍,才一直隐忍不发。

而许子将在兖州这么多年自己居然不知道,这人当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许子将转过头来看看田丰和沮授,笑道:“打打杀杀的事情老夫见得多了。故此长安大乱的时候,老夫倒宁愿在弘农郡呆上一阵子。听说于禁大军入长安了,这才和田丰和沮授这两位同行的小子跑到长安来。”

田丰和沮授丝毫没有因为对方称呼自己是小子而感到不快,反而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显然这一段时间和许子将相处得不错。沮授出言道:“主公,我和元皓本欲和于禁将军一同入关,但是为了长安,主公一下子抽光了司州的所有兵力,毕竟不妥。所以我和元皓在司州做收尾工作,直到徐元直派人来接管那里的事务。看看人手,能够勉强防御司州,这才和元皓陪着许子将先生进关来。幸好现在荆州与孙策开战。打得不亦乐乎,所以我们只要派少量的人手维持各地的治安便可。”

徐济点了点头,这一点他当然早已知道。但是徐济却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两人这么迟迟不肯进关,恐怕是为了袁绍。眼下。袁绍败亡在即,身为袁绍原本的臣子。两人心中当然很不舒服,虽然说两人是君子既然投效了自己想必是绝对不会对自己有二心的,但是在此关头,出现犹豫不决,甚至暗中帮助一把,帮袁绍逃走都是有可能。

许子将乃是深知天命之人,此时口称讨厌兵荒马乱,但是以他在兖州这许多年而自己去懵然不知地神鬼莫测的本领,要安然进长安,那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却一定要这两人陪自己进长安,而且和两人的关系还这般好,显然是为自己规劝两人,毕竟这天底下能瞒过许子将的人没有几个。实际上,田丰和沮授虽然早已经加入兖州军,但是两个人的心中一直有袁绍的影子,虽然两人仍然为自己尽心竭力地谋划,但是作为谋士,一旦心中有顾忌,那么时间一长就会在所有的事情上患失患得,畏首畏尾,才智的发挥更是大打折扣,至少在对天下大事的全盘谋划会刻意回避袁绍这一个点。

时间一长,绝对是害人害己的局面。不过此刻见到其二人神采飞扬的模样,徐济倒觉得许子将一定打开了两人心中的死结。

徐济正在思索,性格直爽的田丰在一旁出言冷硬道:“主公,我们也是想要看看本初公最后地结果,希望主公见谅。”

众人知道田丰和谁说话就是这个臭脾气,所以丝毫不以为意。沮授有点尴尬,但还是接口道:“虽然知道过分,但是还是希望主公能够答应我们一个要求。”

徐济一摆手道:“两位先生是要我如果袁本初战败后侥幸得脱就放他一马是吗?”

田丰点了点头,依然冰冷道:“什么都瞒不过主公。”

徐济转头看了看许子将,心中一动。便点了点头道:“这个要求我可以答应你们,但是两位先生觉得有必要吗?”众人一听徐济要放袁绍一条生路无不大吃一惊。

李严在一旁着急道:“主公。袁绍有虎狼之心,擒之自然不可久留。如何可放虎归山?那岂非是养虎为患?”

于禁也要出言阻止。

徐济却一摆手,因为他正在等着田丰两人的回答。沮授闻言,低下头去。田丰却直视徐济,目光中闪动着别人难以解读的光芒道:“主公,为何会没有必要?”徐济看了一眼在一旁微笑不语的徐子将,叹了一口气道:“两位先生,若是徐济是个虚伪之人,那刚才一定会对两位先生的请求满口答应,但是这么蓄意笼络别人的事情我徐济可做不出来。徐济当日请求两位先生加入我兖州军。那是因为两位先生有难得的才华和为国为民的志向,又因为两位先生的确是办大事的人。否则,即便是才华再高,我徐济也不会放在心上。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饴,我想我和两位先生地关系不必用互猜心思来维持吧?所以面对两位先生今天的请求,我绝对要实话实说。”顿了顿道:“两位先生应该明白。我徐济绝对不会做出假意为难,然后再半推半就地答应两位先生的虚伪事情。诚然,时至今日,天下已无袁本立足之地。即便是有命逃跑,也没有力量再东山再起了,对我徐济的确是没有影响了,但是两位对袁本初知之甚深。应该知道袁本初这人一辈子最看中面子,早在洛阳西园之时我便已经晓得他这毛病,若是他不好面子我说不准早就被他从西园逐出。只可惜他终究还是碍于名声和面子不曾如此。而如今他连续地败在我这一介寒门出身的徐济手里,现在更有可能落得无家可归。连累这个家族在汝南失去根本的局面,他哪里还有面目存活于世?所以即便是我今日答应两位先生能如何?将来袁本初兵败诚破之日,就是这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的世家子弟自杀身死之时。两位先生绝对我答应这种显而易见地事情有必要吗?”徐子将闻言哈哈笑了起来,一拍徐济地肩膀。满意道:“文烈,你果然没有令老夫失望。”

田丰和沮授也是满脸激动。后者出言道:“这番话子将先生早已经对我兄弟两人说明,不过今日从主公口中再次得闻,我们兄弟心中真是感激非常。”

说道这里。田丰两人跪拜在地,诚恳无比地对徐济道:“主公!”徐济亦是心中激动,直到今日自己才真的收服了两人。心中的成就感实在是难以溢于言表。上前扶起两人,好言安慰。

许子将笑道:“我早就对这两个小子说过,徐文烈也看中名望,但是和袁本初有本质区别,徐文烈看重名望是要用名望来作更重要的事情。而袁本初则不同。他把名望视为根本,他所追求的不是万世不朽的功业,而是喜欢被天下人捧在手中恭维他所产生的那种飘飘然的感觉。这种人一旦被人侮辱,就会愤怒得失去理智,举止失措,最终的败亡是可以预见的。”众人闻听许子将的这番议论无不心服。

而徐济和田丰与詛授的关系终于进入到了一个水路交融的阶段,随即,田丰和沮授问起了长安前线的展示。

徐济便详细的讲解了全过程,包括贾诩的猜想不说田丰和沮授两人,即便是亲身经历这次会战的众人再一听徐济诉说其中的凶险,也无不暗叫惊险。

待徐济说完后,田丰眼中射出奇光,对徐济道:“没有想到我军居然会在这里遇见如此强劲的对手,以贾诩先生的本领居然在他的手中占不到半点便宜,属下倒是颇想要会会他。”

沮授冷哼道:“表面上看我军似乎在长安会战中取得了胜利,但是那代价却是汉中地区的全面败退换来的,实际上最大的赢家还是刘备而非主公。”徐济点了点头,不以为意道:“刘备这人得到庞统便是如鱼得水。实在是劲敌,不过刘备在益州根基不稳。短时间内对我们威胁不大。而我军在控制长安之后,只要打击异己势力。便可早日出兵对付刘备。”

田丰摇头道:“主公所言虽有道理,但是益州世家大族却绝对会支持刘备。甚至会倾尽全力。”徐济冷然道:“这个我知道,毕竟我兖州的制度对这些世家大族不利,若是被我入主益州。他们定会觉得生不如死,当然会全力支持刘备。但以我兖州今日的实力,我岂会怕他?”

沮授和田丰点头,承认徐济的确有这么说的资本。徐济转头看向田丰和沮授道:“两位先生也看出来地,现在汉中一方都回引起剩下几方的军事行动,颇为棘手,现在已经如此麻烦。若是在给这四方一段时间发展。中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所以能请两位先生到长安来实在是解决了我的大麻烦。

田丰和沮授对视了一眼。马上明白了徐济的意思,前者点头道:“主公是希望这四方还没有很好的默契之前便把四方各个击破吗?”徐济点了点头,贾诩虽然厉害。但是却无法分身多处,能够在庞统地面前面对对方如此之多地兵力做到全力防守已经很不容易,自己绝对不可以给他增加压力。田丰和沮授的到来当然解决了自己的压力。徐济这次受伤想要养好也需一段时日,他也实在没有心思忧心这许多事情。

想到这里,徐济冷然道:“刘备和张任的军队现在想必已经回到益州,我们可以姑且不论。现在我们要攻破汉中,最怕就是马腾韩遂在一旁协助防守汉中,但若是先破马腾的话,那么李傕郭汜牛辅杨奉的军队又是阻碍。所以我希望两位先生可以在文和攻击汉中的同时为文和摆脱其他势力带来地麻烦。”田丰冷然道:“主公放心,马腾韩遂还有李傕郭汜等人就交给我了。”

徐济大喜,还未说话。田丰对徐济道:“主公不是说扶风、武功、新平三地的长安军不大听使唤吗?那就交由我来处理,不出一年。我保管交给主公一支可以为主公效死命的军队。”

徐济更是欢喜。

田丰又要求徐济从兖州军调派了兖州军的训练教官,协助他训练。徐济暗叫田丰眼光地毒辣。的确,张绣、李严,长安三地的士兵多达十多万,再加上新近投降、现在在幽州作战地黄巾军以及公孙瓒的军队,这许多的人马的装备自己短时间内根本无力提供。而且兖州和冀州的经济已经到达极限,在自己控制的其余几个州之中,各大财阀也已经竭尽全力,所以在控制长安之后,自己必然要进行经济的恢复工作。

如此一来,这些新收编的军队在装备上就会差很多,但是田丰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反倒要求按照兖州之法训练新军,现在是看准了战争的决定因素还是人的道理。看来让田丰和贾诩搭档,实在是个明智之举。

想到这里,徐济对田丰道:“如此,西凉就交给元皓了,嗯,我会派一个叫郭淮的人来协助元皓地。元皓莫要看他年纪小,此人极有才智,是个可造之材,而且其对长安地区的形势更是了解得很。可以成为元皓的左膀右臂。嗯,此人武功也不错,乃是史阿先生的弟子,是个文武全才。”

田丰点了点头沮授此时对徐济笑道:“元皓既然要平定西凉地区,想必不会有什么太差的任务交给我沮授吧?”

徐济哈哈一笑,拿出一幅地图交给了沮授,悠然道:“这幅图乃是我们从益州名士张松那里弄来的入蜀图,我希望先生能从图中找到一条从侧翼攻击汉中和益州的路线。”

沮授大喜,双眼放光地看了这幅地图一些时候,便断然道:“那么就请上主让我领一支军队绕过青泥口和武关,然后南下直奔南乡,过汉水击上庸,直逼汉中如何?”徐济仔细看了看地图,点头道:“你要小心,这条道路并不好走,要预防庞统与现在沿途防备。”

沮授哈哈一笑道:“那有什么?能分散敌人的一些兵力倒也是好事啊。”

徐济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好,那我便命令在讨伐袁绍之后回长安的张济大军在司州的卢氏地区为你断后,使你可以安心用兵。至于进攻汉中的军队,我会把张燕的军队调来归你所用,毕竟张燕的军队最擅长山地战和游击战。”沮授大喜,肃容道:“主公请放心,属下定不负主公所托。”

徐济又转过土来对李严道:“元方,等魏延的伤好了之后,你二人便回到荆州给我把宛城、南阳等地拿下来,封镇住这里,不过荆州乱成什么样子,你都不要出兵,更万不可把自己的兵力分散。要知道荆州大部分已经是孙策的地盘,现在与之开战对我军不利。”

李严点头。徐济这才长舒了一口气,有了这几人为自己谋划,自己在长安地区当可高枕无忧了,现在要做的就是等荀彧到来了。而安排完了这些徐济也有些疲惫,揉了揉有些发痛的眉心,想起此时应该已经在路上的荀彧,徐济心中还是不由闪过一抹忐忑。

荀文若,可莫叫我失望啊。

第130章 赐婚?第136章 对局第296章 破敌之路(八)第333章 巨变(上)第220章 对手第204章 夺冀(三)第43章 波才和高顺(下)第318章 重返陈留(四)第127章 未卜第十二章第335章 巨变(下)第180章 甄氏(四)第44章 去向何方?第83章 隐患第160章 废立之事第318章 重返陈留(四)第286章 更进一步第127章 未卜第163章 奉遗旨,起兵(上)第211章 荼蘼(下)第206章 夺冀(五)第291章 破敌之路(三)第209章 夺冀(八)第三十二章第240章 乱长安(六)第304章 无题第220章 对手第242章 乱长安(八)第43章 波才和高顺(下)第451章 双雄(二)第399章 峰会(三)第176章 冀州(七)第295章 坡地之路(七)第408章 捷报第227章 试探第104章 重回己吾第278章 步步紧逼第200章 张合(上)第426章 斗(五)第123章 张邈之败(下)第196章 陷阵!陷阵!(三)第195章 陷阵!陷阵!(二)第163章 奉遗旨,起兵(上)第325章 重返陈留(十一)第455章 双雄(六)第386章 双赢第51章 圉县(四)第58章 忧虑第109章 襄邑杂记(五)第90章 入城与荀谌的来访第271章 开战(上)第139章 小胜第136章 对局第214章 击袁(一)第171章 冀州(二)第288章 诈敌第371章 耸听之言(下)第177章 甄氏(一)第154章 势成第129章 大事第39章 维谷第278章 步步紧逼第246章 乱长安(十二)第96章 平定第149章 惊闻第175章 冀州(六)第137章 检阅之时第367章 会面第332章 黄忠归孙第161章 行刺第333章 巨变(上)第341章 威势(下)第109章 襄邑杂记(五)第369章 贾诩的对策第262章 大事不妙第68章 后事第279章 破城第371章 耸听之言(下)第279章 破城第263章 夜战第224章 我得高子和,胜百万雄师!第436章 意外第九章第142章 上任第三十二章第454章 双雄(五)第366章 迷局(下)第445章 下邳之战(五)第273章 一往无前第十六章第125章 后续的麻烦第240章 乱长安(六)第45章 安置第406章 阴谋(上)第十三章第214章 击袁(一)第364章 迷局(上)第397章 峰会(一)第十五章第104章 重回己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