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启蒙工具人(上)

第561章 启蒙工具人(上)

刘钰一走,确定刘钰已经下船离开,并且听不到他的声音后,乔治安森就拔出了剑,怒吼道:“这是侮辱!是对英国的侮辱!”

法扎克莱皱着眉转过身,脸色极为难看。

公司现在好容易打开了局面,马上就可以扩大对华贸易,公司已经开始在议会活动,准备减少茶叶进口税,从而打击走私贩子。

一旦游说成功,公司的利润和茶叶销量将会几何级的增长。

哪怕喝茶的人不加增,只要降低关税,单单从走私贩子手里夺回的市场,就足够公司对华贸易的利润翻番。

既然大顺要和瑞典东印度公司强行合作,英国又不好明着反对,那就只能釜底抽薪——无法垄断货源地,那么垄断市场占有不就得了?

瑞典那点人口能喝多少茶,英国人当然心里有数,大部分都经茶叶走私贩子的手到了北美殖民地。

殖民地百姓为啥非要喝走私茶?因为海关茶关税太贵。为什么要喝茶?因为茶好喝。

原本出台《茶税法》要等到三十年后,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东印度公司财务状况,从而对茶税减免,引发了走私贩子在北美的各种倾茶活动和反叛。

但现在大顺主动和瑞典合作,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有些急躁了。

如果原产地直接下场做生意,那么还能指望垄断货源地吗?

就算大顺是个很“讲道理”的国家,法律不会在出口、拿货的问题上偏向自己人,但英国东印度公司怎么和土生土长的大顺商人比拿货?

而且大顺这边的贸易公司里,一大堆朝廷官员的股份,大顺官场什么样法扎克莱太清楚了。上面一句暗示,下面就能让竞争对手拿不到货。

哪怕皇帝出于外交考虑,表示允许正常贸易,法扎克莱确信只需要刘钰一句话,福建那边的官员就要卖个面子,英国就拿不到武夷茶。

前几年在广州,为了堵截瑞典东印度公司,英荷法丹等联合一致,使尽手段,送礼行贿,让瑞典人在外销瓷上一直拿不到货。可瑞典人和大顺这边刚刚合作,就立刻能够拿到英国人梦寐以求的好货。

既然有能力让想让其拿货的人拿到,那么也就有能力让不想让其拿货的人拿不到。很简单的道理。

这种关键时刻,军方的人竟是惹恼了大顺这边足以影响外交政策的大臣,法扎克莱已经相当恼怒,认为简直是个蠢货。

这种人只适合打仗,根本不知道为何要打仗。

“舰长先生,我必须要警告您,在这里,请遵守这里的法令。请不要把在加勒比或者印度的那种傲慢带到这里。”

“不说中国方面可能会产生对英国的巨大敌意从而威胁到英国的安全,就是东印度公司一年几百万的贸易额,您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如果影响了公司的贸易,以及好容易打开的局面,我想后果您是清楚的。侯爵大人说的没错,从鄂木斯克到菲律宾,没有大顺的点头,什么事都做不成。”

“公司正在谋取东南亚的利益,我希望军方不要生出事端。如果你再有这样的行为,我很难保证舰队还能在中国的港口获得补给。”

“您可能不清楚,他们皇帝的一句话,就足以让港口的人不会选择和英国旗帜的船贸易。请您清醒一些。”

乔治安森觉得有些恶心,自己和法扎克莱是一国的同胞,可这种时候法扎克莱居然站在对面来指责自己。

“为了詹金斯的耳朵,我们可以同西班牙开战。而我作为王家海军的准将,受到了这样的侮辱,您却站在中国那边指责我?”

“商人只知道利益,永远不知道国家的尊严!”

“荷兰人和法国人打仗,阿姆斯特丹的军火贩子让法国人用荷兰枪打荷兰人。你们这群商人总有一天会让英国也遭受这样无耻的背叛!”

法扎克莱冷笑道:“准将先生,您不应该在伶仃洋里找到英国的尊严。我说了,您想要的那种尊严,要去印度或者非洲酋长那里去找。”

“尊严和贸易,在这里不能共存。公司的人对待大顺的官员都要跪拜,包括哪些傲慢透顶的法国人也是一样。你可以去澳门看一看,那里的评议会的人即便面对当地的县令,依旧要行跪拜礼。这里的规矩,就是这样。”

“他们中国有句话: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如果不想遵守这里的规矩,他们并没有说不准离开。”

“或者,准将先生希望大顺的海军结盟西班牙,运送两万能够轻松击败俄国的精锐陆军,帮助防守菲律宾?这件事,差一点造成严重的外交事故,公司会向议会提出质疑的。”

“海军选错了人,您不适合来中国。如果天黑之前您没有让出一艘巡航舰以示认错的诚意,东印度公司将会拒绝与您的任何合作,并且拒绝支付购买补给品的汇票。”

拿出东印度公司的大杀器,买补给品的钱要经东印度公司支付,回去后于伦敦兑换。

撂下了狠话,再也不理乔治安森,急匆匆下了船,准备再去见见刘钰。

如有必要,东印度公司可以拿出一条船,供以儆效尤之用。

船很贵,但相对于对华贸易的全额,仍旧不值一提。只要能让刘钰消火,一艘船根本不算什么。

法扎克莱一走,安森气仍不消。

船上的随军牧师瓦尔特,走到安森的身边,安慰道:“准将先生,中国本就是一个黑暗、野蛮的民族,他们的历史也几乎是禁止的。长久的封闭,让他们和野蛮人没有任何的区别。”

“不管是信仰邪恶多神时代的希腊人、埃及人还是中国人,他们都一样。”

“都有一个同样的虚骄讹见,认为自己比一切其他民族都较古老,早就已创造出人类舒适生活所必需的事物,而他们自己所回忆到的历史要一直追溯到世界本身的起源。他们认为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就和世界一样古老。”

“他们把自己的经验,作为衡量世界一切事物的标准;用身边的事物,去评判遥远未知的事物。”

“所提,他们有一种野蛮人一样的傲慢。这都是可以预见的,并不值得您如此愤怒。”

这句话其实放在此刻,用在哪个民族身上都一个鸟样。

随军牧师理查德·瓦尔特,是基督徒,所以这话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只能把这种人类封闭时代的通性,加诸于信仰多神教的希腊、埃及以及偶像崇拜的中国。

哪怕是牛顿,心里否定三位一体,却藏着掖着一直到死才算是说出来自己就是否定三位一体的异端。

瓦尔特带着这种“我们已经走向凡人时代、而你们还停留在神灵时代”、“我们已经长大成人、而你们还是蒙昧儿童”的优越感,感叹着中国这边制度的野蛮和无礼。

乔治安森也不无感慨,点头道:“您说得对。他们真的还是一群野蛮人。只有真正的宗教,才能驯服野蛮人身上的野性。”

“中国人身上的这种虚妄骄傲的讹见,真的是让人震惊。他们从来都认为自己比一切其他民族都古老,早已创造出人类舒适生活所必需的事物。”

“这种骄傲,其实就是一种野蛮。也是今天他们蛮横无礼地对我进行羞辱的原因。”

“他们即便开始学习我们的技术,却依旧带着那种对过去的骄傲,不肯有半分低头。”

瓦尔特大笑道:“准将先生,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您当然看过维柯的《新科学》,人类走过了野蛮的神灵时代、思想萌发的英雄时代,以及现在的凡人时代。野蛮的神灵时代的人,就像是儿童,而中国无疑符合这一论证。”

“儿童的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强、想象能力强,但是推理能力、理解能力很弱。”

“他们可以模仿、可以记忆、可以想象。但他们无法理解太多的世界的本质。”

“就像是他们的文字、他们的诗歌。您知道的,中国人很喜欢诗歌,会作诗的人在他们的国度很受欢迎。”

“而诗歌,本就是民族还处在野蛮神灵时代的象征。就像儿童。”

“诗的最高工作就是赋予感觉和情欲与本无感觉的事物。而这恰好正是儿童所擅长的,他们的特点就是可以假装和无生命的事物交谈,仿佛它们就是有生命力的人。有时候,孩子会嘀嘀咕咕地和一些小鸟小猫小狗说话,并用他们幼稚的思想所能理解的世界去沟通,这本质上就是一种诗。”

“中国人喜欢作诗,蒙昧的像个孩子。”

“比如磁石和铁,诗歌不会去考虑磁场,而是会说‘磁石爱铁’,这正是一种儿童的、用他们有限的已知去攀附和解释一切事物。”

“还有他们的文字。”

“汉字甚至算不上一种文字,粗劣且毫无模拟性,中国周边都在用‘神赐的发明’的字母文,而中国却对这‘神赐的发明’置若罔闻”。

“文字有三个阶段,也一一对应着蛮荒的神灵时代、英雄时代、凡人时代。”

“最早的象形文字,是神话文字,是人与野蛮的神灵沟通的祭司符号。中国人居然至今还在用原始时代与神灵沟通的象形文字,旁边就有一大堆开始用字母文的,却带着他们那种‘早已创造出人类舒适生活所必需的事物’的傲慢,拒绝学习。”

“他们将永远停留在孩童时代,永远驻足在蛮荒的神灵时代。闭关自守、黑暗且孤立。”

“中国只有静止的历史。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所以,准将先生请不要放在心上。”

“一个孩童向您发脾气,难道不是太正常了吗?”

“您的孩子,难道小时候就没有哭闹着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吗?或者,其余的邻居家的孩子向您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难道您会因此而生气吗?”

乔治安森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想到了孩子小时候的顽皮“无礼”的模样,嘴角不由地浮现出一抹笑容。

虽然刚才跪下了,但瓦尔特依旧从启蒙时代的胡编中,找到了应有的优越感。

儿子让老子跪下当马骑,难道是值得生气的吗?这样想着,乔治安森的心情渐渐松开,刚才跪下的膝盖处也不再疼痛。

乔治的首字母并不是Q,但若音译后用后世的拼音,称之为阿Q也不算错。

考虑到东印度公司的态度,也考虑到大顺这边万一与西班牙合作的危险,乔治安森终于无奈一笑,感叹道:“真是一个蒙昧、黑暗且孤立的民族啊。可笑的、野蛮人的骄傲。”

(本章完)

第256章 优劣第118章 软实力恫吓第346章 埋雷第948章 欧洲贸易区(中)第836章 赌国运(上)第587章 不平等第518章 城里城外(中)第1461章 最后的闹剧(八)第1315章 逼着商人赚钱(下)第157章 老婆本第706章 海战(四)第669章 分赃大会(六)第1365章 里病外治(一)第1467章 最后的闹剧(十四)第442章 打人还要被感谢第1173章 备战(十二)第1510章 终章 九三年(廿八)第382章 春秋大梦第627章 推测的结果第1413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四)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371章 反将一军第801章 时代的浪漫(下)第1184章 区别很大第930章 觉醒(二)第1332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三)第401章 战前准备第964章 修补匠变法开启第983章 决胜千里之外(六)第494章 不当靖海侯第305章 外交无用论第1378章 凡尔赛和约(五)第101章 畜牧稼穑皆学问第715章 归义军(中)第1277章 属性相克(下)第239章 教改第1116章 脉络第935章 绑定(上)第612章 抢人才第140章 错路第805章 从道不从君第1108章 上国心态(二)第828章 海牙惨案(五)第861章 哄一哄第273章 巴达维亚的必然(下)第737章 机遇(下)第854章 一分钱难倒天子(四)第811章 改革决心的对比第1286章 死与复仇(七)第1299章 死与复仇(二十)第874章 从长计议第483章 时代局限内的强者第1501章 终章 九三年(十九)第1195章 木牛流马(二)第115章 榨最后一滴汁第1076章 争功(一)第833章 中荷友谊(下)第962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八)第547章 恶龙第1476章 临别告诫(二)第1264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十)第1106章 工业革命(十九)第296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343章 绝户计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37章 大胆的想法第372章 当假装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习惯第1040章 大获成功(五)第461章 买办是条不归路(上)第1062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六)第8章 骂人揭短第1450章 “帝”(二)第398章 主心骨第863章 妄想第130章 暴论第211章 撬动的杠杆第736章 机遇(上)第320章 荣誉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615章 政变加盟第491章 前后左右 三路不通第881章 区别对待(下)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407章 不得不仁义的仁义之师第721章 因为没本事第388章 止于何处第177章 机遇期第959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五)第952章 交出主动权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1353章 英国的总崩溃(二)第950章 梦魇第151章 资敌以粮第1180章 孟加拉关税战争第805章 从道不从君第883章 无用功第18章 归化第698章 巴达维亚的决断第1213章 统一市场与地方利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