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针

“东邻何事,惊吹怨笛,雪片成堆。”————————【绣带子·张宽夫园赏梅】

天空中弥漫着灰沉沉的阴云,低低的似乎能接触到远处高大的宣平城楼,城楼檐角下挂着的铜铃随风摆动,传出一阵阵悠扬清远的声音。

又开始下雪了,好像是嫌前些天的雪还不够似得,这回的雪飘飘洒洒的充盈在天地间,新雪覆在旧雪上,让屋檐整个厚了几层。时不时的一阵风吹过,或是雪积到一定程度,方才‘簌’的一声扑落在地。

眼前明明是一片纷杂如柳絮般的飞雪,却让四周的一切异常宁静,这是打心里的一种安谧,让人不由自主的深深沉醉在这片雪景里头。

一个人坐在窗边里,即便是跪坐在席上,也不难看出他挺拔绰约的身姿,以及儒雅傲岸的世家气度。

若从正面看去,此人眉峰挺拔,若横石棱;双眸有神,若云间电,一把修剪齐整的胡须生于颔下,端的是一副美姿容。

他神色静穆,凝望着漫天飞雪,良久,忽然伸出手去,摊开手掌接下几片雪花。

白色的雪花在手掌心渐渐的黯淡、消解,最终化为一滴水从指缝间流走。

“叔父。”

随着这一声叫唤,只见荀攸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解下身上披着的大氅,既是歉意又是热情的对那人说道:“国家今日去太学看望寒家诸生,并赐下越冬柴炭、衣服。小侄在随侍之列,未能亲自接叔父入城,实在是于心有愧,不知这一路可还安好?”

荀悦静静地转过头,笑着说道:“这一路既不见流民、亦不复见饿殍,盗贼绝迹,关中太平。我这一路走来无不顺利,本来还忧心此行,现在想来却是多虑了。”

荀攸这时已走上前来,执礼甚恭,非常正式的行礼道:“小侄荀攸,见过叔父。”

“快起来,公达深在帝心,特蒙优渥,真我荀氏后来之秀。”荀悦扶起荀攸,笑着说道。

荀悦是荀氏八龙之一荀俭的儿子,是荀彧的从兄,荀攸的叔父。他自幼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十二岁解说春秋,孝灵皇帝时,权宦当政,他不愿出仕,选择归隐读书。

直到今年,由于荀攸得受皇帝重用,为了加大荀氏在朝廷内部的分量,荀攸与荀彧达成一致,说服荀悦出山。

“小侄不过是运气好,得蒙国家看重,若是叔父们都在长安,小侄岂有今日?”荀攸谦虚的说道。

荀悦微微摇头,说道:“莫要菲薄,以你之才,即便是文若在此,也不会夺去你半点风头。”

这句话虽然发自内心,但荀攸听了,也只是微笑了一下,点了个头以作回应。

“诶……”荀悦突发感慨,转头看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以及纷纷扬扬的飞雪,缓缓说道:“文若在兖州,友若在冀州,而你又在关中,我荀氏犹如星散四野,怕是要很长时间才能重聚一处了。”

“自董卓乱政,迁都长安以来,关东群雄蜂起,割裂州郡,互相侵伐,野心昭然。眼下表面上尊奉天子,其实不过各自蓄养实力,欲效东周诸侯之事罢了。”荀攸面容沉静,接口说道:“彼等昏聩不知,仍做着桓、文霸业的美梦,简直可笑至极。”

他抬眼看向荀悦,无不自信且肯定的说道:“刘氏享国四百年,这天下,始终是汉家天下。如今朝廷君明臣贤,坐拥祖龙、高皇帝肇兴之地。天下大势如何,我不信其他几位叔父看不透,以后朝廷振威海内,定然是由我迎接诸位叔父重聚。”

荀悦沉吟道:“雍凉苦寒之地,羌汉杂居,而关中连年天灾兵燹,早已地瘠人疲。要想借此兴复,非修养数年不可,这数年之间,情势万变,你何故如此笃定?”

“朝廷有关中地利,更有天下人心,陛下既是明天子,杨、马诸公也非庸臣,亦是忠于社稷之辈。地利、人心皆在于我,所缺的,就只是天时而已。”荀攸说完,面露自得之色,笑着说道:“叔父没有去冀州,更没有去兖州,恰好说明叔父心里与我所想一致。”

荀悦不禁大笑,他之所以选择来关中,除了自己的考量以外,更与荀彧的一旁劝说是离不开的。荀谌是什么想法尚不得而知,但荀彧显然是与荀攸持着同样的观点,既然荀氏的两个俊才皆认为汉室大有可为,自己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听说这次无论是上表荐举、还是自荐的,都要先入太学吏治科,研习政令后方可授官。”荀悦手抚髯须,安然说道:“想来我也是不能免俗咯?”

“宗亲亦不能免此规制,何况乎我等?”荀攸点头说道:“陛下有句话说得好;‘真金不怕火炼’,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仕途岂会阻于区区一个吏治科?如今吵着抗拒的,都是些虚名失实之人,畏惧此科,担忧为人看出成色罢了。”

“哈哈哈。”荀悦笑说道:“正是此理,也好,我初来乍到,去吏治科熟悉政令,对朝政多些了解,于己也能有所裨益。”

见荀悦豁达大方,不端名士的架子,不像其他人一样,以入吏治科为折辱。荀攸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这次可以说是带着皇帝的嘱咐,荀悦是这批将入吏治科最有声望的人,若是能说服他自愿入吏治科,其他人也就不会再说什么怨言了。

就在这时,忽然听见隔壁屋子里传来一人高昂清亮的声音,像是在议论现行的盐铁之弊。

‘这人好大的胆子。’

荀攸心里说道,他侧耳听了听,不由得深觉有理。

“……国之所资,其利最广莫如盐……河东盐池,虽以盐官监之,实则产出、售鬻,皆不由朝廷,而操之于地方豪强之手……长此以往,必然沦为空置,朝廷无复获利,地方亦损民力,徒富商贾矣……”

“隔壁是谁家?”荀悦好奇的说道:“虽是高谈阔论,偏就都说在了理上,像个办事积年的老吏。”

“那是少府张文舒的府邸。”荀攸说完,面露沉思:“张文舒虽然练达世故,但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这话倒不像是出于他口中,而其弟张猛长于军事,疏于治事,也不像是这类人……看来是他家中来了位我不曾见过的大才。”

荀悦摸着短须,笑着说道:“这倒是让人不得不留意在心了,既然你我都为此好奇,与其在此徒做揣测,何不去比邻拜访,一看究竟?”

“说的是,去看看倒也无妨。”荀攸细思了一会,方点头说道。

第二百零一章 仰凭仁君第一章丨兴亡远鉴第二十五章丨案验户口第四百六十三章 谋从此始第十三章 重蹈覆辙第九十二章 丝茧瓜蔓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妇尚主第二百八十八章 颇生事端第五百五十章 介胄之间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八十一章丨计熟事定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义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倾盖第七章 公孙伯圭第十六章 变生不测第五百九十一章 兴替所存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误身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六十七章 民户委输第五百一十六章 隐患暂弭第二十六章丨别有所图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时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余第五百八十章 如鸟之集第八十三章丨连根拔起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八十一章 径情直遂第二十二章 常宁之区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剑第五百一十一章 楼船灯火第一百四十四章 为山止篑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惊兔惧第一百三十章 鱼帛狐声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湿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八十六章 织作文绣第一百三十六章 谈兵论战第一百八十五章 计日可数第八十六章 节慕原尝第五十三章 控驭抚绥第六十二章 议论不一第七十九章 祸福同门第四百零六章 尊长之命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四百零五章 异相寻配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二十七章 责有攸归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计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无辜第六十八章丨闾里民生第四百四十章 穷矣困兽第四章 轻哀薄敛第九十七章 丝恩发怨第三十九章 敦叙九族第二十章 兽炉爝火第三百四十章 静听风雷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五百四十五章 声势促起第三百七十七章 众议从安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台观云第三百四十四章 云来深远第九十一章 逮下无疾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兽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马迟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职乃决第五百五十六章 舍身取义第八十一章 侥幸为安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应走耳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五百二十八章 华阳道上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详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四百一十章 驻曹制用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隐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坚第五百五十六章 舍身取义第三百五十八章 骄矜不恤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十八章 兴师问罪第一百零三章 远迄南郑第五十七章丨良将所归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一十六章 坚不可摧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为第六十八章 临歧片言第六十四章 府君嘱吏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诱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从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则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