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启蒙工具人(下)

第563章 启蒙工具人(下)

路走到了这里,抄作业已经没法抄了,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找出一条属于大顺自己的路。

康不怠的想法是好的,走到这一步,既然已经没法以史为鉴了,那就他山之石以攻玉。

但第一步就没法“攻”。

整件事的难点,在于事发之前的启蒙,而不在于事发之后的制度。

换言之,欧洲现在需要的是描绘一个理想国;而大顺这边则是怎么走到“三代之治”。

一直以来,大顺这边有“西学东渐”,欧洲那边其实也有“东学西渐”。

法国那边能搞出轰轰烈烈的大事,某种程度上、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还真得感谢大顺大明、感谢中国。

可大顺这边不行,没办法学那些启蒙学者,搞出一个“中国这样的理想国”的工具人,只能往“三代之治”的方向挖。

难点就在于怎么挖?怎么破题?

正如康不怠所说,天朝数千年的骄傲,心态上不允许世界上有比天朝更完美的国家,除非烂到真的谁也比不过了。

可以有理想国,但这个理想国只能从历史里挖三代之治。

反观欧洲,则可以用天朝做一个完美的、启蒙用的工具人。

事实上,此时的欧洲人眼中,有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的形象。

而这两种形象,随时可以根据需求无缝切换——有点像是后世美国需要国会批钱的时候,就高呼威胁论;不要钱的时候,就高呼不堪一击崩溃指日可待。

此时也完全一样,既可以是“静止的历史”、“文字是神灵时代的野蛮遗留”、“儿童一般的理解能力”、“傲慢地故步自封”。

也可以变成“一心追求先进的科技”、“最完善的法律”、“最开放的心态”、“最谦卑的道德”、“最自由的宗教”。

至于真相,没人在乎,中国只是一个“工具人”,在需要的时候合适的变身。

哪怕是此时百夫长号战舰上认为是“野蛮的愚昧、人类孩童时代”的瓦尔特,影响他如此思考的维柯的本意,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根本不在意中国,目的还是本国的启蒙,描述的中国只是作为一个工具。

逻辑也很简单。

时代要变化,过去的一切都是不好的,要启蒙人们推翻旧时代的一切。

所以,静止的历史不好、滚滚向前才是好。

要和旧时代的一切进行割裂,不能因为“传统”就裹足不前。

否则就是“都有一个同样的虚骄讹见,认为自己比一切其他民族都较古老,早就已创造出人类舒适生活所必需的事物,而他们自己所回忆到的历史要一直追溯到世界本身的起源。他们认为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就和世界一样古老”……的野蛮人。

不想逗留在“野蛮的神灵时代、延续人类的童年期”,那就向前走,不要认为已经创造出了人类舒适生活所必需的一切事物,要勇于尝试新事物。

这还算是有点逻辑,说得通。

而到了伏尔泰这边,更是连逻辑都不需要。

甚至很多前后矛盾、驴唇不对马嘴的对中国的描绘。

只要达成目的,描述的是否是真相,并不重要。

伏尔泰去过英国,当然见识到了英国那边的情况,深知“大地上完全没有自由,在英国有权有势的投机商和骗子占了统治地位”。

但是,不重要。

大部分法国人没去过英国,只是知道法国是绝对君主制,而英国是立宪君主制。

所以,“地上完全没有自由,有权有势的投机商和骗子占了统治地位”的英国,在书中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度。

只要立了宪了,一切就都好了。

放在对中国的介绍上,也是一样。

历史上,法国巴黎流行占星术,封建迷信大行其道。

伏尔泰为了扫荡街头的占星术士,把“科技决定论”的大旗立起来,是这样介绍中国的:

中国两次被蛮族征服,是因为没有大炮。不注重科技。中国人虽然发明了火药,但却根本不会使用大炮。

随后,法国鼓吹“上帝的意志解释可以解释世界”,伏尔泰为了与之对抗,搞出了“环境和文化决定了很多事,显然上帝的意志不能解释世界”。

中国的形象又变成了这样:

中国有大炮,还会使用大炮,满清没有大炮。但是,【没有大炮的满清打败了有大炮的汉人,这是很了不起的】。为什么呢?因为环境决定了民族的性格,北方的民族更加团结、善战,而不是像有些人说的,上帝的意志可以解释全部。

按其所说,机械唯物的环境可以决定民族的性格。

中国到底会不会用大炮?满清入关到底是因为“科技决定论”、还是因为“环境决定民族性格”?

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先开枪,后画靶子。

大炮有还是没有,是一种叠加态,可以随时切换。

为了证明“世袭不是理所当然的”,伏尔泰又把满清臆造为“民、主制度和自由的反抗者之典范”,称之为【这个被大明总督压迫的、首先拿起武器捍卫自己自由的民族,并不知道世袭的权利。所以我们看到,所有的民族在早期,都是选举首领进行战争,而世袭……】。

这要是没看过中国史书的,还以为大明下属的龙虎将军反叛之前,举着三色旗,高呼free doom呢。

但实际上整个论述的重点,是“而世袭……”这几个字后面的话。

为了反对法国的教会统治,伏尔泰称赞雍正治下的满清,【只有古罗马人比得上】。

为什么呢?因为雍正怒斥了传教士,遏制了僧侣们的野心和诡计。

而伏尔泰,是反教会的。为此,可夸。

总之,这种前后矛盾的话,比比皆是。

前一秒还“中国根本不会使用大炮”、下一秒就是“有大炮的汉人打不过环境塑造出民族性格的满人”;前一秒还是“野蛮的鞑靼”、后一秒就是“只有古罗马人才比得上”。

中国这个工具人,极其完美。

比英国更远。

普通人很难触碰到,无法揭穿真相。

比英国富。

人都有慕强慕富的心理,人家那么富,一定什么都是对的。

比英国更不容易被法国人反感。

法国和英国是世仇,法国人即便渴望启蒙,却如同后世吹日一般,中国人总会对吹日有天然的反感。

比英国更神秘。

普通人不知道那边到底是什么样,所以可以自己抡圆了夹杂私货,把自己幻想的最美好的制度,加上这个理想国上。

最最关键的一点,中国这边也信“上帝”,而不是祆教等等烂七八糟的、欧洲人已知的宗教。

至于是真的不知道“此上帝”非“彼上帝”、还是知道装作不知道、亦或是真的不知道,那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当其他民族还在偶像崇拜的时候,中国人便真正认识了上帝……历代王朝在诏书上,都会说:冥冥上苍、万民之父、赏罚公正……】

比起用那些异端、异教的国家作为理想国,这个“认识了上帝”的中国,更适宜让老百姓认可。

于是种种条件下,中国成为了西方启蒙运动骨干们最喜欢的理想国。

不只是伏尔泰喜欢把中国当成工具人。 WWW ✿тtκan ✿¢ o

同时代的狄德罗、霍尔巴赫、魁奈等人,也都很喜欢用这个近乎完美的“工具人”。

真的、假的、理想化的、只言片语的、曲解的、穿凿附会的……串在了一起。

瑞典人为了要监察制度,说唐帝国就有人民监察制度。

伏尔泰为了要君主立宪,说明清就是君主立宪,皇帝没有能力干法律之外的事。

重农学派的杜邦,出版的《重农主义,或最有利于人类的管理的自然体系》,直接将出版地写为“出版于北京紫禁城”。

魁奈敦促路易十五学习中华天子,在春天扶犁行“演耕”之大礼。

这倒可以理解,但转身就说“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是完美的自然法演绎,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表率”,借此希望法国政府放开任何的经济管制,自由放任——无为而治,才能像中国一样富庶。

后世看到“重农学派”这四个字,可能会像见到“诸子之农家”一样,望文生义,以为这是个种地的。

但实际上,这个学派的核心思想是“只向农民征税,废除一切工商税,实行完全的放任自由”,目的是反对法国的一些经济管制。

这倒不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而是旧的那一套确实已经走不通了,而新的那一套还未确立起来。

和大顺这边一样,都处在一个破而不立的状态。

大顺可以追述“三代之治”,其实欧洲也可以追述“地上天国”。二者单就理想化的意义上,并无区别。

只是法国的启蒙学者们,已经认识到了,“地上天国”本身,就是封建压迫的帮凶,要毁灭旧的一切,就不能以复古的口号向前走。

于是,在这个时刻,东西方,尤其是中国和法国,以一种诡异的方式走到了一条路上。

热衷于描绘“理想国”的法国人,幻想着中国历代王朝都是“三代之治”,打着“三代之治理想国”旗帜,走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破除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旧道德,把压迫了千年“地上天国”的欺骗,砸的粉碎。

砸烂圣母院,救出真上帝,上帝即自然,自然即理性。

热衷于“以史为鉴”、“追述先贤”的东亚,没办法也不可能说天朝之外还有一个“理想国”。

于是喊着“复古”、“古儒”、“打破程朱、始近孔孟”的口号,高举“三代之治理想国”的复古大旗,艰难地寻找一条往前走的路。

只有先砸碎腐朽教士、地上天国的幻梦,才能真的建出来地上天国、山巅之城;只有先砸碎腐朽士大夫、三代之治的幻梦,才能真的复归三代之治、民本君末。

法国人设想的“砸碎圣母院,救出真上帝”;与大顺这边古儒一派设想的“破一分程朱、近一分孔孟”,其本质并不太一样,但也差不多:圣母也好、程朱也罢,曾经是先进的,而现在成为旧时代苟延残喘的图腾和遮羞布。

而大顺,就卡在“砸碎”这一步上了。

当地上天国已经成为教士压迫腐朽的帮凶时,法国人可以引来外部的中国做工具人。

可当三代之治已经成为腐朽教法化的儒教而非儒学的帮凶时,大顺这边作为天朝,在没烂到不可救药从全面自信到全面自卑的时候,不可能从外面找一个理想国,那又怎么先砸碎呢?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破而后立,方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延其神魄。

其实这条路,不管是“理想国”还是“三代之治”,古希腊先贤和先秦诸子们都已经尝试过一次。但生产力不达标,两千年前,两边几乎同时失败了。

现在流传到欧洲启蒙者眼中的中国形象,只是先秦诸子的遗魂。却不是真实的、自宋而后的理学教法化后的封建专制的巅峰。

(本章完)

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520章 科班与草莽第956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二)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504章 善胜敌者,胜于无形第1066章 恶龙残影(一)第1073章 恶龙残影(八)第304章 这一年,世界的轴心在京城(下)第701章 优势在我第962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八)第1355章 英国的总崩溃(四)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九)第258章 陆军换海军第553章 政策亲近第80章 开个小洞第487章 开眼第1456章 最终的闹剧(三)第1098章 工业革命(十一)第401章 战前准备第80章 开个小洞第354章 锁国之困第465章 重利轻义第222章 烂伤疤不可揭第517章 城里城外(上)第251章 压力第754章 表演战(四)第589章 面子里子第614章 两封信(下)第134章 懂倭语的第422章 突入第969章 旧怨第336章 无中生有第1423章 言方兴(上)第167章 论迹第429章 先活下来吧第1492章 终章 九三年(十)第723章 墙头草(中)第682章 打印第1384章 凡尔赛和约(十一)第366章 模式选择第476章 日本之马尔萨斯第1390章 凡尔赛和约(十七)第646章 亮相带来的思维改变第322章 五月第735章 咱们(下)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调过低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现状(三)第1449章 “帝”(一)第219章 假装君臣共治第348章 怕疼第661章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矛盾(下)第1371章 里病外治(七)第26章 镀金第1103章 工业革命(十六)第229章 不可生搬硬套第348章 怕疼第78章 以商控蒙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866章 我是来监管你们的(二)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128章 得分点和槽点第64章 笑与悲第659章 朋友和敌人第1253章 复辟的代价(下)第254章 聚成大猪圈方便割肉第1377章 凡尔赛和约(四)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255章 两制第268章 瑞典人也卷入对俄忽悠第825章 海牙惨案(二)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1405章 迁徙路(八)第1342章 拼命是错的 挣钱是对的(二)第88章 变革的第一抹涟漪第553章 政策亲近第1404章 迁徙路(七)第346章 埋雷第1044章 新危机(下)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三)第214章 另起炉灶办新学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035章 修补者的绝望(下)第1325章 破灭的第一版山巅第1070章 恶龙残影(五)第1429章 王谢燕,百姓家(中)第320章 荣誉第1303章 死与复仇(二四)第913章 南洋大开发(八)第320章 荣誉第975章 猜疑链(上)第785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二)第464章 立碑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1200章 木牛流马(七)第859章 最终还是看天意(上)第299章 国小而不处卑第160章 大灾将至和人口买卖第1036章 大获成功(一)第964章 修补匠变法开启第223章 裁撤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