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周王落幕

三月,刘渊降谕,着群臣议立太子,长安诸臣,六成以上,请立周王刘珝。

“听说你最近,大开府门,广迎宾客。周王府,甚是热闹啊!”禁宫之中,刘渊将刘珝唤至,便不阴不阳道。

听出了刘渊语气之中的不善,刘珝眉头一紧。

“古有孟尝,今有周王!”刘渊盯着一副恭顺模样的刘珝,咂咂嘴道:“那般大的名头,朕闻之,如雷贯耳啊!”

“儿臣只是与一些志同道合之友,讲些诗书,谈些辞赋罢了!”拱手低头,淡定地答道。但刘渊的态度,让刘珝的好心情彻底消散了。

“你是何时,对诗书辞赋如此感兴趣了?”刘渊呵呵轻笑:“同的是何志,合的是何道?争储夺嫡?”

面对刘渊这种不加收敛的诛心质问,刘珝脸色变得难看起来,隐藏在袍服之下的双手,捏得很紧。此次刘渊将自己唤来,很明显,其意不“善”。

“这些你周王府招了多少幕僚?蓄了多少甲兵?在角斗场,收了多少勇夫?”刘渊疾言厉色,连珠般发问,令刘珝心中有些慌了。

头又低了低:“不知父皇,此言何意?”

“自内卫中传出构陷洛妃与郑王之消息,是你授意的吧?”刘渊看着刘珝,转变话题,竟然有点笑意:“太子勾连黑衣卫,你布眼线于内卫,意图为何?”

“绝无此事,儿臣岂敢!”闻言,刘珝直接跪下了,一脸的激切,面上还露出点茫然之色:“父皇所言之洛妃与郑王,是何事?儿臣着实不明白!”

心中疯狂地反思盘算,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当年传播贤妃之流言,也是你安排的吧!”刘渊突地高喝一声:“你的胆子当真不小啊!还用朕再给你提点醒吗?”

刘珝脸色有些发白,沉默了。

“你是什么时候,变得只会行此阴谋诡计,尽做些小人行径!嗯?”

“广收羽翼,培植党羽,蓄养死士,勾结地方,暗谋兵权!你这是想干什么?学刘珩吗?”

面对刘渊的质问,刘珝身体矮了下来,昂着脑袋望着刘渊:“不知父皇,从何时起,对儿臣有了这么多偏见?”

“父皇所提,儿臣所为,刘珩、刘瑞,包括那刘琤,哪怕是漠东的刘琝,他们哪个没做过?”

“父皇,何其不公也!”似乎也摆脱了对刘渊的敬畏,回视刘渊。

对刘渊,刘珝这些年也是怨气颇深,就从刘瑞被立为太子之后。

“父皇想要废了儿臣,为刘琤铺路,直言即可!”

......

刘珝是神情落寞地出得未央宫,魂不守舍地,回王府的距离并不算远,但就刘珝的感观,此次极为漫长。今日之后,刘珝便明白了,自己没有机会了。

“殿下!”回府,杨阜、尹奉还有兰氏兄弟等刘珝心腹正一齐等候着,气氛有些微妙。

见到这阵仗,淡淡问道:“诸位这是?”

有些苦涩,杨阜出列拱手道:“臣等是来向殿下辞行的!”

“何意?”刘珝眼神微冷。

“礼部已经行文已至,臣等皆奉调外放出京。”尹奉语气低沉。

“父皇的动作好快啊!”刘珝立刻明白过来了,脚步沉重,缓慢地步至堂案之后坐下:“都说说,朝廷如何安排诸君的!”

兰晖外放至漠东为将。

兰辙迁美稷令。

伏德迁代郡太守。

杨阜迁朔方太守。

尹奉迁敦煌太守。

马氏兄弟,或调入军队为将校,或至地方为一郡尉。

其余诸臣,或多或少,有所升迁,都有了去处。如此安排,若是之前,刘珝求之不得,但如今,心头却如受重击。刘渊这是削其羽翼,当年立太子之前有过这么一手,但此次,没有留丝毫余地。赤裸裸地告诉所有人,刘珝没戏了。

“虽地处偏僻,却也为一方疆臣大吏,总算没有因孤,牵累了诸君!”刘珝面上露出微笑,颇为豁达地一摆手,对杨阜道:“御一郡之土,牧一郡之民,治一郡之政。这些年义山在孤这边甚是蹉跎,如今总算可以于地方上,大展身手,一筹己志!”

“殿下言重了!”闻其言,杨阜心中甚感酸楚,下拜行大礼。

说得动情,又看向其他人:“诸君都是有才之人,日后当勤于王事,孤在长安,与诸君共勉!”

“殿下!”在场的有十多人,双腿一软,都跪倒了。

“这些年兰氏受挫,兰晖也近而立之年了,不似当年那狂莽少年,明显成长了许多。红着双眼,对刘珝猛磕几个响头:”还望殿下保重!”

“都起来吧!”摆摆手,刘珝的心绪,反倒愈加平静了。

“争了十多年,不过一场空!到底,不过全凭父皇之心意,全凭其一纸诏书!何苦来哉!”刘珝长长一叹,表情有些凄迷。

底下人闻其言,竟有哽咽哭声。

“传孤命令,从今之后,周王府,中门紧闭!”赶走了所有僚臣,刘渊对王府家令严肃吩咐道。

曲终人散,是周王府的结局。在太子争途上,刘珝算是落幕了。

愤懑而无奈,刘珝深居简出,暗地里,带着看戏的心态,他倒要看看,刘渊要将这江山交给谁。

刘琤?呵呵!

刘珩死,太子废,如今刘珝也基本“杀青”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到刘琤身上了。刘琤再想韬光养晦,低调做人,难了,再者,他前些年,替刘渊办了那么多大事,可一点也不低调。

表面上看来,太子之位,几乎就是郑王刘琤的了。但也不排除其他的可能,要知道,代王刘琝一家子,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这点,长安不少人都知道。

在东宫,还未有新主人搬入之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而上下朝臣同样也明白了,大夏的嗣君之位,绝不是他们说了算的。什么诸臣共议,如今也没人当真了,花落谁家,全由刘渊一言而决。在大夏,这便是现实。

十三年,夏,辛苦赶了三个月路的代王一家,终于回长安了。刘渊下诏,由韩王刘珣率人亲迎,当夜于未央设宴,喜迎子媳孙的归来。

刘渊的态度,太子之位,代王刘琝,真有机会?

第92章 归于平静第240章 剧情不够,“日”常来凑第173章 城中的暗子第382章 诸国时代第385章 黑衣副都第345章 伐夏第434章 老实回京第384章 储位之争方始第73章 和连动了第432章 陈王一怒攻玉门第92章 归于平静第154章 袁绍入主太原第14章 汉人商旅第328章 刘焉亡第111章 吞并上郡羌人第42章 强渡交锋第406章 难眠之夜第87章 叛军第248章 休兵第321章 成公英第295章 河雒第76章 仓皇败归第411章 幽禁昭台第283章 刘珝上门第108章 再次北征的预兆第116章 乌桓人找不自在来了第312章 再见日常第72章 一晃三年第114章 绝望的步度根第29章 掌控王庭第398章 北巡结束第411章 幽禁昭台第372章 刘渊的反应第186章 增兵第73章 和连动了第147章 董卓终进京第1章 挛鞮稽娄渊第81章 人心思变的鲜卑第39章 开拔出征第96章 干了第147章 董卓终进京第55章 变化第139章 灵帝驾崩第198章 城池陷落第292章 应对第369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250章 全是对话第38章 张世平的礼物第310章 凉军下死力了第413章 刘渊病了第399章 刘琝镇边第93章 中平元年来了第447章 刘芷之死第317章 封赏与善后第425章 故人酒坊第340章 长安城中的角斗场第145章 樊稠来袭第146章 专攻袁绍第127章 龙城祭天第355章 关中有变第26章 万事俱备第38章 张世平的礼物第323章 中军第45章 句柟之死第116章 乌桓人找不自在来了第128章 撑犁孤涂第155章 夏宫的常侍第181章 梗阳之战第301章 陈仓第430章 刘珩在西域第54章 匈奴的变革第160章 贾诩之议第135章第442章 宫变第423章 不平静的长安第321章 成公英第303章 世家渐臣服第355章 关中有变第439章 对益州下手的机会来了第66章 出使雒阳第7章 云中血战第261章 “潼关”第441章 刘珩要动手了第261章 “潼关”第3章 凉州然明第242章 甄氏母女共六人第144章 何后入手第288章 贾诩生,荀攸亡第360章 撤?不撤!第23章 呼征继位第422章 远征西域第294章 徐荣第5章 积蓄实力第72章 一晃三年第414章 太子只是太子第141章 董卓趋雒,刘渊南下第423章 不平静的长安第126章 素利、弥加、厥机第41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295章 河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