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前途

袁胜莲躺在佑王府的客房里, 左腿已经上了夹板,一阵阵地疼痛, 但她闻着从窗外飘进来的花香,嘴角却泛起了一抹笑意——总算是留在佑王府了。

“姑娘——”红衣从门外进来,脸上也带着点压不住的笑意,“二少爷回去了。佑王妃说您的腿不宜挪动, 要让您在王府里好生休养呢。”

“那二哥有没有说几时回杭州?”

“二少爷说过几日他就要回去了,如今看来, 只能让您先留在王府。”红衣满心欢喜之余, 却还有点担心,“不过二少爷留了人在宅子里, 说等您的伤能挪动了再接回去。”

袁胜莲却笑了笑:“他走了就好。”只要袁胜玄不在京城,留下的也不过就是下人, 到时候她若能让小郡主开口留她养伤,难道这些下人还敢把她强抬回去不成?

“也是。”红衣顿时也放了心, “奴婢看,郡主对姑娘倒是十分感激呢。”

袁胜莲轻轻笑了笑。那是自然。小郡主原是脸向下摔下来的, 若不是她用力拉她一把, 又将自己垫在下头, 只怕小郡主脸面就要落下伤疤了。女儿家, 谁最爱惜的不是自己的容貌?能保她容貌无伤, 怕是比救她的命还要让她感激呢。

红衣合掌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真是天幸,郡主竟然——”她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看了看袁胜莲的腿, “只是姑娘这伤得也太重了……”竟然直接摔断了腿,若是落下什么毛病,可如何是好?

袁胜莲腿上又传来一阵抽搐的疼痛,让她紧紧皱起了眉,心里却在嗤笑。天幸?当然不是。天上或许也有掉金子的时候,可你若不想法子去拾,那金子难道会直接掉在你手里不成?

今日之事,当然也有运气在。若不是司秀文不知怎么的忽然想起了一篇登高望远的诗,小郡主也不会要登假山。不过那青苔所在的地方,却是她惊叹景色美丽将小郡主引过去的。

虽说只见了一面,她却也能看得出来,小郡主并不是什么仔细人,只顾着看景色,断然不会注意脚下的。而她要的就是小郡主的这份莽撞——只要她脚下一滑,不管究竟能不能摔下去,她都会扑过去,拉着她一起摔下假山。

“菩萨保佑……”红衣还在念佛,“幸好没摔在石头上……”

是啊,幸好没摔在石头上。袁胜莲想起当时的场景,也有些余悸。虽然她是看好了方向的,但小郡主惊慌之下用力挣扎,摔下去的时候她也没有把握了。

但有什么办法呢?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十拿九稳的事儿?若真是要等到有十成把握才去做,恐怕她就只能等着被父兄嫁到福建去了。

不过,即使这样,自己最后还是成功了。可见老天是眷顾于她的。头一次上门的客人就为了救小郡主而摔伤,于情于理佑王妃都要将她留下来好生养伤的,这样她就能有更多的时间了。

袁胜莲咬紧牙关忍受着又一波疼痛,心里却满是欢喜。做妾?一样是做妾,为什么她要嫁给一个都司,不能嫁个王爷呢?至少佑王才三十出头,不但比那福建都司年轻,且人才俊雅,风度翩翩呢。

她这个计划虽然也是来了京城之后临时起意,但红衣是她的心腹丫鬟,多少是猜到一些,不由得有些忧心忡忡:“姑娘,这,这能成吗?”若依着她的意思,拿着救了小郡主的人情,让佑王妃出面为她寻一门好亲事该多好呢?

袁胜莲沉沉地苦笑了一下,摇摇头。虽说是第一次来佑王府,她也能看得出来,佑王妃对小郡主不过是面子情儿,就连小郡主的亲事,佑王妃也未必会多费心,更何况是她呢?

难道她不想嫁人做正妻?只是正经地论亲事,就逃不过父兄插手。就算佑王妃替她做个媒,她那好父亲好兄长们随便寻个借口也能推了——比如说,八字不合——难道还指着佑王妃替她去辩驳?

唯有她自己想法子了。必得有个叫人无法拒绝的理由,才能让父兄推不掉。比如说,**。

而且,还是要失给有足够分量的人。然而她来京城时间太短,高官显宦的她都没机会去结识,只有佑王府,是如今她能抓住的唯一一根稻草了。

“可佑王妃……”红衣喃喃地说,“王妃不像个好相与的……”

谁家大妇好相与?哪个女子又喜欢夫君纳妾收婢?难道她嫁去福建,那家的大妇就会兴高采烈地拿她当亲姐妹相待吗?

袁胜莲嗤笑。做梦呢吧!那家大妇不曾生养,对她这种出身好的妾更会虎视眈眈,因为怕她日后夺了她的正室之位。可佑王妃就不同了,她已有两子,便是佑王纳一百个妾也动摇不了她的地位——她可是上了皇家玉牒,有圣旨赐婚的王妃!

这样的王妃,才不会重视她从而对付她。只要她好好地守着规矩,对王妃恭敬,日后若能生下子女,说不定能坐到侧妃的位子上,这就是她的造化了。

红衣听得眼圈都红了:“姑娘命太苦了……一样的身份,姑娘怎么就没有许氏的运气……”

“许氏怎么了?”袁胜莲这些日子一直忙着讨好司秀文,还要盘算自己的事儿,还真没注意别人,一听红衣这般说,立刻追问。

红衣发现自己失言,欲待不说,袁胜莲又连连追问,只得道:“听说沈少将军向朝廷递了奏表,给她请诰封了。”

沈云殊自己是五品的守备,按制,妻子也能得五品宜人的诰封,虽说并无实权,却是荣耀。有了诰封的女子与没有诰封的,那可是颇有差别呢。

袁胜莲脸色便微微变了:“如今沈家正被弹劾着呢,沈云殊也敢给许氏请诰封?”

红衣撇着嘴道:“那不是许氏的姐姐被封了才人,眼看着要进宫了吗?”

袁胜莲默然半晌,才低低地道:“那是人家的命好……”

红衣垂了头。可不是命好么。一样是庶出,一样是叫家里当了筹码,可人家许氏运气就那么好,她家姑娘却……

“别管她。”袁胜莲闭上了眼睛,“沈家早晚是要倒的,就算许氏现在风光,那又怎样?”靠着沈家来的诰封,等沈家一倒,她自然也是要倒的。可佑王不一样,佑王是皇室血脉,是能当一辈子王爷的。就连她生的儿女也是皇家血脉,天生就能过好日子……

沈云殊奏请诰封的事儿,许碧是在离京之后才知道的:“这时候奏请?那些人不会觉得咱们失心疯了吗?”延和殿里这会儿还堆着好多弹劾沈家的奏章呢。

两人已经在船上了。知雨等人很有眼色地都找个借口出去忙,把沈云殊和许碧单独留在了船舱里。没了下人,沈云殊就往铺好的锦褥上一躺,双手枕在脑后,架起了二郎腿,活脱脱一副在西北草原上晒太阳的模样,半眯着眼睛嘿嘿一笑:“这可是好时候——你娘家姐姐不是刚刚封了才人吗?”

许碧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你,你这是利用许家……”

沈云殊心里微微一紧,睁开眼睛望着许碧——莫非她是不满了?

按理说,这件事他该先跟许碧说一句的,只是许瑶中选的消息才从宫里传出来,赐封的旨意还没到许家呢,许良圃在翰林院的口风就变了,凡提及江浙之事就引经据典地说东瀛乃是蕞尔小国。

既然是不值一提的小国,倭寇之患自然不算什么,许良圃这态度已然明显是倾向于袁家了。沈云殊不想叫许碧烦心,所以这事儿就一直不曾提起,只在离京之前才阴了许家一把。只是这会儿看许碧的意思,难道是不满他把娘家拉下水吗?

没想到许碧呆了片刻,却噗地一声笑了出来:“你要把许家气死了吧?”

从许瑶攀着袁胜兰中选,她就知道许家这是要依附太后一党了,巴不得跟她这个出嫁女撇清关系呢。可现在沈云殊上这么个奏表给她请诰封,又是在沈家被弹劾的时候,人人都会觉得他敢上这个诰封,就是想借许瑶的东风了。

如此一来,这诰封要是批不下来呢,许瑶不免有些没面子。宫里嫉妒她的人定然不在少数,她们绝不会管许家究竟想不想跟沈家扯上关系,只会拿这事儿来讽刺许瑶。

可要是诰封批下来了呢,那就表示皇帝还是觉得许沈两家是好姻亲,那许家又怎么能撇得清这干系呢?

“你可太坏了!”许碧想明白这里头的事儿,乐不可支,“许瑶这会儿不知气成什么样子了……”

沈云殊这才松了口气,拉了她的一只手道:“你不生气?”

“生气?”许碧怔了怔才猛然醒悟过来,她好像不该这么高兴!

“生气……是有那么一点儿……” 许碧大汗——现在再装生气,会不会已经来不及了?

“只有一点儿?”沈云殊心里又踏实了一些,看许碧这样子,也不像真的生气了。

“比一点儿再多一点儿吧……”许碧有些无奈。按时下的观念,虽说女子嫁了就是夫家的人,但娘家却是她们的靠山,夫家这样算计娘家,她怎么也该有些为难的。但她刚才真是高兴得太快了,幸灾乐祸得太明显,换了谁也要疑心的吧?

说到底,还是她从来没有把许家当成自己的家的缘故吧。

两世为人,家对她来说都是不是一个十分令人愉快的话题。她惯于一个人生活,即使到了这里也没有改变,更没有把许家当成“娘家”的概念。对她而言,那里不过是一群陌生人罢了。

“其实就是——”许碧艰难地寻找着措辞,“以后大少爷做事,能不能先跟我说一声,也让我心里有个准备……至于我娘家那边,如今他们固然会恨咱们,可日后或许就明白了……”

沈云殊舒了口气。她明白就好。许家想攀附太后,这是犯了皇帝的忌,这会儿他多利用许家一些,日后皇帝想起来,也会对许家宽几分。

许碧也偷偷地松了口气。他没怀疑就好。不过以后她要仔细点了,再出这样的破绽,未必沈云殊就不会怀疑。

不过这口气一松,她倒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了:“可是这么一来,夫人只怕要难为路姨娘……”逮不着她,许夫人说不准就要拿路姨娘撒气。

沈云殊干咳了一声:“其实……赐封圣旨下来之后,叫人去送贺礼的时候,我叫人往你姨娘那里传了句话,让她若是在家里呆不下去,就去宁寿庵住一阵子,那边自有人关照她。”

“宁寿庵……”许碧搜肠刮肚地在记忆中寻找了半天,才想起来那是京城里一个不大不小的庵堂,还蛮有点名气的。

不过这名气跟大相国寺那样的地方不同,宁寿庵的名气来自于“苦修”。

如今往庵里庙里去住的人并不少,但好些打着清修啊祈福啊的名号进去的,都是去过清闲日子的。只要香油钱给得够了,别看是在寺庙里,照样什么都有。据说就是想吃荤,庙里都睁一眼闭一眼。

不过宁寿庵就不同了。那边只收清修的女眷,而且进去之后是真的清苦,据说还要自己种菜呢。但那家的菩萨据说也灵,尤其是送子观音,听说好些去清修过的无子女眷,都求得了子女。

老实说,要不是那庵里都是尼姑,许碧都要怀疑有那种猫腻了。不过想想,这年头的女子就是运动太少,说不准在宁寿庵里就是增加了运动量,增强了体质,才提高受孕率的呢。

总之那不是个享福的地方,路姨娘如果说要去,许夫人一定会放行的。尤其说到求子——想想看,许瑶入了宫,什么最重要呢?

“大少爷真是……算无遗策。”想得够周到的。相比之下,她到这会儿才想到路姨娘,真是惭愧。

沈云殊拉着她的手一直没放:“这回真不生气了吧?”

“不生气了。”不好意思生气啊,她都没沈云殊想得周到呢,“不过宁寿庵那地方……”真能叫人关照吗?可别让路姨娘真去吃苦。而且,沈云殊自小就在西北长大,怎么对京里这么熟悉,竟能找出个宁寿庵来……

沈云殊又干咳了一声:“打听打听自然就有了。”

“真的?”许碧有些怀疑。

沈云殊目光游移,片刻才道:“便是我不熟,皇上也熟。”

又是皇上的主意?皇上可真……真挺有办法的……

不过,许家现在肯定气炸了吧?可惜那情景她看不到,不然一定很有趣!

许夫人此刻果然是要炸了,坐在桌边都气得发抖:“瑶儿好容易得了太后青眼,沈家竟是迫不及待就要利用瑶儿——瑶儿还没进宫呢!”旨意下过之后,先入宫的是袁梅两位,许瑶还在家里准备带进宫的东西呢。

人都还没进宫,就已经被沈家利用上了,而且招呼都不跟他们打一个,怎能叫许夫人不发怒?

许良圃也没想到女婿如此刁滑,叹道:“请封的折子都递上去了,有什么办法……”惹得他今日还被人笑话了,说他找了一个如此“机灵”的姑爷。

“这可怎么办……”许夫人快气死了,“瑶儿可怎么办?”

“你也先别急。”许良圃只能劝道,“朝廷已经决定派御史前往江浙,巡察倭患。说不定,这事儿最后沈家还是有功劳的。”

许夫人冷笑道:“那又怎样?便是真有倭患,沈家也不过是更加得罪袁家罢了!”重点是得罪了袁家啊,那是太后的母家啊!

许良圃无话可说。许夫人看他这样子就更气了。咬着牙正想说什么,就听外头丫鬟禀道:“路姨娘那里的竹青来了。”

来得正好!许夫人正想找路姨娘的晦气呢!都是她养出这么个贱丫头来,如今给家里添了这许多麻烦!这会儿她自己撞上来,许夫人岂会客气?

谁知竹青战战兢兢进来,回的话却颇出许夫人意料之外:“她要去庵堂里住着?”

“是。”竹青低眉顺眼地道,“姨娘说大姑娘应选时她就向菩萨许了愿,这会儿该去庵堂里还愿,也替老爷夫人和姑娘少爷们祈福。”

自打二姑娘回来提了那么一句,姨娘就真起了去庵里住着的心思。竹青本来是劝的,毕竟那地方比不得家里,太苦了些。不过那日姑爷派人来送贺礼,又递了句话进来,竹青也就不劝了,若真有人照应着,去庵堂里也没什么不好。

许夫人冷笑:“这么说,瑶儿能中选,全都是托她的福了?”

竹青忙道:“姨娘只是觉得,拜拜菩萨安心……这回,姨娘想去宁寿庵,听说那边的送子观音灵得很……”

送子观音这几个字打动了许夫人。虽说她猜路氏多半是想给许碧那贱丫头求子,但那丫头还没圆房呢,路氏这会儿去了,在菩萨面前的功德不就都给了瑶儿吗?瑶儿如今最要紧的,就是能生个一子半女。何况宁寿庵是个苦修的地方,只消她再少给几个香油钱,有的是路氏苦头吃,又不用脏自己的手,何乐而不为呢?

“那就去吧。在庵里住些日子,也静静心,好生积份功德。”许夫人冷冷地道。被竹青这一打岔,她也没心思再跟许良圃发火,起身去看许瑶了。

许瑶正在屋里,带着两个丫鬟看新做的衣裳。

才人能带进宫的东西不多,所以大批的布料皮毛之类是根本带不进去的,只能做成了衣裳往里带。就这也带不了多少,很费了许夫人一番心思。

床上搁着两套夏装,四套秋装,两套冬装,一件斗篷,另有几条镶领口袖口的皮毛。知香在旁边对着个箱子绞尽脑汁,看怎么样能把这些东西都塞进去,又不能把衣裳给揉成咸菜干了。

知韵在另一边整理许瑶的旧首饰,却是一副心神不属的模样。许瑶只能带一个丫鬟进宫,眼下看来,定然是知香了,那她可怎么办呢?

在许家,最好的差事当然是贴身伺候主子们——哦,二姑娘那里不算。

可如今各处都没有空缺,等许瑶一走,她这个一等的大丫鬟竟不知该到哪里去了。夫人身边有宝盖流苏,三姑娘那里有知翠知缃,大少爷那里有知雪知霏,她是哪里也插不进去啊。

她还不比知香,人家在府里还有老子娘,她是独个儿被卖进来的,运气好伺候了大姑娘,可如今——还不如当初伺候二姑娘呢,瞧那知晴回府来看她干娘的时候,有多趾高气扬!

不,想这些都没用!知韵飞快地按下了那一丝后悔和羡慕。眼下她该想的,是怎么能跟着姑娘进宫!

其实她并不比知香差。论针线她比知香好,还会做几道小菜点心,论识字,她们两个是一起陪着大姑娘读书的,她并不差。只不过知香在府里有根基,大姑娘用她就等于还能用她的老子娘,做什么都方便。可等进了宫,知香这点子长处也就没有了——她老子娘又不能跟着进宫!

所以,姑娘其实也可以带她进宫的,只要没有知香。

知韵低下头,把刚拿起来的一枝步摇放下,免得那轻轻摇晃的串珠暴露了她双手的颤抖。她知道知香不能吃芝麻,若是饭菜里滴了几滴那小磨麻油,知香就会起疹子。

那芝麻香气甚重,一般的点心里加上都能吃得出来,可知香又爱吃杏仁豆腐,杏仁的味道也挺重的……

不必着急,她得好好筹划,必须等到姑娘要进宫的那天才能行事。进宫是不能误了时辰的,到时候就算姑娘再喜欢知香,也不能等着她的疹子消下去。那时候,除了她,姑娘还能带谁呢?

知韵不自觉地握紧了双手,刚刚拿起来的一只耳坠钩子扎得手心生疼,她却不觉得。她得进宫,她得一直伺候姑娘,甚至说不定还有机会伺候皇上。她绝不能越走越差,绝不能像知晴那个贱蹄子笑话她的那样。她一定能成的!那般懦弱无能的二姑娘如今都能春风得意,她也一定行!

第25章 旧事第74章 过节第106章 成亲第31章 戏精第100章 上钩第85章 谈心第54章 郡王第1章 待嫁第42章 争功第151章 目的第139章 密谈第61章 前途第137章 真灵第35章 春心第13章 获救第70章 教导第96章 请功第159章 阴谋第39章 爬床第30章 行刺第112章 皇子第64章 私心第4章 谈判第20章 眼熟第81章 利害第99章 设局第9章 求救第85章 谈心第87章 日常第167章 孤注第37章 行动第138章 提亲第69章 又遇第47章 上当第19章 反复第56章 辩论第60章 头痛第63章 府里第65章 不祥第89章 有喜第88章 远见第122章 冲突第142章 赔礼第106章 成亲第62章 表妹第77章 说亲第51章 林家第120章 谢礼第44章 舍身第10章 绑架第135章 有孕第172章 庆寿第132章 大比第42章 争功第4章 谈判第14章 结拜第61章 前途第163章 小产第159章 阴谋第13章 获救第32章 态度第123章 抓周第57章 舌战第174章 逼宫第46章 途中第47章 上当第9章 求救第101章 死讯第135章 有孕第181章 大局第92章 年关第103章 请罪第90章 选择第52章 赏花第69章 又遇第29章 刺探第61章 前途第89章 有喜第100章 上钩第165章 提亲第24章 偷听第1章 待嫁第123章 抓周第36章 挑拨第163章 小产第85章 谈心第124章 意思第169章 伺机第168章 成亲第169章 伺机第132章 大比第154章 钟情第111章 绝患第155章 嫡子第152章 一见第166章 决定第94章 宫宴第12章 杀人第171章 做媒