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丨连根拔起

“内剪群凶,崇朝大定,外诛巨猾,不日肃清。”————————【请移都表】

初平三年五月二十二日。

太尉、录尚书事马日磾在尚书台召诸尚书议事,在尚书令士孙瑞、尚书仆射杨瓒的全力支持下,很快就对司徒王允的处置意见达成了一致。

随即常侍谒者皇甫郦持节,将策书送至王允府上,宣告上意,让王允自行谒廷尉狱。王允被免职等待发落后,其长子、侍中王盖则被勒令罢官归家,王氏族人不经允许,不得擅自出府。

其余党羽,比如廷尉宣璠不屑于效仿尚书郎吴硕再次改换门庭的行径,在谒者传诏来之前便在家中自杀。他曾经是董卓手下,蒙王允不弃,给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如今恩主倒下,他再也无颜苟活于世,与其在廷尉狱被往日下属审讯羞辱,倒不如一死了之。

马日磾得知消息后大为动容,表示要向皇帝请示,往日罪责一笔勾销、不再追究。

除此之外,还有王允的同乡,左冯翊宋翼与右扶风王宏。两人各据京兆左右,兵谷富实,马日磾与赵谦担心此二人不服朝廷决议,割据作乱,特意派兵护送使者征召二人。

王宏,字长文,并州太原人,少有游侠豪气,不拘小节。初为弘农太守,在郡中兴起大狱,将所有向宦官购买官爵的人,一共数十人尽皆拷掠收捕,下狱论死,威震三辅,是个极有主意和决断的人。

他接到诏书,正如马日磾等人所料,不愿就此入京,特本想遣使赴左冯翊寻宋翼,试图说服他与自己一同拒不奉诏,坐地观望,好让朝廷投鼠忌器,不敢对王允施加重罪。

可如今李傕大军旦夕即到,左冯翊被叛军隔离在外,就连朝廷的诏书都不一定得到,又何况是王宏的信使?联络不到宋翼,王宏一人也独木难支,再加上皇帝时常在上林苑演练诸军,而上林地近右扶风的治所槐里,重兵在侧,朝廷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出动少量兵力闪击试图割据的王宏,再回师防御叛军。

无奈之下,王宏只得服从朝廷征召,免除一切官职,与王允一起押入廷尉狱。

这场风波就连司空淳于嘉也未能幸免,以阿附之罪一同下廷尉狱待审,短短时间,王允党羽几乎被一网打尽,三公一日倒了两个,引发朝野人心惶惶,无疑是一场政治地震。

但其中也有幸免,比如司隶校尉黄琬,由于关西豪族对其观感不错,为人正直,平常又未曾阿附王允做什么事,故而免去牵连。

至于王允的亲信、尚书右丞赵戬,赵岐到底还是舍不得让自家侄子陷入囹圄,在他的奔走下,选择低头请马日磾为其说情。而赵戬得知后,为了报答王允的故主情谊,还是坚决辞官。

另外就是秘书丞王凌,本来他也该与王允长子、侍中王盖享受同样待遇的,只是由于尚书令士孙瑞事先得了皇帝吩咐,出面保下他,这也算是让王凌远离了这场风波。

有了黄琬、赵戬与王凌的例子,足以表示皇帝不愿将王氏党羽连根拔起,于是朝中人心渐渐平复下来。

以皇帝洁身自好的性格,自然不会亲自下黑手翦除于国有功的重臣,他在事先下发口谕令太尉马日磾与前将军赵谦负责此事后,便一清早就摆驾出城前往上林苑,提前开始了准备在月底才进行的演武。

这次演武由羽林、虎贲、北军五营、还有宫中兵卫参加,一共有一万七千余人,步骑兼备,弓弩强劲,单论气势,就足以称得上是一支精兵。

在拿出从郿坞缴获的财物犒赏三军将士,各有提拔之后,众军士气高涨,将校拥戴,迅速将李傕等十万大军压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给消除到最小,并且稳定了军心。

等到身在上林苑的皇帝处理完了军中的一切,得到马日磾命尚书台下诏对付王允的消息后。他立即连夜赶回长安,做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惊愕模样,但这时候王允党羽早已尽数入狱,诏旨已发,不可追回,只得默认事实。

一场自董卓死后便引发的朝堂争斗,终于在这两天尘埃落定,胜负立分。

王允倒台,朝廷在皇帝的主持下开始论功行赏,以前将军赵谦为司徒、与太尉马日磾并录尚书事;以光禄大夫杨彪任光禄勋,顶替了南阳人邓渊,为皇帝掌握郎卫;其后又迁廷尉正法衍为廷尉,专司王允案。

不久朝廷又调整官吏,将光禄勋属下羽林、虎贲两支郎卫分割独立出来,成为与北军五营一样的编制军队,各自扩充兵额,共六千人。同时也分离出了谒者台,将谒者台正式从名义上获得与御史台、尚书台等同的地位。

这样做一来扩充了军队,方便将羽林、虎贲直接归皇帝掌握,另外也能提高谒者仆射杨众的地位,算是变相的酬功于杨氏。

最后诏拜征西将军皇甫嵩为车骑将军,并以其为主,北军中候王斌、羽林中郎将徐荣等人为副,统率长安各军负责守卫城池。赵谦为表支持,主动将手下四千益州叟兵交了上去,这支叟兵是由叟人组成的军队,以勇敢善战著名,曾借此镇压白波黄巾。

这样再加上皇甫嵩手下两千余人,建义中郎将段煨手下万余人,以及护羌校尉杨儒招募的三千新兵、荀攸与皇甫郦前往左冯翊以财物说来助战的数千羌胡义从,长安可勉强拉起一支将近四、五万人的队伍。

此事过后,还引起一阵余波,长安市民在甫一开始听到王允被捕入狱后,在有心人的挑唆下舆情纷扰,险些闹出事端。

皇帝为了安定城内百姓,命京兆尹司马防内松外紧,逐一排查,在处决了几个寻衅滋事的恶徒、以及秘书丞王凌改任长安令现身说法以后,长安才逐渐开始安定。

第七十三章 外宽内深第八十一章 当防隳坏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贼第九十七章 丝恩发怨第一百三十章 鱼帛狐声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三十八章 陟罚臧否第一百四十九章 内结异心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二百零五章 尔虞我诈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一百零一章 台阁生风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机伏莽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论莫及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倾盖第三十五章 议将固基第二十五章丨北阙甲第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五十五章丨密谋颠覆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过如是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拦道第五章 旧部星散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员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惮勤第三十八章 陟罚臧否第五十六章丨白龙鱼服第六章 先屈义声第六十八章 响我明德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百五十三章 黄屋左纛第七十二章 头会箕敛第四百六十三章 谋从此始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二十八章 谋夫是与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五百章 取义为公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难不死第七十章丨图窥朝政第四百五十五章 诠福释祸第七十二章 邻女詈人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兴蔚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六章 先屈义声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九十九章 钱谷出入第十七章|万年公主第二十章 遗策何算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气蒸腾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骖单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丧去归来第八十六章 织作文绣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八十二章 连骑击鞠第三十八章丨柏梁台上第三百八十章 参决议事第三十五章 务以政宽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陈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难改第七十三章 有备无患第八十二章 连骑击鞠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栖隐第六十八章 响我明德第七十五章 撰集经传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妇尚主第二百九十七章 鹬蚌相危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窜悔过第一百零二章 德泽恩被第一百二十一章 云集仰望第四十八章 思精韵高第二百零二章 视事未安第六百章 纷纭未尽第十四章 忧郁生疾第三百四十六章 云行雨施第五十六章 周密温树第一百六十三章 谋望成着第二百七十九章 据相运筹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乱第五十三章 参商之虞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一百一十章 数往知来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祷雨第二百七十九章 据相运筹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剑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颜面第一百零二章丨凶顽授首第十五章 温生绝裾第四十三章丨检校谈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犹迟第三百三十二章 时运之会第二十六章 绳以记事第四百一十章 驻曹制用第七十章 凶终隙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